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外古诗词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课内课外古诗词及赏析

小学五年级课内课外古诗词及赏析

五年级课内外古诗词50首课内:1、示儿 [ 宋 ]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诗人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背景】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一生辅佐高(宋高宗)孝光宁四代皇帝,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未改变初衷。

【赏析】第一行表现了诗人死无所畏的生死观;第二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第三行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虽然沉痛,但也有必胜的信心。

第四行表达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体现了陆游爱国、报国之情。

【情感】爱国激情执着、深沉、热烈、真挚!2、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意】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诗人简介】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生活在南宋孝宗时期,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背景】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社墙壁上。

【赏析】第一句描写祖国大好山河。

第二句用反问语气表达愤慨之情。

后两句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腐朽本质,表达对他们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怒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情感】对统治者苟且偏安的愤怒之情。

3.己亥杂诗作者: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意】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诗人简介】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ān),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背景】龚自珍处在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代,他宣传变革,终因揭露时弊,触动时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315首《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五年级古诗词

五年级古诗词

1蝉【课本】【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 乞巧【课本】【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示儿【课本】【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 题临安邸【课本】【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山居秋暝【课本】【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 枫桥夜泊【课本】【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长相思【课本】【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观书有感(其一)【课本】【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白鹭鸶【你读我诵】[唐] 李白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12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外】【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你读我诵】【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课外】【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 满江红【你读我诵】【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6 芙蓉楼送辛渐【课外】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五年级课外必背古诗

五年级课外必背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篇目五年级131、春宵宋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32、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飞。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3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4、有约(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35、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36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38、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9、观猎(唐)王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40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问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4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3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4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5、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中壑殊。

小学五年级课内课外古诗词及赏析

小学五年级课内课外古诗词及赏析

五年级课内外古诗词50首课内:1、示儿 [ 宋 ]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诗人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背景】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一生辅佐高(宋高宗)孝光宁四代皇帝,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未改变初衷。

【赏析】第一行表现了诗人死无所畏的生死观;第二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第三行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虽然沉痛,但也有必胜的信心。

第四行表达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体现了陆游爱国、报国之情。

【情感】爱国激情执着、深沉、热烈、真挚!2、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意】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诗人简介】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生活在南宋孝宗时期,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背景】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社墙壁上。

【赏析】第一句描写祖国大好山河。

第二句用反问语气表达愤慨之情。

后两句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腐朽本质,表达对他们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怒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情感】对统治者苟且偏安的愤怒之情。

3.己亥杂诗作者: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意】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诗人简介】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ān),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背景】龚自珍处在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代,他宣传变革,终因揭露时弊,触动时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315首《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五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五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五年级部分含释义1、蒹葭(蒹葭苍苍)《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字解(1)蒹葭(jiān jiā):芦苇。

(2)苍苍:茂盛的样子(3)伊人:那人。

指所爱的人。

(4)方:旁一方,即一旁。

(5)溯洄(sùhuí):逆流而上。

一说沿着弯曲的水道向上游走。

(6)从:跟随,这里指追寻,探求。

(7)阻:险阻;崎岖。

(8)溯游:顺流而下。

一说沿着直流的水道向上游走。

(9)宛:好像,仿佛。

(10)萋萋:茂盛的样子。

(11)晞:干。

(12)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13)跻(jī):高起,登上高处。

(14)坻(chí):水中高地采采:众多的样子。

(15)已:停止。

(16)涘(sì):水边。

(17)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18)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旁。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2、饮酒(其五)[ 魏晋]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五年级课外古诗词(30首)

五年级课外古诗词(30首)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鹧鸪。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 画阁传觞容十客, 透风透月两明轩。 南楼盘礡三百尺, 天上云居不足言。
绝句四首(其四)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 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

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一、《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提示: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二、《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提示: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五年级古诗

五年级古诗

五年级下学期课外古诗8首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诗意】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1. 不值:没有遇到人。

2.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3. 小扣:轻轻地敲。

4.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诗意】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园里的花开得正好,这些花所代表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下临长江。

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到。

4、广陵:即江苏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西辞:向西告别。

因为孟浩然要去的扬州,在黄鹤楼的东边,故称向西告别。

7、烟花:形容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8、尽:消失。

9、唯见:只见。

10、天际:天边。

【诗意】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啼:叫。

【诗意】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还。

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凉州词
(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sài)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芙(fú)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
(唐)高适(shì)
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pàn)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五年级《课程标准》规定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