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饲养的五个阶段
母猪各阶段喂料标准

母猪各阶段喂料标准
母猪坚持六阶段饲养:
第一阶段:配种前增量饲喂(短期优饲)。
饲养管理目标:增加排卵数,提高产仔数。
第二阶段:妊娠前期(配种——妊娠30天)。
妊娠前期母猪采食量过大或能量蛋白水平过高,会导致胚胎死亡增加,为了使胚胎着床数量最大化,妊娠前期每日每头母猪采食量应控制在1.9-2.3Kg。
特别是在配种后7天之内日喂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公斤.
第三阶段:妊娠中期母猪体型管理(31-75天)。
A、饲养管理目标:调节母猪体型;B、给料程序:目标体型指数为2.5-3.0,母猪日平均采食量1.8-2.2Kg,同目标体型指数相比,每高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减0.5Kg/天,每低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增加为0.5Kg/天。
第四阶段:妊娠中期乳腺发育管理(76—95天)。
A、饲养管理目标:乳腺发育极大化,为产后泌乳力打下基础;B、给料程序:母猪日采食量1.9-2.5Kg,不要超过第三阶段的饲养量;C、如果膘情较差则从85天后开始用哺乳母猪料饲喂,日喂3Kg左右。
第五阶段:妊娠末期增量饲喂(96-110天)。
A、饲养管理目标:胎儿体重极大化。
因为胎儿体重的71%都是在产前一月内完成的(因为初生重大一两、断奶重大一斤、出栏重就会大十斤);B、给料程序:使用哺乳母猪料,母猪日采食量3.0-3.5Kg。
第六阶段:分娩。
分娩前5到7天根据母猪膘情适当降低采食量(产前减料),可减少产后便秘、预防子宫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提高哺乳期采食量。
分娩当天不喂料,使用麸皮汤加盐。
产后第二天开始逐步增加母猪采食量,直至自由采食。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作者:何冬冬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2期 1 后备母猪体型的选择要选择品种好、母性好、产仔多的母猪,最好是2~4胎,断奶体重大,外观正常的母猪;与商品猪混养,淘汰生长慢的母猪;65~75kg时淘汰过肥的母猪;100kg时用公猪试情,淘汰2周内不发情母猪。
2 母猪饲养程序的特点2.1 第一阶段:配种前(断奶~配种),断奶后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率,需要增加饲喂量2.6~3.6kg;配种前(促进排卵)其目的是提高排卵率;能起到预防哺乳期母猪体重下降;减少应激;保持合适的温度;保证充足的光照(300~350勒克斯);增量饲喂怀孕母猪浓缩料使血中FSH、LH、Insulin浓度增加;断奶当天要绝食且不绝水。
2.2 第二阶段:妊娠前期(配种~妊娠30日受精卵存活率极大,此时间段要减量饲喂,喂食量大约在1.9~2.3kg。
(见表1)2.3 第三阶段2.3.1 妊娠前期(着床)目的:受精卵存活率极大化;过多的能量摄取使血中胰岛素含量增高,降低子宫内能量的利用率,导致受精卵的存活率下降;母猪过瘦时,一定要要想到维护母猪的体形。
2.3.2 妊娠中期(妊娠30日~75日)整个妊娠期管理的核心是调节母猪体形,注意饲喂量控制在1.9~2.6kg,因受精卵着床,妊娠前期很难做到调节体形,所以妊娠中期(妊娠30日~75日)重点调节母猪体形,根据体形调节饲料,最好使用专用怀孕母猪浓缩料进行喂食,还有要注意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趾蹄发育。
2.3.3 妊娠中期(75至95)母猪乳腺发育极大化,饲喂量在1.9~2.5kg。
这阶段饲喂量过多引起母猪过肥,导致乳腺发育不良乳腺细胞数 = 泌乳量,禁止过肥(禁止增加饲喂量)2.3.4 妊娠后期(妊娠95日~110日)胎儿体重极大化,母猪食量会加大,饲喂量控制在2.5~3.5kg,出生体重与存活率密切相关,仔猪体重的2/3生长在妊娠后期(妊娠95日~110日),用高脂肪、高营养的哺乳母猪浓缩饲料增量饲喂,改善乳量与乳质,预防难产。
母猪各阶段饲料分配

母猪各阶段饲料分配母猪繁殖可分为后备期、断奶空怀期、怀孕前期、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等5个阶段。
这5个阶段饲料的选择和控制,应根据母猪的状况而各有不同。
1 后备期后备期母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对母猪的形体发育、生殖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小于6月龄的母猪,选择大猪料(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膨化料)1∶1配合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6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猪,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合青饲料。
此阶段严禁使用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棉籽饼、菜籽饼及霉变饲料。
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止母猪过肥,影响发情、排卵。
2 断奶空怀期空怀期指正常断奶到配种前这段时期。
母猪断奶后一般1星期左右可发情配种。
如这阶段饲料选择和控制不当,会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
空怀母猪一般在断奶后1~3d出现断奶应激,极容易引起乳房炎、高烧等病症。
此时,断奶母猪的肥瘦控制和饲喂料量的结合相当重要。
每日2餐,定量饲喂,绝不能任其自由采食而引起上述病症。
饲料的选择亦不能突然改变,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大猪料或空怀料,断奶后3d内,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或大猪料,适量增加麸皮和多汁青饲料。
3 怀孕前期是指从配上种到怀孕80d。
此阶段的饲料控制对配种受胎、增加产仔数起促进作用。
空怀母猪经配种后继续限量喂料,定时定餐,每日饲喂2.0~2.5kgg(视母猪肥瘦情况而定),适当增加青饲料,喂至20d后,逐渐恢复母猪正常食料量。
饲料的选择应是市面上销售的全价怀孕料。
禁喂发霉、变质、冰冻和有刺激性的饲料,以防流产。
4 怀孕后期是指怀孕80d后到分娩阶段。
此阶段胎儿发育迅速,营养需要迅速增加,如饲料选择不好,极易引起母猪瘫痪和仔猪弱小病。
饲料应逐渐换成哺乳料,适当喂给骨头汤,若条件许可,可在每日的饲料中添加干脂肪或豆油,以提高仔猪出生重和存活率。
饲喂方式是定时定餐,定量采食,每日饲喂2.5~2.8kg为宜(视母猪膘情而定)。
另外要注意的是,怀孕母猪在产前7d增减料。
养猪怎样合理安排四阶段饲养和五阶段饲养,促进猪场利益

养猪怎样合理安排四阶段饲养和五阶段饲养,促进猪场利益!四段饲养工艺是将种猪分成空怀和妊娠阶段,商品猪分成断奶仔猪阶段和生长肥育阶段。
分别置于空怀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产房)、断奶仔猪培育舍和肥育猪舍内分区饲养。
一、母猪空怀和妊娠阶段:这一阶段有空怀、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的,每栏4~6头,也有空怀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而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或空怀母猪分栏小群饲养,而妊娠母猪单栏限位饲养。
这样配种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饲养5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内饲养11.5周,然后转入下阶段饲养。
二、母猪分娩哺乳阶段:同一周配种的母猪按预产期提前 1 周同批进入分娩母猪舍的分娩栏内,在此完成分娩产仔和哺乳。
哺乳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阶段共饲养5~6周,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繁殖周期发情配种。
断奶仔猪则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
三、断奶仔猪培育阶段: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在高床保育栏网上原窝或2窝仔猪小群饲养。
在此饲养5 周,体重达到20千克以上,再同批转入生长肥育猪舍肥育。
四、生长肥育阶段:从保育舍转入到生长肥育舍的小猪,按肥育猪饲养要求,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时同批出售上市。
五、五阶段饲养:五阶段饲养就是把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编为一群,分娩哺乳母猪和仔猪为一群,仔猪断奶后进保育舍为一群,仔猪培育后转入育成舍为一群,最后为肥育群。
五个阶段的猪群分别饲养在空怀妊娠母猪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和肥育舍。
五阶段饲养和四阶段饲养的不同之处,就是把商品猪再分为育成和肥育两个阶段,这样,商品猪由四阶段饲养的仔培和生长肥育两阶段变为五阶段饲养的仔培、育成和肥育三个阶段。
五阶段饲养可以保证猪只从断奶到上市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
不同阶段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不同阶段母猪养殖技术要点一、母猪阶段饲喂及饲喂目标母猪不同的生长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喂目标不同,应该采用阶段饲喂,配制阶段性母猪饲料。
同时在母猪生产这个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中,母猪各个阶段相互影响,需要综合统筹考虑。
1.后备母猪后备母猪一般在25-30kg体重时开始选择(当然,仔猪出生时就可以选择某些性状如乳头数),**迟需要在60kg体重时进行后备母猪的选育。
后备母猪的选育对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
饲喂后备母猪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目标:1.1打下健康的基础。
要使母猪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母猪的健康非常关键,是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保证。
而育成期母猪良好的肠道发育、稳定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强化的免疫机能是基础。
1.2良好骨骼发育和体贮。
母猪怀孕期将承载很大的重量,需要强健的骨架和肢蹄,而且胚胎生长期和哺乳期需要超量的营养,因此创建足够的体贮以备动用。
若后备母猪体贮少,则母猪的使用寿命短,淘汰率高。
1.3合理的生长速度。
与生长肥育猪不同,后备母猪不仅需要确保较高特殊营养素体贮,同时要考虑其生理成熟年龄,因此一般在体重达到100kg左右时需要限饲,直到配种前2周,以改善母猪的使用年限。
而配种前2周进行饲喂,有利于提高排卵数。
1.4良好的乳房发育。
乳房发育对于今后母猪的泌乳,确保哺乳仔猪的良好生长非常关键。
后备小母猪的能量摄入过多会导致乳房发育不良,过多的脂肪渗入乳腺泡,限制乳腺系统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泌乳。
2.怀孕(妊娠)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目的是怀孕和产仔,母猪配种后,随着妊娠继续、胎儿着床、胚胎发育、乳腺生长,母猪营养和饲喂方案将变得更加多变,应该根据每头母猪的体况及怀孕所处的阶段实施阶段饲喂。
2.1妊娠前期(0-75d)。
妊娠前期母猪的饲喂目标包括:2.1.1维持正常怀孕。
母猪受精后,确保胚胎顺利着床,维持胚胎存活率**,减少怀孕过程中流产,可以提高分娩时窝产仔数。
妊娠前期特别是怀孕0-30d,是胚胎存活和着床的重要时期。
生产母猪“五阶段饲喂法”

常用 到 的酶 标 仪 、 加样 器 、 洗板机 、 恒 温 箱 及 存放 试
剂的冰箱等仪器设备要定期维护和检定,确保仪器 设备 正常 使用 , 避免 试验 误差 。
总之 , E L I S A检 测操 作 步骤 复杂 , 可 能会 影 响测
定 结果 的 因素较 多 ,只有 加 强每一 个环 节 的质量 控
1 . 2 4 ~ 7月龄 ( 6 0 ~ 1 3 0 k g 体 重 阶段 ) 应 饲 喂 后 备
2 . 1 妊娠初期( 配种至配种后 3 O d ) 的饲养
该期
的饲养 目标是减少胚胎死亡。妊娠初期是胚胎死亡
的第一个 高 峰期 , 必 须 限制能 量 的摄 入 , 降低 胰 岛素 的水平 , 这个 时期 应饲 喂妊 娠 母猪料 , 日平均 饲喂 量 为 1 . 6 — 2 . 0 k g / 头 ,连 续 四周刺 激 孕酮 的 分泌 以利 于 受精 卵着 床 。个别 背膘 厚低 于 1 4 C I T I 的 母猪应 增 加 饲 喂量才 能有 效增 加 产仔数 。
提 高 日饲 喂量 ,从 而提 高 了后备 母猪 配种 准备 期 的 能量 摄入 量 , 刺 激胰 岛素 的产 生 , 提 高雌激 素和 促 卵 泡 素 在 血液 中 的水平 , 从 而 促 进 发情 , 提 高排 卵 数 。 该 期应 自由采 食饲 , 喂 哺乳母 猪料 。 2 妊 娠母 猪 ( 配种至 l l O d ) 的饲养 妊 娠母 猪饲 养 的 目标 : 获 得数 量 多 , 初 生重 大且 均匀 , 活 力 强 的仔 猪 , 同时 保证 母 猪 健康 , 乳 房充 分 发育, 有 良好机 体储 备 。根据 胚胎 生长 发育 规律 , 母 猪 乳腺 发育 和养 分储 备 的需要 ,妊 娠母 猪 可分 为妊
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生理特点

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生理特点母猪是养殖业中常见的繁殖动物之一,其繁殖阶段的生理特点对于养殖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母猪的生理周期、发情期、妊娠期和产后期四个方面来解释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生理特点。
一、母猪的生理周期母猪的生理周期一般为21天左右,即每21天左右会经历一次发情和排卵。
在发情期前后,母猪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这个周期的稳定性是保证母猪正常繁殖的基础。
二、母猪的发情期母猪的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
在发情期,母猪会出现以下特点:1. 性欲增强:母猪在发情期会表现出性欲增强的行为,主动追求公猪的交配。
2. 外阴充血:母猪的外阴会出现充血现象,颜色变红。
3. 行为异常:母猪在发情期会有不安、躁动、向公猪摇尾巴、喷尿等行为。
4. 声音改变:母猪在发情期会发出特殊的叫声,吸引公猪的注意。
三、母猪的妊娠期妊娠期是母猪从受精到分娩的时间段,一般为114-116天。
在妊娠期,母猪会出现以下特点:1. 体重增加:母猪在妊娠期逐渐增重,体重增加主要是由于胎儿和胎盘的发育。
2. 食欲增加:由于胎儿的生长需要,母猪的食欲会增加,需提供高营养的饲料。
3. 乳腺增大:母猪的乳腺会逐渐增大,准备分娩后哺乳。
4. 行为变化:母猪在妊娠期会表现出安静、稳定的行为,不再有发情期的躁动和追求交配的行为。
四、母猪的产后期产后期是母猪分娩后的恢复期,一般为2-3天。
在产后期,母猪会出现以下特点:1. 乳汁分泌:母猪在产后期会开始分泌乳汁,准备哺乳。
2. 子宫收缩:母猪的子宫会在产后期收缩,恢复到正常状态。
3. 食欲减退:母猪在产后期由于分娩和哺乳的消耗,食欲会减退。
4. 行为变化:母猪在产后期会表现出对仔猪的保护和哺乳行为,不再有发情期的行为。
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生理特点包括发情期的性欲增强和行为异常、妊娠期的体重增加和食欲增加、产后期的乳汁分泌和行为变化等。
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生理特点,对于母猪的养殖管理和繁殖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从断奶、配种、怀孕、到产仔阶段,母猪的饲喂程序至关重要

从断奶、配种、怀孕、到产仔阶段,母猪的饲喂程序至关重要从断奶、配种、怀孕、到产仔阶段,母猪的饲喂至关重要,今天就来聊聊各位养猪人必须知道的母猪各个阶段的饲喂技巧!一、**阶段:母猪断奶配种饲喂哺乳期母猪料1、短期优饲:刺激母猪多排卵,排好卵;正常母猪排20个卵左右;断奶后3天开始饲喂催灵散+维生素,可促使母猪发情,提高产仔数,减少母猪无效饲养时间。
2、注意配种时间:上午发现下午配,第二天早上再配;下午发现第二天早上配,下午再配。
小母猪宜配晚(1-2胎);中母猪宜配中间(3-6胎);老母猪宜配早(6胎以上)。
配种**时间:呆立反射,两次**好使用两头不同的公猪。
二、第二阶段:配种怀孕30天饲喂妊娠母猪料饲喂量要减少,八分饱;受精卵着床阶段,减少能量摄入。
三、第三阶段:怀孕30天—70天饲喂妊娠母猪料1、调整膘情;断奶时瘦,多加点料;断奶时胖,减点料;2、为胎儿死亡的第二高峰;此阶段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要打、吓等,不要多头母猪一栏。
中国养猪网四、第四阶段:怀孕70天—90天饲喂妊娠母猪料乳腺发育期;注意蛋白质等物质的供给,增加乳腺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如母猪乳房硬,脂肪细胞多,奶不会好。
五、第五阶段:怀孕90天—110天饲喂哺乳期母猪料胎儿迅速发育期,2/3体重此阶段生长;如营养物质不足,产下胎儿可能大小不均;营养物质蓄积。
六、第六阶段:产前5天饲喂哺乳期母猪料1、饲喂量一天天的减少,每天减少1斤;2、产的当天喂1斤或不喂也可以;产的当天注意水的供给(温开水+麸皮);3、产后饲喂量要逐渐增加,产后7天自由采食。
七、第七阶段:产仔阶段饲喂哺乳期母猪料1、消毒: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乳房,再用清水擦洗。
2、助产:羊水破了30分钟产不下仔,赶起变方向躺卧(正常每20分钟产1对),同时注射布牠能注射液能量合剂,快速补充体能,缩短产程。
3、产后给母猪打消炎药,同时喂服益母生化散,连用3天,有效防控子宫炎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饲养的五个阶段
根据母猪的生长、繁育规律,可分为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五个阶段。
抓好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后备母猪是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
此阶段饲养既要保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又要保持适当膘情,过肥、过瘦都会导致发情期异常,受精率、繁殖力下降。
品种选择:体型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乳头排列整齐、均匀,有效乳头6对以上。
密度适宜:每头母猪应保持圈舍面积12平方米~15平方米。
若母猪按阶段分舍饲养,则后备母猪一般以4头~6头为一栏,每头所占面积为2平方米左右。
密度过高会影响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出现咬尾恶癖。
限量饲喂:后备母猪从60千克体重开始,用后备母猪料并实行限量饲喂一般日喂量为1.5千克~1.8千克。
80千克体重时,日喂量达1.6千克~2千克。
有条件的饲养场户还可增加优质青绿饲料。
充足饮水:饮水量一般是采食干粉料量的3倍~5倍,饮水不足会限制采食量,降低后备母猪生产性能。
一般除在猪栏(舍)安装距地面高度0.6厘米~0.75厘米,向下夹角45°的自动饮水器外,还应在料槽中加入清洁饮水,保证供给。
调教管理:后备母猪入舍后应加强调教管理,除调教其定位采食、排粪外,还应在扫栏、喂料时经常抚摸母猪,达到猪与人的亲善关系,便于日后管理。
驱虫防疫:后备母猪在7月龄时,进行驱虫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连用7天后间隔14天后重复饲喂7天。
然后根据猪群具体情况隔7天~10天依次注射猪瘟、口蹄疫、伪狂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等疫苗。
(细小病毒疫苗可在后备母猪第一、二发情分别注射)
适时配种:后备母猪满8月龄、体重达100千克以上,且出现2个~3个情期后方可配种。
于每天早饲前及下午喂料后进行情期观察,当出现阴门裂缝有微皱,黏膜颜色由鲜红变漆红,黏液扯丝不断或按压母猪腰部,出现两耳直竖、呆立不动时,即是配种最佳时机,应连续配种两次且间隔8小时~12小时。
建立档案:对每头后备母猪进行耳号、防疫、用药、发情及配种情况详细登记,便于指导生产。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核心是保证体内胚胎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发生,保持母猪有中等体况。
妊娠判断:母猪配种后,经21天未表现发情,可初步判断为妊娠。
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母猪行为判断,如母猪贪睡、不愿活动、采食增加、毛色光亮、夹尾行走且缓慢小心、腹部两列乳头分开呈两条直线即为妊娠,此时应根据配种日期,按照“月加4、日减6”的方法推算确定分娩日期(114天左右),便于做好妊娠管理。
科学饲喂:配种至妊娠30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注意妊娠母猪饲养,否则会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要求妊娠期饲喂妊娠母猪料,适当减少能量物质供给,使蛋白质达14%~1 5%,确保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每头每天喂配合饲料1.5千克~2千克,对体况差的可适当增加0.5千克喂量。
30 天~80天是胎儿发育较慢时期,每头每天喂妊娠母猪料1.8千克~2. 5千克,使蛋白质达到13%~15%,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提供占日粮 10%~20%的优质草料和青绿饲料。
80天~110天是胎儿加速发育时期,如果不加强妊娠母猪后期营养,可使部分胎儿因得不到充足营养而停止发育,此期应改用哺乳母猪料,使蛋白质达16%~17%,每头每天喂料3千克~3.5千克,促进母猪乳腺发育,增加泌乳期产奶量。
控制密度:妊娠期母猪最好实行单圈饲养,确保其采食均匀,便于控制母猪体况。
在栏养情况下,每头母猪保证3平方米~3.5平方米空间,过高的饲养密度会造成拥挤,易导致妊娠母猪机械性流产。
环境良好:保持猪舍和猪体清洁卫生,注意防暑降温,通风良好。
妊娠母猪最适宜生长、繁育的环境温度为16℃~22℃,湿度65%~75%。
温度高于30℃以上时,如不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易引起母猪及胎儿的死亡,低于6℃时会造成妊娠母猪生长停滞。
精心管理:妊娠母猪饲养期间,严禁惊吓、驱赶、鞭打,注意免疫方式,防止因拥挤、滑倒引起流产,如有流产预兆及时注射黄体酮。
临产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临产母猪是养猪生产中最为繁忙的阶段,其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子猪的成活率和母猪下一个周期的发情。
逐渐减料:母猪分娩前一周,要根据膘情和乳房发育情况决定是否减料,膘情好、乳房发育膨大的母猪应逐渐减少日粮喂量,防止产后乳汁过多,引起乳房炎。
对于瘦弱的母猪,应推
迟减料,防止产后少乳或缺乳。
一般在产前两天少喂料,平均每天每头0.5千克,产前当天不喂料,但饮水充足供应。
临产观察:主要是观察三个方面;阴门红肿,可在3天~5天内产子;二看乳房膨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八字外张,如最后边乳头挤出黄色浓稠乳汁,则3小时~6小时可能分娩;三看行为表现,母猪起卧频繁、行动不安、呼吸加快、频频排尿、阴部流出黏液时,即快产子。
接产技术:当母猪四肢伸直、尾巴上翘、头后仰、努责,产出子猪时,立即用干净毛巾掏净新生子猪口鼻黏液,拧断脐带,擦干身体,在保育箱预热后及早吃初乳,然后对子猪进行剪齿、断尾处理。
待全部产完子猪后,检查胎衣,清点数量。
产后管理:母猪分娩结束后,保持产房安静,半小时后给母猪饮用新鲜温热麸皮汤补充体液,解除疲劳,并随时注意呼吸、体温、排泄和乳房状况、子宫推注宫净或肌注奥妙。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不但与其泌乳量、断奶子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会影响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配种。
正确给料:母猪哺育照料子猪,活动量大,消耗较大精力,增加了母猪每天的维持需要量。
但由于产后器官正处于恢复时期,消化机能弱,不宜给料太多。
产后第一天不喂料,第二天少喂料,平均每头0.5千克,经过3天~5天逐渐增加至正常喂料,最多不超过6千克,且日喂3次为宜,并适当增加饮水及青绿、多汁饲料供给,提高母猪哺乳期泌乳量。
在子猪断奶前7天,应逐渐减少母猪精料和多汁饲料喂量,断奶当天不喂料,促进干乳。
保护乳房:母猪乳房、乳腺的发育与子猪吸吮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头胎母猪,一定要使所有乳头都能均匀利用。
围栏应平坦,产床应平整,防止剐伤剐掉乳头。
预防疾病:母猪在哺乳初期,严禁冲洗圈舍,但应确保猪舍干净卫生。
每周用百来宁\阿灭杀消毒2次。
母猪产前7天到产后7天饲料中可添加:泰农1.25KG+保胎无忧散+泌乳进1K G。
作用:预防母猪产后三联症(MMA)、仔猪黄白痢、提高母猪泌乳量。
空怀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带子母猪断奶到再次配种这段时间为空怀期,一般经7天~10天,母猪就会发情。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促进空怀母猪如期发情排卵,提高受胎率。
预防应激:子猪断奶一般采用“赶母留子”的一次断奶法,极易导致母猪断奶应激,发生乳房炎、高烧等疾病。
因此在断奶前后,应根据母猪膘情,进行适当限饲,每日两餐,定量饲喂1.6千克~2千克,并将哺乳料换成生长猪料,经2天~3天就会干乳。
短期优饲:母猪经过哺乳期后,体况相对较瘦,会影响发情和排卵,应在断奶后3天~4天进行短期优饲,可增加蛋白质饲料供给,添加va、vd、ve,使母猪恢复膘情,及早发情,促进多排卵,并适时配种。
乏情处理:对断奶超过10天仍不发情的母猪,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公猪相处诱导,与发情母猪合群并圈,加强乏情母猪运动,短期限饲、饥饿疗法或饲料中添加催情处孕增仔素\催情处孕灵等方法。
对患有生殖道疾病的母猪,可先进行炎症处理子宫推注绿叶宫净,促进发情。
如果超过20天仍不发情时,应考虑淘汰母猪。
驱虫消毒:给空怀期母猪饲料添加伊维菌素,用2%敌百虫全身喷雾,驱除体外寄生虫,并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扫、冲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