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实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

合集下载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范文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范文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2011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只提供电子版推荐书(即不受理纸质推荐书),其具体要求如下:1、推荐书通过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网络推荐系统(以下简称网络推荐系统,登录地址:/,2011年7月10日网络推荐系统开始运行)在线提交信息来完成。

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或其摘要(第十部分)。

2、推荐书主件中涉及需签章的有关栏目应从网络推荐系统中导出相应表格后打印、签章,扫描成jpg图片格式(建议图片尺寸1200×1697,文件大小200k 左右)后上传至网络推荐系统。

如:推荐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在“一、项目基本情况”表和“八、推荐意见”表中有关栏目内盖公章;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四、项目详细内容”中“5、经济效益”栏目相关数据后盖公章;各主要完成人在“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有关栏目内签字;各主要完成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在“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中有关栏目内盖公章。

3、推荐书附件或其摘要(第十部分)主要包括成果应用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或其摘要、知识产权证明、技术研究报告或其摘要。

推荐书附件除技术研究报告部分以外,要求以电子扫描jpg图片格式提供。

技术研究报告部分以word或pdf文件格式提供。

推荐书附件上传至网络推荐系统文件数之和不得超过60个。

4、推荐材料中不应涉及保密内容,特殊情况可另行与我办商议。

5、“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清单”、“回避专家申请表”、“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限额数计算表”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项目主要完成人限额数计算表”具体上传、提交方式参照《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网络推荐系统使用手册》。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由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统一填写。

能源科技发明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能源科技发明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能源科技发明奖推荐书》填写要求《能源科技发明奖推荐书》是能源科技发明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年度推荐通知,按照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根据本年度钱江能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要求组织对推荐书进行形式审查,对形式审查不合格且不符合规定补正内容的项目将不提交评审;对形式审查不合格、但符合规定补正内容的,将限期进行补正,如推荐单位逾期未提交补正材料或补正材料仍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将不提交评审。

《能源科技发明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2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通过钱江能源科学技术奖推荐系统(以下简称推荐系统,登录地址:https:///)在线填写和上传完成。

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附件(第十一部分,以下有说明)。

推荐书主件中涉及的部分有关栏目应从推荐系统中导出相应表格后打印、签章,扫描成PDF格式后上传至推荐系统。

涉及到的内容有:“一、项目基本情况”、“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八、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和“九、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书附件包括科技成果登记证书、评价证明、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证明、知识产权证明、知情同意报奖证明、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其他证明材料及技术研究报告等。

所有附件材料均要求以PDF格式提供。

书面推荐书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一致,其中,1份推荐书主件和所有附件装订成册,附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勿再另附加封面,页面大小为A4(高297毫米,宽210毫米),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小四号。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自动生成。

2.专业评审组:根据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专业评审组。

3.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应当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发明技术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主要技术发明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用xx研究的表述,不得出现企业名称和具体商品品牌等字样。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一:该项技术的概述及国内外发展概述(1)、医用压敏胶、远红外陶瓷微粉共同组成的。

是集光学、热学、医疗技术于一体的完美结合。

当它吸收到皮肤的热能后,释放出8-15微米的远红外光线,与人体的细胞原子和水分子振动频率一致,从而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快速透皮,作用于患处,阻断制痛介质合成。

经数千家专科医院近千例临床病例验证表明:它既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克服了普通外用药贴透皮困难的缺陷,具有持续释放能量的功效,高效安全。

它可以迅速止痛,缓解痉挛,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提高了人体的代谢功能,成功的实现了真正的内痛外治。

(2)、远红外贴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其疗效也颇受认同。

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明承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购心理。

后流传到韩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目前部分发达国家也在逐步使用远红外磁疗贴。

远红外贴为也叫“透皮吸收剂”属于膏药的一种,它是由药材提取物、远红外陶瓷粉、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的外用制剂。

相对于口服和注射两大用药方式来说,吸收剂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不仅药效迅速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3)、特别是上纪70 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透皮控释给药(TDDS)治疗方案并制成东莨菪贴片以来,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国际上透皮吸收剂是先进用药方式的代表。

我国的膏药可以说是传统的“透皮吸收剂”,把膏药的传统特色与世界先进给药方式联系起来。

随着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的进一步结合与推进,远红外贴被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新用途,如降压、减肥、避孕、治疗流感、助眠、治疗糖尿病、退热等,而且随着对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远红外贴的认识会进一步加强。

(4)、据统计1999 年,全球透皮控释制剂市场的销售额约为 11 亿美元,2005 年达到127 亿美元,2010 年达到 800 亿~1000 亿美元。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可编辑)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可编辑)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一.国内外主要几种脱硫技术比较: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

通常情况下脱硫效率都能达到95%以上。

由于湿法工艺中的反应是在气相、液相和固相之间进行的,反应条件十分理想,因此烟气脱硫工艺的Ca/S比非常接近于1.0,一般为1.0~1.05。

海水脱硫技术海水法脱硫属于湿法脱硫技术的一种,目前也是国内成熟的脱硫技术,试验证明通常海水对S02的饱和吸收量约为一般清水的1.5~2倍,是纯水的2~3倍。

但海水脱硫装置受地区条件限制,是沿海地区特别是高纬度沿海地带适用的脱硫工艺。

(3)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德国的Lurgi公司已经完成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新工艺的工业示范试验。

此工艺主要是由一台直立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石灰、水和烟气在其中均匀地配合,加快化学反应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对于含SO2 450~2000ppm的烟气,脱硫效率可达93~97%,对应的钙硫比为1.3以上。

而且缩短了脱硫设备的高度和占地面积,降低了材料耐腐蚀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

这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多相流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但目前还没到广泛应用阶段。

半干法脱硫技术Ca/S比而半干法为 1.5~1.6,半干法兼有湿法与干法的一些特点。

脱硫剂在干燥状态下脱硫在湿状态下再生,或者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如喷雾干燥法)的烟气脱硫技术。

干法脱硫技术干法的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状态下进行。

具有无废水排出、设备腐蚀小、烟气在净化过程中无明显温降、净化后烟温高、利于烟囱排气扩散等优点。

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等问题。

Ca/S比为2.0~2.5。

不同工艺的Ca/S比及脱硫率装置石灰石/石膏法简易湿法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LIFAC) 烟气循环流化床(CFB)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Ca/S <1.05 1.1 1.3~1.8 1.5~2.0 1.3~2.0 2.0~2.5脱硫率% >95 >90 80~90 70~85 90~97 >90(不超过2页)二.石灰石-石膏法几种脱硫增容改造方案比较(一)单塔方案除了增加喷淋层和循环浆液量外,为了保证足够的浆液循环停留时间和石膏固体停留时间,需要吸收塔浆池进行扩容。

6 国内同类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6 国内同类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技术要求
单位
技术参数
ABB
国内
金冠
1
系统电压(有效值)
kV
550
2
额定电压(有效值)
kV
444
444
444
资料来源
编制
雷鸣
2009.06.28
提出部门
审定
赵冬一
2009.06.29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批准
徐学亭
2009.06.30
设计文件名称
国内外同类技术分析报告
JG07.500DB
产品型号、名称
1677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相-地
kV
/
1175
1252
工频1min耐受电压(有效值)
相-地
kV
/
740
742
18
SF6气体零表压下工频耐受电压相-地
kV
/
350
350
19
与GIS连接位置
上方
上方
上方
20
产品重量
kg
/
2000
700
21
产品高度
mm
2900
2660
2830
22
产品外径
mm
987
1100
此避雷器主要技术性能均能满足GB 11032、JB/T 7617及技术协议的要求,其中有些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值。按照《样品试制鉴定大纲》的要求,对此避雷器进行了全部的15项型式试验,所有试验项目均为合格。
550kV 罐式避雷器的试制成功,使我公司罐式避雷器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我国罐式避雷器制造技术的一大进步,使我国550kV 罐式避雷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使公司在电瓷避雷器行业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公司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本项目理论研究、关键技术重点攻关和高标准示范工程建设,使唐钢烧结和转炉余热回收及发电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表3):(1)烧结余热发电:吨矿主蒸汽回收量70kg以上,吨矿发电量18kWh(最高22kWh),吨烧结矿余热蒸汽回收量提高15%以上、发电量提高12%以上;(2)转炉余热发电:吨钢余热蒸汽回收量达80kg以上,非采暖期吨钢发电量达12kWh,吨钢转炉余热蒸汽回收量提高23%以上、发电量提高20%以上。

(3)二次能源利用集成优化与能源管控中心:唐钢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69kgce/t-s,利用余热余能和副产煤气等二次能源自发电比例达到70%。

(4)液态钢渣气淬处理:国内外尚没有成功运行的具有钢渣余热回收及钢渣粒化的工业装置,因而本示范工程在吨渣蒸汽回收量、单质铁提取率、粒化钢渣粒度等技术经济指标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表3 本项目成果与其他工艺技术经济指标对比烧结余热发电转炉余热发电主蒸汽回收量,kg/t-矿发电量,kWh/t-矿蒸汽回收量,kg/t-钢发电量,kWh/t-钢本成果有凝结水加热器的双压系统:70~80 18.0 80~100 12其他工艺钢厂单压系统:49~50 无发电能效对标标杆值:50(<120t转炉)57(120~200t转炉)65(>200t转炉)8~10 ?钢厂闪蒸系统:57~60 12.5~13.0?钢厂无凝结水加热器双压系统:60~65 15~16三、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主要产品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相比较通过以上技术指标比对及查新检索表明,本项目研制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与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水情测报系统方面发展比较完善,传感器测报设备比较先进,但在灌区全渠道量测水方面研究不多,而且设备价格是国产设备的四至五倍。

国内对于灌区可通讯智能量测水设备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成型技术和产品出现。

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

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

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标题: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将对国内外技术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评估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

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比较国内外技术,并提供观点和理解,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发展中的差异与优势。

导言: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技术的发展成为各个国家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与各国的经济实力、教育体系和创新环境有关,还与文化、政策和市场需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技术领域的特点和优势,进而促进跨国合作和技术创新。

一、经济实力及创新环境1.1 国内技术发展状况1.2 国外技术发展状况1.3 观点与理解二、教育体系及科研机构2.1 国内教育体系及科研机构概况 2.2 国外教育体系及科研机构概况 2.3 观点与理解三、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环境3.1 国内政策支持及创新生态环境 3.2 国外政策支持及创新生态环境 3.3 观点与理解四、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4.1 国内市场需求及消费者行为 4.2 国外市场需求及消费者行为 4.3 观点与理解五、应用场景与技术转化5.1 国内应用场景与技术转化状况 5.2 国外应用场景与技术转化状况 5.3 观点与理解六、发展趋势及展望6.1 国内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6.2 国外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6.3 观点与理解结论: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技术领域的特点和优势。

国内在创新潜力和市场规模方面具备优势,而国外在科研机构和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对较强。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包容地应对国内外技术的差异,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和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观点与理解:在全球化时代,国内外技术的对比分析至关重要。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推荐书》填写要求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推荐书》填写要求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推荐书》填写要求科技进步类项目又细分技术开发项目、社会公益项目、重大工程项目三类:●技术开发类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并推广应用的成果。

●社会公益类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并应用推广的成果。

●重大工程类项目,是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和国防工程等成果。

重大工程类项目的科学技术奖仅授予组织。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推荐书》制作要求:书面推荐书包括主件和附件。

主件从政务平台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

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 磅。

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用线装订,不要另加封面。

附件页码总数不超过75页。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推荐书》填写要求:一、项目基本情况1.《专业评审组及代码》按项目主要创新点所属学科领域在政务平台中选择B类专业评审组。

2.《项目名称》(中文)限30字。

应围绕主要技术创新的技术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使用xx 研究的表述,不得出现企业名称和具体商品品牌等字样,不用英文缩写。

3.《项目名称》(英文)系指项目中文名称的英译文,选填。

4.《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该栏目由政务平台根据“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自动生成。

5.《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地级以上市科技管理部门、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具备推荐资格的有关部门。

6.《成果有无涉密》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并且不能公开的项目,应该向国家所属对口部门申报科学技术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科技创新
该内容是推荐项目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遴选专家、处理异议的主要依据。

主要科技创新应以支持其创新成立的旁证材料为依据(如:专利、鉴定证书、验收证书/ 报告、论文等),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的立项背景、详细技术内容中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客观、详实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各项科技创新按重要程度排序,且每项科技创新阐述前应首先准确标明该创新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项创新的专利授权号、鉴定证书、验收证书(报告)、论文等相关旁证材料。

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评价是指被推荐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合作者和具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第三方对推荐项目技术内容等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公信力的评价文件,如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鉴定结论、验收意见,或者同行科技工作者在学术刊物或公开场合发表的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的技术性评价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