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七系机械学院机械原理大作业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一、凸轮机构概述凸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它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带动相应零件做直线或曲线运动。

凸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传递力矩大等优点,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凸轮基本结构1. 凸轮凸轮是凸起的圆柱体,通常安装在主轴上。

其表面通常为圆弧形或其他曲线形状,以便实现所需的运动规律。

2. 跟随件跟随件是与凸轮配合的零件,它们通过接触面与凸轮相互作用,并沿着规定的路径做直线或曲线运动。

跟随件可以是滑块、滚子、摇臂等。

3. 连杆连杆连接跟随件和被驱动部件,将跟随件的运动转化为被驱动部件所需的运动。

连杆可以是直杆、摇杆等。

三、凸轮机构设计要点1. 几何参数设计设计时需要确定凸轮半径、角度和曲率半径等参数,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性能。

2. 运动规律设计根据被驱动部件的运动要求,选择合适的凸轮曲线形状,以实现所需的运动规律。

3. 稳定性设计在设计凸轮机构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

例如,在高速旋转时,可能会发生跟随件脱离凸轮或者产生振动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稳定性。

4. 材料和制造工艺设计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需要考虑凸轮机构所承受的载荷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四、几种常见凸轮机构及其应用1. 摇臂式凸轮机构摇臂式凸轮机构由摇臂、连杆和被驱动部件组成。

它通常用于实现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等优点。

摇臂式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发动机气门控制系统、纺织设备等。

2. 滑块式凸轮机构滑块式凸轮机构由凸轮、滑块、连杆和被驱动部件组成。

它通常用于实现直线运动,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等优点。

滑块式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冲压设备、印刷设备等。

3. 滚子式凸轮机构滚子式凸轮机构由凸轮、滚子、连杆和被驱动部件组成。

它通常用于实现圆弧形运动,并且具有运动平稳、传递力矩大等优点。

滚子式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发动机气门控制系统等。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摘要:机械传动是机械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原理、类型以及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机械传动的定义和作用,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机械传动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并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最后列举了一些机械传动的应用案例,证明了机械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一、引言机械传动是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机械装置。

它作为机械工程学的基础内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机械传动具有传递力量的功能,并能实现运动的改变、平衡、变速等目的。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类型、原理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二、机械传动的类型机械传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扭矩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等优点。

皮带传动则是通过绕在两个轮子上的带子来传递力量,常用于需要减速的场合。

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类似,但是链传动的传动效率更高,扭矩传递更稳定。

三、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采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实现传动的目的。

主要通过齿轮的大小、齿数来调整传递的速度和扭矩。

其中,齿轮的齿数比称为传动比,可以实现速度的改变。

齿轮传动通常包括齿轮轴、轴承、齿轮齿廓等组成部分。

2.皮带传动:皮带传动通过绕在轮子上的带子来传递力量。

常见的皮带传动有平行轴带传动和交叉轴带传动。

通过调整轮子的直径和材料来改变传递效果。

皮带传动具有传递动力平稳、减震效果好的特点。

3.链传动: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类似,也是通过绕在轮子上的链条来传递力量。

链传动具有噪音低、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四、机械传动的应用1.工业应用:机械传动在工业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齿轮传动被广泛应用于机床、起重机械、输送设备等,实现力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协调。

皮带传动常用于风机、泵等需要平稳传递动力的设备中。

机械原理课程大作业

机械原理课程大作业

机械原理课程大作业基于MATLAB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指导老师:王玉丹目录作业一: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第2页作业二: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第15页作业一L(AE)=70mm,L(AB)=40mm,L(EF)=60mm,L(DE)=35mm,L(CD)=75m m,L(BC)=50mm,原动件以等角速度W1=10rad/s回转。

试以图解法求在θ1=50°时C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写出C点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方程。

解题过程:令AB=r1, BC=r2, CD=r3, DE=r4,AE=r6,EF=r8, AF=r7,角EAF=θ1。

分析:对机构进行位置分析由封闭形ABCDEA可得:r1+r2=r6+r3+r4 (1)由封闭图形AEFA可得:r7=r6+r8 (2)将(1)(2)两式整理可得:r2-r3-r4=-r1+r6-r8+r7=r6【一】(1)位置方程:【二】速度方程:【三】加速度方程:【四】根据位置方程式编制如下函数:【五】进行数据输入,运行程序进行运算。

根据上面分析的θ1 的极限位置取θ1 的范围为40°-55°并均分成15个元素:输出的P、矩阵的第二列到第四列分别是θ2 、θ3 、4θ4 的值,第一列是AF杆的长度r1’。

【六】第二步根据速度方程式编写如下函数:根据第一步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输入,运行程序计算各速度值。

程序如下:程序运行得到q矩阵,第一行到第三行分别是a2、a3、a4 的值,第四行是杆AF上滑块运动的速度,即F点的速度。

【七】第三步编写加速度计算函数:【八】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输入数据,运行程序得到各加速度的值:【1】计算C点在θ1 =55°,w1 =10rad/s时的速度,加速度:总结数据绘出各构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表格如下:【2】输出图像1)角位置程序及输出的图像:2)F点速度程序及输出的图像:3)角加速度程序及输出的图像:4)F点的加速度程序及输出图像:作业二在图示的正弦机构中,已知:L(AB)=100mm,h1=120mm,h2=80mm, W1=10rad/s(常数),滑块2和构件3的重量分别为,G2 =40 N 和G3 =100 N,质心S2 和S3 的位置如图所示,加于构件3上的生产阻力Fr=400 N,构件1的重力和惯性力略去不计。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学习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北航机械原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实验一:简单机械原理的验证本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的杠杆、滑轮和斜面等机械结构,验证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相等;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斜面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和传递原理。

实验二:力的分解与合成本实验通过使用力的分解和合成原理,研究力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力的合成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而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力的合成和分解不仅可以简化力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力的作用。

实验三:力的测量本实验通过使用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等仪器,研究力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测力计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值来测量力的大小,而弹簧测力计则通过弹簧的伸长量来测量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力的测量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准确的力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力的分析和计算。

实验四:摩擦力的研究本实验通过使用倾斜面和测力计等仪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常见的一种力,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五:机械传动的研究本实验通过使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等机械结构,研究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传动可以实现不同转速和转矩的传递,而皮带传动则可以实现远距离和大功率的传递。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机械传动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北航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来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机械原理中的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实验一:力学平衡的实验验证力学平衡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力的平衡和物体的静止状态。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悬挂物体的方式来验证力学平衡的原理。

实验装置:1. 弹簧测力计2. 钢尺3. 悬挂物体(如小球、木块等)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台上,保证其处于水平状态。

2. 使用钢尺测量弹簧测力计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 将悬挂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并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4. 移动悬挂物体的位置,使其保持水平,并记录下每次的弹簧测力计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悬挂物体在不同位置时的弹簧测力计读数。

根据力学平衡的原理,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悬挂物体所受到的力应该等于重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测力计的读数和悬挂物体的重力来验证力学平衡的原理。

实验二:动力学原理的实验验证动力学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使用斜面和小车来验证动力学原理。

实验装置:1. 斜面2. 小车3.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水平台上,并调整斜面的角度。

2. 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并用计时器记录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所需的时间。

3. 改变斜面的角度,重复步骤2,并记录下每次的滑下时间。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斜面角度下小车滑下的时间。

根据动力学原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重力分解成了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通过比较滑下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验证动力学原理中的力和运动的关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原理中的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原理。

力学平衡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等于重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原理7系 机械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原理7系 机械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械原理一、填空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º,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

27.机械的效率公式为,当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效率为。

28.标准直齿轮经过正变位后模数,齿厚。

29.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死点,是以作主动件,此时机构的角等于零。

机械原理大作业(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a[3][0]=L[0]*cos((*p).theta[1]-Alpha);
a[3][1]=L[3]*cos((*p).theta[2]);
a[3][2]=L[5]*cos((*p).theta[3]);
a[3][3]=-L[6]*cos((*p).theta[4]);
b[0]=L[2]*cos((*p).theta[1])*(*p).w[0]*(*p).w[0]-L[3]*cos((*p).theta[2])*(*p).w[1]*(*p).w[1]+w1*w1*L[1]*cos((*p).theta[0]);
a[2][2]=-L[5]*sin((*p).theta[3]);
a[2][3]=L[6]*sin((*p).theta[4]);
a[3][0]=L[0]*cos((*p).theta[1]-Alpha);
a[3][1]=L[3]*cos((*p).theta[2]);
a[3][2]=L[5]*cos((*p).theta[3]);
#include "conio.h"
#define Alpha (PI/3)
#define PI 3.979
#define Angle (PI/180)
FILE *fp;
struct motion
{
int theta1;
double theta[5]; /*theta1,2,3,5,6*/
double w[4];/*w2,3,5,6*/
for(m=0;m<4;m++)
(*p).theta[m+1]=x[m];
printf("%d %d",n,i);
getchar();

北航机械原理大作业-V8发动机自制版

北航机械原理大作业-V8发动机自制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 E I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机械原理课程机构设计实验报告题目:八缸发动机的设计与分析成员:班级: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13年06月八缸发动机的设计与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市102206)摘要:本文先是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发动机,然后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得到了多缸发动机设计的基本经验。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八缸发动机,通过对该发动机的理论分析和ADAMS仿真,表明该八缸发动机不仅可以实现正常驱动的功能,而且结构紧凑,效率高,极具有实用性。

关键字:机构分析;Adams仿真;SolidWorks建模,八缸发动机目录1.设计要求 (2)2.现状调研 (2)2.1 V型发动机 (3)2.2 L型发动机 (3)2.3 H型发动机 (4)3.发动机工作原理分析 (5)4.八缸发动机设计与分析 (6)4.1活塞缸体设计 (7)4.2进气排气系统 (7)5.八缸发动机的设计验证 (10)5.1创建模型 (11)5.2功能仿真 (11)6.结论 (15)参考文献 (15)1.设计要求此八缸发动机根据技术任务书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内燃机的型式,确定主要结构参数,选定主要零部件与辅助系统的结构型式,进行确定一种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1按照4*2的方式排列发动机可以使八个缸体的动力同时输出又不会相互干扰,能满足动力的叠加,极具合理性。

设计要求如下:⑴根据初步确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及轮廓尺寸进行布置,绘制纵横剖面图和一些必要的局部视图,以及运动轨迹图等,借以发现它们之间在尺寸,空间位置,拆装和运动轨迹方面所出现的干涉,并给予合理解决⑵根据初步选定的辅助系统型式及主要几件轮廓尺寸,确定它们在内燃机中的合适位置和安装方式,检验它们之间是否相互干涉,拆装和维修是否方便。

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确定内燃机零部件,系统及其机件的布置和外形尺寸,制作一套完整的SolidWorks内燃机仿真零件⑷将文件导入Adams进行分析仿真,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制作仿真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机构设计实验报告题目:建筑垃圾破碎机的设计与分析小组成员与学号:班级:第1页建筑垃圾破碎机的设计与分析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与工艺性,并自主设计了将颚式破碎机与反击式破碎机相结合的建筑垃圾破碎机。

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设计机构进行建模,用adams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设计的机构均达到设计需要与可行性。

关键词:建筑垃圾破碎机、连杆机构、凸轮廓线设计第2页目录1.机构的引出 (4)1.1 建筑垃圾及其回收利用价值 (4)1.2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各自的利弊分析 (4)1.3设计新的建筑垃圾破碎机 (6)2.机构的结构、功能介绍及建模 (7)2.1 机构设计简图及各部分功能 (7)2.2尺寸设计及建模 (8)2.2.1主动轮和各从动轮的传动比 (8)2.2.2凸轮廓线设计与挡板行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机构的仿真分析 (12)3.1颚式破碎机的急回特性 (12)3.2颚式破碎机的传动角验证 (14)3.3停歇运动导杆机构所带动的下挡板往复运动的间歇性 (14)4.总结 (17)第3页第4页1. 机构的引出1.1 建筑垃圾及其回收利用价值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新农村建设以及城市地铁的大规模扩建,建筑行业的新陈代谢全面加速,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传统的方法处理建筑垃圾是将建筑垃圾运往乡村或郊外,露天堆放或掩埋。

这样不仅破坏植被,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而且会让建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层,污染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因此,如何实现建筑垃圾的高效、环保循环利用成为当今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建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废弃混凝土和砖块,而它们都是由水泥和天然砂石拌合而成的,这些都是砖块等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建筑垃圾,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其中的大块物料进行破碎,只有这样,破碎后的小快物料才能很好的还原天然砂石的性能,实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1.2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各自的利弊分析目前应用较广的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与反击式破碎机两种。

颚式破碎机的主体构造如图1图 1 颚式破碎机的主体构造其工作原理为:轮①通过皮带和电机上的主动轮相连,①的转动带动杆②进而带动构件③的摆动(构件③的上端和机架铰接)。

构件③通过摆动将体积较大的物体挤压破碎,当经破碎后的的物体体积小到可以通过构件③下端和机架之间的缝隙时,经下方排出。

通过仔细观察颚式破碎机的构造不难发现,颚式破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较少,但同时它也有破碎不够彻底的缺点,如图2。

如果有一个砖块按照如图2所示的方式通过颚式破碎机,则它就能不被破碎而完整的通过颚式破碎机的排料口,造成对建筑废料的破碎的不彻底。

图2建筑所用的回收砂石颗粒的粒形越接近多棱体,所制造出来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板、砌砖等)的性能就越好。

颚式破碎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经它破碎的建筑废料的粒形多数为不规则形状或者是片状,所以经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的建筑废料不能直接用于建筑再生产。

仍需要进一步加工。

反击式破碎机核心结构如图3。

建筑废料经进料口由重力的作用落在撞锤轮②上,撞锤轮逆时针旋转,将建筑废料撞到撞击板A上,经剧烈碰撞之后撞击板A又将建筑废料反弹回撞锤轮,撞锤轮接着又将建筑废料撞向板B,建筑废料弹回后又被撞锤轮撞向板C,最终又由重力的作用落入排料口,如此通过反复的剧烈撞击来实现破碎坚硬的料的目的。

第5页图 3 反击式破碎机核心结构反击式破碎机对建筑垃圾的破碎较为彻底,同时对经破碎后的废料的粒形有很好的控制,经它破碎的废弃砖块、水泥板可直接用于建筑生产。

但与此同时,反击式破碎机在工作时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同时当建筑废料的体积过大时,就不能在撞锤轮②撞击板A、B、C之间往复撞击,从而不能实现破碎效果。

这说明反击式破碎机无论是从环保上还是从可破碎的建筑垃圾的体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1.3设计新的建筑垃圾破碎机将颚式破碎机作为反击式破碎机的进料口,对长条形及板状的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便可将大块垃圾破碎成大小均匀的碎块,通过进料口。

同时利用颚式破碎机周期性运动实现进料口的开闭,起到抑制粉尘的作用。

设计凸轮使三块挡板按设计需要的规律运动,能够使垃圾在挡板与转子之间多次碰撞、研磨,可使破碎过程进行得更加充分。

三块挡板的行程不同,可是碎料依次进入挡板与转子之间的空间,不会造成堵塞。

第6页第7页2. 机构的结构、功能介绍及建模2.1 机构设计简图及各部分功能建筑垃圾破碎机的机构简图如图4图 4 建筑垃圾破碎机的机构简图1进料处理主动轮通过皮带的传动将运动传递到了从动轮①,撞锤轮②和从动轮③上,使两个从动轮和撞锤轮都产生逆时针的转动。

从动轮①的转动带动了连接于其上的导杆摆动进而带动了防尘板的摆动,使其初步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破碎,然后将初步处理过的垃圾送入下一级的破碎机中。

第8页2出料处理被碾碎的垃圾在研磨板移开之后进入到出料处理箱,此时安装在处理箱顶部的喷水口喷出水雾对细化了的垃圾进行防尘处理。

最后打开处理箱底部的挡板,垃圾在重力作用下被排出破碎机,至此就可得到细化非常彻底的建筑材料。

2.2尺寸设计及建模2.2.1主动轮和各从动轮的传动比机器中的主动轮与发动机连接,逆时针转动。

他将带着从动轮①、撞锤轮②、从动轮③三者作顺时针转动。

由课本第五章轮系的相关知识可以推测出,皮带传动的轮子之间的角速度之比等于其轮子半径的反比。

设主动轮的角速度为ω,半径设为r (主动轮有三层,如图6。

因此此处的r 不是定值,而是对应三个值);轮①、②、③的角速度分别设为ω1、ω1、ω3 ,半径分别设为r1、r2、r3(r1、r2、r3三者分别为定值)。

图 5 主动轮故有:312123,,,r r r r r r ωωωωωω===上面三个式子所对应的r 值各不相同。

由下面的这幅截图即可看出,第9页图 6从动轮③(ω3)所对应的r 值最小,撞锤轮②(ω2)所对应的r 值次之,从动轮①(ω1)所对应的r 值最大;由这幅截图也可以看出各从动轮的半径相对于主动轮半径的大小比较。

由此即可推出上面三个等式的等号右边1r r 、2r r 、3r r 的值分别为:大于1;小于1;大于1。

从而实现当主动轮的角速度ω恒定时,从动轮①、撞锤轮②、从动轮③三者的角速度ω1、ω2、ω3分别远小于、远大于、远小于主动轮的角速度ω;同时从轮①上的销钉尽可能的接近轮轴,如图10。

图7如此设计的理由是:(1)对于由从动轮①带动的颚式破碎机机构压碎大块的建筑垃圾需要很大的压力,因此杆②需要给构件③施加尽可能大的压力。

图8按照上面所设计的传动比,主动轮的速度远大于从动轮①的速度。

根据等功率条件(在忽略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主动轮传入从动轮①的功率和从动轮①传给颚式破碎机的功率相等。

第10页第11页设主动轮受到电机驱动的力偶是M1,从动轮①施加给颚式破碎机的力偶是M2,则有:112M M ωω=ω1远小于ω,因此M2远大于M1。

在颚式破碎机工作时的一个工作周期里,真正用力挤压建筑垃圾的时刻是机构处于如下图所示状态的时刻(图中棕色的大轮即是从动轮①,其逆时针转动;如图所示状态瞬时从动轮①上的销钉恰处于其轮轴的正上方):图 9所以选该时刻进行研究。

因为轮①始终匀速转动,因此其所受的合力偶为零。

设从动轮①上的销钉与其轴心的距离为rx ,则有:F 杆rx = 2M根据此公式既可以看出,rx 越小,杆②对从动轮①的作用力F 杆越大。

由于杆②是二力杆,仅起到传递力的作用,因此rx 越小颚式破碎机在破碎建筑垃圾的时候所能提供的压力也就越大。

综上,可得如下公式:11x M F r ωω=杆第12页在主动轮所连的电机的性能一定的情况下,由公式可得1ωω越大,销钉与其轴心的距离为rx 越小,从动轮①通过杆②提供给颚式破碎机的力就越大。

这就是设计的时候要让从动轮①的角速度ω1远小于主动轮的角速度ω、同时从动轮①上的销钉尽可能的接近轮轴的原因。

(2)、 对于由撞锤轮②带动的反击式破碎机机构撞锤轮撞开坚固的建筑垃圾需要巨大的动能,使其在撞锤轮和撞击板上往复碰撞,因此撞锤轮需要有足够大的速度,根据公式22rr ωω=得知r/r2越大ω2就越大。

所以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增大r/r2。

(3)、对于由从动轮③带动的停歇运动导杆机构对于电机,其转动的速度都是很高的,但由从动轮③带动的停歇运动导杆机构并不需要很高的转速,相反,若转速过高的话,则会带来销轮等该部分机构不必要的磨损和破坏。

因此需要调节主动轮和从动轮③的传动比,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从动轮③的速度。

根据公式33r r ωω=得知r/r3越小ω2就越小。

所以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减小r/r2。

3. 机构的仿真分析3.1颚式破碎机的急回特性颚式破碎机部分可以等效成平面四连杆机构,如图20。

图10此处利用了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当杆②推着构件③向左运动挤压建筑垃圾的时候,构件③的角速度较大,用较大的惯性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挤碎;当杆②拉着构件③向右运动的时候,构件③的角速度较小,从而让经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有足够的时间落下,进入反击式破碎机的腔内。

接下来通过Adams仿真来验证颚式破碎机的急回特性:图11图21是机构中颚式破碎机部分构件③的角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合生成的仿真视频,忽略图15中一开始的那一段(也即从角速度第一次为零的那一点开始研究起),可以得出角速度第一次为零时杆②达到最左端,接下来就要拉着构件③向右运动,直到角速度再次为零,杆②达到最右端(称此阶段为第一阶段),接下来就要推着构件③向左运动,直到再次达到最左端(称此阶段为第二阶段)。

由Adams生成的构件③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知,第一阶段构件③角速度比较小,第二阶段构件③角速度比较大,说明该机构的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实现了预期效果。

第13页3.2颚式破碎机的传动角验证图12图13图22是颚式破碎机的平面四杆机构传动角γ(图B中的∠AOB)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为了保证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通常使γmin≥40°;对于高速和大功率的机械,应使γmin≥50°。

通过图22可知,γmin=70°,说明颚式破碎机的传动角γ符合要求。

3.3停歇运动导杆机构所带动的下挡板往复运动的间歇性第14页图14图15图24、25显示的是停歇运动导杆机构,目的是让下挡板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如此周期往复。

由于撞锤轮的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来存储下挡板闭合时机器所生成的物料,所以挡板不必时刻打开,而只需要隔一段时间打开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