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作业
五下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后题

统编版⼩学语⽂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课⽂知识点+同步练习课⽂知识点⼀、学习⽬标1.认识“昼、耘”等4个⽣字,读准多⾳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
背诵课⽂,默写《四时⽥园杂兴》(其三⼗⼀)。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4.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法写景抒情。
⼆、诗⼈简介范成⼤(1126-1193)字致能,号⽯湖居⼠,南宋诗⼈。
⻛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泛,以反映农村社会⽣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
他与杨万⾥、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诗⼈”。
主要作品:《⽯湖诗集》《⽯湖词》《吴郡志》等。
杨万⾥: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
吉州吉⽔(今江⻄省吉⽔县)⼈。
南宋杰出诗⼈,与尤袤、范成⼤、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诗⼈”“南宋四⼤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池》等。
雷震,南宋,⽣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宋宁宗嘉定年间进⼠。
⼜说是南昌(今属江⻄)⼈,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
三、我会认注⾳及组词昼:zhòu(⽩昼、昼夜、昼思夜想)耘:yún(耘⽥、耕耘、春耕夏耘)桑:sāng(桑树、桑叶、沧海桑⽥)晓:xiǎo(拂晓、破晓、家喻户晓)四、我会写注⾳及组词供:gòng(供认、供职、供不应求)稚:zhì(稚嫩、幼稚、稚⽓未脱)漪:yī(寒漪、⻘漪、涟漪)五、多⾳字供:gōng (提供)gòng (⼝供)例句:⼩丁的爷爷曾供职于县城的供销社。
六、理解诗义四时⽥园杂兴(其三⼗⼀)【宋】范成⼤昼出耘⽥夜绩⿇,村庄⼉⼥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注释】耘⽥:在⽥间除草。
绩⿇:把⿇绳搓成线。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诗意】⽩天在⽥⾥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绳,男村⾥的男⼥都各⾃挑起家庭的重担。
⼩孩⼦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的样⼦,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作业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作业1. 选择合适的古诗填空:
(1) 早发白帝城,___________。
(2) 庭院深深深几许,___________。
(3)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答案:
(1) 朝辞白帝彩云间。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 疑是地上霜。
2. 根据古诗的意境,写一首自己的作品。
答案:(个人回答)
夜晚的老树低头呢喃,
寒风掠过,大地沉寂无声。
明月照耀,银白的光芒洒满夜色,
一只孤独的小鸟停歇在枝头。
它独自吟唱,歌声悠扬飘荡,
似乎诉说着自己的遥思与思念。
远方的山峰,若隐若现在夜幕里,
仿佛是梦境中的仙境。
我独享这安宁与宁静,
闭上眼睛,沉入甜美的梦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作业第9课《古诗三首》(含答案)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生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yuè()上mó()天。
yí()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形近字组词。
岳()遗()楼()凉()摩()兵()遣()搂()掠()磨()3.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1)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吗?()(2)山风梳理着他那蓬乱的头发。
()(3)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4.积累名句。
(1)博学之,__________,慎思之。
__________,笃行之。
《礼记》(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_。
《暮江吟》二、连线题5.请把相对应的诗句及题目连接起来。
露重飞难进乾坤日夜浮《迎燕》翅湿活微雨落日满秋山《咏蝉》谈笑有鸿儒风多响易沉《陋室铭》荒城临古渡往来无白丁《归嵩山作》吴楚东南拆泥香带落花《登岳阳楼》三、语言表达6.口语交际。
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知心朋友,想向他真诚道歉,最得体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综合实践。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节目中诗词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诗歌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7.《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设计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马腾同学想研究一下唐代的边塞诗他先搜集了一些边塞诗,然后写了一篇研究报告。
下面的诗歌中,()(多选)可能是他搜集的对象,他的研究报告的名字可能叫()(单选)。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作业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作业
1. 按照古诗三首的顺序,分别写出诗名和作者。
- 诗名:《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 诗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 诗名:《春晓》
作者:孟浩然
2. 根据《登鹳雀楼》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登上鹳雀楼之后远眺的美丽景色。
- 这首诗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抒发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之情。
3. 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愫?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相思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之意。
- 你觉得诗中的黄鹤楼有何特殊意义?
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代表着荣耀和壮丽,黄鹤楼的存在是诗中离别情愫更加深刻和凄美。
4. 根据《春晓》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清晨的景象。
- 诗中的景象有哪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诗中的景象有天空亮起的朝霞、春光充满大地、小草吐绿、燕子飞来飞去等。
这些景象给人以清新、明亮、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感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5. 在《春晓》这首诗中,诗人用了一句比喻,请写出这句比喻是什么?这句比喻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的比喻是“春眠不觉晓”,表示人们在春天里的宁静愉悦,一切都显得安详而舒适。
这比喻也点明了诗人视春天为美好慰藉的含义。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古诗三首》一、读句子,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王昌龄的古诗,有万仞.(rén rèn)高的mó tiān()shān yuè(),大气磅礴;而王维的诗歌,描写渭.(wéi wèi)城的小雨,幽静的山涧,清新自然。
二、字词理解与积累。
1.“使”有如下释义:①用;②派,差遣;③让,令,叫;④假若,假使;⑤出使。
“送元二使安西”中“使”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
________这个词语中的“使”也是这个意思。
2.“秋夜将晓”的“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秋夜将晓”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诗句,完成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楼兰”是西域古国名,在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极写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3)“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表现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壮志。
()(4)“百战”是指一百次战争。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诗句写“三万里河”“五千仞岳”,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从“三万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从“五千仞”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
(2)“摩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形容极高。
我们能想到的“摩天”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
(3)这两句诗中的“河”与“山”,象征着中原大好山河。
这些地方都被金兵占领了。
诗人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主张_____________ ____。
(4)诗人的主张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他的另一首诗作——《示儿》,其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临去世前深深的遗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及答案
1.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
诗人通过写将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表达了对将士们誓死卫国、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的豪情壮志的赞美之情。
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在金人的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希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诗人通过写遗民盼望王师北伐,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与埋怨之情。
③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刻乘船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转过襄阳回到洛阳。
诗人通过想象自己顺流而下直达故乡的情景,表现了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9.古诗三首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西yuè()华山有千rèn()高。
山中有许多古代的mó()崖石刻,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yí()产。
二、给带点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jíjì)北,初闻.(①听说。
②闻到)涕.(tì dì)(①鼻涕②眼泪)泪满衣裳。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仰()聘()楷()抑()骋()谐()遵()堆()尊()锥()四、根据句子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A.后退; B.推辞,拒绝; C.再。
(1)却.看妻子愁何在。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2.漫:A.到处都是,遍; B.广阔,长; C.不受约束,随便。
(1)漫卷诗书喜欲狂。
()答案解析于尾页(2)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3)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
()五、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了一个“喜”字。
B.“满”描摹了诗人眼泪犹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用拟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六、下列爱国诗不属于陆游的诗的一项是()A.《春望》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C.《示儿》七、“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A.妻子B.妻子和儿子C.妻子和女儿D.妻子和儿女八、根据意思写诗句。
(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
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tónɡsuōyījīlónɡlián pénɡ()()()()二、按要求完成古诗词练习。
1、默写《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写《舟过安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平乐·村居》()茅檐低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写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和,朗读时要读出。
三、赏析品味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遮:诗句的意思是:。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诗句的意思是:。
答案:三1、(1)怪生:怪不得的意思;遮:挡。
诗句的意思是: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2)亡赖:指顽皮、淘气。
诗句的意思是:特别喜欢小儿的调皮,他趴在溪边剥莲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名称:
《古诗三首》课后检测题知识点:
1.基础积累:易错字读音、诗句理解。
2.迁移运用,思维创新难易程度:
适中预计完成时长
20 实际完成时长
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
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
)、(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
)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填写)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