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核心素养(2) 科学思维型作业(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核心素养(2) 科学思维型作业(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核心素养(2) 科学思维型作业(全国通用)

核心素养(2)——科学思维型

命题范围

①归纳与概括;②演绎与推理;③模型与建模;④批判性思维;⑤发散性思维1.(2018·郑州一测)饥饿状态下,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进食后,小肠微绒毛局部葡萄糖浓度由于二糖的水解而升高,细胞通过GLUT2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GLT1和GLUT2都属于载体蛋白,两者都应该具有ATP水解酶活性B.图中的二糖可能是麦芽糖

C.SGLT1和GLUT2同时存在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葡萄糖通过SGLT1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性吸收所需营养物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物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

解析SGLT1和GLUT2都是用于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据题干信息,GLUT2是细胞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该过程不消耗能量,因此没有ATP水解酶的活性,A错误;麦芽糖能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图中二糖可能是麦芽糖,B 正确;据题干信息,饥饿时细胞通过SGLT1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而当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细胞通过GLUT2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二者同时存在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C正确;载体蛋白SGLT1主动运输葡萄糖体现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性吸收所需营养物质,D正确。

答案 A

2.(2018·贵阳市一模)某学生取甲、乙两纸盒,准备若干写着“A”“a”的卡片,在甲中放入“A”“a”卡片各10片,摇匀,乙做同样处理,开始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纸盒分别代表了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

B.可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不影响统计结果

C.将分别从甲、乙盒中取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若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再向甲、乙盒中各加入等量写着“B”“b”的卡片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解析据题干信息,两个纸盒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正确;甲、乙两盒中卡片的数量可以不等,只要每个纸盒中两种卡片的数量相等就可以,B正确;从甲、乙两盒中各取一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向甲、乙盒中各加入等量写着“B”“b”的卡片不能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不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答案 D

3.(2018·湖北名校联盟)三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共享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使用果蝇作为模型动物,分离出了被称为Period的基因,此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日常节律。现代分子生物学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运用的技术是()

A.荧光标记法B.类比推理法

C.标志重捕法D.假说—演绎法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解析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故A正确。

答案 A

4.(2018·重庆市一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果蝇成为遗传学经典材料的原因之一。现让表现型均为灰身直毛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果蝇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1雌果蝇中表现为灰身直毛的概率为3/16

D.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代可能出现黑身果蝇

解析杂交子代中,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为1∶1,雌性个体都是直毛,没有分叉毛,说明直毛和分叉毛的遗传与性别有关,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A正确;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由于表现型均为灰身直毛的果蝇杂交,F1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既有灰身也有黑身,因此灰身对黑身是显性,直毛对分叉毛是显性,如果灰身基因用B表示,直毛基因用A表示,则亲本基因型为BbX A X a、BbX A Y,F1雌果蝇中表现为灰身直毛的概率为3/4×1=3/4,C错误;F1中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Bb,自由交配后代会出现黑身果蝇,D正确。

答案 C

5.(2018·辽宁省五校协作体联考)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解析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但不参与细胞识别,A错误,B正确;动物细胞膜上还含有胆固醇,胆固醇与多糖不能构成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C错误;胆固醇和蛋白质也不能构成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D错误。

答案 B

6.(2018·湖南岳阳一模)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C.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D.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生殖隔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运用知识分析推理的能力。考查的生物核心素养为理性思维。

解析T时刻,种群甲中A的基因频率为0.8,则a的基因频率为0.2,则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2×0.8×0.2=0.32。种群乙中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则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2×0.8×0.2=0.32,A正确;T时刻无法判断甲乙种群的数量是否相等,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种群混合后,不能

简单地判断A的基因频率为0.5,B、C错误;通过图形分析,A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种群甲在其生活的环境中生存,a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种群乙在其生活的环境中生存,环境通过作用于表现型间接作用于基因型从而影响基因频率,D 错误。

答案 A

7.(2018·华师一附中等八校一联)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

B.伤口较浅时,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

C.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

D.利用麦芽和酵母菌在持续通气的发酵罐内可以生产啤酒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进行判断。

解析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型生物,当伤口较深时,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B错误;水稻根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因此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C正确;利用麦芽和酵母菌生产啤酒时,先进行通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后密闭发酵罐,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错误。

答案 C

8.(2018·汉中市一检)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属于作出的假说

C.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自交实验

D.与类比推理法相比,假说—演绎法所得结论更可靠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析孟德尔根据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以及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从而提出问题,A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属于假说的内容,B正确;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C错误;假说—演绎法通过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因而,该方法所得结论比类比推理法更可靠,D 正确。

答案 C

9.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实验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0 ℃、20 ℃、40 ℃、60 ℃、80 ℃和100 ℃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两部分,每部分各含有一半的细胞核

C.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分别给不同组小鼠注射蒸馏水和甲状腺激素溶液

D.研究低温对不同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影响,分别将植物甲的根尖和植物乙的芽尖用低温处理

解析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为自变量,应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A正确;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B错误;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应分别给不同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和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甲状腺激素溶液,C错误;研究低温对不同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植物种类,所选植物的部位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D错误。

答案 A

10.(2018·江西吉安八校联考)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

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

B.赤霉素与脱落酸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种子萌发的物质变化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解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二者为拮抗关系,且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不可相互代替,A正确,B错误;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赤霉素不能直接催化淀粉水解,C错误;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有利于种子的保存,故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脱落酸含量,D错误。

答案 A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47251379.html,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王娇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0年第02期 目前,随着新课标教学理念的逐渐推广,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引起广大一线教育者的密切关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尤为注意学生数学运算思维的形成,推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字感知能力的提升,因为这些方面,都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连,是新课标、新课改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更是课堂教学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小学数学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计算知识,以计算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正确数学思想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识,空间观念的建构,创新思维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结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课堂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如下几点思考和探究,希望能对各位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一、融入游戏化的探究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场所,而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科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探究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在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小组随机提供20道混合运算的计算题,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计算速度又快又准确,然后把小组计算的结果进行展示,观察他们独特的解题方法,可以看到有的小组中出现了简便的算法,让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明确,帮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结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传统的说教式课堂,已经无法与新课标的发展相一致,更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变革陈旧、滞后的填鸭式教学尤为必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把学生摆在重要的位置,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实施“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内容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而是把这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知识的对比、观察和总结,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计算,找到规律并进行归纳,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探索出多边形面积计算与特殊图形的关系,实现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转化,构建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浅析(1)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浅析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 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

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 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 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 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

初中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各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6):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物理(4):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化学(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生物(4):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语文(4):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历史(5):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政治(4):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地理(4):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艺术(3):艺术感知能力、艺术审美情趣、艺术创意表达 音乐(4):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美术(5):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 体育与健康(3):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通用技术(5):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信息技术(4):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英语(4):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学科核 心 素 养 具体表述 数 学(6)数 学 抽 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 辑 推 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 学 建 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浅议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培养计算思维

浅议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培养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初中信息技 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培养计算思维。随着我国迈入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激活计算应用意识,无论对学科建设还是个人成长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这也恰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选择。 标签: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计算思维 我国现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计算思维列为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重要一部分。所谓计算思维,主要指学生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方法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时形成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活动过程。如果中学生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那么就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汲取广泛的信息资源,通过归纳、总结、类比、分析、判断等多元方法,合理运用算法实现问题界定、数据整合以及模型构建等。因此可以说,培养计算思维既是规范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案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介绍几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渗透自主探究方法,树立计算思维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关键不在于简单的操作,更注重设计、思考与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计算思维意识,提高计算思维应用能力,基于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方法、手段与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循环结构(For循环)”时,为了激活探究意识与计算思维意识,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小组发放一根灯带;大家经过观察发现,灯带上的小灯泡按照顺序一盏一盏地亮起,直到所有灯泡都点亮,再从头循环。此时,如果利用学过的流程图来分析灯带循环亮起的原理并实际制作,虽然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但是却发现处理顺序结构的过程非常繁琐,那么正当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时,我趁机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启发学生的思路——循环结构与循环变量。如果基于循环结构流程图而设计与运行程序代码,在VB程序中运行循环代码,学生惊喜地发现达到了灯带循环亮起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判斷、质疑与创新,从旧知识的基础流程图过渡到新知识的循环结构流程图,深刻地体会计算机程序的环环相扣与相辅相成,并且在解决问题和迁移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计算思维。 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启发抽象计算思维 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涵盖的方面非常广泛,既有基本的评估思维、算法思维,也有拔高式的抽象思维、概括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与知识分享,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创新的习惯。 4.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着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将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下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下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03-05T09:29:59.84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作者:石近勇[导读] 现代社会中普遍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正逐步改善人们学习与生活方法,计算思维已成为现代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浙江省诸暨市 311800)摘要:现代社会中普遍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正逐步改善人们学习与生活方法,计算思维已成为现代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高中信 息技术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做好培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措施。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计算思维能力 2018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围绕4方面核心素养展开教育培训,其中将计算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做好相关研究分析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性 1.1 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 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升高,我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需要重视培养具备先进技术的人才,而综合性人才首先具备的就是创新思维,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加快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1.2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义务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思维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同时还在讲授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种方式对于刺激学生的计算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这种教育改革也是高中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培养现状 2.1 计算思维培养缺少具体指导意见以前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及管理等信息素养,但十数年过去后这个课标要求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新课标针对性提出要求,但要求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要结合课程内容,如利用“编程”思想培养与提升学生学生计算思维。 2.2 不重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意识随着“计算思维”的正式提出,以前部分高中信息技术的错误认知得到纠正:计算思维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这种误解的存在使得高中教师忽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教师侧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及作品设计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忽视计算思维渗透与培养。 2.3 高中生缺少培养计算思维的兴趣高中生已经经过初中与高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初步具备信息饲养,并可以运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处理简单的东西。现阶段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要建立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并转变学生平面感性设计思维模式,利用算法求解完成思路。但缺少针对性行训练计算思维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意改变认识计算机的模式,觉得计算机编程难度过大,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措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于高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明确要求高中教育要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和发展,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甚至对高中在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上提出了法律层面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高中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3.1 丰富信息技术课堂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及学生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适当补充与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课堂教学完成这一目的。如,利用文档工具对文章进行编排与整理,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限制,打开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塑造出轻松、和谐及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分析、回答问题,实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并启发创新意识的目的。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并分析,提出有效的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寻求新颖的思路与方法,借助自我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此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点融合贯通起来,并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3.2 循序渐进,感受计算思维训练的乐趣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过程中,并坚持由易到难、从简至繁的基本原则,并逐步深化思考难度,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模式。如,计算机学习中程序三个基本结构循环语句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做出合适的教学设计,设计的问题如表1所示。表1 程序设计提出问题的内容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启动,作为非高考学科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方面。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老师们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新高考与新课改》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谈一下我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新出现的内容,很多老师对其不了解、不理解。在很多文献中言计算思维必提编程和算法,让人觉得非常高深难懂。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计算思维有这样的解释:“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以文本信息加工单元教学为例,我认为“运用计算机解决图文混排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就是计算思维。这里面包括资源搜集、整理、提炼、设计、美化、批判、操作等诸多思维活动,当然所有思维都是围绕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解决好文字和图的混合排列问题。再如,信息资源管理单元的如何合理的管理桌面图标、文件,使我们在使用电脑时能够高效的找到所需的文件和软件,这也是计算思维。这些计算思维的深度相比程序设计中的抽象、建模、设计算法而言是简单的,但更具普适性。

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老朋友,当前的课标和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谈信息意识的培养,不过新课标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课标中的解释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学生在遇到信息处理问题时头脑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过程、使用工具、具体方法的快速反应。例如文本加工单元学生面对“美食秀”这个主题任务在头脑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里其实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学科,其最初的构思规划会设计语文、艺术、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更多的为其搭建平台,然后用技术去帮助去实现综合各科知识所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也需要帮组学生形成解决方案。这个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的敏感度具体体现为:使学生在遇到图文混排问题时,头脑中快速出现排版的工作流程、各种排版的样式、图片环绕方式艺术效果等处理方法、文字的大小字体间距等处理方法……“信息价值得判断力”是指对信息真伪性、权威性、时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鉴别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从个性和共性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

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即计算思维。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3)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掌握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运用其从事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尊重公共规范,既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的个体合法权益,也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启动,作为非高考学科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方面。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老师们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新高考与新课改》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谈一下我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新出现的内容,很多老师对其不了解、不理解。在很多文献中言计算思维必提编程和算法,让人觉得非常高深难懂。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计算思维有这样的解释:“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以文本信息加工单元教学为例,我认为“运用计算机解决图文混排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就是计算思维。这里面包括资源搜集、整理、提炼、设计、美化、批判、操作等诸多思维活动,当然所有思维都是围绕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解决好文字和图的混合排列问题。再如,信息资源管理单元的如何合理的管理桌面图标、文件,使我们在使用电脑时能够高效的找到所需的文件和软件,这也是计算思维。这些计算思维的深度相比程序设计中的抽象、建模、设计算法而言是简单的,但更具普适性。 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老朋友,当前的课标和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谈信息意识的培养,不过新课标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课标中的解释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学生在遇到信息处理问题时头脑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过程、使用工具、具体方法的快速反应。例如文本加工单元学生面对“美食秀”这个主题任务在头脑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里其实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学科,其最初的构思规划会设计语文、艺术、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更多的为其搭建平台,然后用技术去帮助去实现综合各科知识所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也需要帮组学生形成解决方案。这个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的敏感度具体体现为:使学生在遇到图文混排问题时,头脑中快速出现排版的工作流程、各种排版的样式、图片环绕方式艺术效果等处理方法、文字的大小字体间距等处理方法……“信息价值得判断力”是指对信息真伪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表现性等方面的判断能力。在本节课中具体体现在适用性和表现性上。适用性是指学生从众多素材中挑选出适合自己主题的图文。表现性是判断自己作品是否利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我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