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涛开题报告
化学教学论研究生开题报告38

可行性分析
1.本人经过一年半的硕士学习,较为系统地学习了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 法”、“化学课程论”、“化学教育统计与测量”等 专业课程,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原理和心理学原理, 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方面的初步经验。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 维能力又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以本课题的研 究与新课程的实施的理念一致。
一、选题的意义
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是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 以及综合实践课等各教育环节在学生身上的整合 作用来实现的。化学教学正是其中的一个较为重 要的教育环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知识的学习, 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特别是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其它的学科不能替代 的。
• 实证方面
2.实证方面 (1)编制调查问卷,分别对高一和大一学生进行 测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问卷来分析中学化学 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的现状。 (2)对不同老师的教学录像和现场教学进行观摩 分析,根据这些资料来总结概括出若干中学化 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结合化学新课程分析学生化学逻辑思维 发展的具体特征。 (2)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如何 制定科学合理的问卷调查?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 科学的测量、分析。 (3)怎样更好地对教师教授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提 取、概括和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开题报告
中学化学教学中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录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可行性分析 • 五、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成果 • 六、研究工作量和可能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七、研究计划和参考文献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分析的开题报告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的发病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腹腔镜肝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肝癌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探讨其在治疗肝癌方面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
1、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及合理性。
3、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处理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
1、研究对象
选择近5年内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2、数据采集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病史、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等数据。
3、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指标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临床数据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助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术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同时还有助于推动肝癌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胡2012开题报告

Xx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xx公司办公楼设计系别建筑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姓名学号导师2012年12 月1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附件中《参考文献“注释格式”》的要求书写.4.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08年11月26日”.注:1.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2. 开题报告由各系集中归档保存.参考文献[1] 东南大学编著、清华大学主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 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主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M](上、中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 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编.房屋建筑学[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 苏小卒主编.土木工程专业英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5] 陈文斌、章金良主编.建筑工程制图[M],(第三版),(同济大学建筑制图教研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6]湖南大学结构力学教研室编.结构力学[M],上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7] 段兵廷主编.土木工程专业英语[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8] 沈蒲生、苏三庆主编.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9] 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02—1—10发布,02—3—1实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02—2—20发布,02—4 —1实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GB50011-200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计规范[S](GB50007-2002).[14] 建筑结构设计编辑组编.建筑结构静力即使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45-9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S](GB50096-1999).[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S](GBJ1-8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GBJ9-87).[20] 沈蒲生、苏三庆主编.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1]R. park and T. paul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rue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75[22]M. Wakabayash. Design of Earthquake-Resistant Building, 1986[23]Kenneth Lee. 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2。
1916-1926年胡政之政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1916-1926年胡政之政论研究的开题报告胡政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其思想影响广泛,对民主、科学、自由等议题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拟以胡政之1916年到1926年间的政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政治主张和思想演变,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个风起云涌、思想多元的时期,其中胡政之以其独到的政治洞见和博大的文化格局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胡政之的思想和政治主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针对胡政之在1916年到1926年间发表的政论进行研究,可为深入探讨中国近代思想和政治史发展脉络提供重要素材。
二、研究内容:(一)胡政之政治思想的演变本文将主要探讨胡政之在1916年到1926年间的政治思想演变及其原因。
在这十年间,中国面临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也促使了胡政之的思想与实践的转变。
本文将分析胡政之思想演变的内在机制,并将其分为如下阶段:民族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阶段、民主主义阶段以及自由主义阶段。
(二)胡政之的政治主张本文将主要探讨胡政之在1916年到1926年间的政治主张。
在这十年间,胡政之积极探索民主政治道路,不断尝试各种政治实践,并在政论中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将以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其政治主张:民主政治、教育问题和文化传承。
(三)胡政之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影响胡政之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人物,其独到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胡政之的思想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贡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胡政之思想的理论贡献;第二,胡政之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前期准备: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先在图书馆、网络等地数库中搜集,分类整理1916年到1926年间的胡政之政论,了解胡政之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然后,对胡政之在不同阶段的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演变的轨迹以及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重要骨干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逐渐面临无法适应当今大学生多元化思想需求的问题。
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成为了摆在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贯穿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一条红线。
科学发展观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的同时,也强调了在社会发展中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因此,本研究通过科学发展观视角,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以达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指导思想。
2. 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其问题。
3.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
4. 构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研究目标:1. 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内涵,掌握其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 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问题的调研,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3. 明确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探讨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4. 建立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法: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及其指导思想的研究,掌握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段。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目标人群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问题,挖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
3.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比较,总结其优缺点,并构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研究步骤:1. 文献综述,了解科学发展观及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应用方法。
18万吨年合成氨脱碳开题报告

脱碳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由于PC脱碳法,CO2的回收率较高,能耗较低 ,适用于吸收压力较高、CO2净化度不很高的流 程。用碳丙液作为溶剂来脱除合成氨变换气中 CO2工艺是一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与水 洗工艺比较,除具有物理吸收过程显著的节能 效果外,在现有的脱碳方法中,由于它能同时 脱除二氧化碳、硫化氢及有机硫化物,加上再 生无需热能,能耗较低等优势,因此选择PC脱 碳法。
18万吨/年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
答辩人: 指导导师:
1.课题来源及意义 2.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背景 3.研究目标和内容 4.研究方法 5.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课题来源
原料中的二氧化碳如果不能在合成氨工序前 及时除净,就会使合成氨催化剂中毒,而且 稀释了原料气降低了氢氮分压,致使生产无 法进行下去。
课题意义及目的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飞速发展与国际经济的 迅速变化,合成氨工业的经济性急需要提高, 来降低成本,抵御风险。就碳酸丙烯酯法脱碳 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成本最低化,资源 有效化。因此,在国际经济与国家政策的前提 下,将合成氨的风险和利润投入到中间工序脱 碳工段,对陷入困境的化工行业是一个很好的 出路,对内外交困的合成氨行业来说,可以选 择与镍铁行业进行战略联盟,以避免风险,降 低成本。此工艺能有效缩短流程,降低能源消 耗,减少污染排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 也填补了脱碳工艺的国内空白,并且为合成氨 领域的进步积累了难得经验。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背景
世界上85%的合成氨用做生产化肥,世界上99%的 氮肥生产是以合成氨为原料。虽然全球一体化的发 展减少了用户的选择范围,但市场的稳定性却相应 地增加了,世界化肥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集中 到那些原料丰富且价格便宜的地区,吕梁是资源富 区,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矿藏有40多种,含矿面 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0%以上,其中含煤面积11460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4.3%,远景储量 1101亿吨,探明储量404亿吨。对于合成氨工业的 发展有相当强力的第一资源优势。
《高中数学HPM案例的二次开发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案例开发是HPM研究的 重要方向之一。
(2) HPM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教师的MKT,而学习、研究、 开发HPM课例则是一线教师学习HPM的最有效、最有利方 式。
(3)对于HPM案例的二次开发,在实践中找到本校学生这 个细分领域内的最恰当,最合适的HPM课例。
(三)研究目标 1、深度攫取HPM案例中的史料价值,完成基于本校 学生实际情况的史料解构和意义提取。
2、多元开发已有案例,同课异构,同构异课,找到 史料使用的一般性方法范式。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 二次开发案例,形成对照组。
3、提供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多角度开发史料,提 升史料价值。
(四)研究内容
2、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法
3、问卷调查法
4、归纳提炼法
(六)实施步骤
1、收集案例以及相关史料。 2、学习案例和史料,对案例中的史料部分进行精读, 精学,精研。要形成相应的文本资源。
3、将史料与老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设计,给出二次 开发的新案例。
4、实践新案例,总结反思新案例的成功与不足。 5、总结上述研究中可以抽象出一般理论的部分,形 成理论成果;反思失败和不足的部分,为以后的研究 做好资源储备。
研究价值: 1、HPM研究表明,数学史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 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与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3、数学史不仅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教师的MKT(面向教学 的数学知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就是教师MKT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4、通过学习已经开发出来的教学案例,进行二次开发。 其好处有: (1)减少了寻找和研究史料的成本,同时还充分保证 了史料的适切性,降低了准入门槛。 (2)团队成员大都是工作5年以上的有经验的成熟教师, 对于案例中的教学设计的部分,能做到独立判断而不盲 从照搬。 (3)基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本研究能够让学生提高数 学学习的兴趣,扩大视野,以更全面,更客观,更丰富 方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4)通过研究、实践和总结,不仅可以为广大一线教 师的后续学习和实践提供对照组,做出更精准的选择和 判断。同时,也能积累一批教学案例资源,为后续的更 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5)为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开题报告 出口退税政策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走势,对外贸易的形势也显得愈加严峻了。
出口退税政策在鼓励我国进出口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出口退税是如何影响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进出口的,这不仅仅关系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更对我国各省各市整个机电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现通过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出口退税的发展。
通过统计数据的指标,来比较近几年出口退税对浙江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出口退税相关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措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国外研究动态1.以保证国际贸易公平对出口退税的研究20世纪中期,法国率先推行了增值税,为出口退税的准确实现提供了理论标准。
1977年,欧共体的第六号指令公布,标志着出口退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体系。
大卫•李嘉图[1]首次从税收的来源和税负转嫁的教徒思考出口退税问题。
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对其享有特殊便利、生产条件效率高于别国的某些输出品课税,这种税会完全落在外国的消费者身上,该国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将由外国的徒弟和劳动所有者来承担。
因此,从税收方面莱卡,出口产品征税是进口消费者负担的,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从而引申的必然结论是,出口退税是必要的。
Chien hsun Chen[2] ,Chao .Cheng Mai 和Hui Chuan Yu[3]通过建立古诺数量竞争模型来检验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效用,得出结论:当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时,国内的企业会增加出口产品的产量,而国外的竞争对手会减少产量。
并且,国内企业的利润增加,国外竞争对手的利润下降。
所统计的1985-2002年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和出口量和最终国内消费都有正相关。
Chao,Chi-Chur,Chou,W.L.和Yu,Eden S.H. [4]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结论:一个经济体,在某些具体的部门内如果存在失业,那么对其国外进口中间体实行出口退税,可抓大其相关的下游和上游产业,从而促进出口,他们认为,从长期角度考虑,出口退税率,外汇输入,汇率变化都对中国的出口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短期内只有出口退税率是有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学位)课题名称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学号 2014515 专业内科内分泌学研究方向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生胡国涛指导教师王海澜2015年7月7日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开题报告总体要求1.选题要求广泛阅读近年文献资料,特别是选题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任务确定研究题目。
2.课题设计和研究设计明确研究方案、具体措施、进度及预期结果、可能存在的问题集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论文的时间。
3.开题报告(1)重点就课题设计和研究中的以下问题说明:①说明课题的来源;②说明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③完成课题所具备的基本条件;④论文的预期目标和主要创新点;⑤拟采用的研究方案和实验条件;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组成“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二级或三级学科相关专业的副高以上的3名以上专家组成。
开题报告结束后,由评审小组对课题进行论证评价,并提出是否同意开题。
(3)开题报告由各学科组织进行,要求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硕士研究生开题申请报告已全部通过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了培养计划中的预实验,拟进行开题,经指导教师研究同意,定于月日时,举行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名称:开题报告会地点:开题报告会时间:导师意见:(签字)开题报告委员会成员:姓名单位职称开题报告记录人: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字):二级院系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审查意见:年月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课题来源与人合作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立题依据(包括课题提出的理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主要参考文献):1、课题提出的理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DPN常隐匿起病,发展缓慢,发病率逐年升高,病变不易逆转,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减轻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由于缺乏针对DPN统一的诊断标准,致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并且就诊费用也相应的增加,加重了病人的身心负担。
近年来对DPN的早期筛查诊断方法有了一定的进展。
DPN的筛查和诊断方法主要有:筛查性症状评分问卷、10g尼龙丝检查、128Hz音叉检查、足底压力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检查(NCV)、定量感觉检查(QST)、皮肤交感反应(SSR)、神经纤维活检、皮肤活检、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
这些方法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仍有其相对的局限性,如问卷的方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NCV对鉴别小神经纤维病变与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病变不敏感、检测时患者有明显不适感、费时且价格相对昂贵等等。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随着人们对DPN与微血管病变相互关系研究的进展,以微循环检测来评估DPN的风险及早期诊断筛查DPN的研究引起人们重视。
视网膜血管是目前唯一可使用视网膜成像技术(如眼底照相机)直接观察到身体里的微血管系统。
视网膜血管变化可反映高血糖对全身微循环的有害影响。
视网膜血管检查是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之一,既往仅仅用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损害。
随着血管机制的提出及影像分析工具的进步,我们设想可以利用视网膜信息评估系统性微血管损害,进而评估DPN。
2、研究意义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Automatic Retinal Image Analysis System,ARIAS)由香港中文大学徐仲锳教授主持研发,可以客观测量视网膜图像中的血管征,早期检测视网膜血管功能障碍。
ARIAS是一种方便、快速、非入侵性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析系统,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评估中风风险。
本研究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血管机制提出利用视网膜血管测量构建周围神经病变风险评估模型,使用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ARIAS)检测视网膜血管改变。
为临床早期诊断筛查DPN寻找一条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3.1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国际上将DPN定义为“对称的、长度依赖性的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变,归因于慢性高血糖暴露和心血管风险因素导致的代谢和微血管改变”[1]。
鉴于诊断标准和人口学差异,DPN发病率在17%-66% 之间[2-4],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统计,2014年全球约3.87亿糖尿病患者,预计2030年将达5.92亿[5],而DPN患病人数很可能达2.36亿。
DPN起病隐匿,不易逆转,早期诊断筛查方法少。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增生肥大、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透明变性、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和小血管闭塞等[6]。
Pittenger GL等[7]研究表明,DPN患者存在明显的微血管病变, 并与DPN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微血管结构改变通过影响神经内膜微血管进一步影响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内膜微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且血管壁增厚也使氧弥散屏障增加, 因此神经缺血、缺氧。
糖尿病神经病变时也存在血液动力学改变,DM早期即可见神经内膜血流量显著减少;且神经内膜血流量调节是由局部神经主导,而局部神经受损使神经内膜血流量调节进一步受损,加重神经的缺血、缺氧[8]。
DM发生时还有血液流变性改变,血粘度增高、血细胞聚集增强、血流缓慢,进一步加重神经缺血、缺氧[9]。
3.2 DPN的筛查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3.2.1 DPN的临床评分系统神经缺陷评分(NDS)系统用来评估神经病变的体征,是为一般神经病变设计,并非专门用于DPN。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工具(MNSI)包括症状问卷和足部筛查表,可用于DPN的筛查,有研究报道,该评分诊断DPN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80%[10]。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用于DPN的筛查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研究显示,TCSS 对DPN的诊断价值较高,其对神经病变分级有临床应用价值[11]。
由于问卷调查评分方法仅可半定量筛查、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许多患者不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症状,体征检查也存在主观性因素的干扰,因而难于准确定量评估。
3.2.2简易筛查方法主要有单丝检查、音叉检查、40g针头刺痛觉检查、温度觉检查等。
单丝检查主要反映大神经纤维受损的情况,对小神经纤维受损易造成漏诊,因而不推荐单独使用单丝检查。
音叉检查由于其可见性及精确性不高,被定位为一种半定量的振动感觉检查方法。
针刺痛觉检测受到患者主观意志的影响,需要与其他检测方法配合使用。
温度觉检测亦受患者主观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3.2.3 DPN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神经传导检测(NCS)、定量感觉检查(QST)、交感皮肤反应(SSR)、交感皮肤反应(SSR)、皮肤神经活体组织检查等。
目前经典的NCV结果已经成为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金标准”,也是DPN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但是,NCS对鉴别小神经纤维病变及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病变不够敏感,且在测试过程中患者有明显不适感,费时且价格相对昂贵。
QVT主要检测振动觉的阈值,主要反映Aβ类大有髓纤维的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振动觉阈值>25 V即可认为存在DPN[12]。
QST测试的是末梢神经至脑皮质整个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并无定位功能,且过度依赖受试者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目前临床上仍需与多种电生理检查联合应用。
SSR是利用人体交感神经支配的发汗反射原理,来反映交感神经节后C类小纤维的传导功能,是反映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可靠指标,其敏感性高于NCV,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中的自主神经纤维损害,但其波幅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容易产生适应性。
皮肤神经活体组织检查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皮肤神经纤维,直接观察表皮内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该技术对诊断小纤维神经病的特异性可达97%,灵敏度可达69%~82%,阳性预测值为92%,阴性预测值为90%,可用于确定临床表现及常规电生理检查无阳性发现的小纤维神经病的存在[13]。
在仅有小纤维受累的患者中,皮肤神经活检术检查异常率远远高于NCV及SSR异常者[14]。
3.2.4检查DPN的其他方法近来研究检查DPN的新方法有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CM)、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15]、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等。
另外,脊髓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超声检查、经皮氧张力法(TcPO2)及与DPN相关的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如HIF-1α、VEGF)表达水平的检测,都为DPN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希望。
3.3视网膜微血管检测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视网膜血管检查是DM患者常规检查之一,既往仅仅用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损害。
随着血管机制的提出及影像分析工具的进步,可以利用视网膜信息评估系统性微血管损害,进而评估DPN。
视网膜血管变化反映高血糖对全身微循环的有害影响[16,17]。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定性分析,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体征(如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环状物/串珠、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纤维增生、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以及视网膜小动脉壁体征(如中心动脉狭窄(FAN)、动静脉压迹(AVN))。
显性的DR体征与DPN风险增加或下肢截肢有关联[17],但是DR体征代表眼部微血管病变较晚的表现形式。
视网膜微血管结构和几何形状定量检测,如视网膜血管管径和小动脉分叉几何形状,已被证明出现在DM病理生理早期和临床前期过程[18]。
Sabanayagam C等人[19]在多种族亚裔DM人群中研究发现,较大的视网膜小动脉直径与DPN相关,独立于其他主要的危险因素。
Ding J等人[20]定量和定性分析DM患者视网膜血管,发现早期视网膜小动脉异常更可能致DPN发生。
一项在丹麦以年轻的1型糖尿病人群为基础的16年的队列研究,使用半自动计算机软件分析视网膜照片上的血管直径,发现更宽的小静脉和小动脉直径更可能发展为神经病变、肾病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视网膜血管管径变化在微血管过程中可以看作早期标志物,先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展[21]。
新生血管形成是增殖性DR的病理性标志。
基于视网膜图像的无创方法对新生血管的检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Zee BC等人[22]提出一种新的使用统计纹理分析(STA)、高阶频谱分析(HOS)和分形分析(FA)的综合技术检测DR新生血管的方法,能提高新生血管检测精度,而且可以自动检测,对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的病例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