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来历-武夷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武夷山的资料和传说

关于武夷山的资料和传说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
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赣语、闽北方言和国语。
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
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武夷山三国时别名:正平山。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武夷山玉女峰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鉴于武夷山有上述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国*** 推荐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山”的传说1.武夷山:传说尧舜时期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更没有什么武夷山这个名字了。
后来彭祖一家人来到了这里居住,当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彭祖儿子彭武和彭夷,在此开山挖河,疏通洪水。
从而涌现出这一片美景胜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他们挖的河就是九曲溪,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把这一带的山峰取名为武夷山,并在九曲溪汇入崇阳溪的地方,建造了武夷宫。
玉女峰,大王峰,铁板嶂:传说天上有位仙女,喜爱人间的美景,来到了武夷山,便迷上了这里的风光,舍不得离开了!临溪梳洗,含情顾盼。
玉女峰下有一处深潭,名为浴香潭,传说是仙女沐浴的地方,峰侧有一处岩石,你们看看就是那处刻有“镜台”二字的岩石,是仙女梳头的地方,叫妆镜台。
和仙女相爱的大王也跟随来了。
谁知妒忌他们的铁板鬼,不怀好意,暗暗向玉皇告密。
玉皇一怒之下,说他们私自下凡相爱,有违天条,便将他们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玉女峰和大玉峰。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缩写400字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缩写400字武夷山和阿里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区,拥有众多的传说和故事。
下面是对两处山区传说的简要介绍:武夷山传说: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被誉为“仙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关于武夷山的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九曲溪”的故事。
据传说,在远古时期,武夷山的九曲溪之中居住着一位名叫李二牛的渔夫。
一天,他在溪中捕鱼时,不慎捞到了一块宝玉。
李二牛将宝玉交给了当地的官府,官府将其送入了宫廷。
宫廷中传来一个消息,只有能够将宝玉找回的人才能娶公主为妻。
李二牛听到这个消息后,毅然决定再次下九曲溪寻找宝玉。
他趟过九道急流,攀过九座高山,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最终他成功地找到了宝玉。
李二牛带着宝玉回到宫廷,娶到了公主,并且成为了武夷山的第一位富商。
阿里山传说:阿里山位于台湾,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美丽的日出和云海而闻名。
有一则关于阿里山神木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阿里山的一个深山中有一棵巨大的神木,它枝繁叶茂,高不可攀。
有一位勇士为了认证自己的力量,决定试图攀登这棵神木。
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终于登上了神木顶端。
当他站在树顶时,突然发现了一个迷人的景象——眼前是一个美丽的国度。
各种美味佳肴和香甜杨梅尽在眼前。
他被吸引得越发深入,直到迷失在了这个国度之中。
多年后,他最终离开了那个国度。
当他返回人间时,却发现过去的数年原来只是一刹那。
他告诉人们,时间在神木国度与人间流逝的速度不同。
这个神话传说提醒着人们,时间是无法逆转的,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虚无的追逐中。
这些传说给了武夷山和阿里山以神秘的色彩,激发了人们对于这些山区的探索和敬畏之情。
武夷山有哪些历史事件

武夷山有哪些历史事件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
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
也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其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而得名。
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儒、佛、道三教并存,在山与水的紧密结合、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达到绝妙的境界。
武夷山拥有独特、宝贵的自然遗产价值,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第3、4条标准:1、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2、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
(1)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已知的植物有3728种;(2)珍稀、物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已知的动物种类有5110种;(3)世界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现已发现或采集的野生动植物模式标本近1000种。
3、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1)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2)九曲溪风光是山与水完美结合的典范;(3)武夷山九曲溪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武夷山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不仅能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与理学思想文化有着直接的、实质性的联系,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第3、5条标准:1、武夷山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距今3800多年的"架壑船棺"、"虹桥板"以及距今2000多年、占地48万㎡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2、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
朱子理学曾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代至清代(13世纪至20世纪)700余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和欧美诸国。
旅游目的地知识:武夷山之旅,探寻武夷传说与历史

旅游目的地知识:武夷山之旅,探寻武夷传说与历史一、武夷山概述福建武夷山是一座由武夷岩组成的山脉,位于福建省南部武夷山市境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武夷山人文底蕴深厚,风景优美,一直是中外旅游者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武夷传说1.武夷的来历据说武夷山的名字来源于中华神话中的一位神仙。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武丁的神仙常年在这里修炼,后来他在武夷山中山洞举行了一次大会,聚集了中华五百神仙,因此被称为武夷神仙。
而且,武夷山上风景秀美,流水潺潺,山石伟岸,景色十分宜人,成为众多神仙修行的理想之地。
这里的道教、佛教和儒教文化渐渐形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
因此,武夷山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
2.武夷故事在武夷山上,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五老峰。
据说五老峰上的五位老人分别代表五种能力:论道:讲道的老人,会要求世人尊重良心和义气;悟空:无畏无惧的老人,以正义的人格来打败‘魔王’;汉钟离:灵魂的老人,代表着道家的主要思想;铁拐李:会催生花草树木的老人;张果老:贪玩的老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形态,让人欣赏他的无限智慧。
这五位老人在武夷山上聚会,共同维护了民间的正义和公正。
三、历史古迹武夷山是福建的津门之地,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形成了衣冠文化。
古时候,武夷山地区经常会发生重大历史事件,例如义妹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情故事、宋代庞统在此委一死而九生的成名典故,是民间文化和重要标志。
此外,武夷山的历史古迹还包括古榕树、万象洞、仙人峡等,关联着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武夷山这片土地的历史发展。
四、武夷山景点介绍1.福建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福建省内规模宏大的旅游度假区之一,坐落于江西省南部。
这是一个既集山水、又兼文、阔、高、深的全国文化旅游区,有着历史悠久的古迹和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
在这里,你可以不同的方式来探寻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美景,例如:登高远望五岳、垂钓武夷潭、赏樱花、感受武夷夜景等,这里的景色交相辉映,着实让人难以舍去。
说说武夷山市的来历

说说武夷山市的来历武夷山市,以辖区内的风景名胜武夷山命名。
这里最早的行政建制是南唐乾贞元年(927年)设立的新丰乡,因辅佐秦王李世民平定隋末之乱的彭迁的老家新丰湖而命名。
南唐五代时又在此地设立一个温岭镇:晋天福六年(941年)由彭汉(彭迁之子)任台州判官,诣阙上书,请以温岭将所居的新丰乡名改为温岭镇,置官守之,由闽王王曦批复。
北宋端拱四年(991年),“南场”改为崇安场,行政建置治所始迁崇安营领,辖区依旧。
宋淳化五年(994年),崇安场升为崇安县,其县署建造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至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97年)。
辖区和治所依旧,隶属建宁军。
同时南场改称城坊。
元朝崇安县改属建宁路。
明朝崇安县改属建宁府。
清朝崇安县属建宁府,后期期属建安道。
民国初期,基本沿袭清旧制,崇安县曾先后隶属北路道和建安道。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制,崇安县直隶福建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后分别隶属福建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和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9日崇安县解放,属建瓯专区。
1950年4月1日第一专区更名为建瓯专区。
1950年9月,建瓯专区更名为建阳专区,崇安县隶属建阳专区。
1956年6月,改建阳专区为南平专区,崇安县隶属南平专区,1970年复名建阳地区,崇安县属之。
1988年1月,建阳地区行政公署改名为南平地区行政公署,崇安县隶属南平地区。
1989年8月21日撤销崇安县,设立县级武夷山市。
1994年,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南平市(地级),武夷山市隶属南平市。
武夷山市虽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但远在秦汉时期,即已见诸记载,文人、名士渐至,或吟咏,或卜居,或讲学。
南唐时武夷山已跻身于中国的名山大川之列,又称之为道教的第十六洞天。
宋代以来,为朱熹等大儒所盘桓,流风相继,不仅被称为“道南理窟”,而且被誉为“闽邦邹鲁”,是我国东南一座重要的文化名山。
境内保存大量的古文化遗迹,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武夷山水自古即已享有“碧水丹山”之誉,奇绝神秀。
人间仙境武夷山传说

人间仙境武夷山云雾缭绕,是一座远古时期的仙山,许多美丽的传说更加令人神往。
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
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与公元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遗址。
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
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很久以前远古的时候,许多地方经常发大水,老百姓只好躲进山里,靠吃野菜野果填肚子。
山里头有一个恶鬼妖道想成神仙,不肯积德行善总是变妖法拆散人间夫妻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春天,老天爷不停地下雨农田全被淹房子也倒塌了。
老百姓没法子只好四处逃命。
大水冲来一个后生抓着树,在洪水里漂流挣扎。
一个白胡须老人连忙把一根长竹竿伸过去,后生抓着竹竿爬上岸来。
老人看后生面生,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为什么一个人漂到这来?”后生说:“我姓王,在家排行老大,人家都叫我大王,从七仙山脚下的茶乡来。
老爷爷。
大水冲走我的家,我没了亲人,您就收下我吧!”白胡须老人收留了大王,这个后生十分能干,山里大水一退、他就带着百姓们去开河。
终于开出了一条有十八个弯的九曲河,治住了大水。
大王他们又把挖出的沙和石头堆成了三十六座山峰。
这些山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酒坛,有的像竹笋,十分好看。
大王又把带来的茶树种在九曲旁边,还开了很多茶园。
后来茶树长大了,老百姓也学着采茶制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天上玉皇大帝有个女儿叫玉女,这天她在天宫里梳妆,忽然听见从人间传来一阵山歌声。
玉女赶紧拨开云头往下看,哎哟,凡间简直比仙境还美青山绿水,茶叶飘香,男耕女织,恩爱和睦。
玉女动了心,就偷偷下凡来到人间。
她顺着九曲十八弯游览,忽然看见村边有个后生在劳动。
那后生就是大王,长得粗眉大眼,健壮朴实。
玉女很是欢喜,就上前向他讨碗茶喝。
大王一看这女子生得水灵秀气,也很欢喜,就赶紧给她倒茶。
玉女一喝这茶感到清甜可口,不禁问:“这是什么茶,为什么这么甜?”大王说:“这是仙茶,它是用山溪的水浇灌生长的,所以才这么甜。
武夷山有什么传说故事

武夷山有什么传说故事武夷山有什么传说故事?天游峰传说当年朱熹在锥果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著书立说。
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
发生一个妙龄女子。
于是对饮相随。
日久天长,两人新家了恩爱生活。
其实丽娘就是狐狸修练千年才以求化身的。
只是她害怕丧失朱熹,一直不敢提到自己的身世。
后来存有一对乌龟精,妒忌丽娘的法力。
于是就乘坐丽娘出外时候,跟朱熹说道,你妻子就是狐狸精,不坚信的话,你晚上看看她的鼻子。
可以存有不幸斩获的。
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
夜里假寐,后来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玉箸。
朱熹脑溢血大喊。
丽娘从梦中叫醒,玉箸掉下来在地上,化成粉末。
丽娘掩面大哭。
说道这就是她千年修持的魂魄所在。
如今没了。
不得不返回。
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朱熹闻声而至,急忙若慌而逃。
朱熹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
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
丽娘跑了。
朱熹非常后悔,在后面一直追着。
可是已经无法挽回了。
在那座小庙里面,看见丽娘安详的躺在百花丛中。
再也不会回来了。
水金龟的传说有一年,御茶园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
这老龟原在青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
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遣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施肥。
已经开始他好像也真的清闲自在,丸山了,却也闷得慌。
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门票九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
红烛高照,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膜拜。
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啧啧称赞。
一想起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却无人问津,气就不踢一处去。
“罢了,罢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不也至人间回去并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九曲溪畔慢慢地安远至山北牛栏坑。
这里奇峰杂乱,千岩竞秀。
武夷山的历史故事作文

武夷山的历史故事作文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中部,是福建第一山。
它有九峰、五石、三潭、九曲等名胜,自古以来就有“碧水丹山”之美称。
武夷山是中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
夷山脉北段东侧。
由九座山峰组成,分别为:天游峰、水帘洞、
大王峰、仰天岩、玉女峰、狮子岩、灵谷岩和武夷山,以天游峰
最高,海拔1290米。
武夷山是古代“闽”与“越”的分界线。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六国残余势力
卷土重来,遂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将楚国势力逐出岭南地区。
之后在此屯兵戍守,派人修长城防御匈奴,又在当地建造“五岭
之塞”以备北防。
后来,秦始皇又派使臣出使南越和朝鲜等地,
发动两次大规模的战争。
结果在公元前206年和公元前202年相
继灭掉两国。
为了巩固边防和防御北方的匈奴,秦始皇还派大将
蒙恬率军在此修筑长城。
据《史记》记载:“蒙恬于始皇十七年(前260)领百官初筑长城。
”这条长城东起临晋关(今河北定
州市)西至居庸关。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的来历-武夷山的传说故事
>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
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赣语、闽北方言和国语。
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
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武夷山的来历-武夷山的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候,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
那时,武夷山洪水泛滥成灾,逼得老百姓只好躲进山坳里过着穷苦的日子。
俗话说,山有顶地有主。
老人就带领老百姓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含辛茹苦地开山治水。
到了白发白眉白须的时候,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开山始祖了,于是人们尊称他彭祖。
彭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
说来也怪,他俩一落地便见风就长。
一阵春风吹过,他们能喊爹叫娘;二遍春雨飘洒,他们能站立行走;三瓣春茶绽芽,他们能下地奔跑。
兄弟俩聪颖过人,智勇双全,从小就跟随彭祖翻峻岭,钻密林。
因彭祖长年累月开山有功,当八仙在武夷山棋盘岩上饮酒时,乡民们
便去求仙人为彭祖赐寿。
彭祖活到880岁的时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
临走时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锄头和一弯弓箭,嘱咐两个儿子要继承祖业,日夜不停地开山治水,为百姓造福。
彭祖走后,两兄弟不忘父亲重托,扛起锄头,拿着斧子,背上弓箭就进山了。
他们挖呀挖,挖了天,挖出了九曲十八弯,治住了咆哮的山洪。
他们砍呀砍,砍了720天,砍倒了一丛丛荆棘,开出了一片片良田。
他们种呀种,种了1800天,种上了垄垄岩茶,栽上了稻谷和果树
兄弟俩又用弓箭射死了猛虎,除掉了恶豹,把山上捉来的野兔、野鸡、野猪等送给村里的乡民饲养。
他们还在山上种了琪花瑞草和珍贵药材,把山山水水装点成人间仙境,百姓们过上了鸡犬相闻,安宁幸福的日子。
彭武、彭夷死后,人们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为了纪念这一对开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此山,称这碧水丹山为武夷山了。
武夷民俗
喊山与开山
喊山与开山原是武夷山御茶园内举行的一种仪式,每年于惊蛰日由知县主持祭祀活动,在规定的程序中,茶农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以祈求神灵保佑武夷岩茶丰收、甘醇,是为喊山。
开山一般定于立夏前三日之内,茶农们赶早在制茶祖师杨太白塑像前静默行祭。
早餐后由专人带至休茶地,分散采茶,待太阳升起、露水初收之后,带山人向采茶工们分民烟卷,表示可相互对话,开山仪式才正式结束。
喊山与开山是武夷山茶农特有的习俗。
茶区三角戏
采茶戏有两个发源地:一是赣南九龙山茶区。
二是赣东铅山县武夷山茶区。
(而武夷山茶区实际上是包括武夷山南坡的崇安、光泽、建阳、建瓯等古代著名产茶地)。
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是武夷茶北销的重要集散地,采茶歌舞十分活跃,所以说武夷山茶区孕育着采茶戏的雏形。
枫坡拔烛桥
武夷山枫坡村的拔烛桥是一个很独特的民间习俗。
这个习俗和禁赌有关。
相传清咸丰八年(1858年),京官邱美金的大大(爹爹)见家乡赌博成风,土地荒芜,心中十分焦急。
于是,他心生一计,从京城传话称:由于赌博的瘴气遮住了家乡,麒麟看不见家乡的田,保不住丰收与平安,村民务必在正月里赶制百盏花灯、百个可插蜡烛的木架,在十四至十六日三天绕村游行,然后把花灯堆放燃烧,将赌具投入火中焚毁,清除瘴气,以求麒麟保佑。
乡民们遵此办法焚烧了赌具,安心生产,来年果然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此后,这种习俗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拔烛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