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营养元素缺乏症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解读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问题1. 土壤质量差: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酸性土壤、盐碱土壤等。

这些土壤条件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不利,易导致产量下降。

解决方法:首先应该做好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养分含量。

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方法,比如施用石灰、有机肥料等,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

还可以选择适合在酸性或盐碱土壤中生长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抗逆性。

2. 土壤缺乏养分:部分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缺乏一些必要的养分元素,比如氮、磷、钾等。

解决方法: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用肥料,及时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元素。

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并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 土壤密度大:土壤密度大会影响大豆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和水分利用。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质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减小土壤的密度,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

二、水分问题1. 土壤干旱:部分地区缺水,导致大豆生长期间缺乏水分,影响开花结果和豆荚发育。

解决方法:合理安排大豆的灌溉措施,尽量避免土壤干旱。

可以选择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根据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的补充灌水。

可选择适应干旱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

2. 土壤过湿:部分地区容易积水,导致土壤过湿,影响大豆的生长。

解决方法:做好排水工程,增加排水沟和排水管等设施,及时排除积水,减小土壤过湿的影响。

三、病虫害问题1. 病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比如大豆根腐病、大豆根结线虫病等。

解决方法: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平时要加强农田的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合理施用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等防治病害。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大豆重迎茬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有关资料表明,大豆迎茬减产6.1%,重茬1年减产9.9%,重茬2年减产13.8%,重茬3年减产19.0%,而且重迎茬大豆百粒重下降,病粒率、虫食率增加,商品质量显著降低。

一、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1.营养元素亏缺随着大豆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变化不大,但水解氮、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微量元素有效锌、硼含量显著减少,速效磷变幅较大。

2.病虫为害加重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连作使其密度上升,发病指数高,一般造成减产10—20%,重者30—50%。

除了孢囊线虫外还有根腐病和疫霉病等。

一般来说多雨年份,土壤湿度过大,易发生根腐病;干旱年份孢囊线虫发生较重,重迎茬种植还加重了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蚜虫、食心虫的危害。

3.土壤环境恶化由于根部病虫害的严重危害,土壤环境也逐渐恶化,破坏了大豆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了根系生理活力,破坏了共生固氮系统,抑制了根的吸收能力,使植株代谢减弱,植株生育缓慢,干物质合成和积累减少,大豆产量和质量降低。

土壤生物活性变劣连作使大豆土壤中细菌减少真菌增多,大豆单株结瘤个数和单株根瘤鲜重急剧下降。

使大豆植株根、茎和叶中氮磷含量随之降低,尤以磷更为明显。

4.植株生长发育变弱重茬阻碍大豆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根瘤的发育,导致根干重和有效根瘤数减少;还导致单株根瘤体积变小。

初花期,轮作的根瘤体积约为1.5m3,而重茬时仅为1.0 m3。

植株的外观表现为矮小瘦弱,分布不合理,中层叶面积较小,叶面积指数低,叶片黄萎。

5.杂草危害较严重与大豆伴生的苍耳、鸭跖草和寄生的菟丝子等恶性杂草加速蔓延,与大豆争夺营养、水分和光照等。

同时,由于长期或重复使用普施特等残效期长的豆田除草剂,使杂草增强了抗药性,又增加了土壤残毒,致使化学除草对恶性杂草的效果不好,严重者可造成大豆籽粒留有残毒,降低质量,影响出口。

二、防治对策1.科学轮作在大豆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在无法避免重迎茬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重茬面积,适当增加迎茬面积。

大豆缺素症的诊断与治疗

大豆缺素症的诊断与治疗

大豆缺素症的诊断与治疗大豆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元素,同时还需要钙、镁、硼、锰、钼、锌等中微量元素,如出现某种元素的缺乏,会形成不同症状,并造成减产。
一、缺氮大豆根瘤菌虽然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态氮素,但仅能提供大豆所需氮素的1/2~1/3,远远满足不了大豆的需要,大豆缺氮时,叶片变成淡绿色,生长缓慢,叶子逐渐变黄,应及时追施氮肥,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或用1%~2%的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左右喷施一次,共喷2~3次。
二、缺磷植株早期叶色深绿,以后低部叶的叶脉间缺绿,株形小,叶小而薄、茎硬,扬花期和成熟期延迟,应及时追施磷肥,每亩可追施过磷酸钙12.5~17.5公斤或用2%~4%的过磷酸钙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左右喷施一次,共喷2~3次。
三、缺钾老叶从叶片边缘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斑点并籽粒常皱缩、变形,每亩可追施氯化钾4~6公斤或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左右喷施一次,共喷2~3次。

农作物作物缺素症状表全营养元素

农作物作物缺素症状表全营养元素
花椰菜、甘蓝
苹果

马铃薯、甜菜
花椰菜、甘蓝、草莓
苹果

油菜
花椰菜
——

大麦、高梁
花椰菜
葡萄、苹果

油菜
花椰菜、萝卜
葡萄、苹果

大豆、豌豆、谷类作物
甘蓝
苹果

玉米、小麦、大麦
莴苣、番茄、洋葱


玉米、大豆、豌豆
洋葱
梨、苹果

豆科作物
剩症状

1.叶呈深绿色,多汁而柔软,对病虫害及冷害的抵抗能力减弱
2.茎伸长,分蘖增加,抗倒伏性降低
3.根的伸长虽然旺盛,但细胞少
4.籽实成熟推迟

1.一般不出现过剩症
2.营养长生停止;过分早熟;导致低产

1.虽然和氮一样可以过量吸收,但难以出现过剩症
2.土壤中钾过剩时,抑制了镁、钙的吸收,促使出现镁、钙的缺乏症

1.不出现钙过剩症
2.大量施用石灰则抑制镁、钾和磷的吸收
植株细小,分叶少,叶色深绿,略带紫,叶硝上紫色特别显着,症状从叶向幼叶发展,抗寒力差;
植株呈蓝绿色,叶软弱下披,上、中、下部叶片的叶尖及边缘枯黄,老叶焦枯茎杆细软,易倒伏;
玉米
植株矮小,茎细瘦,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失绿发黄,症状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发展,先黄后枯或“V”字形;
苗期叶尖和叶缘出现紫红色,老叶变黄;茎杆细小,生长缓慢、果穗秃尖,弯曲畸形行列不齐,籽粒不饱满;
花少,果实重量减轻;

植株矮小,出现失绿现象,易感染病害;
禾谷类作物叶尖失绿而黄化,以后干枯、脱落;果树梨上部叶乍畸形,变色,新梢萎缩;
发育不良;果树茎上常排出树胶;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及补救措施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及补救措施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及补救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不均衡、生活习惯不规律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

营养缺乏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症状表现:1、身体消瘦,体重下降明显。

2、肌肉无力,容易感到疲劳。

3、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4、伤口愈合缓慢。

补救措施:1、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鸡胸肉、鱼虾、蛋类、豆类、奶制品等。

2、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弱的人群,可以选择蛋白质粉来补充。

二、维生素 A 缺乏维生素 A 对于视力、皮肤和免疫系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症状表现:1、夜盲症,在昏暗的环境中视力下降。

2、皮肤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皮疹。

3、免疫力降低,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补救措施:1、多吃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鱼肝油、动物肝脏等。

2、适当食用深绿色和橙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芒果等。

三、维生素 B 族缺乏维生素 B 族包含多种维生素,如 B1、B2、B6、B12 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症状表现:1、维生素 B1 缺乏可导致脚气病,出现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

2、维生素 B2 缺乏会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等。

3、维生素 B6 缺乏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失眠、贫血等。

4、维生素 B12 缺乏会引起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脚麻木等。

补救措施:1、多吃全谷物、瘦肉、蛋类、奶制品、豆类、坚果等食物,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 B 族。

2、对于严重缺乏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 B 族补充剂。

四、维生素 C 缺乏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作用。

症状表现:1、牙龈出血、肿胀,牙齿松动。

2、皮肤出现瘀斑、伤口愈合不良。

3、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补救措施:1、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青椒、西红柿等。

豆角缺素症状大全

豆角缺素症状大全
在豆角生长期间进行叶面喷施含硫肥料,如硫酸 锌、硫酸镁等,有助于豆角吸收利用硫元素。
对已经出现缺硫症状的豆角植株,及时追施含硫 肥料并浇水,以促进肥料吸收和豆角恢复生长。
THANK YOU
镁是豆角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缺镁会导致豆角生长缓慢、叶片失绿、果实发育不良 等问题。
严重时,缺镁还会导致豆角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和坏死,影响产量和质量。
缺镁症状的表现
豆角缺镁时,首先表现为老叶失绿, 逐渐向幼叶扩展,叶片变黄,有时会 出现黄色斑点和坏死。
VS
严重缺镁时,叶片会全部变黄,坏死 脱落,严重影响豆角的生长和产量。
缺钙症状的表现
生长点受损
缺钙会导致豆角生长点萎缩、坏死,无法继 续生长。
叶脉间黄化
缺钙会导致豆角叶片叶脉间黄化,叶脉仍为 绿色,严重时整个叶片黄化。
根系发育不良
缺钙会导致豆角根系发育受阻,根短而细, 生长缓慢。
果实发育不良
缺钙会导致豆角果实短小、畸形,果皮粗糙 ,成熟度不够。
缺钙症状的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
缺磷症状的表现
叶片症状
豆角缺磷时,叶片变小,叶色暗绿,叶缘出现紫红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出现坏死 斑。
花朵症状
缺磷时,豆角的花朵数量减少,花朵颜色变浅,结实率降低。
缺磷症状的防治方法
土壤施用磷肥
在豆角种植前,可施用适量的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以增加土壤中的磷素含量。
叶面喷施磷肥
在豆角的生长期间,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含磷的叶面肥,以补充磷元素。
缺氮症状的表现
豆角植株缺氮时,叶片失绿发 黄,叶脉间出现淡绿色至黄色 的条纹,严重时叶片脱落。
缺氮症状通常从底部叶片开始 逐渐向上发展,导致整株叶片 发黄,干枯脱落。

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96XIANGCUN KEJI 2020年3月(中)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杜爱红(宁津县津城街道办事处,山东宁津253400)[摘要]本文对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以期能保障大豆健康生长,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切实增加豆农的经济收益,并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关键词]大豆;品种;病虫害;重迎茬[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8-96-2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要提高大豆产量来满足国民需求。

但当前我国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急需采取措施,进行科学种植管理,严格防控病虫害,保障大豆健康生长。

1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大豆品种良莠不齐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豆品种得到了改良,很多改良后的大豆品种抗病、抗旱能力非常强,产量高且稳定,如果能得到全面推广种植,能极大地提高我国大豆产量。

但从目前大豆种植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大豆种植存在品种杂乱、品质差等问题,优良高产品种的推广率较低,仅在部分种植业发达的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很多豆农不了解大豆品种,对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也缺乏认知,盲目选择种子播种,导致同一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杂乱无章,极大地影响了大豆抵抗病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地区大豆生产经营,最终导致豆农的经济收入减少、生活品质降低。

1.2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经验,过于依赖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可以从物理防护角度,帮助农作物减轻病虫害威胁,增加农作物产量。

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包括科学选种、适时灌溉施肥、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按阶段施药等。

但很多地区的豆农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较大,没有进行精细化田间管理,导致在大豆生长期间没有提前预防病虫害,而是过于依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田间农药残留严重,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会增强病虫的抗药性,导致病虫害加重甚至出现新的病虫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常见的营养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营养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营养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营养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然而,很多人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路上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营养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营养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持健康的饮食。

一、缺乏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在日常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的摄入,导致蛋白质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 增加蛋类摄入:鸡蛋、鸭蛋、鹅蛋等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可以适量增加蛋类的摄入,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2. 多食用豆类、豆制品:豆类和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

适量食用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蛋白质不足。

3. 增加肉类摄入:瘦肉、鱼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可以适量增加肉类的摄入,以提高蛋白质的摄取量。

二、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

然而,由于饮食结构单一或不科学,很多人存在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1. 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合理搭配饮食: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例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而番茄富含维生素A和番茄红素。

3. 适当服用补充剂:当饮食无法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时,可以适当服用补充剂。

但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饮食不均衡饮食不均衡是很多人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为突出。

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健康问题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1. 多样化饮食:每天食用不同种类的食物,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尽量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和豆类以及奶类。

2. 控制食物摄入量: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食或暴饮暴食。

根据个人体型和活动水平来确定适量的食物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类营养元素缺乏症状及对策大豆施肥需肥特性大豆形成与禾谷类作物相同的产量,所需肥早较高,其中需氮量多1.5~2倍。

每生产l00大豆籽粒需纯氮6.6~7.2公斤,五氧化二磷1.35公斤、氧化钾1.8~2.5公斤。

土壤肥力分级与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的划分无肥区的产量综合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

根据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把不施肥亩产在75公斤以下的地力基础作为低肥力;亩产75~125公斤的地力基础作为中肥力;125公斤以上的为高肥力。

针对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合理配方施肥。

表8~l 大豆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施肥配方大豆施肥配方是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并通过综合分析而拟定的。

为便于实用,将其编制成简明的配方速查表,可依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实施。

在执行施肥配方时,尚须选用高产良种和配合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并重视前茬有机肥的施用,以利于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

1、以地定产施肥配方:由于大豆具有利用前茬肥效的特点,因而地力基础的高低,对大豆施肥和产量影响很大。

故需根据地力基础来预定计划产量指标和相应的施肥量。

一般由低产变中产时所需施肥量少于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的施肥量。

这一施肥配方是在无测土条件下执行的,带有一定的经验指导性(表8~2)。

表8~2 大豆以地定产施肥配方2、测土施肥配方在大豆播种之前,于耕层0一20厘米处采集土样,并多点混合均匀,置干净地方晾干后送有关化验室分析。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查对施肥配方表(表8~3)。

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有针对性的施肥。

这样,可以节省肥料,减少投资,并使有限的肥料获得更大的增产效益,表8~3 大豆测土施肥配方[50]3、以氮定磷、钾施肥配方:通过氮肥不同用量增产试验,不同土壤氮肥经济最佳用量为每亩2~6公斤。

根据氮、磷、钾不同配比配效试验结果,经济效益最高的氮、磷、钾肥配合比例为0.5:1:1。

据此,就可以氮肥用量计算确定磷、钾肥的用量(表8~4)。

表8~4 大豆以氮定磷、钾施肥配方[50]4、高产施肥配方在大豆生产中,随着品种的更新,高产耐肥品种不断出现。

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编制如下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施肥配方。

表8~5 大豆高产施肥配方[50]施肥技术1、施肥量和施肥种类大豆施肥一般要求亩施氮素2~5公斤,五氧化二磷5~7.5公斤,氧化钾7.5~10公斤。

大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比例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例如对黑龙江的白浆土、高肥力土壤施肥,N:P2O5=1:3,总量为每亩4~5公斤;中、低肥力土壤施肥,N:P2O5=1:2,每亩总量为5~6公斤;对2~3年荒地N:P2O5=1:4。

辽宁大豆,高肥力土壤施肥,N:P2O5:K2O=1:1.28:1.43;中肥力土壤施肥,N:P2O5:K2O=1:1.58:1.47;低肥力土壤施肥,N:P2O5:K2O=1:1.65:1.08。

河南大豆施肥比例为,N:P2O5:K2O=1:2:2或1:1:1。

山东夏大豆高肥地,亩施纯氮2公斤、五氧化二磷3公斤、氧化钾0~2公斤;中肥地亩施纯氮3~4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2~3公斤;低肥地亩施纯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5~7公斤、氧化钾4公斤。

春大豆施肥(1)基肥大豆基肥多用农家肥。

施用量根据粪肥质量、土壤肥力和前作施肥等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粪肥质量高,每亩施1000~1500公斤;质量差的,每亩施2000~2500公斤。

瘠薄地和前作耗肥大、施肥量少的地块要注意多施粪肥。

基肥中要加入磷矿粉或过磷酸钙等速效磷肥。

一般每亩用磷矿粉80~100公斤、或磷酸钙20~30公斤。

磷肥最好与有机肥混匀堆积发酵、备用。

春大豆基肥最好结合秋耕施用,一般在翻前扬粪,撤匀后通过耕翻和耙地将肥料翻入l0~20厘米的土壤中,使肥料与土壤混合。

大豆基肥强调深施,这对保证大豆生育后期特别是结荚鼓粒期的养分供应有很大作用。

因为大豆在开花结荚之后,随着大豆的生长发育,接近地表的根系逐渐老化,吸肥能力逐渐减弱,而此阶段吸肥能力强的幼根和根毛都密集于10~20厘米的土壤层。

另要注意根据需要在基肥中施用硼、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2)种肥(口肥)大多数情况下,以磷肥作大豆种肥可以获得明显增产效果。

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l0~15公斤。

如果需要每亩施氯化钾或硫酸钾4~8公斤或草木灰40~80公斤。

种肥一般不用氮肥。

但对瘠薄地、地力差或早熟秆强的大豆品种,需施少量氮肥。

一般每亩施硫酸铵约5公斤。

如果以氮、磷肥配合作种肥施用,氮、磷比例以1:1或1:2效果较好。

或每亩用5~10公斤磷酸二铵。

施用种肥要特别注意肥料与种子隔离,避免接触种子,以免烧种烧苗。

施肥深度为8~10厘米。

.另播种前根据需要对大豆种子用钼、硼、铁、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浸种或拌种。

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有明显增产效果。

(3)追肥大豆追肥以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氮肥为主,同时配合磷、钾肥。

春大豆幼苗期以根系发育为主,在施用基肥和种肥后,一般不必追施苗肥。

花期追肥是大豆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迫肥时间以始花期或分枝期效果较好,追肥数量一般每亩施硫酸铵5~10公斤或尿素2.5~5公斤,或磷酸二铵5~7.5公斤或过磷酸钙7.5~10公斤。

这次追肥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即除草后在垄侧开沟(离大豆植株5~10厘米)将肥料施入,然后中耕培土,将肥料盖上。

大豆在盛花期前后也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追肥。

如只喷一次肥,以初花至盛花期为宜;喷施两次,则第一次在初花期,第二次要终花至初荚期。

叶面追肥可用尿素,钼酸铵、磷酸二氢钾、硼砂的水溶液或过磷酸钙浸出液。

一般每亩用尿素500~1000克,钼酸铵10~20克,磷酸二氢钾75~150克,过磷酸钙1~1.5公斤,硫酸钾350~400克,硼砂100克。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肥料单施或混施。

稀释水量依喷施工具而定,背负式喷雾器每亩加水50~75公斤,机引喷雾器每亩加水15~20公斤,飞机喷施每亩加水3~7公斤。

过磷酸钙要浸泡一昼夜,过滤后除去渣子,其它几种肥料都直接溶化水中。

叶面追肥应于无风晴天的下午进行。

夏、秋大豆施肥(1)基肥夏大豆和秋大豆播种时正处于抢收抢种的农忙季节,多数不耕翻,进行铁茬播种。

即使耕翻地,也往往来不及施基肥。

可采取增施前茬肥料的方法子以解决。

就是在前茬作物播种时增加农家肥和磷肥用量,力争满足两季作物对养分的需要。

当季施用的农家肥由于分解缓慢,满足不了夏、秋大豆的需要,而前作施肥,肥料在土壤中有充分的转化时间,为大豆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也缓和了抢收抢种时劳力和畜力的紧张。

迟效性的磷肥作为储备施肥在大豆前作上施用,不仅对当季作物,对大豆也有良好后效。

夏、秋大豆要争取施用基肥,尤其是前茬施肥少、土壤瘠薄等情况下施用基肥更为重要,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500~2500公斤,并根据需要配施适量的磷、钾肥,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20~30公斤。

(2)种肥夏、秋大豆往往没有施用基肥或基肥不足,施用种肥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

一般每亩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5~l0公斤或施磷酸二铵约l0公斤。

缺钾的土壤还可加施硫酸钾5~7公斤。

种肥施用中要注意肥料、种子隔离,以免烧种侥苗。

在播种前可根据需要对种子进行根瘤菌拌种,以及用钼、硼、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拌种或浸种处理。

(3)追肥夏、秋大豆生育期较短,需肥早而集中,为了保证有足够营养生长,对土壤瘠薄、豆苗瘦弱的地块,可结合锄头遍地或二遍地时,每亩追施硫酸铵5~10公斤,或施尿素2.5~4公斤,或施人粪尿100~150公斤。

夏、秋大豆磷肥宜作基肥和种肥。

基肥和种肥中没有施用磷肥的,可在苗期到开花结荚期开沟追施磷肥。

追施越早越好。

一般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一30公斤。

土壤缺磷的宜多施。

如需要施钾肥而基肥和种肥中没有施用钾肥,也应早追钾肥,以幼苗到初花期为宜,每亩施硫酸钾7.5~10公斤,开沟施入耕层。

夏、秋大豆和春大豆一样,要重视花期追肥。

一般宜在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2.5~4公斤或硫酸铵5~10公斤。

对土壤瘠薄,大豆缺肥的田块,即使苗期已追肥,也宜在初花期或稍前每亩追施尿素2.5~4公斤,或硫酸铵5~10公斤,并于盛花期每亩再追施硫酸铵5~10公斤。

如果豆苗生长健壮、叶面积系数过大,土壤碱解氮含量在80ppm以上,初花期则不必追氮,而在分枝期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

对于瘦地、基肥和追肥不足而生长发育不良的地块,可在鼓粒期每亩追硫酸铵约5公斤。

最好采用根外追肥。

夏、秋大豆的根外追肥技术可参考春大豆部分。

绿豆施肥一般在中等生产水平下,每生产100公斤籽实,绿豆植株需要吸收纯氮9.68公斤、五氧化二磷0.93公斤、氧化钾3.5l公斤。

其中苗期吸收氮约占全生育期需要量的17%,吸收磷占全生育期需磷量的15%,吸收钾占全生育期需钾总量的24%;从开花期到鼓粒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各自需要总量的68%、62%、65%;从鼓粒期到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各自全生育期需要量的15%、24%、11%。

我国种植绿豆的多为薄地、旱地、远地,不施肥或施肥很少,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在现有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复合肥或化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基肥:绿豆生育期较短,应早施肥料,最好是在整地时一次基施。

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肥配合。

一般每亩施用1500~2000公斤腐熟厩肥,15公斤过磷酸钙。

缺钾土壤还要增施5公斤/亩硫酸钾或氯化钾。

磷肥最好与有机肥混合堆沤10~15天后施用。

基肥结合播前整地撒施。

或在播种时集中施于播种沟里或穴里作种肥。

如果有机肥数量少、质量差的每亩用5公斤硫酸铵或磷酸二铵10公斤可作种肥。

绿豆播种前还要注意用根瘤菌以及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拌种或浸种。

追肥:对于没有施基肥和种肥不足、地力差的地块,在绿豆出苗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用l000公斤腐熟人粪尿兑水泼施,或每亩追施5~10公斤硫酸铵或l0~15公斤磷酸二铵。

开花以后每亩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

缺氮脱肥的地块可溶入500克尿素,一起喷施l~2次。

最好每摘收一次豆荚前2天喷施一次,增产效果明显。

豌豆营养缺乏和过多症豌豆施肥豌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生育期间需肥较多。

每生产100公斤豌豆籽粒,需要吸收纯氮3.09公斤、五氧化二磷0.86公斤、氧化钾2.86公斤。

豌豆根部着生大量的根瘤菌,能固定气中的游离氮素,一般每亩能用氮5.3~10.0公斤,相当于硫酸铵25~50公斤,约占豌豆一生需氮量的1/3。

根据豌豆的需肥特性,在施肥上应以基肥为主.适当追肥。

基肥以施用充足的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

除了土壤肥沃的地块,一般宜施用少量速效氮肥作种肥或苗肥,以促进幼苗生长,诱发根瘤菌的生长和繁殖。

豌豆播种时每亩用5公斤硫酸铵或尿素2~3公斤,或磷酸二铵4~6公斤,缺钾土壤另加3.5~5公斤氯化钾作种肥施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