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讲义(整理)
小升初衔接讲义--精华版(北师大版):共20讲之欧阳体创编

小升初数学衔接讲义目录课题1 思法前言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课题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题3 展开与折叠课题4截一个几何体课题5平面图形与基本的推理课题6直线、线段、射线、角第二章有理数课题7负数课题8 数轴课题9 绝对值课题10有理数的加法课题11有理数的减法课题1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题13有理数的乘法课题14有理数的除法课题15有理数的乘方课题1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题1 思法前言数学:人类离不开;人人都能学会!一、走进数学世界1.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晶体(如冰糖)的表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内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
2.天工造物,每每使人惊叹不已;生物进化提示的规律,有时几个世纪也难以洞悉其中的奥秘。
蜂房的构造,大概最令人折服的实例之一。
3.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用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飞船航行,任何时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到处都体现着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
在天体运动着的星球遵循四种轨道,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依据运动速度的不同(即7.9千米/秒、11.2千米/秒、16.7千米/秒三种宇宙速度)顺从地运行在圆、椭圆、抛物线及双曲线的轨道中。
人造地球卫星要想发射成功,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4.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卖与批发、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等,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
5.数学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
每一个数学公式,就是一首诗,公式C=2πR就是其中一例。
司空见惯的图形——圆,内含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π把她们紧紧相连。
6.比例的数量关系,以其天造地设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
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b ≈0.618。
这0.618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
法国的圣母巴黎院、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的构图都融入了“黄金分割”的匠心。
小升初数学讲义

小升初数学讲义(总3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讲 分、小数的基本计算【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分、小数混合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计算。
2. 能合理运用运算规律,准确、简捷地计算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基本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1. =⨯7394 =÷3894 =÷14376 =⨯3276 =+854.0 =-8.065 =⨯1054 =÷12562. =+⨯652132 =÷-5125385 =÷⨯356153=⨯⨯879473 =⨯-10)5323( =⨯+⨯31323232 【问题思考】1.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32)]12561(1[÷+- (2) [2-34思考:有分数和小数混合的运算,该怎样去计算更简捷?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 1039710945-⨯- (2) 75.14114725.1⨯+⨯ (3))731.2541(8.3⨯+-思考:你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说一说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与计算方法 3.解方程。
(1) 52)8.052(43=-⨯x (2) 15761125=+x x思考:说说你解方程的步骤。
你的过程是否合理与简捷?【简单应用】 1. 计算下面各题。
(1)53657273⨯-÷ (2))4.0157(14÷÷ (3) ]45)54375.067[(613⨯⨯-÷2. 解方程。
(1) 653232=+x (2)514.053=-x (3)8325.0=-x x3.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75.0542192+÷+ (2) 54)75.065(512++⨯ (3) )15854(3261-÷⨯(4)322691362-÷- (5) 125.0)]3215.2(311[5÷---【拓展练习】1. )9575()927729(+÷+ 549995499549543+++3. 2010减去它的21,再减去余下的31,再减去余下的41,再减去余下的51,……,一直减到最后余下的20101,最后结果是多少? 4. 5.学习水平检测(一)学校 姓名 成绩1. 直接写出得数。
小学初中衔接数学教案

小学初中衔接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差异性和联系性;
2. 掌握基本的初中数学概念和技能;
3. 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
1.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点;
2. 初中数学常见概念和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
1.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点;
2. 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教学难点:
1. 熟练掌握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
2. 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小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并总结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4. 整合知识:老师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全面了解小学初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
5. 练习环节:设计多样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习内容;
6. 拓展知识:展示初中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
7. 实践训练:让学生实践运用初中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数学思维和解
题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升初衔接班数学讲义

第一讲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要点】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 种);1.“一四一”型:6 个2.“二三一”型:3 个3.“三三”型: 1 个4.“二二二”型:1 个田字格对顶格二、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一)已知几何体,画三视图1.正(主)视图:从左往右看(有几列,每列最高有几层),数字化写了下面;2.左视图:从里往外看(有几列,每列最高有几层),数字化写了左侧;3.俯视图:最底层(方位).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它的三种视图.(二)已知三视图,确定几何体1.将正视图数字化写在俯视图的下面;将左视图数字化写在俯视图的左侧;2.将“ 1”所在的行或列全部填“ 1”;3.分析其它空格的可能性(最高值)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新知讲授】1.如图,将标号为A、 B、 C、 D 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组图形,则按 A、 B、 C、 D的顺序确定正确对应的图形顺序是 ().(A) P 、M、Q、NA B C(B)Q 、N、M、P(C)M 、P、Q、N(D) N 、Q、P、MP Q M2.在桌子上放着五个薄圆盘 , 如右图所示 . 它们由下到上放置的次序应当是(A)X ,Y, Z,W,V(B)X,W,V,Z,Y(C)Z ,V, W,Y,X(D)Z,Y,W,V,X3.在下列图形中( 每个小正方形皆相同 ) 可以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P、 Q、 M、N 的四DN ( ).(A)(B)(C)(D)4.在下列图形中( 每个小正方形皆相同) 可以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5.如右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A)(B)(C)(D)6.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右图,原正方体形如().(A)(B)(C)(D)7.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六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它的左视图是().8.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如图 1 所示,它的主(正)视图见图2,那么它的俯视图为().(A)(B)(C)(D)9.下面的几何体中,主(正)视图为三角形的是().(A)(B)(C)(D)10.如果用□表示 1 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 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11.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形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这些相同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A)4 (B)5 (C) 6 (D)712. 已知一个物体由x 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x 的最大值是() .(A)13 (B)12 (C)11 (D)10(第 11 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13.一个画家有14 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成如图所示的形式,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那么被涂上颜色的总面积为().(A)19m 2(B)21m 2(C)33m2(D)34m 214.把图中的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成为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 4 号面的对面是_______号面 .(第 14 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6.把图 (1) 的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图(2) 时,有—个面的 4 条棱都没有被剪开,这个面是正方形.(用字母表示).17.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一个立体图形,如图是从不同的方向看这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则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C 2B 1A 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展开图. 若在正方体的各面填上数,使得对面两数之和为7,则 A 处填的数是,B 处填的数是,C 处填的数是.19.一张桌子上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摆放有 ________个碟子 .21. 如图都是由边长为 1 的正方体叠成的图形. 例如第( 1)个图形的表面积为 6 个平方单位,第( 2)个图形的表面积为18 个平方单位,第(3)个图形的表面积是36 个平方单位 .(1)依此规律,求第( 5)个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个平方单位?(2)第( n)个图形的表面积又是多少个平方单位?22.请在图中用阴影标出六个小正方形,它们是一个正方形的展开图(要求画法各不相同).23.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写出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1)共用块小立方块;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共用块小立方块;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3)共用块小立方块;24.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 .第二讲线段【知识要点】一、直线、射线、线段;1.区别:直线射线线段图形几何表示直线 AB(直线 BA)射线 AB(射线 BA)线段 AB(线段 BA)同一条直线不同射线同一条线段端点没有 1 个 2 个延伸方向两端延伸一端延伸无延伸长度度量不能不能能2.关系(联系):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直线上一点及一旁的部分;线段:直线上两点及两点之间的部分;3 .注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两条射线;两点确定一条线段;二、线段的中点;1.定义:将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两段的点.A P B2.性质:如图, P为线段 AB的中点,则有:①PA=PB;② AB=2PA;③ AB=2PB;④ PA=1AB;⑤ PB=1AB;223.判定 P 为线段 AB的中点:注意点P 是否在线段AB上;..(注意在无图条件下区别:在直线.. AB上);三、线段的有关计算(和、差、倍、分);四、两点间的距离1.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2.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应用:判断 A、 B、 C 三点共线的方法:AB、 AC、 BC三条线段的长度满足其中两条线段的长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 【新知讲授】O AB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线 AB与直线 BA是同一条直线(B) 射线 OA与射线 OB是同一条射线2.下列图形中,能相交的是( ).CDO CAABBBBDAOCAC(A) (B) (C) (D)3.点 C 在线段 AB 上,给出下列关系:① AC+BC=AB ;② AB-AC=BC ;③ AB-BC=AC ;④ AC=BC.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 ( ).(A)0 个(B)1个(C)2 个 (D)3个4. 点 M 在直线 AB 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点M 为线段 AB 的中点的是 ().(A)AM= 1AB(B)AB=2BM(C)AM=BM(D)AM+BM=AB2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直线、射线、线段都有中点(D) 两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6.下面各种情况中, A 、B 、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 ).(A)AB=5cm , AC=4cm , BC=2cm(B)AB=20cm, AC=8cm , BC=15cm (C)AB=16cm , AC=10cm , BC=3cm (D)AB=13cm, AC=16cm , BC=3cm7. C 为线段 A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AC=3AB ,则 BC 为 AB 的.8.已知 A 、 B 、C 在同一直线上, AB=8, BC=4,则线段 AC 的长度为. 9.已知 AB=3,AC=9,当 BC= 时,点 A 、B 、 C 在同一条直线上 .10.如图, AC=BC=a , BD=b ,则 AD=.11.如图,已知线段 AB=11,C 、D 为 AB 上的两点,且 AD=8, BC=9,则线段 CD 的长为 .aaBA C DAC D bB12.如图, B 、C 两点把线段 AD 分成 2∶ 3∶ 4 三部分, M 是 AD 的中点, MC=1,则 AD= . 13.如图,已知 B 、C 是线段 AD 上的两点, M 是 AB 的中点, N 是 CD 的中点, MN=a , BC=b ,则线段 AD=.AB M C D A M B C N D14.一质点 P 从距原点 1 个单位的 A 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 的中点 A 1 处,第二次从 A 1 点跳动到 O A 1 的中点 A 2 处,第三次从 A 2 点跳动到 O A 2 的中点 A 3 处,如 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 n 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讲义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讲义2、有理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数轴上原点表示0,向右表示正数,向左表示负数。
3、绝对值是一个数离0点的距离,用符号“| |”表示,绝对值为非负数。
4、相反数指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如2和-2是相反数。
例题精选1)用数轴表示下列数,并标出它们的相反数:3,1,0,-2.5,5,-1/22)如果a的绝对值为4,b的绝对值为3,求ab的值。
课堂练1.用数轴表示下列数,并标出它们的相反数:7,2,0,-1/3,4,-5/22.如果a的绝对值为6,b的绝对值为2,求a-b的值。
3.如果a的绝对值为5,且a是负数,求-a的值。
4.如果a的绝对值为3,b的绝对值为4,求a+b和ab的值。
5.如果a的绝对值为2,b的绝对值为7,且ab<0,求a-b 的值。
4 -第3课有理数的加减知识网络1、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符号与绝对值大的数相同。
3、同号两数相减,绝对值相减,符号与被减数相同。
4、异号两数相减,绝对值相加,符号与被减数相同。
例题精选1)计算:-3+5,-7-3,-4+(-5),2-(-3),-1/2+3/4.2)XXX有5元钱,他买了一本价值3元的书,还剩下多少钱?3)某地区今年的降雨量比去年增加了25%,去年的降雨量为500毫米,今年降雨量为多少毫米?课堂练1.计算:1)-4+6,(2)-5-2,(3)-3+(-4),(4)3-(-5),(5)-1/3+2/3.2.某学生的语文成绩是85分,数学成绩是70分,他的总成绩是多少分?3.某地区去年的降雨量为400毫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降雨量为多少毫米?4.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总数的40%,女生占总数的多少?2、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两种,其中整数又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则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为了方便表示和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我们规定了一个原点和单位长度,从而形成了数轴。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案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案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案1教学目的: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2、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新授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3、生成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数学信息?(学生甘居直观观察,发表见解)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5、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核对)三、应用练习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沟通。
(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四、总结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教学追记: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我主要联系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小升初数学衔接讲义

小升初数学衔接讲义一、数与数的运算(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整数包括自然数、0和负整数。
2、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十进制计数法:数级从右起,第一级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表示几个一;第二级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表示几个十;第三级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表示几个百……在整数中,每级中间的0也要读出来。
5、计算整数加法:先把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
6、计算整数减法:先把数位对齐,从高位减起,不够减的向前借一当十。
7、大小比较:借助数轴比较大小。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按顺序读出每个数字。
3、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部分要写出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
4、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6、小数的近似值:求小数的近似值时,要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和分子,分子和分母之间加一条斜线。
3、分数的写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6、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异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暑期小升初数学衔接课程讲义教案

专题一负数及有理数1、相关知识链接小学学过的数:(1)整数(自然数):0,1,2,3…………(2)分数:1131,,,1,2342……………(3)小数:0.5,1.2,0.25…………提问:(1)温度:零上8度,零下8度,在数学中怎么表示?(2)海拔高度:+25,-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生活中常说负债800元,在数学中又是什么意思?2、教材知识详解负数的产生: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这样就产生了负数。
【知识点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1)正数:像5,1.2,13,125等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像-5,-1.2,-13,-125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0小,“-”不能省略。
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点(2)并不是所有带有“-”号的数字都叫做负数,例如0 【例1】下列那些数为负数5,2,-8.3,4.7,-13,0,-0【知识点2】有理数及其分类(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注:分数可以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相互转化。
(2)有理数分类:按性质分类:,5.2, 5.2⎧⎧⎪⎪⎨⎪⎪⎪⎩⎪⎨⎪⎧⎪⎪⎪⎨-⎪⎪⎩⎩正整数:如1,2, 3,…正有理数11正分数:如,,…23有理数负整数:如-1,-2,- 3,…负有理数11负分数:如-,-,…23按定义分类:,5.2, 5.2⎧⎧⎪⎪⎪⎨⎪⎪⎪⎩⎪⎨⎪⎧⎪⎪⎪⎪⎨⎪⎪-⎪⎪⎩⎩正整数:如1,2, 3,…整数0负整数:如-1,-2,- 3,…有理数11正分数:如,,…23分数11负分数:如-,-,…23 【例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23,0.5,-32, 28, 0, 4, 513, -5.2. 整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非负正数数集合{ }【基础练习】1、零下30C 记作( )0C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讲义(整理)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基础知识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1.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5、0.56、-7、0、29、-3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小于所有正数B 、0大于所有负数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 、 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8.举出2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三、想一想1、 “甲比乙大-2岁”表示的意义是( )A 、甲比乙小2岁B 、甲比乙大2岁C 、乙比甲大-2岁D 、乙比甲小2岁 2、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 、-10℃B 、-6℃C 、6℃D 、10℃ 1.1有理数 一、知识海洋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1)按整数分数分类(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有理数】 一、基础知识1. 、 和 统称为整数; 和 统称为分数。
2. 、 、 、 和 统称为有理数;中.考.资.源.网3. 和 统称为非负数; 和 统称为非正数; 和 统称为非正整数; 和 统称为非负整数;4.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看作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二、知识题库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010010001.0,76,2009,260,14.3,618.0,31----,0,0.3 正分数集合{ …};整数集合{ …}; 非正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B 、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C 、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D 、以上都不对 3.-a 一定是( )A 、正数B 、负数C 、正数或负数D 、正数或零或负数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742-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1是最小的负整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简答题:(1)-1和0之间还有负数吗?如有,请列举。
(2)-3和-1之间有负整数吗?-2和2之间有哪些整数?(3)有比-1大的负整数吗?有比1小的正整数吗?(4)写出三个大于-105小于-100的有理数.三、想一想在0,1,-2,﹣3.5这四个数中,是负整数的是( )A 、0B 、1C 、-2D 、﹣3.5 【数轴】 一、基础知识1.数轴 数轴具有 、 、 三个要素。
2.数轴上表示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如2±= 、a =3.一般的,设a 是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_____边,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
二、知识题库1.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下列有理数:.0,32,29,5.2,2,2,5.1---2.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3.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位于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4.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 -|-2|, -4.5, 1, 05.数轴上表示5.2-的点在表示3-的点的 边(填“左”或“右”)6.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4的点表示的数是 。
7.已知x 是整数,并且﹣3<x <4,那么在数轴上表示x 的所有可能的数值有 .8.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9.在数轴上P 点表示2,现在将P 点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10.(能力提升)在数轴上A 点和B 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若使A 点表示的数是B 点的数的3倍,应将A 点( ) A .向左移动5个单位 B.向右移动5个单位C .向右移动4个单位 D.向右移动1个单位或向右移动5个单位 三、想一想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等于( )A 、2B 、-2C 、±2D 、4 2、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0B.b<0C.ab<0D.b-a>0 【相反数】 一、基础知识1.像2和-2、-5和5、2.5和-2.5这样,只有______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0的相反数是 。
一般地:若a 为任一有理数,则a 的相反数为-a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除0外)分别在原点O 的两边,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二、知识题库1.-5的相反数是 ;-(-8)的相反数是 ;- [+(-6)]=0的相反数是 ; a 的相反数是 ;81-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 _ 2.若a 和b 是互为相反数,则a+b =( )A. –2a B .2b C. 0 D. 任意有理数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B 、任何一个数的相反数都与它本身不相同C 、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相反数D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4.a.如果a =-13,那么-a =______;b.如果-a =-5.4,那么a =______;c.如果-x =-6,那么x =______;d.-x =9,那么x =______.5. -(32-43)的相反数为( )。
A 、32+ 43 B 、4332-- C 、3243- D 、4332-6.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b 与c 互为相反数,且c=﹣6,则a= 。
7.数轴上A 点表示﹣3,B 、C 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B 到点A 的距离是2,则点C 表示的数应该是 。
8.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②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③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④若有理数a,b 互为相反数,那么a+b=0;⑤若有理数a,b 互为相反数,则它们一定异号。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9.如果a=﹣a ,那么表示a 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 10.(能力提升)有如下三个结论:甲:a 、b 、c 中至少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则a+b+c=0乙:a 、b 、c 中至少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则(a+b )2+(b+c )2+(a+c )2=0 丙:a 、b 、c 中至少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则(a+b )(b+c )(a+c )=0 期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三、想一想1、8的相反数是( )A 、8B 、81C 、-8D 、-812、在等式3·( )-2·( )=15的两个括号内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则第一个括号内的数是_______. 【绝对值】 一、基础知识1.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______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的3.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知识题库1.—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记作 .2. |-8|= 。
-|-5|= 。
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______。
3.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 A .负数B .正数 C .负数或零D .正数或零4.7=x ,则______=x ; 7=-x ,则______=x5.如果a a 2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O B .a ≥O C .a ≤O D .a <O .6.如果3>a ,则______3=-a ,______3=-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
B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负数。
C 、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等于零。
D 、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
8.计算314-·23--2 91910+--9494+-9. (能力提升)绝对值不大于11的整数有( ) A .11个B .12个C .22个D .23个10.(能力提升)若x 的相反数是3,y =5,则x+y 的值为( ) A 、8 B 、2 C 、8或-2 D 、-8或2 三、想一想1、 5-的值是( )A 、51-B 、5C 、-5D 、512、若2+m +(n-1)2=0 则m+2n 的值是( ) A 、-4 B 、-1 C 、0 D 、4(一)正数和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专项练习题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24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B 、分数、整数统称为有理数C 、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D 、以上都不对 3.下列都是无理数的是 ( )A.0.07,23.0.7,π2274、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平方( )A .一定是正数B .一定不是负数C .一定大于它本身D .一定不大于它的绝对值5. 有理数-22,(-2)2,|-23|,-2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 .|-23|<-22<-21<(-2)2B .-22<-21<(-2)2<|-23|C .-21<-22<(-2)2<|-23|D .-21<-22<|-23|<(-2)26.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0-11abA .a + b <0B .a + b >0C .a -b = 0D .a -b >0A 、6B 、-6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B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负数C 、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等于零D 、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 8.(0)a bab a b+≠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24分)9.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里:1,-4/5,8.9,-7,5/6,-3.2,+1008,-0.05,28,-9正整数: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10.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11.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数是 ,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数是 ,12.-(-2)的相反数是 .13.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9℃,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