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目录 1
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机制评价

2 1 平 台 目标 的完整性 .
集体 , 设立惩罚制度 , 并限制其开展的共享活动。
2 24 考 核评价 制度 .. 要建 立严 格 的考 核 和科 学 评 价制 度 , 政 策 上 从 明确要素 分配 的尺度 , 范分配 行为 和分配 手段 , 规 确 保 生产要 素参 与分配 的公 正 、 开 、 明 。凡与 生产 公 透
As e s nto e ha im sund ry ng r g o ls intfc l e a ur e o c s s r n a f r s s me fm c n s e l i e i na c e i i r t e r s ur e ha i g plto m i t
够反映过程 的优劣 , 不能在评价之后提 出实际可 但
其 中, 目标是平台运行各阶段可分解的现实 目标 , 如
3年 共享 资源数 量 、 质量 , 服务 人 数 , 源流 通 量等 ; 资
行 的修正方案。因此有必要在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 上, 寻求一些对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和
2・ 中华 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 1 年 l 0 1 2月 第 2 0卷第 1 2期
C i M dLb f c, o.0N .2 D cmbr2 1 hnJ e ir n iV 1 o 1 ee e,0 1 I S 2
等外 部实体 。因此 , 区域 性 科 技 文献 资 源 共 享平 对 台进行机 制评 价 , 主要 应 体 现在 目标 、 略 、 章 制 战 规 度 和方案 4个 以平衡 各种 利益关 系为 主要对 象 的完 整 性 和科 学性 评 价 层 面 。其 中, 整 性 评 价 主要 考 完
源 的鉴定 、 登记 、 一 编 号 等视 为一 项 重要 工 作 , 统 所 有科 技文 献资源 必须 经过鉴 定 、 记 、 一编 号等操 登 统 作, 才能进 入 区域平 台 , 现共享 并 以此保 障科技 资 实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认定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认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公布日期】2011.11.09
•【文号】国科发计[2011]572号
•【施行日期】2011.11.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认定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1]572号)
各有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科技平台建设的指导,深化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平台运行服务,规范科技平台运行管理,按照《关于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和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11]318号)要求,科技部、财政部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完成了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科技平台”)认定评审工作。
经研究,现决定同意“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23个科技平台通过认定(名单见附件)。
各科技平台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科技平台的管理和指导,为科技平台的运行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各科技平台应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建设方针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突出“以用为主、开放共享”,将促进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作为平台工作的根本宗旨,切实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数量,提升开放服务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积极服务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通过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名单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二Ο一一年十一月九日附件:。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附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属于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等需求,加强优质科技资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平台主要指围绕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利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在国家层面设立的专业化、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1—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和《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进行管理。
图书文献等科技资源,依据相关管理章程和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第四条国家平台管理遵循合理布局、整合共享、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责任主体,促进开放共享。
第五条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除保密要求和特殊规定外,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通过国家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第六条中央财政对国家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共享服务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科技部、财政部是国家平台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2—职责是:1。
制定国家平台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2. 确定国家平台总体布局,协调组建国家平台,批准国家平台的建立、调整和撤销;3. 建设国家平台门户系统即“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以下简称共享网);4. 组织开展国家平台运行服务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拨付相关经费;5. 指导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开展平台工作.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是国家平台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1. 按照国家平台规划和布局,研究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平台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2. 推动本部门或本地区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3. 择优推荐本部门或本地区平台加入共享网,提出国家平台—3—建设意见建议;4. 负责本部门或本地区国家平台管理工作,支持和监督国家平台管理、运行与服务。
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

5
1.2.5 e-Print arXiv 预印本文献库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镜像站点:/
美国主站点:/ e-print arXiv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在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的电子预 印本文献库,始建于1991年8月。2001年后转由Cornell University进行维护和管理。该预印本资料库由Dr. Ginsparg 发起,旨在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此外,很多大学机构仓储中会有学位论文。 各国学位论文导航: /web/20041013193943/www.mkeng el.de/thesis/thesis.htm 15
开放文共建共享项目,利用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OAI的学位论文联合目录,目前包含全球十几家成员,多 数有全文) MIT Theses(MIT学位论文,多数有全文,下载时间稍长。)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的,不能访问全文。 Texas Digital Library(The Universit-y of Texas、Texas A&M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Texas Tech Universit-y四所大学的部分学位论文,有全 文。) DIVA Portal(北欧部分大学的学位论文,部分有全文。) Digita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from Swedish Universities(可查到瑞典学位论文以 及其文。)
8
MIT机构收藏库(DSpace)简介
DSpace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惠普公司联合开 发,前期开发历时4年。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 介绍说,按照设计,此系统具备处理该校教师和研究人 员每年完成的总计1万多份数字化科研成果的能力。这 些成果包括期刊论文、技术报告和会议论文等,囊括了 文本、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各类媒体格式。
文献共享平台

文献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简介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简称NSTL)是经国务院领导批准,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
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文献馆组成。
2000年12月26日开通的中心网络服务系统,是中心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依托丰富的资源面向全国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
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中心在全国各地已经建成了8个镜像站和33个服务站,构成了辐射全国的网络化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提升了地方科技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更全面、更高效率地发挥了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战略保障的整体功效。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CALIS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0年度总目录

· 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模式研究述评..............................................................................周萍(1, 48)相关文档探测方法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研究..............曹燕何晓敏陈亮毛一雷孙洁(1, 54)不确定性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发展关联性分析..............................................张越玄兆辉杨彩凤(1, 62)院士群体与特征分析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武虹高洁李砚章王昉黄金霞(1, 69)面向精准医疗的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获取研究..............................................赵婧邢玉艳刘耀(1, 77)面向科技资源管理的科技平台标准体系研究................许东惠赫运涛王志强杨青海范治成(2, 1)循证方法在专利情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郑丽霞林卓林静静(2, 7)人类遗传资源保藏活动管理研究——以北京友谊医院为例..............................................张允陈奕霖李秀红(2, 17)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前景分析及思考...孙涛张胜王文斌刘景云邱贤常军(2, 22)创新社区社会规范固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张汝斌陈琪周祥邓艺(2, 29)面向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的区块链应用模式研究..............................王瑞丹赵启阳石蕾张辉(4, 6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数据汇交实践与启示..............................................................白燕杨雅萍(4, 70)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标准文献研究综述.............张览赵伟望俊成甘克勤魏超(4, 80)成渝科技资源及协同创新策略思考..........................曾琼(4, 87)地平线扫描中数字空间概念原型构建研究................................张英杰白晨朱礼军旷诗媛(6, 1)地平线扫描的流程研究..............白晨朱礼军张英杰(6, 10)国际学术期刊撤稿论文状况分析..............................................................李向森赵悦阳(6, 20)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型企业潜在竞争力模型研究..............................................张宇晨刘志辉高影繁(6, 26) · 科技资源建设与利用 ·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辛良张凯赵红侠(1, 19)典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模式对比分析..............................................................杨静杨代庆(1, 27)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思考..............................杨阳任佳妮钱虹周立秋(1, 35)科技文献语义关联网络及其应用探析..............................................张昱张均胜姚长青(1, 40)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资源体系构建研究................................孙艳艳李梅张红苗润莲(3, 1)资源错配研究进展及前沿分析................................................................杨传喜吴昊天(3, 9)科技计划项目的区域参与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刘蔚屈宝强陈白雪(3, 18)基于区间数的企业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与优选模型研究..............................................王宏周育忠石嘉豪(3, 26)试探大型科研仪器协同管理与开放共享的完善机制..............王朝晖普丽娜陈琪邵永勤王晋(3, 31)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高层次创新人才——以专利数据为例..............................胡寅骏王茜徐旻昕刘晋元(3, 63)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张春鹏张杰梁玲玲(4, 94)“一带一路”跨国专利合作网络的局部特征与角色定位............................................................张明倩芦宇航(4, 102)欧美和日本科技资源共享网络典型模式的建设..............................................张绍丽郑晓齐张辉(6, 35)科技情报机构研究报告服务科技管理决策的探讨——以福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为例 .................潘珍(6, 43)以图片为媒介的智慧图书馆核心业务融合研究..............................................................吴溢华王政军(6, 47)─I─我国冷冻电镜平台建设现状及其发展....................郭振玺王晋张丽娜王荣荣黄春娟韩玉刚(6, 52) · 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与共享 ·对大数据背景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思考................王瑞丹高孟绪石蕾王超徐波(1, 1)电力大数据价值链及其价值创造模式研究................................高骞胡广伟林辉杨金龙(1, 6)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网站管理体系研究及启示..............................................王祎张辉陈延风(1, 14)法律框架下构建医学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和保障体系..............................................................................关健(2, 62)商品标签信息加工系统研究..............................胡珈诚甘克勤楚昊天张玳菲(2, 69)山东省科学数据管理的问卷调查分析..............................赵贤乔振李树强张瑜(2, 77)我国科学数据标准体系研究....................................王卷乐石蕾徐波王玉洁高孟绪王超(5, 45)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进展与分析..............................................白燕杨雅萍王祎(5, 52)基于区块链构建数据共享体系..............................................................黎江峰沈体雁(5, 63)欧美开放数据评估指标体系调查研究及启示..............................................................王超张辉(5, 71) · 科技资源与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初探..............................王钰云席建陈军冰蔡宇青(2, 41)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研究..........................................陈娟武一丹欧阳昭连(2, 48)科研绩效的多阶嵌套DEA评价模型..............任孝平杨云杨东苏爽周小林(2, 53)创新激励政策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适配性研究..............................................刘慧伟张汝斌邓艺(3, 71)企业研发投入的空间古诺竞争模型分析..............................................................................盛玉雪(3, 77)“互联网+”相关政策研究..............................................................姚佳彤郑佳(3, 86)科技评估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周小林杨云曲敖廷张欣亮(3, 96)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白美侯连涛(3, 103) · 地方科技资源建设 ·济南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模型初探..............................................王伟华岳海鸥白云清(1, 84)安徽省技术市场发展研究——基于2011—2018年安徽省技术合同交易的视角..................陈子婵赵凤赵越(1, 90)重庆市研发经费投入的统计分析..............................................................................曾琼(1, 97)京津冀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对比分析............................................李梅毛维娜童爱香(1, 104)重庆高校科技资源建设现状分析..............................曾琼(2, 83)京津冀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测度研究..............................杨振磊沈延斌杨士伟张田力(2, 90)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模式初探..............徐欢武盈陈婧田美荣郑凯(2, 96)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王俊王艳(2, 105)江苏省实验动物行政管理现状及对策..............................杨艳红陈林张厚森漆重阳(3, 37)山东省高校研发资源评价研究..............................杜廷霞王贤慧闫峰周斌(3, 41)新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运行机制研究..............................................................................张秋(3, 49)基于安徽省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方微冯高阳唐丽娟(3, 57)基于两阶段DEA和灰关联的31个省份技术创新效率评价..............................................肖美丹张文娟田志强(5, 78)山东省科技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实证研究..............................................岳海鸥陈静白美(5, 89)基于技术合同交易数据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实证分析..............................................................................郭曼(5, 95)─II─我国境外产业园的区位布局和发展现状分析............................................李志明张成陈曦(5, 102)江苏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平台建设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孙逊钱冰怡(6, 63)面向区域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科技情报服务平台体系设计——以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例..........王良熙(6, 70)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济宁市科技文献服务云平台的调查..............................葛永军黄静肖宏丽李鹏(6, 85)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知名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对比分析..............................................蔡利超王鸿飞何静(6, 95) · 专题:哈长城市群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与理论研究 ·区域科技服务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姜红高思芃吴玉浩(4, 1)哈长城市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协同设计模式研究..............................杨迪刘思源张昕李松江(4, 10)基于OpenStack的高端装备协同设计平台研究..............................................................马钰张昕(4, 15)基于哈长城市群科技云平台的生物医药评测服务孙利王贵锦丁子建姜红尹新华张萍(4, 24)科技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李松江孙博伟杨迪冯欣(4, 30)哈长城市群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及机制研究................................................姜红王智松高思芃(5, 1)基于SaaS的哈长城市群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杨迪贾东杰张昕李松江(5, 9)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服务SaaS用户画像研究..............................李松江赵家伟杨迪张昕(5, 15)哈长城市群高端装备制造业供应商协同过滤推荐方法研究..............................杨迪周磊张昕李松江(6, 79) · 专题:科技资源元数据理论研究 ·科技资源关联聚合中的元数据框架研究..............................................黄琪曾建勋刘伟(4, 38)科技资源用户需求多维描述方法..............................................................邹萌萌常春(4, 47)科研仪器设备类科技资源用户需求描述研究..............................................................常春邹萌萌(4, 55)基于电商平台经验的科技资源服务模式思考..............................................刘华薛永琴张闪闪(5, 22)基于内容特征元数据的多源异构科技资源关联聚合研究..............................................................................刘伟(5, 28)科技资源服务价值度量框架研究..............张闪闪刘晓娟高雪茹刘华葛明磊(5, 35)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双月刊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Resources Review《中国科技资源导刊》主要刊登科技资源(尤其是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评论,宣传和探讨科技资源管理的战略政策,探索和揭示科技资源管理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展示科技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实践经验等,促进我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科技资源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五大平台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促进全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2008年11月,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并三次被科技部、省人民政府列入“部省会商”共建内容。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将建成资源富集、开放共享、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节能环保、高效运转、服务优良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为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点、科技成果的展示点、技术产权的交易点、科技金融的结合点,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活动中心,成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科技资源中心,成为“关中—天水”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核心示范工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省科技资源中心的具体要求,围绕我省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面向创新主体,搭建“五大平台、十二个系统”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
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的原则,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建成“五大平台、十二个系统”的科技资源基本构架。
(一)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系统1、服务现状: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经过6年的建设,建成了包括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西安镜像站外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文献、计量规程为主的外文文献资源和以陕西科技图书文献中心(SNSTL)共享成员单位特色文献资源为辅的中文文献资源,以及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拥有的数据库群和多类型文献的文献资源系统。
2、目标任务:目标:到“十二五”末,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成员单位达到25-30家,每年增加科技文献量不少于500万条;每年文献检索量不少于50万次。
任务:(1)面向全省开放中文科技期刊等文献资源,提供科技期刊、国内外专利、标准、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特色文献等文献检索服务;(2)对国防军工等用户进行专题服务:开发国防军工专题数据库,解决局域网和互联网隔离的我省军工国防单位不能使用文献平台海量资源的问题;(3)扩大文献资源共享成员单位,继续吸收具有特色文献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共享其特色文献资源;(4)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高校、企业的情报人员进行专业的文献资源使用培训,深入科研第一线,对科研人员面对面的进行文献平台的使用培训;(5)研究制定文献平台的有关管理制度、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6)建立资源中心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阅览、文献检索查询服务等;(7)在资源中心大厅设立科技文献服务窗口,提供科技文献检索等接单服务。
近十年国内科技资源共享研究进展与述评

国内发表 的科技资源共享相 关文献 , 从科技 资源共享的 内涵、 式、 模 机制 、 绩效评估 、 立法以及 政府作用等方面进 行梳
理。分析表明 , 国内学者对科技资源共享的研究有 了积极进展 , 尚未形成 系统 的理论体 系, 应用新的工具方法和 但 在
指导共享实践方面尤为欠缺 。结合新的形势和需求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科技资源共 享的研究进行 了探讨。 关键词 : 科技 资源 ; 科技 资源共享 ; 源配置 ;自主创新 资
基础 条件 平 台资 源 的共 享 定 义 为 平 台共 建 协 作 的
件平 台 , 多 省市 在科 技 资源 共 享 方 面 也进 行 了有 许 益探 索 。学 术 界 对 科 技 资 源 共 享 的研 究 也 在 不 断 深入 , 些学 者对 科 学 数 据 、 型科 学仪 器 、 技 文 一 大 科 献 等科 技 资 源 的 共 享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本 文 回顾
共享 的内容 , 学者们普遍认为科技资源共享应包括 科技 物 力 资 源 、 息 资 源 和 人 力 资 源 的共 享 。 比 信
如, 唐仁 华 等 指 出 科 技 资 源 共 享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内 容: 一是 物力 资源 共享 , 括 大 型精 密 仪 器 、 备 和 包 设 实 验条件 等 的共 享 ; 是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 括 科 技 二 包
术 共需 、 质 保 障 和 利 益 驱 动 等 基 本 原 理 , 建 立 物 并
指 导了 总
结分析 , 主要归 纳为 以下几 方面 。
一
是从宏观 层 面分 析科技 资 源共 享模 式 。吴长
曼概括 了发 达 国家科技 资源共享 的 种模式 : 政策驱 动式 、 仪器驱 动式和项 目驱 动式 。李 纪珍 等分析 了 科 技资源开 放共 享 的 “ 京模 式 ” 即通 过 机 制创 新 北 : 构 建科技资 源开放 共享 的利 益共 同体 , 建立 “ 发实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9
29
家 预 算 定 额 (GYD)
1
30
行业标准—海 关(HS)
24
31
行 业 标 准 — 海 海洋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海洋计量站、国家海洋局发布 洋(HY)
166
32
行 业 标 准 — 航 航空行业标准:标准涵盖航空领域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 空(HB) 行业标准—航 标准等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钢渣 HG/T 2016—2001 篮排球运 动鞋 HJ 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总纲 HCRJ 007—1996 汽车尾气催 化净化器
行 业 标 准 — 档 中国档案行业标准:标准涵盖纸质材料、电子文件等档案领域的基础标准和 行 业 标 准 — 地 中国地震行业标准:标准涵盖防震减灾专用仪器仪表、监测技术和方法、信
行 业 标 准 — 地 中国地质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地质矿产领域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管理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土 DZ/T 0250—2010 煤层气钻井 资源部 企业联合会 和信息化部 和信息化部 (原中 华人民 共和国 纺织工业部) 行 业 标 准 — 电 中国电力行业标准:标准涵盖电力领域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技术标准、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 DL/T 242—2012 高压并联电 行 业 标 准 — 电 中国电子行业标准:标准涵盖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方法标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SJ/Z 11388—2009 电子信息 行 业 标 准 — 纺 中国纺织行业标准:标准涵盖纺织领域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FZ/T 01002—2010 印染企业
1835
1.2 行业标准与协会标准 6 协会标准—中国 协会标准—中 7 国齿轮专业协会 中国齿轮协会标准:标准涵盖齿轮产品的技术标准 (CGMA) 协会标准—中 国建设工程造价 8 管理协会标准 (CECA 或 CECA/GC) 协会标准—中 9 国自动识别协会 标准(AIMC) 10 11 12 13 行业标准—安 全生产(AQ) 行业标准—包 装(BB) 行业标准—兵 工用品(WJ) 行业标准—测 绘(CH) 中国自动识别协会标准:标准涵盖条码阅读器、识别器等的基础标准、设计 中国自 动识别 协会标 AIMC 0001—2006 条码阅读 标准等 准 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9 中国协会标准:标准涵盖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的技术标准 中国建 设工程 造价管 CECA/GC 3—2010 建设项目 理协会标准 工程结算编审规程 3 中国齿轮专业协会 中国协会标准:标准涵盖各领域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原材料标准、方法 标准化协会 (CAS) 标准、管理标准等 中国标准化协会 CAS 180—2009 箱式集成房 CGMA 2001.A01—2009 微型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 件 1 30
二、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目录 1
编 号 标准品种 标准简介 主管机构 标准代号示例 共享资源 数量(件) 1. 中国国家标准 1.1 国家标准 国家农业标准: 包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农产品检测标准、 农产品安全标准、 1 国家农业标准 试验方法标准、畜牧业饲料添加剂规定等,与农业食品安全高度相关。由农 业部以公告形式发布 农 业 部 1782 号 公 告 — 13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农业 2012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 部 国家质 量监督 检验检 2 中国国家标准 (GB) 中国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 疫总局 (标准 代号为 大意义,且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标准涵盖各领域的基础标准、产品 GB 50000 号以后的建 标准、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等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20 号) 《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包含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工作场所作业条件 3 卫生部国家职业 卫生标准 (GBZ) 卫生标准;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诊断标 准;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该标准是以 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做出的技术规 定,是实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技术规范,是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 4 国家计量技术规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包含计量和测试仪器校准规范,计量仪器测评指南,标 国家质 量监督 检验检 范(JJF) 准装置规范等 疫总局 JJF 1296.3—2011 静力单轴试 验机型式评价大纲 第 3 部分: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384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 部 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 3 部 分:高温 234 设国家 标准由 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主管)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则第 1 部分: 29243 安全检测挪威棕色大鼠致敏性 试验方法 159
8246
33
空
工
业
15
(Q/HBm) 34 35 行业标准—航 天(QJ) 工业(EJ)
Hale Waihona Puke 3388 819行 业 标 准 — 核 核工业行业标准:标准涵盖核工业领域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 管理标准等
编 号 36 37 38
标准品种
标准简介
主管机构
标准代号示例 YB/T 022-2008 用于水泥中的
共享资源 数量(件) 796 2373 561
行 业 标 准 — 黑 黑色冶金标准:标准涵盖黑色冶金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 色冶金(YB) 工(HG) 保(HJ) 行业标准—环 保认定技术条件 (HCRJ) 标准等 标准等 管理标准等 行 业 标 准 — 化 化工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化工行业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 和信息化部 行 业 标 准 — 环 环保行业标准: 标准涵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环境
221 48 2473 86
编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标准品种 行业标准—城 建(CJ) 行业标准—船 舶(CB) 案(DA) 震(DB) 质(DZ) 力(DL) 子(SJ) 织(FZ) 行业标准—纺 织机械(FJ) 行业标准—风 电场工程技术标 准(FD) 行业标准—工
25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公安 GNn 36.25—1988 违法犯罪信 部 息管理标准,管理效果代码
28
编 号 26
标准品种 行业标准—公 共 安 全 标 准 (GA) 行业标准—供 销合作社(GH) 行业标准—广 播 电 影 电 视 (GY) 行业标准—国
标准简介 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公共安全领域的基础标准、安全标准、管 理标准等 中国供销行业标准:标准涵盖供销领域的基础标准、管理标准等
国家发 展与改 革委员 FD 007—2011 海上风电场工 会 (委托水电水利规划 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设计总院) (试行) 290 4
23
24
程建设推荐性标 准(CECS) 行业标准—公 安部部标(GN)
中国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 中国工 程建设 标准化 CECS 13—2009 纤维混凝土试 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的非强制性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中国公安部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公安部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协会 验方法标准
主管机构
标准代号示例
共享资源 数量(件) 1206
GA 79—2010 消防球阀 中华全 国供销 合作社 GH/T 1060—2010 农村日用 总社 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规范
27
38
28
广播电影电视标准:标准涵盖基础标准、广播电视中心、有线、无线 、卫 国家广 播电影 电视总 GY 5013—2005 广播电视工程 星、移动多媒体广播、安全与监测、电影 国家预算定额标准:标准涵盖建设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安装工程预算工 程量计算规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定额标准、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标准 海关行业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海关行业 标准是在海关行业范围内,对需要进行统一规范的业务和信息技术要求所制 定的标准。海关行业标准分为海关业务标准和海关信息技术标准 的海洋科考、海洋能源勘探与利用等技术标准 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海关 HS/T 22—2009 海关信息化术 总署 国家海洋局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委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航空工业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负责,标准涵盖航空工业的基础标 (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 Q/HBm 95—2001 汽车或发动 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等 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 机配套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业第二集团公司) 航天行业标准:标准涵盖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标准等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工 局 QJ 169A—2011 铝合金铸件规 范 EJ 275—2008 铀矿地质勘查安 全生产规程 语 HY 016.1—1992 海洋仪器基 本环境试验方法总则 HB 0—1—2003 螺栓螺纹对螺 母的伸出量及相对夹层的位置 测量规范
中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涵盖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炼钢、轧钢、石 国家安 全生产 监督管 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 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标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等 品标准、技术标准等 品等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等 中国测绘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地理信息、卫星导航系统、地图绘制、地图印 刷、航空摄影、天文测量、房产测量等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等 理总局 和信息化部 和信息化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的标示、分类及术语 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 CH/T 1022—2010 平面控制 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中国包装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各领域的包装产品、包装材料的基础标准、产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BB/T 0005—2010 气雾剂产品 中国兵工行业标准:标准涵盖兵工领域的兵工用品、民用爆破器材、火工产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WJ 9073—2012 民用爆炸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