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 热和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 热和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

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

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

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说明了★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1 第

演示固体扩散学生活动三:★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深。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

1mm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

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2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学生活动四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______________。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论象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液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固结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吗?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学生活动五:★ 16.1-5、图能说

明什么?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

2 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3、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并且同时存在的。小结:1、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和;2、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现为;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

】【归纳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基内能本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跟______有关,______热,影响扩散快慢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练习】【运的主要因素________

动1.写出下列物理现象说明的物理原理:

①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2 第

②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______________-

③墙角的煤堆长了后墙角会变黑_________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试着和同学讨论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屋B.煮饭时,米粒翻滚

C.洒水时,水雾飞舞D.炒菜时,满屋飘香

E.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F.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G.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H.甲型H1 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I.细雨濛濛U.桂花飘香P.雪花飞舞Y.树叶凋落

5.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6.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7.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8.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尘土飞扬B.烟雾缭绕C.花香扑鼻D.余音绕梁

9.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方式失去水分的。

10.茶蛋赴鸡西人喜爱的食品,把鸡蛋放入用酱油和少量茶叶为主要佐料配制成的汤中煮成“茶蛋”,煮好的“茶蛋”,外壳和蛋清颜色都发生了明显交化,这主要是因为分的无规则运动使酱油中的色素分子到了鸡蛋里面;除此之外,茶蛋变成的速度要比用冷水腌制咸蛋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

11.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页 3 第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12.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在不停地运动

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4.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式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第二节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预习检测】

1.叫

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和。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

过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

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

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

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

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12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页 4 第

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小结:⑴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⑵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差)

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原因:,

说明:。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原因,

说明。

小结:⑶对物体做功,内能,温度,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物体对外,内能,温度,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

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2、讨论达成共识: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学生活动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整理】

页 5 第

叫内能。、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拓展练习】【内1.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_______增2、大小相关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其大小跟物体的_____有能关。物体的_____升高,内能增大,物体的______降低,内能减小。减少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_________

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__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改变内能方法: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把热的钢棒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_____,这一实验表明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物体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内能就为零

5.在温度为0℃时,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

A.只具有内能B.只具有机械能

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6.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7.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8.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9.物体温度降低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慢B.物体的内能减小C.物体运动的动能不变D.物体运动的动能减小10.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D.质量

页 6 第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的内能B.抛有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C.0℃的冰不具有内能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12.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

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

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14.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15.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减小,比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的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B.0℃的水具有的内能多

C.0℃的冰具有的内能多D.无法判断

16.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1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的内能变化多少,物体的热量就变化了多少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19.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0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质疑与反思:

第三节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页 7 第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预习检测】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和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

相同,这种方法叫。

第十六章 热和能测试

第十六章热和能测试题 一、选择题(12*2=24) 1、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2.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4、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空气引火 5、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 A、比热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 6、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A、比热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 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 7、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8、海南地处沿海,昼夜温差小,其主要原因是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 A 热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热值 9、热量的单位是( ) A.J B.W C. Ω D. ℃ 10、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同步导学案: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电路中的应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预习检测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两个变形式。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4、两个电阻串联的规律:。 两个电阻并联的规律:。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串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大,所以总电阻。如右图所示 活动探究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

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如右图所示 随堂检测 1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先在 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 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 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 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 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第十六章 热和能、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

第十六章热和能、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A.油分子被压小了B.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金属原子间有间隙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的温度升高了,有下列几种判断:①含有热量一定增加;②分子运动一定加快;③内能一定增加了;④一定吸收了热量。其中正确的是() A.②与③B.①与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使铅块温度升高24℃所需的热量,可以使相同质量的铜块温度升高() A.12℃B.72℃C.8℃D.16℃ 4.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内能和机械能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故是同一形式能 B.物体的内能变化时,机械能一定变化 C.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内能一定变化 D.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5.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打铁,铁块的温度升高B.用暖水袋暖手,手会感到暖和 C.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会烫手D.用砂轮打磨刀具,迸出火星 6.将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铝>c铁)浸没在沸腾的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比较铁块和铝块吸收热量和升高温度的多少,则() A.吸收的热量相等B.铁块吸收的热量少 C.铁块升高的温度多D.铝块升高的温度多 7.下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尽可能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B.司机停车时关掉引擎 C.大家都不要乘坐汽车D.汽车发电机采用燃油喷射系统 8.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9.在A煤;B电;C木柴和D食物这四种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________;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__;属于生物质能的是________。 10.打开香水瓶后,房间内充满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了分子________。11.烧水煮饭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古人钻木取火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12.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 13.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4.地热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5.电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 16.核反应堆是________核能释放装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Ⅰ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知道扩散现象,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能说明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固体很难被分割的原因。 4.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5.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知道热传递改变内能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6.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举出生活中实例。 7.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知道水的比热容。 9.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10.知道什么是热值。会查热值表。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1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了解热机效率。 12.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2.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不同问题。了解什么是“热岛效应”。 3.通过演示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4.通过观察挂图和模型使学生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5.通过阅读了解有关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讨论和阅读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做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通过学习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下初步基础。 4.通过讨论和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Ⅱ探究实践 【调查】 1.根据你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炉子(煤气灶、电炉、煤油炉、煤炉)烧水的效率。 2.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在哪个环节?能量流失的去向如何?就如何减少能量损失提出你的建议。 3.采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汽油机与传统的汽油机有什么区别? 4.家庭中使用的燃气灶中有一个调节空气流量的小阀门,它有什么作用? 【思考】

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同步导学案:192电生磁

19.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学习目标 1.知逍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家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和短路。 2.知道保险线、空气开关的作用。 知识点一: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 活动1:阅读课本109-110页,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P二 ______ ,可以得到I二__________ o家庭电路两端的电压是一定的,U二220V,所以用电器电功率P _______ ,电路中的电流I就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 知识点二: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 活动2:阅读课本110页,完成以下问题: 1?短路种类:①改装电路时不小心,使 _______ 和________ 直接连通造成短路; ②____________ 被刮破或烤焦: ③电线和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绝缘皮______ 或________ ,也会使__________ 和 ______ 直接连通:④用电器进水造成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路使电流过大的原因:由于导线的电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_ ,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导线的温度急剧升高,很容易造成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另一个原因。 知识点三:保险丝的作用 活动3:阅读课本111页,完成以下问题 1.演示图19. 2-4,现象: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增大到一立程度时,发现_________ 先熔断。 2.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 ______ 、熔点比较_______ 的—合金做成的。家 庭电路中的保险线应______ 联在电路中。 3.保险纟幺的作用是:当电路中 _________ 时,保险丝由于温度升高而先________ ,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4.不同粗细的保险丝有不同的 ___________ ,当电流小于或等于_____________ 时,保险丝 ______ :当电流大于___________ ,达到或超过它的__________ 时,保险丝_________ ,

新人教版201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稿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第十六章热和能2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引力。 重点:分子动理论内容 难点:会解释现象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我们已经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是静止不动的还是不停地运动呢?思考: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因为分子的直径很小,大约只有10-10m),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 二、扩散现象 仔细阅读课本P124内容直到P125第一段,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2、在课本图16.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3、在课本图16.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 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⑴分子在不停地。⑵分子之间有。 练习1: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练习2:将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2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同步导学案:153串联和并联

15.3 串联和并联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学习重点: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学习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预习检测 1.电路和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 2.(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 ..电路电路图 (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 ..联电路电路图 (3)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想想做做: 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 活动探究一:组成串、并联电路:

同学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尽可能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不同小组间讨论比较。 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4所示: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种电路我们叫做。 在图5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方法:模仿课本图 另一种像图6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只灯是的.我们不妨将L1从电路中取下,闭合开关后L2照常发光,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并联电路. 在图7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活动探究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方法:对照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 串联并联 定义 (元件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特点 电路中只有电流路径,一处断 开所有用电器都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有条, 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 开关 作用控制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支路 中的开关控制。 电路图实例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学目标】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课堂导学】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按左边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6)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③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小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④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⑤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⑥断开开关,结束实验。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灯泡的亮度1 2 3 (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 当U实〈U额时, P实P额; 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们发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与的实验电路图相似,实验过程也很相似。 2.实验时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小灯泡的、和亮度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灯泡的亮度不是由决定而是由它的决定(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 【课后练习】 3.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是6V的蓄电池,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8V”字样,其额定功率约为1W。 (1)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入电表符号,使实验电路图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若滑片向右移动时,发现小灯泡变暗,但电压表示数却变大,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A 电流表示数I/A 电功率P/W 小灯泡亮度 1 3 0.2 2 较亮 2 3.8 0.26 正常发光 3 4.5 0.3 很亮 ①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中,把小灯泡两端电压从3V调到3.8V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端移动(就上面的电路图而言,选填“左”或“右”),眼睛要盯住表的指针看; ③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滑动变阻器。(甲滑动变阻器规格为“8Ω 1A”、乙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0.5A”); ④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是; ⑤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大,原因是。 (6)某同学发现电压表大量程(0~15V)坏了,小量程(0~3V)还可用,利用原有器材如何实验,请设计电路图,并简单描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7.1 《力》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编写教师:李玉同东都中学 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具准备:烧杯、热水、凉水、墨水、胶头滴管等 学习过程: 一、走进课堂 我们已经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请你思考讨论: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 二、探究发现 (一)扩散现象 仔细阅读课本P124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2. 在课本图16.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3. 在课本图16.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几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 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4. 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 1mm。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运动,所以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 ..。 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 ⑴分子在不停地; ⑵分子之间存在。 练习1. 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练习2. 50ml水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 (二)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阅读课本P125中间部分,并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 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结论: 1.影响扩散是主要因素是。物体的越高,其分子的热运动越。 2.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练习3.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 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练习4.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 请根据诗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⑴我们没有靠近花朵,就早已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

初三物理学案

初三物理学案 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你需要知道的)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1.音调 教师演示发声齿轮实验。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观察并仔细听,得出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_________,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如,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频率相当于次/秒)请同学们记住: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需要了解的: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Hz。人们把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师演示课本上39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同步习题 了解一下: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四、反馈习题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而载着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否采了蜜,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的路线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 B.音调逐渐降低. C.响度逐渐降低.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鸟语、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辨别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仔细想一想,你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总结一下吧。六.作业 请完成《配套练习册》P32,1—4。

第十六章 热和能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十六章热和能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2009·临沂中考)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解析:选A。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C均错;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也有空隙,只不过比气体分子间空隙小,D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对。 2、(2009·河北中考)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答案:D 3、(2009·柳州中考)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B 4、(2009·枣庄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选D。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A错;尘土不是分子,且尘土飞扬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错;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其有弹性,而不能说明分子有间隙,C错;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的快,D对。

5、(2008·怀化中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答案:D 6、(2008·天水中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铁块难以被压缩 B、铁丝难以被拉断 C、打开的香皂,能闻到香味 D、磨光的铅片和金片,在室温下压紧五年后,可以相互渗入约1mm深 答案:B 7、(2007·广州中考)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答案:A 8.(2009·济宁中考)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 吸烟”的标志,如图1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 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的结果。 解析:由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烟味会扩散到整个房间。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间隙(或距离、间距、间隔、空隙) 10、(2009·大连中考)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几年后再把它们切开,发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结论 1.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暗; 2.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正常; 3.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亮。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 《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估计生活中某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 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 【答案】C

【解析】因为1度=1·h,P=100=0.1kW,由=Pt得:t=/P=10h,所以A符合实际;假设小明的体重是m=50g,三楼的高度是h=9m,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Gh=mgh=4500J,若其功率为150,上楼所用时间为t=/P=4500J/150W=30s,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际;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是0.25A,则额定功率由:P=UI=220V×0.25A=55,D选项符合实际。故选C。 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B.家用空调器C.普通计算器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解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若电流为0.15A,其功率为P=UI=220V×A=880W,普通的白炽灯功率通常在几十瓦,D 选项符合题意家用电冰箱功率在几百瓦,A错;家用空调器通常在一千瓦左右,B;普通计算器使用纽扣电池,容量小,电流通常不到1毫安,C错误。 从电能角度求电功率 根据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求出电功率。 【答案】【解析】小丽同学家电饭煲上的铭牌模糊不清,她想利用标有3000revs/(Kw.h)字样的电能表测量电饭煲的功率。她断开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六章 热和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初步认识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二、内能 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 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 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 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 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 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 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 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国际单位:焦耳(J)。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 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 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