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卷尺B.游标卡尺C.三角尺D.机械秒表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7.2mm=7.2mm×10-3=7.2×10-3mB.15m=15×106=1.5×107μmC.2.5km=2.5km×105cm=2.5×105cmD.3.0×106cm=3.0×106×10-2m=3.0×104m3.小刚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茎的中间是否真的贯通,于是他找来一根莲叶叶柄,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4.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羽毛球从手中放手落到地面大约需要2minB.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3μmC.奥运会篮球比赛通用篮板的下沿离地面高度约为3mD.一块普通橡皮的长度约为3dm5.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cmB.1mmC.1nmD.1μm6.下列因素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是()A.皮尺测量时将其使劲拉伸变长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C.木尺受潮膨胀D.塑料尺受热变形7.小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家中玩具小板凳的高度,六次测量的结果是60.1mm、60.4mm、62.1mm、60.1mm、60.25mm、60.3mm,则他家中小板凳的高度应记为()A.60.5mmB.60.2mmC.60.23mmD.60.225mm8.下列特殊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则该铜丝的直径为5.00cmB.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为2.51cmC.将薄厚均匀的纸带紧密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n圈,纸带的厚度为D2-D12nD.测量这本书的厚度为h,查看书的最大页码为n,则一页纸的厚度为ℎn 9.[实验设计]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如图),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人撕开袋口时用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撕开多种不同的锯齿状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比较用力的大小C.先后在同一包装袋的锯齿状位置和平边状位置撕开包装袋(厚度相同),比较用力大小D.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用刻度间隔比标准尺刻度间隔小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长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大B.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用力将卷尺拉紧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C.测量仪器的精度越高,越不会出现误差D.某同学每走一步的距离约为60cm,他走2500步约为15k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物理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它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的是().一个杯子的高 .一支铅笔的长.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一课桌的宽度2.(2011•广州)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1 ..1 .1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4.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应该是().1毫米、1毫米 .1厘米、1厘米.1毫米、1厘米 .1厘米、1毫米5.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6.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7.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其中只有一次测量的结果是错误的。

错误的数据是()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精确度越高.某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宽度约为的课桌的宽度.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9.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物体的长度如下:.那么,更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值是().10.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中最末一位数字“”是有意义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2. 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测量力的工具是,测量电的工具是。

13.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评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 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 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A. 日B. 小时C. 分D. 秒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4.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 米刻度尺B. 厘米刻度尺C. 毫米刻度尺D. 分米刻度尺5.一名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 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 65gB. 65.2gC. 64.8gD. 无法确定6.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 52.5gB. 47.5gC. 50gD. 55g7.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砝码因长期使用被磨损,导致测量出的质量()A. 相等B. 偏大C. 偏小D. 无法确定8.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 238.0毫米B. 23.8厘米C. 237.90毫米D. 2.38分米9.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A. 只能验证猜想1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10.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A. 摆锤的轻重B. 摆动的角度C. 摆的形状D. 摆的长短11.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12.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不正确的是()A. 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看到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B. 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走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C. 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D.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时,虽然反射光线将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线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A. 23.325cmB. 23.33cmC. 23.373cmD. 23.37cm14.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问B. 猜想C. 实验D. 得出结论1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2.36cmB. 2.357cmC. 2.35cmD. 2.4cm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秒表的分针圈中的分度值为________ s,秒表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_ s.17.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 ________,实验时,物体应放入 ________盘.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 ___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________在电路中.(后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1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物体的宽度是 ________cm.20.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小明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为30 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3)本实验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1.(2016•凉山州)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1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cm,在图2中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在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三、解答题22.水稻丰收后,带壳的稻谷放在场院上,堆成圆锥形的谷堆,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给学生们留了作业:用一个量程是20 m的卷尺,一个不太大的薄铁皮桶,一个量程不超过15 kg的杆秤,还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估算一下这堆稻谷的质量有多大,请你说出具体的办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m B.dmC.cm D.μm2.如图1所示,下列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图13.下列关于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一个手臂的长度接近600 mmB.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2 dmC.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30 minD.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20 s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 nm=9.6×10-3=9.6×10-3μm B.9.6 cm=9.6 cm÷100=0.096 m C.9.6 cm=9.6 cm×10=96 mm D.96 cm=96×107nm=9.6×108 nm 5.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同一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6.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图27.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零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同测量者估读值不同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8.有五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1 cm、18.80 cm、18.50 cm、18.50 cm,你认为该物理课本的宽度是()A.18.564 cm B.18.56 cmC.18.505 cm D.18.51 cm9.实验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子的分度值是1 mm B.测量结果精确到1 cmC.末位数字是准确值D.末位数字可以省去不写10.某学校马上要举行第34届校运会,在跳远比赛中,一般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1.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12.如下表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摆的等时性过程中,记录了以下数据。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满分70分,7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 教室的高度B. 课桌的高度C. 物理课本的宽度D. 一名同学的身高2. 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 卷尺B. 游标C. 螺旋测微器D. 挂钟3.下列长度测量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0.39dm ②6.85cm ③11.0mm ④2.76m ⑤8.26mm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4.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 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 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C. 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D. 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5.班主任老师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9cm6.咱校校长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 1 cm、5.50 cmB. 1 cm、8.30 cmC. 1 mm、2.8 cmD. 1 mm、2.80 cm.7.要比较准确的测量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A. 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皮卷尺进行测量B. 打开地图,根据地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再进行换算.C. 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 将公路等分成n 段,测出每段的长度,再由ns算出.8.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A. 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B. 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C. 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D. 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9.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 人眨一下眼睛所用的时间B.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C. 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D. 人步行10m路程所用的时间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7个步骤,分别是、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第1章 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第1章 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多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一名初四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7 \mB.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大约是8.844 \kmC. 地球的半径约为6.4times 10^8 \mD. 原子的直径大约为10^16 \m【答案】C, D【解析】 A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 cm 左右,初四的学生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 cm =1.7 m 左右。

故A符合实际;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高度在8844 m = 8.844 km 左右。

故B符合实际;C 、地球的半径为6400 km = 6.4\times 10^6 m .故C不符合实际;D、一般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 m 左右,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直径则更小。

故D不符合实际。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B.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C. 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的受力面积是需要控制的变量D. 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变量【答案】B, D【解析】解: A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改变物体的质量,测出对应重力,找出规律即可,不需要控制物体密度不变,故 A错误;B.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都有关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故 B正确;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改变物体的重力,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找出规律,不需要控制物体的受力面积不变,故 C错误;D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系,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 D 正确.故选 B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3.下列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打点计时器B. 刻度尺C. 秒表D. 原子钟【答案】B【解析】略4.有一摆钟,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走时偏慢了,为了校正摆钟的走时,应()A. 使摆线变短B. 使摆线变长C. 增大摆球的质量D. 减小摆球的质量【答案】A【解析】略5.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 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对结果的影响B. 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C. 避免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错误D.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答案】B【解析】解:(1)一般情况下,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选B.6.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 \s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 \cm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 \mm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答案】A【解析】解:A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在50 s 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20 cm ,物理课本的宽度比新铅笔的长度还要小,约为18.5 cm ,故B不符合实际;C 、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mu m左右,物理课本的厚度在80\mu m= 0.08 mm 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m 以上,课桌的高度不超过身高的一半,一般在0.8 m 以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7.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 cm 、25.45 cm 、25.46 cm ,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物长应是________。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题2份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题2份含答案

第一章章末卷1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4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A.一个杯子的高B.一支铅笔的长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D.一课桌的宽度【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一个杯子的高度在15cm左右。

不符合题意;B、一支铅笔的长度在18cm左右。

不符合题意;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为4cm.不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宽度在50cm左右。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4分)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mm2B.1cm2C.1dm2D.1m2【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面积,分析选项中的不同数据,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应在1cm2左右,1mm2的面积太小了,而1dm2和1m2的面积太大了,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2cm=103mm=109nm,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以此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四个选项中的答案是否正确。

【解答】解: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约合0.24m、2.4×10﹣10nm,240m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长度单位换算关系要熟练掌握,因为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估测的运用是广泛的,结合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估测。

4.(4分)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应该是()A.1毫米、1毫米B.1厘米、1厘米C.1毫米、1厘米D.1厘米、1毫米【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精确度由最小分度值决定,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分)1、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_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达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而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3×10-10m,由此可判断PM2.5颗粒__________单个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2、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cm。

3、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4、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5、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μm= m.测同一长度时常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小。

6、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 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_______。

7、一把普通钢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比实际值.用这把钢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夏天测得的长度值比冬天测得的长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8、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
(满分70分,7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A. 教室的高度
B. 课桌的高度
C. 物理课本的宽度
D. 一名同学的身高
2. 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
B. 游标
C. 螺旋测微器
D. 挂钟
3.下列长度测量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①0.39dm ②6.85cm ③11.0mm ④2.76m ⑤8.26mm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4.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 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 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
C. 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
D. 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
5.班主任老师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 18.77cm
B. 18.76cm
C. 18.74cm
D. 18.89cm
6.咱校校长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2.8 cm
D. 1 mm、2.80 cm.
7.要比较准确的测量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 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皮卷尺进行测量
B. 打开地图,根据地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再进行换算.
C. 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 将公路等分成n 段,测出每段的长度,再由ns算出.
8.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
A. 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B. 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C. 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D. 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9.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 人眨一下眼睛所用的时间
B.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C. 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D. 人步行10m路程所用的时间
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7个步骤,分别是、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

12题图13题图14题图
12.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乙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是________ cm .
13.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其中准确值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14.图中沉香木块的长度为是________ cm.
15..在测量中,测量得到的数值称为测量值,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________;若测量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等就会造成测量的________.在测量中,________是能够避免的,而________是不能而且也是不可能避免.
16..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________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cm.
17.你班主任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µm,合_____ __m.正常平静时的一次
心跳所需的时间大约是0.8___.
18 .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19 .
(1)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 ______.
(2)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三个错误:
①______ _;
②______ __;
③___ _____.
20.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12%
1
天蚕丝
2 2 5%
1 28%
3
化纤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 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 ____.(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 ___.
四、综合题(每空2分,共16分)
21.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该物体长度为________ cm.
(2)如图2所示,测得圆筒的外径为________ cm.
22 .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勇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________m。

(2)小勇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BCD 6—10 DCBCC.
二、填空题
11. 提出问题;交流与合作12.1cm;2.40 (2.38~2.42均可)13. 3.3cm(3.2~3.4均可);3cm;0.3cm 14. 3.00 15.误差;错误;错误;误差16.A;1mm;2.21cm(2.20~2.25cm均可)
17. 8.2×10﹣6;s;18.337.5;0.0250;1
三、实验探究题
19.(1)3min 4.4s
(2)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测
20.(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
四、综合题
21.(1)A;1mm;2.55 (2)1.22cm
22.(1)0.6000 (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