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疝气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疝气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疝气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疝气最佳方法疝气,又称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是指腹壁缺损或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脏器(如肠管、膀胱等)突出到腹壁下方或腹股沟区域的一种疾病。

疝气通常表现为腹股沟区域隆起、疼痛、不适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

中医治疗疝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医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疝气的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将介绍中医治疗疝气的最佳方法。

首先,中医治疗疝气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刺或灸烧,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疝气的目的。

针灸疗法对于疝气患者的腹股沟区域疼痛、隆起等症状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同时还可以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疝气复发。

其次,中药内服也是中医治疗疝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药认为疝气的发生与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内服中药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疝气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参苓白术散、生地黄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理脾胃、健脾益气的功效,对于疝气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此外,中医推拿按摩也是治疗疝气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拿按摩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法,通过对患者腹股沟区域的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舒缓肌肉,从而达到治疗疝气的效果。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的运行,对于疝气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总之,中医治疗疝气的最佳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内服和推拿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疝气的症状,促进康复,同时还可以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疝气的复发。

因此,对于患有疝气的患者来说,选择中医治疗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希望本文介绍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够对广大疝气患者有所帮助。

疝气的中医辨证治疗

疝气的中医辨证治疗

疝气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疝气的中药处方,治益气升提或理气散结。

一、处方:母丁香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

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敷固定,2天换药一次。

一般4~6次见效。

敷药同时,要积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难等。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

用法:上药分2份,分贴于肚脐部及两足心,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二、处方:活鲫鱼60~90克2尾,伴小茴10克。

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三、处方:大小茴香各3克,荔枝核5个,桔核10克。

用法:共研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四、处方:人参4克(党参15克),黄芪15 克,桂圆肉10克,升麻3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

五、处方:黄芪15克,升麻3克,大枣15克。

用法:水煎服。

肿物过大,不能回纳腹腔,小儿烦躁哭闹局部肿块明显隆起,紧张、压痛,时间一久,会造成被嵌顿的小肠坏死,要赶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六、处方:黄芪、党参(适量)与桂圆、荔枝、红枣(各5-7 粒,不去核)水煎,带茶饮。

在注意饮食的情况下,效果颇好,特别注意尽量少喝或不要喝酒。

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

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
2、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之槟榔佛手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3、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之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6、保持健康体重,坚持加强腹部肌肉锻炼。
7、积极预防、控制便秘,慢性咳嗽。
8、多吃高纤维食物。
9、避免免举、推挤、或拉扯重物。
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二、疝气的症状*三、疝气的预防措施
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1、疝气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之当归茯苓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肿块突出时,用于向上轻轻推挤有轻微阻力感随即很快消失。有时同时听到咕噜声。
此外,肿块突出时病人有下坠感,伴有胀痛或牵扯性腹痛。
3、老年疝气症状
老年疝气比较特殊,多由老年人体质弱造成。老年疝气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而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
老年疝气发生后老年人还会出现腹痛腹胀、便秘、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症状。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主治小儿疝气。

腹股沟疝中医治疗操作方法

腹股沟疝中医治疗操作方法

腹股沟疝中医治疗操作方法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股沟区域的缺陷脱垂至腹股沟区域的一种疾病。

在中医看来,腹股沟疝是由于脏腑下垂、气血不畅所致,治疗腹股沟疝主要是通过纠正腹股沟区域的缺陷,调理脏腑功能,使之恢复正常。

以下是对腹股沟疝中医治疗的操作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认识疾病:首先,中医治疗腹股沟疝需要明确疾病的病因和病情。

疾病的病因可能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起居、情志不畅等有关。

根据病情的轻重、气血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经络调理:腹股沟疝与经络阻滞、经络瘀滞有关,因此需要使用中医经络调理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穴位刺激、拔罐、刮痧等。

按摩腹股沟区域的相关穴位,如足阳明胃经的巨阙穴、足少阳胆经的盲俞穴,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达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3. 脏腑调理:中医认为腹股沟疝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需要调理相关脏腑。

根据个体情况,可以选择调理脾胃、肝胆、肾气等脏腑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中药有参、黄耆、山药、莲子心等,具有调补脏腑气血的功效。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调理对治疗腹股沟疝至关重要。

应注意食物的清淡化,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问题。

5. 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也有很大帮助。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强腹肌的力量,减轻腹股沟压力。

6. 避免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提重物等过量劳累的工作或活动,以免加重腹股沟区域的压力,增加疝囊的脱垂概率。

总之,中医治疗腹股沟疝主要通过纠正腹股沟区域的缺陷,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畅通来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腹股沟疝是一种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使用中药或操作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延误病情。

中医疝气治疗方法

中医疝气治疗方法

中医疝气治疗方法疝气是指腹内器官通过腹壁缺损处突出形成的疾病,常见于腹股沟、脐环和切口等部位。

中医学对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中药外敷治疗。

1.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疝气主要以调理脏腑功能为基础,以实际有效成分为主,辅以辨证施治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以下几种:(1)四逆汤:适用于寒多于热的小肠疝气,包括疼痛、突起时胀满有寒意、脐腹部触摸有寒冷感、喜温喜压等症状。

(2)理中汤:适用于气滞疝气,包括疼痛、胀满、脐部或腹鲜肿起、大便滞结等症状。

(3)气血两虚型用参黄耆芪蛤蚧合剂、参苏气活颗粒,补气养血;症状严重者可用复元膏等药物。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疝气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疝气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足三里、气海等,通过艾灸或针刺的方式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脏腑功能的调节,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轻疝气症状。

3.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是指将治疗疝气的中药制剂涂抹在腹壁上,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改善腹壁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常用的中药有双花膏、凡士林加胡椒酊等,将其涂抹于疝气部位,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此外,中医治疗疝气还包括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1)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等;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豆类、鸡蛋等,以帮助组织修复和再生。

(2)生活习惯养成: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总的来说,中医针对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中药外敷治疗。

同时,还需要通过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方法来辅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疝气,是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症状。

疝气发生的部位很多,如肚脐、腹股沟、小肠等。

小肠疝气要如何治疗呢?中医推荐了几款疗效不错的食疗偏方。

★一: 当归茯苓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7日为1疗程。

★二: 苓白术桂枝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

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三: 槟榔佛手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四: 其他中医偏方1: 1方[药物] 紫苏30克,艾20克,防风15克。

[制法] 上药煎滚。

[用法] 放脚盆内,先熏四面护紧,挨温洗之,重者两次根除。

用于小肠气、肾囊坚硬,小便不通者。

[出处] 《良方集腋》。

2: 2方[药物] 花椒30克,大葱7个,全瓜蒌1个,陈醋25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和匀,白布包好加水煎熬。

[用法] 熏洗患处,每天1次。

用于疝气偏坠。

[出处] 《中医外治法奇方妙药》。

3: 3方[药物] 苦椿树叶250克。

[制法] 煮滚放坛内。

[用法] 先熏后洗,每日数次,甚效,用于治疗疝气偏坠。

[出处] 《外治寿世方》。

4: 4方[药物] 鲜生姜汁1小杯。

[制法] 先用热水洗澡,待全身汗出时再将阴囊泡浸于杯中的生姜汁中,10多分钟后阴囊缩小如常。

用于小肠疝气。

[出处] 《中医外治奇方妙药》。

五: 中医认为,疝的发病多肝经有关,凡肝郁气滞,或寒滞肝脉,皆可致疝;亦有先天脏气薄弱,不能收摄而致疝者。

根治疝气不必开刀的内服外敷特效方

根治疝气不必开刀的内服外敷特效方

根治疝气不必开刀的内服外敷特效方
多年来,一直认为疝气病非开刀不能好,其实不然。

我花了很大的代价获得一个治方,已只好了许多患者。

内服方:橘核、木香、荔枝、柴胡、厚朴各10克,川辣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水煎服。

外用方: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子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

每次将1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一次。

说明:内服、外敷药同时进行。

轻者1次,重者2次可愈,不用开刀。

荐方人:山西宁强县沙河子乡黄家梁村二组王彦明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编辑的《老病号治病绝招》。

中医通治方之疝气2

中医通治方之疝气2

中医通治方之疝气2中医通治方之疝气21、属性:治七情所伤,遂成七疝,心腹胀痛,痛引腰胁连背,不可俯仰。

方见气门2、属性:治体虚冷,膀胱小肠气作,痛不可忍,每服一两,入盐炒吴茱萸茴香各一钱,生姜三片,葱白五十煎,空心热服。

方见寒门3、属性:治风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风入腹,五脏拘急,不得转侧。

大乌头(炮,去皮脐,二钱半)桂枝(不见火)白芍药甘草(炙,各二钱)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七片,红枣二枚,入蜜半匙,同煎至一盅,去滓食前服。

4、属性: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诊其脉沉紧,是肾经有积冷所致。

方见气门5、属性: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

延胡索(三钱,炒)附子(炮,去皮脐)木香(不见火,各二钱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七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6、属性:治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金铃子(去皮核,取肉一两,用巴豆七粒,去壳同炒令黄色,去巴豆不用)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热盐酒调服。

7、属性:治七疝,久而不愈,发作无时,脐腹坚硬疼痛。

野狼毒(锉炒)川乌(炮,去皮脐)芫花(醋炒,各二两)椒红(炒)干姜(炮)干漆(炒烟尽)三棱鳖甲没药(各半两)全蝎(去毒,九枚)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用生姜汤或温酒送下,孕妇不可服。

8、属性:治心疝,小腹痛闷不已者。

木香陈皮良姜干姜诃子(去核),枳实(以上各一钱半)草豆蔻黑牵牛川芎(以上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或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白汤调服。

9、属性:治肾虚无阳,小肠气痛,小腹外肾脐冷,兼治湿证。

附子(生用)香附(各二钱)沉香荜澄茄辣桂甘草(炙,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七片,煎至一盅,空心服。

10、属性:治无阳,脐冷疝气,兼治湿证。

辣桂川白姜吴茱萸(用酒醋浸一宿,焙干,以上各一钱)良姜茴香(炒)荜澄茄缩砂仁木香茯苓益智仁甘草(炙,各八分)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如何治疝气的方法
导语:疝气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病症,但是,每次疝气发生都不代表这同一种病症,当疝气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什么?该怎么解决呢?是否要去医院就诊?其实
疝气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病症,但是,每次疝气发生都不代表这同一种病症,当疝气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什么?该怎么解决呢?是否要去医院就诊?其实,中医博大精深,可以更好的治疗疝气。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中医治疝气的方法。

提起疝气,很多人倒是都多少有所了解,但是大多人还是觉得这是小儿疾病。

但是根据近两年来的医疗调查,老年疝气的发病率在一直攀高,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信号。

而且很多时候疝气的治疗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却非常容易复发,让老年患者深受其害。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治疗疝气倒是一种温和却能去根的好办法。

疝气,是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症状。

中医认为,疝的发病多与肝经有关,凡肝郁气滞,或寒滞肝脉,皆可致疝气,成年疝气的中医治疗多选用温补肝肾、散寒之品。

老年疝气的中医治疗主要采用食疗方法,下面介绍老年疝气的中医治疗以供参考。

1.茴香香乳煎。

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同水煎。

每日1次,饮服后取汗。

有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

2.荔枝粥。

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

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纸煨麻雀。

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

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