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院感督查记录及整改记录(一)

院感督查记录及整改记录(一)一、院感督查记录1. 督查时间:2021年10月15日2. 督查地点:某医院3. 督查人员:院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感染控制护士4. 督查内容:(1)手卫生执行情况在督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医护人员在手卫生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未按照规定进行手卫生。
2) 部分医护人员洗手时长不足,未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3) 部分医护人员使用的手消毒剂不符合国家标准。
(2)无菌操作执行情况1) 部分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
2) 部分无菌物品存在过期、破损、受潮等现象。
3) 部分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不熟练,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3)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1) 部分病区存在病人混住现象,未做到隔离要求。
2) 部分医护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标识。
3) 部分病区消毒设备不完善,消毒剂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
(4)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职责落实情况1) 部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
2)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不熟悉,执行力度不足。
3) 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5. 督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1)部分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
(2)部分病区环境清洁工作不到位,存在卫生死角。
(3)部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处理流程不熟悉。
二、整改记录针对以上督查发现的问题,医院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手卫生管理(1)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
(2)在病房、诊室等区域设置手卫生设施,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
(3)定期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抽查,对不合格者进行通报批评。
2. 提高无菌操作水平(1)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提高无菌操作技能。
(2)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定期检查、更换、消毒无菌物品。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违反规定者进行严肃处理。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

月份
检查状况
人员类型
医生
护士
医技科室
保健科室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执行率ຫໍສະໝຸດ 应洗手次数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七月份
八月份
九月份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年月
被检查科室及人员
检查项目
妇产科
儿科
医技科室
保健科室
保洁员
接触患者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后
接触清洁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合格率
备注:1.合格√2.不合格×3.未洗手Ο4.手消剂Δ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记录表 年 月
检查项目
检查状况
人员类型
医生
护士
医技科室
保健科室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接触患者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
接触清洁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合计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记录。
一、检查目的本次检查旨在了解医疗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手卫生规范的有效落实,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二、检查时间具体检查时间三、检查人员检查人员姓名四、检查范围涵盖了医院的各个科室,包括门诊、病房、手术室、检验科、供应室等。
五、检查内容与方法1、观察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前、中、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检查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如洗手池、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用品等。
3、查阅科室的手卫生培训记录和考核资料。
4、随机询问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检查结果(一)手卫生依从性1、门诊医生在接诊患者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为X%,部分医生在连续接诊患者时未及时进行手卫生。
2、病房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为X%,但在接触不同患者之间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有待提高。
3、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手术前的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较好,但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需要频繁接触器械和患者组织,存在手卫生执行不规范的现象。
(二)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1、大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手卫生的指征、方法和时机的掌握还不够准确和全面。
2、部分医务人员对新型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不熟悉。
(三)手卫生设施配备1、部分科室洗手池数量不足,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医务人员洗手不方便。
2、部分洗手池的水龙头为手动式,易造成交叉感染。
3、部分科室的洗手液和干手用品补充不及时。
七、原因分析1、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不执行手卫生不会导致感染。
2、工作繁忙,诊疗任务重,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忽视了手卫生。
3、手卫生培训效果不佳,培训内容不够生动、实用,缺乏针对性和重复性。
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监督检查日期:20XX年XX月XX日监督检查地点:XX医院一、检查目的本次检查旨在了解并评估XX医院手卫生执行情况,提供改进建议,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二、检查内容1. 检查对象: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等),患者2. 检查项目:a. 手卫生操作流程是否规范;b. 手卫生消毒设备是否齐全有效;c.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情况;d. 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三、检查结果1. 手卫生操作流程是否规范a. 对所有医疗设施进行了检查,发现洗手液、洗手盆、洗手纸等手卫生设备齐全;b. 对患者区域的洗手台进行了检查,发现水温适中,洗手液和洗手纸齐全;c. 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发现大部分医务人员完成了规定的手卫生步骤,但仍有个别人员操作不规范,如不彻底用肥皂洗手或洗手时间不够。
2. 手卫生消毒设备是否齐全有效a. 对医务人员消毒设备进行了检查,发现消毒酒精、手套、口罩等齐全;b. 对患者区域的消毒设备进行了检查,发现消毒液齐全,且处于有效浓度;c. 检查发现有个别医务人员未按规定频率更换手套,需加强培训和管理。
3.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情况a. 检查了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档案,发现所有医务人员都参加了必要的培训;b. 随机选择了若干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发现大多数人员对手卫生操作流程和消毒知识掌握较好,但也有少数人员对相关规定了解不足;c. 建议医院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对于新员工加强培训力度。
4. 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措施a. 检查了相关监管记录,发现手卫生执行情况有持续监督和管理;b. 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大部分人认为医院对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还较为严格,但也有个别人建议加强监督力度,特别是对违规操作进行处理和教育。
四、改进建议1.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性培训,定期检查并纠正手卫生操作不规范的问题;2. 增加手卫生设备的投放量,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手卫生所需设备的供应充足;3. 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和意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标准;4. 建立健全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手卫生监测记录范文

手卫生监测记录范文手卫生监测记录是对医疗机构或食品加工业中从事操作、接触或进食食品前后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的过程。
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和食品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监测手卫生情况,可以评估和改进手卫生的实施效果,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手卫生水平。
1.监测人员信息:记录监测人员的姓名、职位、部门和监测日期等基本信息。
2.监测点位选择:选取不同场所、部门或岗位作为监测点位,包括洗手间、手术室、食品加工间等。
3.监测方法和指标:根据卫生部门或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手卫生检测指标,例如手部清洁度、手部消毒情况等。
监测可以根据目视观察、培养法、生物测定法等方法进行。
4.监测过程记录:在监测点位进行监测前,需记录监测点位的环境卫生情况,如洗手设施的可用性、清洁度等。
监测过程中,记录监测人员的操作规范、消毒剂使用情况以及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结果。
5.监测结果评价:根据监测指标的要求,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判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评估手卫生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等。
6.异常记录和分析: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如手部清洁度不达标、消毒操作不规范等。
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如是否是操作不当、培训不足、设施不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7.改进措施实施情况:记录针对监测结果提出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培训人员、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材料等。
8.监测记录的保存:监测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验和追溯。
手卫生监测记录的目的是促进医疗机构和食品加工业中从事操作、接触或进食食品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规范化,提高手卫生水平,预防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监测和分析手卫生情况,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保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手卫生监测记录的操作和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卫生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同时需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保证手卫生监测记录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手卫生工作记录督导表(2019年版)

手卫生
依从率和正确率
手卫生依从性每年提高20%或普通部门达到50%、重点部门达到60%;手卫生正确率每年提高20%或达到80%。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医院感染发病率、聚集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发生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全院手卫生
产品用量
速干手消毒剂(升)、洗手液(升),手卫生产品用量与手卫生依从性相匹配。
手卫生工作记录督导表
医疗机构名称:督导日期:
督查第次 督导单位及人员:
联系人:联系电话:
督导项目
督导内容
发现的问题
改进建议
手卫生
工作管理疗机构内部对手卫生工作有定期检查制度与监督,内容全面、反馈到位,有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
设施配置
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病室(区)、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重点部门的流动水洗手设施配置符合要求
速干手消毒剂在重点部门的床旁、病区走廊内配置,所有病区的治疗室(车)、换药室(车)等手卫生操作多的区域配置
手卫生培训
手卫生培训纳入到全院培训计划,并能落实。培训能覆盖本机构全部医务人员
手卫生知识抽查:该机构医务人员能掌握手卫生的目的意义、手卫生的指征、手卫生的方法等内容达到90%。
督导项目
督导内容
发现的问题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

月份
检查状况
人员类型
医生
护士
医技科室
保健科室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七月份
八月份
九月份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年月
被检查科室及人员
检查项目
妇产科
儿科
医技科室
保健科室
保洁员
接触患者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后
接触清洁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合格率
备注:1.合格√2.不合格×3.未洗手Ο4.手消剂Δ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记录表 年 月
检查项目
检查状况
人员类型
医生
护士
医技科室
保健科室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执行率
接触患者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
接触清洁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合计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监测记录

手卫生监测记录
医院手卫生检查记录表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
一、洗手设施:
1.地点:
2.洗手设施周边清洁状况:清洁□ 有污垢□
3.水龙头洁净度:清洁□ 有污垢□
4.肥皂:固体□ 液体□
5.皂液瓶内的洁净度:清洁□ 有污垢□
6.干手设施:擦手纸□ 干手机□ 擦手大毛巾□ 擦手小毛巾□
7.毛巾的洁净度:清洁□ 有污垢□
8.毛巾的放置方式:悬挂□ 靠墙挂□ 靠柜子挂□ 其它□
9.毛巾的更换频率:每半天□ 每天□ 每周□ 其它□
改写:记录医院手卫生检查的表格,包括洗手设施的清洁状况、水龙头和肥皂的洁净度、干手设施的类型和毛巾的放置和更换情况等。
二、洗手评价:
观察方式:暗中观察□ 考核洗手□
洗手者姓名:
职业类型:医师□ 护士□ 实医师□ 实护士□ 检验人员□
药师□ 放射人员□ 清洁工□ 护工□ 其他□
洗手已顾及的部位:掌心□ 手背□ 指甲□ 指尖□ 指腹□
指缝□ 指关节□ 大拇指□ 手腕□
洗手者指甲是否过长:剪短指甲与手指的长度平齐□ 手指指甲过长□
洗手耗时:
改写:对洗手的评价包括观察方式、洗手者的职业类型、已洗手的部位和指甲是否过长等。
检查结果分析:
整改措施:
检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