课程设计报告(迷宫)详解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求解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求解正文:一、引言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迷宫问题求解是一个经典且常见的问题。
迷宫问题求解是指通过编程实现在迷宫中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用数据结构来解决迷宫问题。
二、问题分析1.迷宫定义:迷宫是由多个格子组成的矩形区域,其中包括起点和终点。
迷宫中的格子可以是墙壁(无法通过)或者通道(可以通过)。
2.求解目标:在给定的迷宫中,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条路径。
3.输入:迷宫的大小、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墙壁的位置。
4.输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或者提示无解。
三、算法设计1.基础概念a) 迷宫的表示:可以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迷宫,数组的元素可以是墙壁、通道或者路径上的点。
b) 坐标系统:可以使用(x, y)来表示迷宫中各个点的坐标。
c) 方向定义:可以用上、下、左、右等四个方向来表示移动的方向。
2.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a) 算法思想:从起点开始,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走到无法继续为止,然后回退到上一个点,再选择其他方向继续探索。
b) 算法步骤:i) 标记当前点为已访问。
ii) 判断当前点是否为终点,如果是则返回路径;否则继续。
iii) 遍历四个方向:1.如果该方向的下一个点是通道且未访问,则继续向该方向前进。
2.如果该方向的下一个点是墙壁或已访问,则尝试下一个方向。
iv) 如果四个方向都无法前进,则回退到上一个点,继续向其他方向探索。
3.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FS)a) 算法思想:从起点开始,逐层向外探索,直到找到终点或者所有点都被访问。
b) 算法步骤:i) 标记起点为已访问,加入队列。
ii) 循环以下步骤直到队列为空:1.取出队首元素。
2.判断当前点是否为终点,如果是则返回路径;否则继续。
3.遍历四个方向:a.如果该方向的下一个点是通道且未访问,则标记为已访问,加入队列。
iii) 如果队列为空仍未找到终点,则提示无解。
四、算法实现1.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数据结构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之迷宫

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学号 **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迷宫求解2012 年 5月目录1 需求分析1.1 功能与数据需求1.1.1 题目要求的功能1.1.2 扩展功能1.2 界面需求1.3 开发环境与运行需求2 概要设计2.1主要数据结构2.2程序总体结构2.3各模块函数说明3 详细设计3.1算法分析与设计3.2主要程序段设计4 测试5 使用说明5.1应用程序功能的详细说明5.2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要求5.5输入数据类型、格式和内容限制6 总结提高6.1课程设计总结6.2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6.3 对自己完成课设完成情况的评价6.4《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的意见与建议附录:程序源代码1 需求分析1.1 功能与数据需求迷宫求解问题描述:以一个m×n的长方形表示迷宫,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
设计一个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1.1.1 题目要求的功能基本要求:首先实现一个以链表作存储结构的栈类型,然后编写一个求解迷宫的非递归程序。
求得的通路以三元组(i,j,d)的形式输出,其中:(i,j)指示迷宫中的一个坐标,d表示走到下一坐标的方向。
如:对于下列数据的迷宫,输出的一条通路为:(1,1,1), (1,2,2), (2,2,2)(3,2,3), (3,1,2),…。
测试数据:迷宫的测试数据如下:左上角(1,1)为入口,右下角(9,8)为出口。
1.1.2 扩展功能(1)编写递归形式的算法,求得迷宫中所有可能的通路;(2)以方阵形式输出迷宫及其通路1.2 界面需求请求输入进入程序请求输入起始位置请求输入终点位置输出方阵迷宫输出路径输出方阵路径1.3 开发环境与运行需求Visual C++6.02 概要设计2.1主要数据结构定义模块函数模块主函数2.3各模块函数说明typedef struct{int pos_x[length];//进栈坐标 int pos_y[length];输入起始位置,终点位置判断首节点是否为通路判断路径能否走通对坐标标记是否到达迷宫出口处左边是否存在通路下边是否存在通路右边是否存在通路上边是否存在通路存储路径,将路径入栈有解迷宫无解迷宫YNYNY输出迷宫选择路径int top;int base;}Stack; //新建结构体void initStack(Stack *p)//初始化栈Push(Stack *p,int x,int y,int d) //入栈具体操作 Pop(Stack *p,int read[2],int d) //出栈并读出前一步的坐标 initMaze(int Maze[10][9])//建立迷宫Ways(Stack *p,int Maze[10][9],int rukou_x,int rukou_y,int chukou_x,int chukou_y,int d) //具体路径的求解 menu();//调用菜单函数 main();//实现迷宫求解的主函数3 详细设计迷宫的过程可以模拟为一个搜索的过程:每到一处,总让它按左、右、上、下4个方向顺序试探下一个位置;如果某方向可以通过,并且不曾到达,则前进一步,在新位置上继续进行搜索;如果4方向都走不通或曾经到达过,则退回一步,在原来的位置上继续试探下一位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迷宫算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迷宫算法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1 课程设计介绍 (1)1.1课程设计内容 (1)1.2课程设计要求 (1)2 课程设计原理 (2)2.1课设题目粗略分析 (2)2.2原理图介绍 (3)2.2.1 功能模块图 (3)2.2.2 流程图分析 (4)3 数据结构分析 (8)3.1存储结构 (8)3.2算法描述 (8)4 调试与分析 (11)4.1调试过程 (11)4.2程序执行过程 (11)参考文献 (15)附录(关键部分程序清单) (16)1 课程设计介绍1.1 课程设计内容编写算法能够生成迷宫,并且求解迷宫路径(求解出任意一条到出口的路径即可):1.迷宫用上下左右四种走法;2.迷宫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可以由用户定义;3.入口出口也由用户自己选择。
1.2 课程设计要求1.不必演示求解过程,只需要输出迷宫求解的路径;2.参考相应资料完成课设。
2 课程设计原理2.1 课设题目粗略分析根据课设题目要求,拟将整体程序分为四大模块。
以下是四个模块的大体分析:1 建立迷宫:要建立迷宫首先就要建立存储结构,这里我用栈的方式建立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迷宫的大小(我设置的最大值为25可以根据要求调解);2 设置迷宫:这里将0设置围墙,1是可以通过的路径,-1是不可以通过路径,外墙是以设计好的,内墙需要用户来设置,障碍的难度可由用户自行定义;3 寻找路径:寻找路径我设置了四个方向{0,1},{1,0},{0,-1},{-1,0}移动方向,依次为东南西北,首先向东走,若不成功则转换方向,成功则继续前进,将走过的路径进行标记,然后存入栈中;4 输出结果:输出的结果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建立的迷宫主要是让用户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第二种输出的是寻找完后的路径,路径用1 2 3 4···来表示。
数据结构毕业课程设计报告—迷宫求解问题

课题设计1:迷宫求解一. 需求分析:本程序是利用非递归的方法求出一条走出迷宫的路径,并将路径输出。
首先由用户输入一组二维数组来组成迷宫,确认后程序自动运行,当迷宫有完整路径可以通过时,以0和1所组成的迷宫形式输出,标记所走过的路径结束程序;当迷宫无路径时,提示输入错误结束程序。
二、概要设计: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ADT Find{数据对象:D={ai?ai ∈ElemSet,i=1,2,…,n,n≥0}数据关系:R1={<ai-1,ai>?ai-1, ai∈D }基本操作:find (&S)初始条件:已初始化栈S,且栈为空操作结果:从栈S中找出相对应的数据关系,并输出结果}ADT Find2. 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1).定义变量i、j、w、z为整形变量(2).输入迷宫二维数组maze(0:m,0:n)(3).调用子程序find ()(4).结束程序三、相应的源程序如下:#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typedef enum { ERROR, OK } Status;typedef struct{int row, line;}PosType;typedef struct{int di, ord;PosType seat;}SElemType;typedef struct{SElemType * base;SElemType * top;int stacksize;}SqStack;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Status Push(SqStack &S,SElemType &a);Status Pop(SqStack &S,SElemType &a);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Status MazePath(int maze[12][12],SqStack &S, PosType start, PosType end);void Initmaze(int maze[12][12],int size);void printmaze(int maze[12][12],int size);Status Pass(int maze[12][12],PosType CurPos);void Markfoot(int maze[12][12], PosType CurPos);PosType NextPos(PosType CurPos, int Dir);void printpath(int maze[12][12],SqStack S,int size);void main (void){SqStack S;int size,maze[12][12];for(int n=0;n<10;n++){printf("创建一个正方形迷宫,请输入迷宫尺寸(注意不要大于50):\n");scanf("%d",&size);if(size<1 || size>10){printf("输入错误!");return;}Initmaze(maze,size);printmaze(maze,size);PosType start,end;printf("输入入口行坐标和列坐标:");scanf("%d",&start.row);scanf("%d",&start.line);printf("输入出口行坐标和列坐标:");scanf("%d",&end.row);scanf("%d",&end.line);if(MazePath(maze,S,start,end))printpath(maze,S,size);else printf("找不到通路!\n\n");}}Status MazePath(int maze[12][12],SqStack &S, PosType start, PosType end){PosType curpos;int curstep;SElemType e;InitStack(S);curpos = start;curstep = 1;do {if (Pass(maze,curpos)){Markfoot(maze,curpos);e.di =1;e.ord = curstep;e.seat= curpos;Push(S,e);if (curpos.row==end.row && curpos.line==end.line)return OK;curpos = NextPos(curpos, 1);curstep++;}else{if (!StackEmpty(S)){Pop(S,e);while (e.di==4 && !StackEmpty(S)) {Markfoot(maze,e.seat);Pop(S,e);}if (e.di<4){e.di++;Push(S, e);curpos = NextPos(e.seat, e.di);}}}} while (!StackEmpty(S));return ERROR;}void Initmaze(int maze[12][12],int size){char select;printf("选择创建方式A:自动生成B:手动创建\n");label:scanf("%c",&select);if(select=='a'||select=='A'){for(int i=0;i<size+2;i++)maze[0][i]=1;for( i=1;i<size+1;i++){maze[i][0]=1;for(int j=1;j<size+1;j++)maze[i][j]=rand()%2;maze[i][size+1]=1;}for(i=0;i<size+2;i++)maze[size+1][i]=1;}else if(select=='b'||select=='B'){printf("按行输入%d*%d数据,0代表可通,1代表不可通(每行以Enter结束):\n",size,size);for(int i=0;i<size+2;i++)maze[0][i]=1;for( i=1;i<size+1;i++){maze[i][0]=1;for(int j=1;j<size+1;j++)scanf("%d",&maze[i][j]);maze[i][size+1]=1;}for(i=0;i<size+2;i++)maze[size+1][i]=1;}else if(select=='\n')goto label;else printf("输入错误!");}void printmaze(int maze[12][12],int size){printf("\n\n");printf("显示所建的迷宫(#表示外面的墙):\n");for(int i=0;i<size+2;i++)printf("%c ",'#');printf("\n");for(i=1;i<size+1;i++){printf("%c ",'#');for(int j=1;j<size+1;j++){printf("%d ",maze[i][j]);}printf("%c",'#');printf("\n");}for(i=0;i<size+2;i++)printf("%c ",'#');printf("\n");}void printpath(int maze[12][12],SqStack S,int size){printf("\n\n通路路径为:\n");SElemType * p=S.base;while(p!=S.top){maze[p->seat.row][p->seat.line]=2;p++;}for(int i=0;i<size+2;i++)printf("%c ",'#');printf("\n");for(i=1;i<size+1;i++){printf("%c ",'#');for(int j=1;j<size+1;j++){if(maze[i][j]==2) printf("%c ",'0');else printf(" ");}printf("%c",'#');printf("\n");}for(i=0;i<size+2;i++)printf("%c ",'#');printf("\n\n"); }Status Pass(int maze[12][12],PosType CurPos){if (maze[CurPos.row][CurPos.line]==0)return OK;else return ERROR;}void Markfoot(int maze[12][12],PosType CurPos){maze[CurPos.row][CurPos.line]=1;}PosType NextPos(PosType CurPos, int Dir){PosType ReturnPos;switch (Dir){case 1:ReturnPos.row=CurPos.row;ReturnPos.line=CurPos.line+1;break;case 2:ReturnPos.row=CurPos.row+1;ReturnPos.line=CurPos.line;break;case 3:ReturnPos.row=CurPos.row;ReturnPos.line=CurPos.line-1;break;case 4:ReturnPos.row=CurPos.row-1;ReturnPos.line=CurPos.line;break;}return ReturnPos;}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S.base=(SElemType *)malloc(100*sizeof(SElemType));if(!S.base)return ERROR;S.top=S.base;S.stacksize=100;return OK;}Status Push(SqStack &S,SElemType &a){*S.top++=a;return OK;}Status Pop(SqStack &S,SElemType &a){if(S.top==S.base)return ERROR;a=*--S.top;return OK;}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if(S.top==S.base)return OK;return ERROR;}以下为测试数据:输入一个矩阵,例如:1 0 0 1 10 0 1 1 11 0 0 0 10 1 0 1 11 1 0 0 0输入入口行坐标和列坐标:1 2输入出口行坐标和列坐标:5 5通路路径为:课题设计3:joseph环一. 需求分析:利用单向循环链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的顺序输出各个人的编号。
课程设计迷宫

课程设计迷宫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迷宫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各类迷宫的解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迷宫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和逻辑思维的兴趣,提高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如下:1.迷宫的基本概念:介绍迷宫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2.迷宫的历史发展:介绍迷宫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成果。
3.迷宫的解法:讲解基本的迷宫解法,如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
4.实践练习:提供一些实际的迷宫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符合教学实际,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迷宫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结合迷宫课程的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迷宫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解法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迷宫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迷宫实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迷宫与逻辑思维》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迷宫的历史与文化》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直观展示迷宫的解法过程。
c课程设计迷宫

c课程设计迷宫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迷宫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迷宫的起源、类型和构成要素,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迷宫,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迷宫游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迷宫这一文化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迷宫的起源、类型和构成要素,迷宫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及迷宫游戏的规则和策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迷宫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迷宫的历史背景,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迷宫特点。
2.迷宫的类型和构成要素:解析不同类型的迷宫,如古典迷宫、现代迷宫等,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
3.迷宫的设计方法:教授迷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迷宫游戏的规则和策略:介绍迷宫游戏的规则,分析游戏中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迷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迷宫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和现代的迷宫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迷宫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3.实验法:学生进行迷宫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迷宫与人类文明、游戏策略等方面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迷宫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迷宫的起源、类型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迷宫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如纸张、笔、剪刀等,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正文: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解决迷宫问题的数据结构课程项目。
迷宫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寻路问题,要求从起点出发,在迷宫中找到一条路径到达终点。
迷宫由多个房间组成,这些房间之间通过门相连。
二、问题描述迷宫问题包含以下要素:1.迷宫的拓扑结构:迷宫由多个房间和门组成,每个房间有四面墙壁,每面墙壁可能有门或者是封闭的。
迷宫的起点和终点是预先确定的。
2.寻路算法:设计一个算法,在迷宫中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路径的选择标准可以是最短路径、最快路径或者其他约束条件。
3.可视化展示:实现一个可视化界面,在迷宫中展示起点、终点、路径,用于直观地演示解决方案。
三、设计思路1.数据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表示迷宫和路径,例如使用二维数组或者图来表示迷宫的拓扑结构,使用栈或队列来辅助寻路算法的实现。
2.寻路算法设计:可以使用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Dijkstra算法、A算法等经典算法来实现寻路功能。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算法。
3.可视化展示设计:使用图形界面库(如Tkinter、Qt等)创建迷宫展示窗口,并实时更新迷宫的状态、路径的变化。
可以通过颜色、动画等方式增加交互性。
四、实现步骤1.创建迷宫:根据预设的迷宫大小,使用数据结构来创建对应的迷宫数据。
2.设定起点和终点:在迷宫中选择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将其标记出来。
3.寻路算法实现:根据选择的寻路算法,在迷宫中找到一条路径。
4.可视化展示:使用图形界面库创建窗口,并将迷宫、起点、终点、路径等信息展示出来。
5.更新迷宫状态:根据算法实现的过程,实时更新迷宫中的状态,并将路径显示在迷宫上。
附件:1.代码实现:包含迷宫创建、寻路算法实现和可视化展示的源代码文件。
2.演示视频:展示项目实际运行效果的视频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结构:指在计算机科学中定义和组织数据的方式和方式的基础设施。
2.寻路算法:用于解决寻找路径的问题的算法。
c课程设计报告迷宫

c 课程设计报告迷宫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迷宫问题的基本概念、算法和编程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迷宫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常用的迷宫算法,并能够运用编程语言实现迷宫的求解。
此外,学生还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迷宫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2.掌握迷宫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概念。
3.熟悉常用的迷宫算法及其特点。
4.理解编程语言在解决迷宫问题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迷宫算法求解简单迷宫问题。
2.能够运用编程语言实现迷宫算法的求解。
3.能够对迷宫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迷宫问题的基本概念、算法和编程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1.迷宫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2.迷宫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概念。
3.常用的迷宫算法及其特点。
4.编程语言在解决迷宫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迷宫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引入迷宫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概念。
第二课时:介绍常用的迷宫算法及其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编程语言在解决迷宫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迷宫算法求解简单迷宫问题,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第四课时:引导学生对迷宫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进行课程总结和回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迷宫求解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迷宫问题的基本概念、算法和编程技巧;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
题目深度与广度优先搜索
迷宫问题
专业班级(请自己填写)
学号(请自己填写)
学生姓名(请自己填写)
指导教师吴佳芬
(请自己填写)年(请自己填写)月(请自己填写)日
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深度与广度优先搜索:迷宫问题
专业:(请自己填写)班级:(请自己填写)
完成时间:自己填写指导教师:吴佳芬专业负责人:许先斌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指导教师:吴佳芬年月日
(由学生完成,以下为摸版)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目录】
1、需求分析
说明程序设计的任务,强调的是程序要做什么,明确规定:
(1)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2)输出的形式;
(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
(4)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
2、概要设计
说明本程序中用到的所有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
3、详细设计
实现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所有数据类型,对每个操作只需要写出伪码算法;对主程序和其他模块也都需要写出伪码算法;画出函数的调用关系。
4、使用说明、测试分析及结果
(1)说明如何使用你编写的程序;
(2)测试结果与分析;
(3)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提以及对设计与实现的回顾讨论和分析;
(4)运行界面。
5、课程设计总结(设计心得)
(1)你在编程过程中用时多少?多少时间在纸上设计?多少时间上机输入和调试?多少时间在思考问题?
(2)遇到了哪些难题?你是怎么克服的?
(3)你对算法有什么改正想法吗?
(4)你的收获有哪些?
参考文献
(由学生完成,以下为摸版,编页码:共x页,第x页)
1.需求分析(黑体小三号字顶格,段前段后空一行)
(包括课题的功能要求和指标要求。
)(宋体五号,行距为18)
1.1…
1.2…
2.概要设计(方框图必须用word绘制)
2.1设计思路(宋体五号,行距为18)
2.2电路图、程序流程图
3.详细设计
4.使用说明、测试和分析结果
(包括硬软件使用环境)
5.课程设计总结
总结设计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实用价值,提出改进意见或展望。
收获与体会。
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须5篇以上。
以下为样板,宋体五号,行距为18)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
研究院,1997.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