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四季二十四节气气课程(1)
24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1 2 3
春社和秋社
春社和秋社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 农民们欢庆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时刻。
龙抬头和寒食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是祭祀龙神的节日;寒 食节则是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是古代民间禁 火和祭祖的节日。
中秋节和重阳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家庭团聚和赏月的节 日;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是登高望远和祭祖的 节日。
确定。
以春分和秋分为界,将一年分为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
每个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其对应 的自然现象或特点,如春分表示 春季的中点,夏至表示夏季的极
点。
02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万物复苏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
谷雨
谷雨是雨水较多的节气,有利于谷 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人们开始穿上夏装
,进行各种夏季活动。
芒种
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尽快收 割,同时也要进行插秧等农事活动。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继续降低,天气 变得更加寒冷。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防寒保暖措施。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24节气全部课程设计

24节气全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24节气的名称及其在农历中的时间顺序。
2. 学生能理解每个节气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意义。
3. 学生能描述节气与季节变化、气候特征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预测本地在不同节气下的天气变化和农业活动。
2.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节气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学习节气知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对自然现象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的基本概念与由来- 介绍节气的定义、起源及其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 分析节气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 24节气的详细解读- 逐一讲解24节气的名称、时间及其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
- 引导学生了解节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饮食、穿衣、农耕等。
3. 节气与季节变化- 分析每个节气对应的季节特征和气候变化。
- 探讨节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 节气观察与记录- 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记录节气变化。
- 通过图表、绘画等形式,展示节气观察成果。
5. 节气与文化传承- 介绍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诗词、故事等,弘扬传统文化。
- 分析节气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7篇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温、天气、动植物的生活、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2、有细致地观察与比较能力,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夏季用品进行分类。
3、知道夏季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并体验夏天给人们特有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夏天调查表:请幼儿画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请幼儿收集各种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图片。
3、请幼儿连续做一个月的气温观察记录,并画出曲线图。
4、幼儿用书:《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动过程:1、幼儿寻找夏天的变化。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请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夏天?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发现夏天的特点。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发夏天到了的?你还知道夏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夏天嘛?说说理由。
2、展示幼儿收集的夏季用品,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师:我们夏季都会用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请幼儿介绍并展示幼儿收集的物品。
教师:夏季有这么多特别的东西,我们将它们这样分类呢?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气象记录,讨论夏季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这是小朋友做的气象记录,你发现最近的气温又什么变化?教师: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醒幼儿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动,少吃冷饮,注意饮食卫生等。
幼儿园小朋友多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的玩呢!(记者张伟)-年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开始,也是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从夏至开始,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夜晚时间变长。
夏至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风俗习惯,6月18日,惠济区古荥幼儿园开展“夏天的味道”节气系列主题活动。
夏至时节,瓜熟蒂落,幼儿园准备了创意水果拼盘、臊子酸汤面和绿豆汤,和小朋友一起品尝美味的食物吧!结合“夏至”的节气特征,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视频动画,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夏至”“夏至吃什么”“夏至人们做什么”等风俗习惯,进一步认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

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若希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应从教案的写作开始下功夫,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24节气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
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岭南风俗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二十四节气PPT主题班会课件(01)

夏 至
夏至:北90 。太90° 夏至点 为 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 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 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 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 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 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 暑
小暑: 105 。天气已黄经经很为热了,但 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 暑
大暑: 120 。大暑是黄一经年为中最热的 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 现4 ℃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 多,在 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 涝。
清 明
清明: 15 。此时阳气黄候 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 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雨
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 雨生百谷 。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
夏
【中华节气文化 】
立 夏
【中华】节气文化
中华四季二十四节气
适用于:幼儿 / 小学 / 初中 / 艺/术文化/ 课教堂学用
【节气与农历月份关系表
季
】
气
春 夏 秋 冬
立春 正月 惊 二月 清明 三月 立夏 四月 芒种 五月 小暑 六月 立秋 七月 白露 八月 寒露 九月 立冬 十月 大雪 十一月 小寒 十二月
雨水 正月气 春分 二月气 谷雨 三月气 小 四月气 夏至 五月气 大暑 六月气
冬
【中华节气文化 】
立
冬
立,建始也 ,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之日立冬立 冬, 。人们常以凛冻冽北风,寒冷的霜雪, 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 上,不固定以 立冬 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 来划 天)平均气温低于1 ℃为冬季,这样 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PPT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时节, 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03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农业活动
春耕
春分时节的到来,标志 着春耕的开始,此时土
壤解冻,适宜种植。
夏种
芒种时节,夏季作物开 始种植,此时气温高,
雨水充足。
秋收
秋分时节,秋季作物开 始收获,天气凉爽,适
宜收割。
冬藏
冬至时节,冬季来临, 人们开始储备食物,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关于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概念,随着人 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节气体系逐渐完善。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如春分、秋分、夏 至、冬至等,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运用。
意义
指导农业生产
传承中华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古代农业生产的纲领性 文献,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仍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谷雨
谷雨时节,雨水滋润了大地,植物生长迅速,是播种的 最佳时期。
夏季节气
立夏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植物生长茂盛。
小满
小满时,麦类等夏收作物已经结 果,即将成熟。
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重要节气,此时进 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热的时节,此时需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
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还 未到最热的时节。
时间内的天气走势。
预警自然灾害
通过分析节气与气象变化的关系 ,气象部门可以提前预警自然灾 害,如暴雨、洪涝、干旱等,为
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生活出行
根据节气的变化,人们可以合理 安排出行和衣物穿着,避免因天 气突变而造成不适。例如,在冬 至节气期间,北方地区的人们会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养生保健的时机
详细描述
雨水时节气温逐渐上升,但仍然会有些寒冷的天气,此时 人们应该注意保暖,同时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 蔬菜和水果。
惊蛰
总结词
春雷乍响,生机勃勃
01
总结词
昆虫苏醒的时刻
03
总结词
传统文化的体现
05
02
详细描述
惊蛰时节,春雷乍响,万物复苏,大自然呈 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详细描述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处暑的意思是“出暑 ”,意味着夏季的结束。此时,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白天和 夜晚的温度差异也进一步加大。
白露
总结词
白露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逐渐 转凉。
VS
详细描述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9月7日或8日。白露的意思是“露出”, 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此时,地面的水汽凝结形成露水,夜晚 的温度甚至可能低于1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目 录
•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 春季节气 • 夏季节气 • 秋季节气 • 冬季节气 • 特殊节气
CHAPTER 01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起源
定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 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基础,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相隔15天。
秋分
总结词
秋分标志着秋季的一半,昼夜时间相 等。
详细描述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9月22日或23日。秋分的到来意味着秋季 已经过了一半,此时昼夜时间相等,白天 和夜晚各占12小时。随着秋分的到来,气 温继续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三侯
三侯:虹始见
清明时节,雨水逐 渐增多,雨滴也变 大了,太阳光照在 雨滴上,就像通过 一面三棱镜,分散 出不同的颜色,形 成美丽的七色彩虹。
明
清
习 俗
CONTENTS
壹 踏青
清明之时,也就是冬至后的
第104天,正值春回大地,所以
踏青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
容。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 探春、寻春。
万日游梨 株暮子花 杨笙寻风 柳歌春起 属收半正 流拾出清 莺去城明 。,。,
贰 插柳戴柳
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谚有“柳 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 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 插柳柳成荫。”。 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 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自然纷纷 插柳戴柳以辟邪。
叁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 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 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 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 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纸高是向拆柳车青 鸢飞叹谁露疏马门 。便流夸鲜风已欲
,年丽。雨喧 回。景 ,阗曙 头不, 墙。天 望得只 花禁,
肆 荡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 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 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 是儿童所喜爱。
捌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 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 率高,成长快。因此,自 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 树的习惯。
无胡种心谁君春种 事为之意免看至树 自好仍已离朝难皆 买奇未零别夕久待 忧者休落愁花留春 。,。,。,。,
谷
雨
谷雨:时间4月20日前后, 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 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 长,所以,谷雨就是“雨 生百谷”。谚云“谷雨前 后,种瓜种豆”。
一侯:桐始华
“桐花开,清明到”,桐花是清明"节 气"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 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但同 时盈虚有数、由盛转衰。桐花因此 而成为两种悖反意趣的承载,花语 是情窦初开。桐花开后,麦花,柳 花也相继开放。
清明三侯
二侯:田鼠化为鴽
习惯了阴暗洞穴环境的 田鼠,也经不住清明暖 意的诱惑,试着爬出洞 穴寻找食物。但刺眼的 阳光让她们感觉不太舒 服,又纷纷回到地下的 洞里躲起来。喜爱灿烂 阳光的小鸟反而从洞里 爬出,古人就误以为进 入洞里的田鼠出洞后都 变成了小鸟。
, ,
指举蹴斗 挥动鞠鸡 回摇瑶金 青白台宫 天日边里 。。
柒 斗鸡
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 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 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 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 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 口气。
电轻劲长瞋利会愿双丹 击举翮翘目爪战一距鸡 复奋正惊含探此扬如被 还勾敷风火玉中炎锋华 翔喙张起光除唐威芒采 。,。,。,。,。,
清 明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天清地明”。
俗话说: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清明早,小满迟, 谷雨种棉正适时,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清明要 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清明晴,六畜兴;清 明雨,损百果。
清明三侯
得香风长逍荡得春 俏汗舞发遥来好来
淋轻荡早 漓飏去起 粉罗春乘 面裙心风 红随自玩
伍 拔河
据说,在时值春耕春 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 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 历代帝王自然非常重视。
天春争斗贯长横今 意来都力索绳街岁 在百更频挽系敞好 宜种上催河日御拖 秋戏筹鼓流住楼勾 。,。,。,。,
陆 蹴鞠
“蹴”即用脚踢,“鞠” 是皮制的球,“蹴鞠” 就是用脚去踢球。
中华四季二十四节气
节气的含义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 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 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 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节气与农历月份关系表】
季
节
气
立春 正月节
雨水 正月气
春
惊蛰 二月节
春分 二月气
清明 三月节
谷雨 三月气
立夏 四月节
小满 四月气
夏
芒种 五月节
夏至 五月气
小暑 六月节
大暑 六月气
立秋 七月节
处暑 七月气
秋
白露 九月气
立冬 十月节
小雪 十月气
冬
大雪 十一月节
冬至 十一月气
小寒 十二月节
大寒 十二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