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部分优秀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第1-4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的是()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在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是()。

A、基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操作者3、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扮演着()种角色。

A、3种B、5种C、9种D、10种4、认为管理者应该具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学者是()。

A、亨利·明茨伯格B、卢森斯C、卡兹D、法约尔5、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应该拥有更多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关系技能6、任何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指()。

A、人本规律B、权变规律C、循环规律D、择优规律7、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是()。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8、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是()。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9、人性的两套系统性假设——X理论和Y理论是由()提出的。

A、泰罗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0、《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作者是()。

A、孔茨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1、“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

A、安索夫B、孔茨C、彼得·圣吉D、亚当·斯密12、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西蒙B、马克斯·韦伯C、卡兹D、法约尔13、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的应该是()。

A、汉穆拉比法典B、胡夫金字塔C、罗马天主教会D、古代印度孔雀王朝14、企业流程再造一般分为()过程。

A、3B、4C、5D、515、目标管理的最早提出者是()。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教科书普遍认为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是()。

数据结构(C++)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C++)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第一次作业数据结构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后缀形式为ABC *+DE-/,则其中缀形式为 _________。

a、(A+B *C)/(D-E)b、A+B*C /D-Ec、(A+B*C)/D-Ed、A+B*C/(D-E)( )2.若某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第一个结点,则采用________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假设链表仅设有一个first指针)。

a. 单链表b.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c. 单循环链表d. 双链表( )3.设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A,B,C,D,则所得到的输出序列不可能是_______。

a. A,B,C,Db. D,C,B,Ac. A,C,D,Bd. D,A,B,C( )4.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个元素及其直接前驱的值,则采用_____存储方式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单链表( )5.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

(1≤i≤n+1)a、O(0)b、O(1)c、O(n)d、O(n2)( )6.若指针L指向一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的头结点,该表为空表的条件是_______为真值;a. !( L -> link );b. L == (L -> link) -> link;c. L -> link;d. L == L -> link;( )7.用数组A[0..N-1]存放一个循环队列,一元素出队时,其队头指针front的修改方法是________:a. front = (front + 1) mod N;b. front = (front - 2)mod N;c. front = front + 1;d. front = front – 2;( )8.若用Head()和Tail()分别表示取广义表的表头和表尾,广义表A=(1,2,(3,4),(5,(6,7))),则Head(Tail(Head(Tail(Tail(A)))))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软件工程第一次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软件工程第一次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软件工程第一次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5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结构化分析建立功能模型的工具是()
A、DFD
B、判定树/判定表
C、SC
D、结构化语言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
A、确认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单元测试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黑盒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试()
A、结构合理性
B、软件外部功能
C、程序正确性
D、程序内部逻辑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
A、瀑布模型
B、对象模型
C、螺旋模型
D、层次模型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建立原型的目的不同,实现原型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下列不正确的类型是()
A、用于验证软件需求的原型
B、垂直原型
C、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原型
D、用于演化出目标系统的原型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将是面向对象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A、Booch方法。

成本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含答案

成本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含答案

《成本会计学》第一次作业一、某企业有供水、运输、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情况如下表所示: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20XX年X月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875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12.50管理费用 312.5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一供水车间 5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54.66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72.88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18.22管理费用 454.2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37.18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744.16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32.55管理费用 186.11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00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供水车间单位成本=5000/10000=0.5分配转出费用:运输0.5×600=300 受益量=200+120=320 机修车间0.5×1400=700运输车间单位成本=3000/15000=0.2 受益量=300+160=460 分配转出费用:供水车间0.2×1000=200机修车间0.2×800=160机修车间单位成本=2000/5000=0.4 受益量=700+160=860 分配转出费用:供水车间0.4×300=120运输车间0.4×400=16020XX年X月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XX年X月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20XX年X月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1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728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8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56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60管理费用 2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200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3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84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66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88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22管理费用 4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450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44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92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64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768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40管理费用 19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400(2)如果实际费用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不大,可直接将差异额计人“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 74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74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4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512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20XX年X月设供水车间的单位成本为x,运输车间的单位成本为y,机修车间的单位成本为z。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1
A A
8
1
f ,5
5 a,8
1
a,5
1
238 1 2.416 583.5
235
2.7
1.692
680.9 1 1.72%
9、设核燃料中 235U 的富集度为 3.2%(重量),试求其 235U 与 238U 的核子数之比。
解:设 235U 与 238U 的核子数之比为 ,则富集度为
解:查表得: f ,5 583.5 b,a,5 680.9 b,a,8 2.70 b, a,c 0.0034 b
a,
f
5
N A
A5
a,5 8
N A
A8
a,8
a
a,C
a, f
C
N A
AC
a,C
5
N A
A5
a,5 8
N A
A8
a,8
热中子利用系数:
f a, f
5
N A5
A
a,5
235
故消耗的 U 量为
m (1 ) 3.125 1010 Eth A103 NA
(1 0.169) 3.125 1010 1.8 1012 235 103
0.0257kg
6.022 1023
8.(1) 计算并画出中子能量为 0.0253eV 时的富集铀的参数 与富集度的函数关系。
8
N A
A8
a,8
a
C
N A
AC
a,C
5
N A
A5
a,5
8
N A
A8
a,8
a,5
1
A5
A8
a,8
A5 AC

(完整版)第一次作业答案

(完整版)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一、计算题1.某企业年初投资100万元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得净收益10万元,投资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

【要求】(1)计算该投资项目年收益的现值和终值。

(2)计算年初投资额的终值。

解:(1)年收益现值P= 10×(P/A,5%,10)= 10×7.7217= 77.217 (万元)年收益终值F= 10×(F/A,5%,10)=10×12.578=125.78(万元)(2)年初投资额终值F=100×(F/P,5%,10)=100×1.6289=162.89(万元)2.某人准备5年后支付一笔10 000元的款项,年利率为5%。

【要求】计算此人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5年的复利利息为多少元。

解:复利现值P=10000×(P/F,5%,5)=10000×0.7835=7835(元)复利利息I=F-P=10000-7835=2165(元)3.某企业2003年年初投资一个项目,预计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年末可获得净收益20万元,年利率为5%。

【要求】计算该投资项目年净收益的终值和现值。

解:年净收益的终值F=20×(F/A,5%,5)=20×5.5256=110.512(万元)年收益的现值P=20×[(P/A,i,m+n)﹣(P/A,i,m) =20×[(P/A,5%,8)﹣(P/A,5%,3)=20×(6.4632﹣2.7232)=74.796(万元)4.某企业投资一个项目,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连续投资3年,年利率为5%。

【要求】(1)计算该项目3年后的投资总额(2)若3年的投资额于年初一次性投入,投资总额是多少?解:(1)预付年金终值F=10×(F/A,5%,3)×(1+5%)=10×3.1525×1.05=33.10(万元)(2)预付年金现值P=10×(P/A,5%,3)×(1+5%) =10×2.7232×1.05=28.59(万元)5.A投资项目的年利率为8%,每季度复利一次。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甲忘带家门钥匙,邻居乙建议甲从自家阳台攀爬到甲家,并提供绳索以备不测,丙、丁在场协助固定绳索。

甲在攀越时绳索断裂,从三楼坠地致重伤。

各方当事人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甲诉至法院。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司法考试试卷三第11题)A.法院可以酌情让乙承担部分赔偿责任B.损害后果应由甲自行承担C.应由乙承担主要责任,丙、丁承担补充责任D.应由乙、丙、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答案及解析】A。

本题的考点主要是一般侵权行为、过错责任。

丙、丁二人在主观上对于绳索断裂导致甲坠地受伤并无故意或过失,故选项C、D可排除。

而乙因建议甲攀越自家阳台并提供绳索,应认为对于损害的发生有一定过失,因此应承担一定责任,但主要过错在甲本人,故A选项说法正确。

2、李某与黄某未婚同居生子,取名黄小某。

后李某和黄某分手,分别建立了家庭。

黄小某长大后,进入演艺界,成为一名当红歌星。

星星报社专职记者吴某(工作关系在报社)探知这一消息后,撰写文章将黄小某系私生子的事实公开报道,给黄小某造成极大痛苦。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该报道侵害了黄小某的隐私权B.该报道侵害了黄小某的荣誉权C.吴某应对黄小某承担侵权责任D.星星报社应对黄小某承担侵权责任【答案及解析】AD。

侵害名誉权、荣誉权与侵害隐私权的最大区别是,前者需要捏造事实进行侮辱诽谤,后者只需要未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披露就行了。

通俗地说,侵害隐私不但不需要捏造事实,恰恰要求披露的是真实的事实。

本题中,吴某(工作关系在报社)将黄小某的私人信息公开报道,属于事实,没有进行捏造,所以不构成侵犯名誉权、荣誊权,但确实侵害了黄小某的隐私权,故A项正确。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第1款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发现学习:就是指教师不是用定论的形式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或做些必要的提示,让学习者通过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知识,实现知识的同化。

2、入学准备(School readiness):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

3、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材料有内在的逻辑意义,且能与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建立有机的联系,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来理解新知识的学习方式。

(或:是指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4、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讲解定论的方式,向学习者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者通过同化接收系统的书本知识5、学习(广义):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

6、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奥苏伯尔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

7、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是指效仿特定动作或行为的一种学习模式。

8、替代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不管是受到奖励还是受到惩罚),不需自己直接反应或亲自体验其结果儿进行的学习。

9、应答性反应:是先由已知刺激物引起的反应,是强化物和刺激物相结合的过程,强化是为了加强刺激物10、刺激的泛化:是指人与动物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射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出条件反射。

11、试误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于20世纪初提出了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

他根据自己一系列以动物为对象进行的实验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

12、配对联想学习:在学习实验中,学习材料成对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优秀答案供大家相互学习参考1.首先,从期望损失看,E a=100*50%=50,Eb=1000*5%=50,Ea=Eb,两者是相等的。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损失背后往往存在着收益的可能性。

那么第一种情况50%损失100的背后很可能是50%收益100的可能性,而第二种情况5%损失的背后很可能是5%收益1000的可能性。

那么,作为一个风险偏好者,我会对50%的可能性损失100美元更厌恶,因为我愿意承受5%损失1000的风险从而换来1000元收益的可能性。

<o:p></o:p>2.我认为保险业出现垄断是利弊兼有的。

<o:p></o:p>首先,在大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根本经济特征,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因此我们对垄断应该是持反对态度的。

而在现实中,垄断行为确实对保险市场造成了损害,如目前保险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经营行为,大型保险公司与政府部门如一些教育部门和公共企业(如铁路、公路、民航等公共企业)联合强制卖保险,就像有些公司拿教育部门的“红头文件”,向学生强行推销意外伤害险,就像老师上课讲的铁路局所征收“不为人知”的意外险,这些都是危害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行为,应该被规避的。

另外,反对保险业垄断也是我国当前建立完善保险体制,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垄断的保险人存在很大弊端。

<o:p></o:p> 其次,在学习了保险课上的大数原则,联系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后,我也看到了垄断保险人对保险业的推动原则。

根据大数原则,随着保险标的数目的增加,实际赔付与损失期望值的偏差变小,保险人以此预测所有被保险人面临的整体风险,承保单位数越大,保险人对风险的估计就越准确。

由此可见,垄断的保险人掌握了更为全面的市场信息后能更准确地估测风险进行决策,有利于保险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另外从宏观角度出发,垄断的保险人出现有利于应对国际竞争、提升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力,还能有效的节约保险业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垄断的保险人也对保险业有很大推动作用。

<o:p></o:p>3.我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大数原则,即承保单位数越大,保险人对风险的估计就越准确的基础上得出的。

首先,为准确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保险公司必须掌握大量的经验数据。

经验数据越多,对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就越准确。

最大的保险公司相对而言掌握了最全面的市场信息,能做出最准确的决策分析,制定最合理的保费。

其次,最大的保险公司相对拥有最雄厚的资金,最良好的信誉,理赔能做到公平、公正、迅速,对投保人而言是最有保障的选择。

最后,最大的保险公司能为投保人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投保人提供专业的投保指导。

<o:p></o:p>4.风险是或然发生的、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其不确定的后果与人们的期望有所偏差的事件。

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损失而进行风险管理。

“不要超过你的承受能力去冒险”是风险管理的原则,人们不希望风险造成超乎承受范围的损失,即为了避免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冒险,就会选择保险公司选择投保来规避风险。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句话是投保的原因。

然而,那些最容易面临风险的、最需要选择投保的人很可能无力承担保险费,即“最需要保险的人是那些最无力负担保险的人”,由此引出社会保险存在的意义。

政府为无力投保的人们提供社会保险,但是这种“保险应该最为最后的救助手段”,即政府的救济不应该成为主流,而是一种辅助手段。

<o:p></o:p>from陈丽羽(10300680280)1、我认为后一种更加让人厌恶,因为大部分人属于风险厌恶,在损失的期望相等的情况下,作为一个风险的厌恶者,并不会选择损失为1000元的后一种方案,因为在他们看来,1000元的损失相对于100元的损失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虽然两者的期望损失是相等的,但他们仍然会选择比较稳妥的第一种做法。

只有风险爱好者会对第二种方案比较满意,而对于风险中性者,两个方案选哪一个都是等效的。

2、同意,在不考虑由于垄断带来的服务提供方任意提价给买方带来的恶性影响时,根据大数法则,似乎保险业经营者只有在投保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会对于某一个投保事件发生的概率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而且判断的准确程度随着投保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如果市场上只有一家保险公司,那么这样就是最具有效率的,能够说使市场的资源得到了最优化配置,所以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3、这种说法正确,因为保险本来就带有集资互助的性质,其实就是向大量的人收取少额的保费,然后在少数人遭遇到特定的损失之后将大家集资的钱赔付给少数人。

选择规模比较大的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公司他的客户群比较大,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偶然性的赔付较多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影响甚至是倒闭的风险。

客户群的规模越大,保险公司的清偿能力越稳定。

4、不要超过你的承受能力去冒险就是说人们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自己对于可能的损失的承受能力,不要在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去追逐利益,一旦遭受到自己不能承受的损失,将直接导致破产。

对于大多数人,是风险的厌恶者,他们的确是这样做的。

最需要保险的人是那些最无力负担保险的人保险的产生其实是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保险本身带着奢侈品的色彩。

在社会上,最需要保险保障的人往往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社会上的穷人,而这些穷人正是最无力负担保险这些奢侈品的人。

保险应该最为最后的救助手段保险的赔付往往是以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前提的。

保险的作用就是在这些让投保人无力承担的损失发生时对投保人做出救济。

所以大家在签署保险合同时就会发现保险赔付的范围其实都是很重大的人身财产事故。

而且赔付款要比保费高出好多倍,也是这个道理。

保险赔付作为一种对既成损失的救助手段,其实应该在人们采取的其他预防手段和救济方案实行完毕后再进行。

from吕笑宇(10300680048)1、损失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影响着个人对危险感觉的强烈程度。

你觉得50%的可能性损失100美元与5%的可能性损失1000美元,哪个更令人厌恶?为什么?答:5%的可能性损失1000美元更令人厌恶。

因为从数目上讲1000美元比100美元要多出许多,虽然1000美元的损失可能性仅为5%,是损失100美元可能性的十分之一。

但是,这并不是说1000美元就没有可能损失,损失100美元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1000美元对于我来说就是比较多,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数目了。

2、“从大数定理的观点看,保险业最有利、最合逻辑的发展应当是出现垄断的保险人。

”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答:同意。

对于保险业本身来说,最有利的就是可以汇集大量的资金并且承担较小的风险。

保险业出现垄断的保险人就意味着投保人只能有着一个选择。

那么,垄断的保险人就有条件可以汇集最多的资金,获得最多的保险标的。

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就可以充分发挥蓄水池的功能。

而保险标的的增加可以使实际赔付与损失期望值的偏差率减小,那么保险公司就可以做出准确的估计,将风险分散以达到较小的风险值。

另外,保险标的的风险有大有小,并且发生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拥有越多的保险标的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数量及时间来分散风险。

(理论上我是同意垄断保险人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垄断在现行的经济运行环境下是非常不利于整体市场运作的,并且,被保险人也具有多样性的选择,如果只是一家保险公司,可能有一部分人会选择不投保。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当优先购买最大的保险公司的保单。

”这一结论是在什么基础上得出的?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答:同意。

从风险集中及大数定理的观点来看,应该购买最大的保险公司的保单。

投保人投保的原因大多都是为了规避风险,以防万一。

他们所追求的通俗来说就是一份安心,那么就需要去比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保障性。

大的保险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客户群体,即是拥有庞大的资金,繁多的险种,丰富的保险经验。

那么,他们所能提供的支持也是最有力的。

投保人购买保险就是将风险集中于保险公司及其被保险人这一个大的群体上去,那么群体越大平均到个体上去的风险就越小,所以购买大保险公司的保单总体上讲是比较有保障性的。

4、试解释一下几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存在关系的话:“不要超过你的承受能力去冒险”、“最需要保险的人是那些最无力负担保险的人”、以及“保险应该最为最后的救助手段” 答:这三句短句可以组成一个长句,“最需要保险的人是那些最无力负担保险的人,不要超过你的承受能力去冒险,保险应该最为最后的救助手段。

”这句话针对的是广大的社会群体。

所谓保险,就是社会保障的一种。

保险的功用就是提供资金物质的支持,那么那些连保险都负担不起的人应该是最需要保险支持的。

这句话是让人们正确的定位保险的位置。

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对于投保人来说是一个保障。

但是,不能应为投了保就为所欲为。

风险的承担者最后一定是自己,所以,在冒险的时候应该首先评估承受的风险和带来的后果,有一些后果是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的,保险公司所能承受的只是物质上的损失,只能减少你的损失,但不能保证你没有损失。

其他方面的损失还是需要自己来承担,因此不能把保险视为救命稻草,仍需三思而后行。

From王若兰(10300680224)1. 两种情况的期望损失相同,均为50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对两种损失的厌恶程度取决于其对风险的偏好。

即假设其最初资产为X(X>1000),通过比较期望效用E(u1)=(1/2)u(X-100)和E(u2)=(1/20)u(X-1000)分别在风险偏好,风险规避,风险中性三种类型的效用函数下的大小,以此来确定不同人所做的选择。

对于风险规避型的个人,其效用函数的边际效用随资产的下降而上升,即在期望损失相同的情况下,E(u1)>E(u2),因此他(她)会更厌恶5%的可能性损失1000美元。

对于风险中性的个人,具有同一期望的不同概率损失是无差异的,因此他(她)对于两种损失情况是无所谓的。

对于风险偏好型的个人,其效用函数的边际效用随资产的下降而下降,即在期望损失相同情况下,E(u1)<E(u2),因此他(她)会更厌恶50%的可能性损失1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规避是大多数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因此可以推断多数情况下后者更令人厌恶的可能性更大。

2.不同意。

尽管按照大数定律,当拥有足够多的的标的时,保险公司可以估算出极为精确的损失概率并由此确定一个合理的费率,从这里看,一个垄断的保险人的确更有利于制订合理的保费以保障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共同利益。

但是在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经济体制下,一个垄断的保险公司势必会面临如下的几个问题:首先,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