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练习题课件
2021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教学PPT课件

A. 960万平方千米
B. 440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4万千米
0 0
0 0
0 0
0 0
7.读图,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D ) A.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8.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只能在(B
)上
A. 北极0 0 0 0
0 0
B. 赤道
C. 南极
D. 月球
0 0
9.读图,地球仪的形状是一个(A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 0
0 0
0 0
0 0
10.读图,地球仪上标注的点和线,表示不正确的是
( C)
A. ①地轴—它是地球旋转的假想轴
B. ②北极—它是地球的最北点
①
②
③
表面积 大
赤道周长 小
平均半径
地球 的形 状和 大小
地球仪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 局”
形 球 体(猜测—证实— 状 确证)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地 轴 两 极 经纬 线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天圆地方
B. 是一个球体
C. 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你能说出关 于地球的几个 数据吗?
平均半径约 6371 千 米
最大周长约 4万 千 米
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 米
地球是个正球体吗?科学家经过精密测量,得出 比较准确的“数字地球”。请你读图说出:地球是一个 怎样的球体?
地球不是个正球体。根据图片信息: 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地球是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2022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测试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1.(2021山东东营广饶期中改编)读下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②①③2.(2021四川成都邛崃期中) 2018年1月31日晚的天空出现了“超级蓝月”和月全食这一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
这一现象体现了()A.地球的大小B.地球是个球体C.月球的大小D.地球的自转3.(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地球的表面积约为()A.2.2万千米B.4万千米C.6 371千米D.5.1亿平方千米4.(2021山东德州德城期末)假设一列火车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赤道环绕一周,需要多少时间()A.200小时B.300小时C.20小时 D 30小时5.(2021内蒙古包头六中期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④地球的表面积约5.1万千米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6.(2021安徽蚌埠期末)动手使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我们需要注意()A. 地轴是假想轴,不用制作B. 地轴呈竖直状态C. 地轴交地球表面于南北极点D. 地轴与水平面夹角为23.5°学习认识地球仪时,小华用乒乓球制作了简易地球仪。
读图完成7—8题。7.(2021山东潍坊安丘期中)小华制作地球仪时()A. 用铁丝代表地球上实际的地轴B. 半圆形弧线表示纬线C. 通过乒乓球球心的铁丝与球面的交点标注N、SD. 用圆圈表示经线8. (2021山东潍坊安丘期中)在制作地球仪时,让作为地轴的铁丝与桌面倾斜夹角为()A. 66.5°B. 23.5°C. 60°D. 90°9.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能确证地球是球体的是( )10.( 2020福建南平第三中学期中)以下现象能反映地球是球体的是()A. 夜见天空流星划落B. 远航归来的船先见桅杆C.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D. 春华秋实四季更替11.(2020山东济宁兖州东方中学期中)下列诗句中,能够说明地球形状的是()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2.(2020北京门头沟大峪中学期中)读图,以下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中,哪项描述错误()A. 平均半径6 350千米B. 赤道周长约40 000千米C. 平均半径6 371千米D.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13.(2018安徽芜湖中考)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①日、月都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观察日食现象A.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③④14.(2020山东济南汇才学校期中)关于地球形状和赤道周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扁球体、8万千米B. 椭圆球体、4万米C. 正球体、8万千米D. 不规则球体、4万千米15.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A.海平面上升B.郑和下西洋C.地球是个球体D.观察视野扩大16.在地球仪图中,所示的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错误的是( )A.A是北极点,B是南极点B.C是地轴C.D是经线D.E是赤道17.(2019北京师大附中期中)七年级小畅同学想自制一个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如下图),图中画错的是( )A. 纬线相互平行B. 铁丝是倾斜的C. 经线相交于极点D. 经线是折线18.关于地球仪和地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B.地球仪和地球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C.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地轴都是地球上没有的D.地球上的各种地理事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19.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2地球与地球仪 课件(共72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不同角度看经线
平视地球仪,倾斜看地球仪,从南北极俯视的经线各是什么样子的?
北极
北极
北极
经 线 的 相 互 关 系
南极
北极
相交于两极点
2
经 线 的 长 度
南极
北极
长度相等
3
经 线 的 指 示 方 向
南极
北极
南北方向
4
经 线 的 数 量
南极
北极
无数条
5
经线的基本特征
形状 相互关系
长度 指示方向
经度 | 划分
经度是如何划分的?
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 各分180°
180°
经度 | 分布规律
度数变化有啥规律?
180° 30° 20° 10° 0° 10° 20° 30° 180°
西经(W)
判定 方法
分布 规律
越往西度数越大
本 初
东经 (E)
子 午
判定 方法
分布 规律
线
越往东度数越大
新知探究
我我们们看看到到投投到到月月球球表表面面的的地地球球影影子子的的边边缘缘总总是是弧弧形形的的
你听说过“天狗吃月亮”吗?
地球的形状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③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证证明明地地球球是是球球体体最最直直观观的的证证据据
地球的形状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④登高望远
地球的形状 |
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吗?
东西半球的又是 怎样划分的呢?
经线圈 | 东西半球的划分
160°E
西
东
半
半
球
20°W
球
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精品课件

20°
40°
80°
180°
20°
40°
60°
90°W
30°W
60°W
0°
60°E 30°E
90°E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西__经__。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40°w 20°w 0° 20°E 40°E
160°E 170°E 180° 170°W 160°W
66.5o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N 0°-30°S
中纬度
高纬度
30°N -60°N 60°N -90°N
30°S -60°S 60°S-90°S
P6活动
纬线
形状特征: 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度数范围: 0°~90°
纬线条数:
条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北极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南极
P8活动
形状特征: 半圆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线
长度特点: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度数范围: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度数表示方法: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20°W和160°E划分东、西两半球 经线: 条
纬线
纬线与纬度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 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 碑高30米,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 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 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 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 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 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 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 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 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 半”的照片作纪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经线与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划分起点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经度数值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
变化规律 从180度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少
【例1】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 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 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9oN,112oE
②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
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B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南纬( S),南北极各为90°.
南北半球的划分
划分界线:——赤道
北半球的范围:0º——90ºN 南半球的范围:0º——90ºS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外围线?
北极点
南极点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高中低纬度 的划分:
900 N
高纬度
中纬度
0
60
N
0
30
N
低纬度 0
低纬度:0º-30º 中纬度:30º60º
C
B
1、北极点的纬度是(
)
A.90° B.0° C.90°S D.90°N 2、下列四条纬线中,长度最短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南纬8度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__地球仪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一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1)地球是一个 球体 。 (2)认识过程。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太阳 月亮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 航行
一二
2.大小
一二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 ,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 制作的地球 模型 。
123456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C
关闭
答案
123456
2.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D.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关闭
解析 答案
谢谢 观看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观察图甲中球面上铅笔移动的现象与平面上铅笔移动的现象, 比较两者的不同。 推理:船从远方驶来,会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利用图乙验证 推理。 讲解:通过实验——推理——验证,我们能够通过船从远方驶来 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月食时看到月亮上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3.站得高,看得远。 4.地球的卫星照片。 【例题】 地球是太阳系家族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也是目前我们所 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生存的星球,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 有( )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登高望远 ③月食现象 ④流 星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能最科学地确证地球是一个球 体。“登高望远”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太 阳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呈现的地球影子证明地球是球 体。“流星现象”是一种天文现象。 答案:A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1章地球和地图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小结——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 0°纬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180° 代号 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W、东经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 160°E的经线圈,是东 两个半球 西半球的分界线 变化规律 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南 东经度越往东越大,西
►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
限的,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 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 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 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一 、地球的自转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 的自转有什么特征?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
地 球 的 大 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心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 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便于人们 间接的去了解和认识地球。
地球仪的构成
1、地轴 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注意:
①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注意:
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具 有什么特点? 地轴的空间指 向在一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内可以认为是 不变的,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附近。
纬 度
N
四、经线和经度
W
60° 45° 30° 15°
1.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题课件(共33张PPT)

练基础
6.[中考·北京]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 助实物地球仪( ) A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 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练基础
7.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读图1-1-8,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适当的框内填出北极和地轴。
练基础
2.[中考·遂宁]图1-1-5为某天文爱好者在2019年1月21日拍摄 的月全食在不同阶段的照片。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 D ) A.地球公转的周期 B.地球绕月球自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练基础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地球——人类“家园”
的基本情况。据此回答3题。
3.图中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
A.海陆分布
B.质量 D
C.高低起伏
D.大小
【点拨】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最 大周长等数据,说明了地球的大小。
练基础
4.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
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 D
A.地球
B.地球卫星照片
C.地图
D.地球仪
练基础
5.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A )
练基础
2.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 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 C
【点拨】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地 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 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或圆弧形。
1.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 习题课 件(共33 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基础
6.下列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A )
【点拨】地球仪是根据地球在宇宙中真实运动 特征制作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66.5°。
练基础
读图1-1-13,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的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错误的是( )
C A.A是北极点 B.B是南极点 C.C是地轴 D.D是赤道
练基础
【点拨】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 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 个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在图中,C表示的 不是地轴,而是纬线。
练基础
2.[中考·遂宁]图1-1-5为某天文爱好者在2019年1月21日拍摄 的月全食在不同阶段的照片。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 D ) A.地球公转的周期 B.地球绕月球自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练基础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地球——人类“家园”
的基本情况。据此回答3题。
3.图中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
练基础
8.地球仪上陆地和海洋是用什么来区分的( A ) A.颜色 B.文字 C.符号 D.数字
【点拨】在地球仪上陆地和海洋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区 分,海洋一般用蓝色表示,陆地一般用绿色来表示。
练基础
[中考·滨州]地理活动课上,小辉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 读图回答9题。 9.从小辉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
练基础
1.[中考·广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下列 四个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属于的阶段是( ) C A.直觉认知“天圆地方” B.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C.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练基础
2.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 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 C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
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A.①→③→②
D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练基础
【点拨】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 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着直觉认为“天圆地方”;麦哲 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利用人 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 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________点
南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
地球上的最____点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基础 1 D 6A
2D 3D 7 见习题
练能力 1 C
2C
3B
6A 7C 练素养 1 见习题
8A
4D
答案显示
5A
4C 5 C 9 C 10 见习题
练基础
1.[中考·宿迁]图1-1-4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
把它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用途:缩地小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核心笔记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如答图1-1-1所示。
核心笔记
地轴 北极 南极
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
的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叫两极。对着北北极星方向的 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
A.海陆分布
B.质量 D
C.高低起伏
D.大小
【点拨】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最 大周长等数据,说明了地球的大小。
练基础
4.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
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 D
A.地球
B.地球卫星照片
C.地图
D.地球仪
练基础
5.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A )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核心笔记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________。 2.地球形状的认识球过体程
天圆地方
麦哲伦
核心笔记
3.地球的大小
6 371
5.1亿
4万
核心笔记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
【点拨】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地 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 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或圆弧形。
练基础
某学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动手制作了地球仪。图1-1-10
显示了其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观察后,想一想,回答3~4题。
3.世界上首次证实地球真实形状的是( )
A.古代的神话传说
B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20世纪的卫星照片
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点拨】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球仪半径只有8厘米,但实际上地 球的大小是( C ) A.很小,人们可以一眼观其全貌 B.不大,与月球差不多 C.很大,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太大了,比太阳还大
【点拨】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 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练基础
5.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中A表示的是赤道半径 B.图中B表示的是极半径 C.图中C表示赤道周长 D.该图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点拨】图中A表示的是极半径,B表示的是赤道半径, C表示赤道周长。图示中A、B数据大小不同,说明地球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的信息是( ) A.地球是一C 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
则球体 B.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4万千米 C.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
北两极的经线 D.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练基础
【点拨】地球仪一般都是正球体,不能反映地球的 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的大小差别;简易地球仪没有 比例尺,不能确定赤道周长和地球的表面积。读图 可知,简易地球仪能反映地球是一个球体,且有连 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点拨】地球仪是个正球体。地轴与水平面呈66.5°的夹角。
练基础
6.[中考·北京]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 助实物地球仪( ) A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 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练基础
7.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读图1-1-8,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适当的框内填出北极和地轴。
(1)如答图1-1-2所示。
练基础
(2)读乙图说明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 的 数 据 有 _平__均__半__径__6_3_7_1_千__米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最__大__周__长__约__4_万__千__米_____。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