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贡市的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

分析自贡市的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
分析自贡市的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

分析自贡市的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

自贡市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之称,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由于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品牌意识不足、资源整合度不高等问题,自贡市的旅游发展较为缓慢。本文主要分析了自贡市特色旅游资源,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自贡市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自贡市位于四川南部,是四川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的美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为自贡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一、自贡市的旅游资源分析

自贡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最具代表性的资源是恐龙、盐史以及灯会。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性恐龙博物馆,也是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挖掘的超千米的大井,它既是一口旺产深井,又是一座盐业博物馆,真实地再现了井盐生产的全过程和发展,极具史料和科研价值。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也称西秦会馆,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整个会馆的建筑十分精美。馆内展出了大量的制盐、钻井的工具、契约、账册等史料记载,全面展示了自贡的井盐文化。自贡的灯会也是早在清朝就已成形,建国后更是大力发展彩灯文化,曾在国内许多大型城市甚至国外展出并获得了高度的好评。自

贡有着“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至今已举办过二十届国际恐龙灯会。

除了这些具有唯一性的资源,自贡市还有荣县大佛、富顺文庙、吴玉章故居、仙市古镇、桫椤谷自然保护区、高石梯森林公园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以及扎染、龚扇等民族工艺和川菜精品代表之一的盐帮菜,总体来看,自贡市的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二、自贡市的旅游发展现状

自贡市曾经是一座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城市,但是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自贡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依靠制盐来繁荣当地的经济。因此,凭借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成了自贡快速振兴经济的不二选择。自贡所拥有的资源都十分典型,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1)旅游资源优势大,但发展后劲不足

自贡市兼具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资源优势明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自贡却仍然以观光游览为主,未能及时作出调整,造成了旅游发展缓慢的局面,这与其旅游资源的品位极不协调。

(2)品牌意识不足

自贡市在旅游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而在旅游资源配套的设施及景观环境上却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旅游者的品牌认同感。此外自贡市着重开发盐、恐龙、灯会三个主要资源,必然使得政府在各个景区投入的资金有限,三种资源各自发展,

难以形成强大的带动力。

(3)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

虽然自贡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对品位较低的旅游资源关注度不够,使得自贡市的旅游景区发展不够协调,景区各自经营,没有形成系列化、主题化的旅游线路,也使得自贡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缓慢,旅游收入不高。

三、自贡旅游发展的对策

(1)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

自贡的旅游资源大多是人文类旅游资源,虽然资源的文化价值高,但旅游者的参与度低。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不仅要体现资源优势,还要突出创新性,提高参与度。例如,打造恐龙主题乐园,将科普教育与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活动的体验性。自贡深厚的盐文化也不能仅仅以博物馆的形式展出,可以围绕自贡盐业发展的历史设计大型的舞台剧,或者让旅游者参与到制作井盐的过程中,既能够增强旅游者的文化知识,也能提高其参与度。

(2)强化品牌意识

自贡一直以来旅游宣传主题都是盐、恐龙和灯会,虽然这些资源具有唯一性,但由于主题形象太多,反而难以使人们对自贡的旅游形象有清晰的认知。当前自贡市需要重新定位旅游形象,强化品牌意识,激活旅游发展。

在三种主要的旅游资源中,灯会是自贡大型的民俗节日,季节性明显,而恐龙化石虽然珍稀,但专业性较强,很难吸引大众旅游者,

综合来看,盐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许多与盐有关的建筑、制盐工具民俗节日、饮食文化等都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因此,可以设计以盐为主的品牌形象,通过各种营销策略宣传自贡的盐都文化,使自贡“盐都”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来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同时,还要注重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积极地改善景区环境,提升其视觉形象。

(3)整合旅游资源,形成规模化的旅游产业

尽管自贡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景区各自开发,缺乏统筹安排,使自贡市各景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使旅游者停留的时间较短,影响了旅游经济收入。因此,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加强各景区之间的联系,充分形成资源集群效应,促进各景区的联动发展。例如,可以将燊海井、盐业历史博物馆、仙市古镇与川剧、盐帮菜等进行资源组合形成盐文化旅游线路,使得单一的游览活动更加丰富,增强旅游吸引力。

(4)注重旅游商品的开发

自贡市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可开发的文化衍生品也较为丰富,而目前旅游商品的开发缺乏创新性和艺术性,很难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一方面要注重商品类型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商品的包装设计,使其更加的精美并富有特色。

四、总结

虽然自贡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是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自贡市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整合当前的旅游资源,开

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自己的旅游品牌形象,促进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5A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5A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旅游景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指出,2007年5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等66家景区为全国首批5A景区。此后,5A级景区的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2014年11月,国家旅游局公示新一批9家5A景区名单,包括: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景区、安徽省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河南省南阳市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广东省佛山市长鹿旅游休博园、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山旅游区、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景区等9家景区。2014年12月5日,批准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里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对部分5A级景区复核情况,决定撤消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区、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景区2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景区、福建省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3家5A级景区;新批准安徽省芜湖市方特旅游区、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景区、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湖南省邵阳市崀山景区、云南省昆明市昆明世博园景区、云南省保山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等6家5A级景区。 图表2016年国内部分省市5A景区名录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旅游景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8月,江苏省共有22家旅游景点被评为了国家5A级景区,位列省份(含直辖市)第一名。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的独特 资源 (一)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神奇秀美 独特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发育了地表的石沟、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天生桥、岩洞湖、瀑布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中国最壮观的峰林、最大的瀑布、最长的溶洞、最大的洞厅、最深的竖井造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具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生态名山梵净山、雷公山,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壮观峰林等。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3、洞穴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喀斯特地貌的最完美表现就是溶洞,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织金洞以其洞体规模宏大、景观壮丽辉煌,被称为“梦幻织金洞”,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4、森林美景多。山多林茂,森林物种丰富,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又有近热带季雨林景观;既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又有亚高山针叶林景观;既有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中亚热带次生林景观;既有繁花似锦的杜鹃林景观,又有竹海森林景观。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及发展趋势 院系: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 班级:地理科学142班 学号:20140203050214 姓名:梁红伟 2017年6月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民众休闲娱乐的选择,国内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都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中一些景区的开发不尽人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升级。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既要求我们要有探索性,又要正确认识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景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人们对旅游业的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但同时,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等都还处于摸索和成长阶段,旅游企业和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引导和控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旅游景区的开发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崆峒区旅游业概况 1.1地理位置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境内平阳高速、天平高速、302省道贯穿全境,宝中铁路连接周边各省市。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1.2著名景名 崆峒区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 1.3旅游时间 崆峒区四季皆宜旅游。崆峒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5.9℃,最低气温-15.2℃,年平均气温10.6℃,年降雨量466毫米,日照2455.7小时,无霜期180天。 1.4历史文化 崆峒区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是全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历史年代齐全。区博物馆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64件。在这些文物中既有新、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也有商、周时代的铜器以及出土的历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画等,商代的铜爵,西汉的铜灯,战国的铜簋,西周早期的铜鼎,新石器时代的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馆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省旅游业发展 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相当丰富。可以在体验到大自然所孕育出神奇景色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车轮留下的点点印记,更能领略到中国红色革命的神圣精神。 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山形地貌 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于世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成许多自然溶洞群,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织金洞、龙宫和附近的九龙洞。 位于地区的梵净山,则是山体的代表。梵净山位于中国地区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观,是旅游不可多得的一个目的地。 2.碧水激流 省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黄果树瀑布为代表,在俊俏的高山间奔腾着,落差高达74米之多,飞泻直下,落入深谷。此外,山间河流众多,流经之处,出现各具特色的峡谷,如马岭河峡谷、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和南江大峡谷等。的峡谷有两个其他地区十分罕见的特点,一是在一些大峡谷中,有一种支流中的水以瀑布的形式跌落于干流中的壮丽奇景。如马岭河峡谷和南江峡谷等风景区。二是溶于水中的碳酸钙,在以瀑布形式下落的过程中,水

中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使碳酸钙沉积在悬崖陡壁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钙华”(亦称石灰华),成为马岭河和南江等峡谷中的特殊旅游景观。除却峡谷中沿岸秀丽的风景,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这些流经峡谷的河流大多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发展漂流旅游。 3.化石植被 全省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景观是覆盖丘陵、山脉和河谷的自然植被,深深浅浅的绿色,一派勃勃生机。地形以森林覆盖的锥形小山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有奇异的尖锥形岩石,俗称为石林,如天星、泥凼以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茂兰:一个原始森林保护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多种珍稀植物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丛山中的谷底,豁然开朗的是柔和的农田风光,蜿蜒的田埂不仅仅分布在谷底,甚至连缓坡阶梯也被分成层层梯田,随着四季的变化,春天的油菜花的金黄色慢慢转变为夏天禾苗的翠绿色,再迎来秋天丰收的橙黄色,与之前的森林植被形成鲜明对比。 在省的赤水还有仅存于世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桫椤系当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种冰川前期植物,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在保护区、科研、观赏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作为历史的见证,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后地质节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 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

河南省旅游现状分析

河南省旅游现状分析

————————————————————————————————作者:————————————————————————————————日期:

河南省旅游现状分析-旅游管理 河南省旅游现状分析 常静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尤其对外出旅游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河南是旅游大省,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好、做强河南旅游,笔者从河南旅游的现状入手,分析制约河南旅游的因素和如何促进河南旅游的良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虽然部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但仍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改革政策稳步推进,人民群众收入继续增长,河南省旅游消费需求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如何塑造好国际旅游品牌,实现河南旅游业良性发展,是河南旅游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河南省旅游现状及制约因素 旅游业也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之一,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河南省不仅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有众多美秀的自然景观。河南省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旅游接待型向开发经营型的转型过程。到2013年底,全省已建成投人使用的景区、景点有200余处;旅游星级饭店575家,其中三星级以上430家;旅行社10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据了解,2013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亿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07万人次,同比增长8.7%;实现旅游总收入3875.5亿元,同比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中国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各种旅游市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当今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旅游市场,即:1.入境旅游市场,也称国际旅游市场,指进入我国的海外旅游者;2.国内旅游市场,指中国人的国内旅游;3.处境旅游市场,指中国人的国外旅游。 1. 从入境旅游市场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现状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称为国际旅游市场,由于出境旅游市场起步于晚于入境旅游市场,在当时只有入境旅游经济的统计。如今,中国的入境旅游经济从客源来分有三部分,即外籍人士,华侨,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统称海外旅游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一段非常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入境旅游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这给旅游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20多年来,入境旅游人数以年均18%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在99年和2000年,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在世界排名都相当可观。不过一场非典的袭击,让03年的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受到扼制。使得中国旅游经济全面下滑。 2. 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现状

国内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政府对于国内旅游实行的是“三不”方针,即“不反对、不提倡、不支持”。理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旅游外汇收入,政府把旅游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到了入境旅游上。其次,80年代中国旅游的交通住宿等设施相当紧张,为了获取大量外汇,旅游设施的使用优先用于海外旅游者。再次,中国国民旅游消费的观念和理念还未健全。进入90年代后,中国政府提倡国民旅游,特别是99年后开始实施“五一”“国庆”“春节”黄金周后,7天长假的旅游使得出游人数达到230亿元。旅游黄金周将全国的旅游带进了一个旅游新时代,是国内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主体和拉动内需的动力,显示出了巨 第2 / 3页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给国内旅游市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我国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自驾车出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徒步旅游如今在青年和青少年中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 从出境旅游市场来看中国旅游经济现状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因素,国民经济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外汇储备的增加与经营出境旅游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出境旅游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境旅游最开始是80年代中国公民以探亲为主的港澳游开始的,其目

都江堰旅游景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都江堰旅游景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级工商管理陈伟 摘要: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四川省重点发展景区。本文主 要讨论都江堰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分析景区现存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都江堰; 旅游六要素; 解决与发展 一.都江堰景区简介及现状 素有“问道青城山,弃水都江堰”之称的千年古都都江堰市是中国著名旅游城市,其中都江堰景区是其两大支撑之一。都江堰风景区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但都江堰景区作为成都一日游的目的地,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由于处于九寨沟--黄龙旅游地的形象遮蔽之下,长期以来处于过路游的尴尬境地,旅游业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要着重发展特色旅游,加速旅游产业升级,吸引更多游客游客驻足。 二.都江堰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利与弊 (一)、“吃” 旅游景区的餐饮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着当地人特有的饮食习惯,也反映着该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都江堰景区拥有众多特色美食,如白果炖鸡、尤兔头、洞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改完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乡村旅游对带动山区、郊区发展,尤其是对 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2016年是党和政 府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所有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从而全面同步建成社会 主义小康社会,由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成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迫在眉睫。所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在乡村地区开展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特有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乡村民俗文化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旅游,国外专家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西班牙的乡村经济研究学者Gilbert andTung持有这样的观点:乡村旅游在农户提供的乡村环境中进行休闲活动的旅游方。而 来自世界经合组织的官方定义,则指出乡村经济是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中心和卖点的旅游形式。英国学者BramwellandLane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则是: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自然 旅游、生态旅游、探险、运动和健康等多层面的旅游形式。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 可搜索到的文献大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查阅不同文献可以了解到,国内研究者 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从基本内涵上来看是一致的,尽管其表述上略有不同,李立华和何景明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这样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地点定位在乡村地区,其旅游吸引物是人文和自然客体要别具乡村性,乡村旅游包含的发生地为乡村地区和旅游吸引物是乡村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的加快,乡村旅游在我国也开始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到了21世纪,乡村旅游则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各地区先 后建设农家乐、观光园、休闲度假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基地,旅游景点在不断的增加,功能在不断的拓宽,分布范围日益扩大,规模也与日俱增,乡村旅游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福利。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 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总体旅游市场的1/3。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元,接待景 点200万家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国有10%以上的人口脱贫是有发展乡 村旅游带动的,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 道。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相互带动,在激励乡村产业转型的同时,把乡村文化的 传播、乡村生活风貌的宣传运转起来。极大地加快了乡村经济发展、优化了乡村的产业结构、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