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资源优势

合集下载

南海的资料50字

南海的资料50字

南海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

其范围包括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沿岸的南北向海域。

南海的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比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总和还要大。

南海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

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其拥有主权。

南海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非常复杂,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包括珊瑚礁、海草床、海洋生物多样性等。

此外,南海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近年来,南海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不断变化,周边国家不断加强海上开发和军事存在,南海争端也日益增多。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以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

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

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南海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区,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南海的渔业资源主要包括各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贝类等。

这些资源对于地区国家的渔业发展和人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的简要解释:1. 渔业资源丰富:南海的生态环境和海洋条件提供了良好的渔业资源生长环境。

南海有着丰富多样的鱼类资源,如鲔鱼、鲭鱼、黄鳍金枪鱼等,以及对热带海洋环境适应性强的虾类、螃蟹、贝类等。

这些资源是地方经济、食品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由于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南海的渔业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的威胁。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南海沿岸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渔业和保护区的划定、控制渔业捕捞量和期限、禁止破坏性捕捞方式等。

3. 国际合作和管理机制: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是一个跨国的合作问题。

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建立了一些管理机制和政策规则来管理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例如,南海各国进行了渔业资源评估和监测,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共享、执法合作和互惠措施等。

4. 遵循国际法和准则:南海各国都承认国际法,在渔业资源管理中致力于依法管理和合作。

根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UNCLOS),沿岸国有权制定和执行管理措施,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南海还涉及与渔业有关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和环境监测等问题,这些都是国际法和准则所关注的内容。

5. 渔民权益保护:在南海渔业资源管理中,保护渔民合法权益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国家通过制定渔业政策、提供福利保障、开展培训和教育等,努力改善渔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保护他们的渔业权益。

综上所述,南海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区,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通过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国际合作和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法和准则以及保护渔民权益等措施,可以实现南海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推动地区国家的渔业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

关于南海的知识

关于南海的知识

关于南海的知识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之间的一个重要海域。

以下是关于南海的一些知识:1. 地理位置:南海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毗邻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南海北至华南沿海,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东至菲律宾,西至越南的泰兴市。

2. 面积和海域划分:南海的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争议地区之一。

根据中国的九段线,南海被划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黄岩岛和钓鱼岛等海域。

3. 资源丰富:南海被认为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此外,南海还被发现存在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矿物等资源,因此引起了周边国家之间的资源争夺。

4. 领土争议:南海是多个国家之间的领土争议地区。

主要争议的焦点是中国九段线的范围、各国对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钓鱼岛/钓鱼屿的主权声索。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声称对南海部分地区拥有主权。

5. 区域安全问题:南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

南海争议引发了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海上冲突以及与国家利益挂钩的航行自由问题。

6. 国际法的作用:南海争议的解决倡导国际法的运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被视为解决南海争议的主要框架,而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都是UNCLOS的缔约国。

7. 外部干预:南海争议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介入。

这些国家通过军事部署、联合军演和经济支持等方式对南海局势施加影响。

总之,南海是一个重要的海域,涉及资源、领土和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争议。

解决南海问题需要相关国家之间的对话、协商和一体化发展的合作。

南海资源优势

南海资源优势

地理优势之海洋空间资源
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共350万平方千米,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 管辖范围约为21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其中, 南海诸岛上有珊瑚礁数百个,据统计,有低潮出露的干出礁63座(环礁 53座、台礁10座,初步量算出礁体面积5287.7平方千米),这些岛屿是 我国重要的海洋国土,在国防上是向外延伸的支撑点,对保卫我国的蓝色 海疆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周边浅海滩涂广阔,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沿海滩涂总面积约35 万公顷,其中广东为20.42万公顷,适宜于农业围垦和水产养殖的面积占 总面积的90%以上;广西10万公顷,可利用的有6.67万公顷,占总面积 的66.3%;海南省可供养殖的滩涂面积为2.57万公顷;这些都是宝贵的 后备土地资源。 南海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南海沿岸的广东、广西大陆海岸线总长 4963千米,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28%;加上两省的海岛岸线和海南 岛的岛屿岸线,总长达9542千米,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30%。沿岸港口 众多,可建设开发的大小港口约有200多个,其中,共有万吨级泊位177 个,占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总数的26%;广州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 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吞吐量排名)。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00多万标 箱,排名世界第六(2002年);另外,湛江、北海、钦州、珠海等也是 我国重要港口。

地理优势之交通要道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国际 海洋交通上,它是西欧-中东-远东海运航线(世界最繁忙、最重要的海上 航线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 洲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不仅 扼制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线,而且对马六甲、巽它和望加锡等海峡(海上 交通咽喉)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经过南海地区的 油流,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油流的5倍,是经过巴拿马运河油流的15倍;日 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台湾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 同时南海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1998年经过该地区 输出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液化天然气总贸易量的2/3(其中3/4的运往日 本,其余的销往台湾和韩国)。 200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南海周边的广东、广西、海南三地的对外贸 易总额达2000多亿美圆,占中国大陆贸易总额的1/3强;出口总额30%、 进口总额35%的货物都要经过这个通道。另外,大陆现阶段能源进口的 88%也必须经过该海域(中东48%,亚太22%,非洲18%)。因此, 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总结

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总结

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南海海底地形的特点1.岛屿分布形态多样:南海拥有众多岛屿,包括中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岛屿。

这些岛屿的分布形态多样,有的是火山岛屿,有的是珊瑚岛屿,形成了南海独特的岛屿风光。

2. 海域面积广阔:南海海域面积广阔,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其中水深较浅的海域占据较大比例,适宜渔业和资源勘探利用。

3. 海底地形复杂:南海海底地形复杂多变,包括海山、海沟、海脊等地质构造,地形起伏不平。

4. 海底地质沉积丰富:由于南海地处东南亚地块、澳洲板块、印度尼西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四大板块的交汇区域,南海海底地质沉积丰富,含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

二、南海海底地形的形成机制1.板块构造:南海所处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欧亚板块的交汇区域,形成了南海地质构造复杂的地质背景。

板块构造运动使得南海地表和地壳发生了变动,形成了种种奇特的地质地貌。

2. 弧-后陆盆体系:南海地区经历了古-中生代的弧-后陆盆体系演化过程。

地壳由火山岛弧、陆缘海盆向向陆分别演化形成陆缘弧凹性轴向盆地体系、陆缘弧破裂向海分别演化形成陆缘弧破裂向海海盆和陆缘海盆体系。

3. 热液作用:南海地处太平洋"环太平洋火山带"和菲律宾海"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地表火山活动频繁,地热活动强烈,地下岩石和矿物质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并且形成了丰富的热液矿床。

三、南海海底地形的地质构造1.海山:南海地区散布有众多的海山,形成了南海特有的海山地形。

这些海山是地幔柱状物质上涌的结果,有些地方还有海底热喷泉与热液喷口,其周边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价值。

2.海脊:南海海底地形中,分布着一些海脊,它们通常是由地幔物质上涌,至海底表面、形成新的地壳,随后与周围海底地壳表面往两边扩张,形成新的洋壳。

海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厄尔尼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南海观后感

中国南海观后感

中国南海观后感一、引言中国南海是中国领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周边国家共同关注的地区。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有幸有机会前往中国南海进行参观游览,并在此撰写观后感,记录下我的感受和体会。

二、南海的自然美景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景观。

在行程中,我参观了一些著名的岛屿和海滩,深深被其绚丽多样的生态所吸引。

蓝天白云、碧海沙滩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而郁郁葱葱的植被则为整个地区增添了一抹绿意。

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金色的光芒洒在海面上,美得如诗如画。

三、南海的历史文化南海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参观过程中,我拜访了一些历史文化遗迹,了解了南海地区的悠久历史。

这些遗迹中有古老的寺庙和庙宇,记录了古代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还有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碑和纪念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和牺牲。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让我对南海地区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四、南海的海洋文化南海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还有独特的海洋文化。

参观期间,我参加了一些海洋文化体验活动,如海钓、潜水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南海地区人民对海洋的深厚情感和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在与当地渔民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分享了许多海上故事和传统渔猎技巧,使我对南海的海洋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五、南海的环保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地区,南海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地政府和居民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

海滩的清洁整洁、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海洋污染的治理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措施。

与此同时,我也参加了一些环保宣传活动,了解了南海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并与志愿者共同参与其中。

这种环保意识的普及和人们的参与,为南海地区的未来带来了更加美好的希望。

六、南海的发展前景参观南海地区,我被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所震撼。

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庞大的经济市场,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和优势。

在参观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新建的基础设施、港口和工业园区的建设,预示着南海地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评价三沙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评价三沙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评价三沙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沙的地理方位具有极大的空间优势。

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空间资源,广袤而又富饶。

西中南沙群岛岛礁面积小,数量多,多以集群形式分布,由西沙、中沙、南沙3个群组自北向南依次排列,为南海及诸岛开发的梯级推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资源。

三沙海区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低等植物藻类有上千种,为全国四大海区之冠,被誉为“海中森林”、“海底草原”。

海洋动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腔肠类、棘皮类、鱼类、虾类、贝类、爬行类、哺乳类等。

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价值高的有200多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海胆、龙虾、海龟、玳瑁、抹香鲸等。

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是海鸟类,有鲣鸟、鹭、鸥、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

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总含盐量在70万亿吨以上,发展海水制盐业前景广阔;海水中还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利用海水提取钾、钠、钙、镁、镍、铀、金、碘、溴、碳、锶、硼、硅、氢、氧、氘、氟、重水、芒硝等元素和化学物质大有可为。

佛山市南海区景观特点介绍

佛山市南海区景观特点介绍

佛山市南海区景观特点介绍
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

南海区的景观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乡风光:南海区有丰富的水资源,蕴含了浓厚的水乡风情。

这里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水塘,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景观。

南海区的河道纵横交错,河畔的建筑和植被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水乡画卷。

2. 古镇古村:南海区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镇和古村落,如文化名镇祖庙镇和千年古村禅城。

这些古镇和古村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南国历史和风俗。

3. 名胜古迹:南海区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佛山的南海祖庙、富力古灶和北帝庙等。

这些名胜古迹代表了佛山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4. 自然风景:南海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许多公园、山脉和自然保护区。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南海万石山和千灯湖等。

这些自然景观给南海区增添了一抹绿色,是市民休闲和游览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佛山市南海区的景观特点丰富多样,既有水乡风光,古镇古村,名胜古迹,又有自然风景。

这些景观使得南海区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优势之交通要道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国际 海洋交通上,它是西欧-中东-远东海运航线(世界最繁忙、最重要的海上 航线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 洲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不仅 扼制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线,而且对马六甲、巽它和望加锡等海峡(海上 交通咽喉)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经过南海地区的 油流,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油流的5倍,是经过巴拿马运河油流的15倍;日 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台湾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 同时南海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1998年经过该地区 输出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液化天然气总贸易量的2/3(其中3/4的运往日 本,其余的销往台湾和韩国)。 200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南海周边的广东、广西、海南三地的对外贸 易总额达2000多亿美圆,占中国大陆贸易总额的1/3强;出口总额30%、 进口总额35%的货物都要经过这个通道。另外,大陆现阶段能源进口的 88%也必须经过该海域(中东48%,亚太22%,非洲18%)。因此, 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海可燃冰首次亮相
南海 地形复杂,资源丰富
南海\资源.MP4
丰富资源之油气资源
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米,有的达6000~7000米。第三纪沉 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有三角洲、生物礁、 古潜山等多种储油类型。珠江口大型沉积盆地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沉积厚度为 几千米,盆地中心达7500-11000米,沉积岩主要由上、下第三系组成,有良好的 生油层、储油层和成群的构造圈闭。北部湾盆地4万多平方千米,沉积厚度为数千 米,最大7000米,且生油、储油条件好,水浅、离岸近,是油气丰富的地区;莺 歌海盆地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沉积厚度达6000-7000米,主要为第三系地层,有 8个二级构造和两个礁块带。1977年-1980年,中国石油部门对上述3个盆地分别 进行钻探,获得了工业油气流;1980年开始,中国又与法国、英国、美国等合作 打出若干口原油质量好、比重轻、含硫低的高产油气井。从长远看,南海深水石油 储油潜力比东海、黄海都要大。南海石油潜力最大的地段是中国台湾和海南岛之间 的大陆架一带;另外,越南到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最宽陆架区,其中生代和第三纪的 沉积厚度很大,已探明石油储量为6.4亿吨,天然气储量9800亿立方米,是世界 海底石油的富集区。某些国外石油专家认为,仅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可达418亿 吨,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 南海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在我国 10个主要的沉积盆地中,以珠江口和莺歌海盆地资源丰度最高,在我国已发现的 天然气储量中,南海西部海域占50%。仅临近海南岛的莺歌海盆地就探明储气量 达2147亿立方米,而整个南海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有12个可望成为大型 油气田,其中储凄凉达968亿立方米的崖13-1气田已经投产,并向广东和香港供 气。
南海油气资源分布图
丰富资源之矿产资源
南海周边三省区矿产资源品种繁多,部分矿种蕴藏量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全国已经探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岛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 产有57中;探明有各级储量规模的矿床126个,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31个, 小型矿床64个。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矿、 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多种。其中石禄铁 矿的铁矿储量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0%,品位也居全国第一;钛矿储量占全国的70%; 锆英石储量占全国的60%。此外,黄金、水泥灰岩、花岗石材、矿泉水等分布较集中, 矿种相对配套,开采方便,所以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广东目前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有89种,产地1400多处。广东的高岭土、 泥炭、冶金用粗面岩、锗、碲等矿产储量全国第一。 广西是有色金属的富集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好,已发现的矿种有近百种。 探明储量的有7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3种,铟储量居世界第一,比世界其他国 家储量的总和还要多;锰、锡矿储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3;钒、钨、锌、锑、银、铝、 滑石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广西河流众多,落差大 ,水流急,水能资源丰 富。
油气资源
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南海周边国家已在南沙海域 钻探了1000多口油气井,找到了97个油田和含油构造, 95个气田和含气构造,其中位于我国断续线以内的油田 28个,气井225个;石油总产量每天达两百多万桶,主 要开采国家为马来西亚(每天75万桶)、越南(35万 桶)、印度尼西亚(21万桶)、文莱(19万桶)、泰国 (17万桶);天然气产量达25100亿立方英尺(马来西 亚14370亿立方英尺,文莱3340亿立方英尺)。 1998年,我国在南海海域的石油产量达1362万吨(其 中南海东部产量1255万吨,南海西部107万吨),是我 国最大的海上油田。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南海石油产量 将进一步增长。南海地区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供应 来源。
丰富资源之未来新能源——可燃冰
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 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 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亚热带地区的我国南海海域不可能存在 “可燃冰”,因为这里没有冻土带。然而,不久前,广州地质 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中国南海区域有 “可燃冰”存在。由于特殊的物理性能,天然气和水可以在温 度摄氏2度至5度内结晶,而南海海底600米至2000米以下的 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据估计,我国南海海 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 的一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优势之海洋空间资源
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共350万平方千米,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 管辖范围约为21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其中, 南海诸岛上有珊瑚礁数百个,据统计,有低潮出露的干出礁63座(环礁 53座、台礁10座,初步量算出礁体面积5287.7平方千米),这些岛屿是 我国重要的海洋国土,在国防上是向外延伸的支撑点,对保卫我国的蓝色 海疆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周边浅海滩涂广阔,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沿海滩涂总面积约35 万公顷,其中广东为20.42万公顷,适宜于农业围垦和水产养殖的面积占 总面积的90%以上;广西10万公顷,可利用的有6.67万公顷,占总面积 的66.3%;海南省可供养殖的滩涂面积为2.57万公顷;这些都是宝贵的 后备土地资源。 南海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南海沿岸的广东、广西大陆海岸线总长 4963千米,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28%;加上两省的海岛岸线和海南 岛的岛屿岸线,总长达9542千米,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30%。沿岸港口 众多,可建设开发的大小港口约有200多个,其中,共有万吨级泊位177 个,占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总数的26%;广州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 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吞吐量排名)。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00多万标 箱,排名世界第六(2002年);另外,湛江、北海、钦州、珠海等也是 我国重要港口。
祖国的宝地——南海
南海的地理优势 南海的丰富资源
地理优势之南海自然地理概况
南海世界著名是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面积辽阔,水体巨 大,水域深渊,南海,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 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 乎被大 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北面是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大 陆和台湾、海南两大岛屿,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 岛,南面是力里曼岛与苏门答腊岛等。南海位于北起纬 23°37ˊ;南迄北纬3°00ˊ;西自东经99°10ˊ;东至东 经122°10ˊ。南北横越约2000公里,东西纵跨约1000公里。 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平均水深为1212米,最深 处为5559米。此外,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名 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地理优势之航空要道
南海上空是世界重要的航空通道。我国、韩国、日 本与东南亚各地的航线,菲律宾与中南半岛各地来往的 航线都要经过南海上空。西欧-中东-远东航线是世界最 繁忙的航空线之一,它连接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等西 欧主要机场和远东的新加坡、香港、北京、东京等机场, 南海空域也是这条航线的重要通道;另外,西欧-东南 亚-澳新、远东-澳新的部分航线也要经过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