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参数计算

合集下载

齿轮计算公式大全

齿轮计算公式大全

齿轮计算公式大全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标准齿轮主要参数及其计算

标准齿轮主要参数及其计算
1. 已知标准直齿圆柱外齿轮的全齿 高h=18mm,z=30,试计算齿 轮的模数m和分度圆直径d。
总结 齿厚s 齿顶圆da 分度圆d 齿根高hf 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计算公式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 齿距P 齿根圆df 齿顶高ha 齿槽宽e
夯实基础
一个已知磨损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 圆直径da=224mm,齿数z=30,求模数m, 齿厚s,分度圆直径d,齿根圆直径df,全齿 高h。
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计算公式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压力角 α
齿数
z
齿距
p
齿厚
s
槽宽
e
基圆齿距 pb
通过计算定出 α=200 由传动比计算求得
p=πm s=p/2=πm/2 e=s=p/2=πm/2 pb=pcos α=πmcos α
顶系
分度圆直 径 基圆直径 齿顶圆直 径 齿根圆直
ha*=1 z2=32
c*=0.25 m=10mm
求: d
da df
s
db a
练习
一对标准直齿圆柱外啮合齿轮传动, 大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2=408mm, 齿数z=100,压力角α=200,两轴的 中心距a=310mm,试确定小齿轮的: ①模数m,齿数z②计算分度圆直径 d1③齿顶圆直径da1④齿根圆直径 df1
谢谢大家
Thanks
汇报人姓名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和计算
计算公式 齿轮各部分 的名称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
齿顶高ha 齿根高hf
齿距P
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
一对齿轮啮合时,为 避免一齿轮齿顶圆与 另一齿轮齿根圆相碰, 并为存储润滑油,齿 顶高略小于齿根高, 留有径向间隙(顶隙) 。

标准齿轮参数计算

标准齿轮参数计算

标准齿轮参数计算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告诉你⼀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3模数)⽐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齿轮⽛的⼤⼩。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3.25,3.75,6.5,11,30上⾯数值以外为⾮标准齿轮,不要采⽤!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除应⼒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的新⽅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可以⽤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计算)每英⼨上所占有的齿数⽽⾔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轮齿的⼤⼩。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单位为毫⽶(mm)。

除模数外,表⽰轮齿⼤⼩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

了解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对于正确设计和选择齿轮传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一、齿轮的基本参数1.分度圆直径(D):齿轮两侧齿槽最低点所在的圆的直径,是齿轮设计的基本参数。

2.齿数(z):齿轮上的齿的数量。

齿数一般为整数,两个齿轮的齿数比可以决定齿轮传动的速比。

3.法向模数(m):齿轮的模数,是齿轮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可以通过齿轮的公称齿数和分度圆直径来计算。

4.齿廓圆直径(D_a):位于齿槽底部的圆的直径,决定了齿轮传动的拓扑形状。

5.齿顶圆直径(D_f):齿槽的顶部所在的圆的直径,与齿槽的接触和传力能力有关。

6.齿底圆直径(D_b):齿槽底部所在的圆的直径,与齿槽的接触和传力能力有关。

7.齿距(p):相邻齿的中心距离,是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之间的齿距参数。

8.压力角(α):相接触齿廓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影响着齿轮接触性能和传力能力。

二、齿轮的计算公式1.模数(m)的计算公式:m=D/z2.齿距(p)的计算公式:p=πm3.弧齿高(h_a)和压力角(α)的计算公式:h_a = m(cos(α) + cos(α - φ))其中,φ为齿顶圆角。

4.齿顶高(h_f)和压力角(α)的计算公式:h_f = m(cos(α) + cos(α + φ))其中,φ为齿顶圆角。

5.齿厚(s)的计算公式:s = m(π/2 + tan(α) - α)6.齿廓圆直径(D_a)的计算公式:D_a=D+2m7.齿顶圆直径(D_f)的计算公式:D_f = D + 2m(cos(α) + cos(α + φ))8.齿底圆直径(D_b)的计算公式:D_b = D - 2m(cos(α) + cos(α - 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齿顶圆角(φ)是一个常量,一般情况下取20°。

三、齿轮的计算过程1.根据传动比确定主动轮的分度圆直径和齿数。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高ha ha=m=p/π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 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齿轮计算公式汇总

齿轮计算公式汇总

齿轮计算公式汇总
齿轮计算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基于输入的参数计算出需要的输出参数,为机械的正常运转提供指导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用的齿轮计算公式:
1. 齿轮模数(m)的计算公式:
m= d/z
其中,d为齿轮的基圆直径,z为齿数。

2. 齿轮齿宽(b)的计算公式:
b= m*(C+T)
其中,C为参考系数,T为校核系数。

3. 齿轮的法向模数(mn)的计算公式:
mn= m/cos(α)
其中,α为齿轮的压力角。

4. 齿轮的模数修形系数(x)的计算公式:
x= (z1+z2)/2 * (cosα1+cosα2)/2
其中,z1、z2分别为齿轮1、齿轮2的齿数,α1、α2分别为齿轮1、齿轮2的压力角。

5. 齿轮的齿距(p)的计算公式:
p= π*m
其中,π为圆周率。

6. 齿轮副的速比(i)的计算公式:
i= z2/z1
其中,z1、z2分别为齿轮1、齿轮2的齿数。

7. 齿轮副的转矩传递比(η)的计算公式:
η= i*η1*η2
其中,η1、η2分别为齿轮1、齿轮2的传动效率。

8. 齿轮的最小模数(mmin)的计算公式:
mmin= KH*(YF/YS)*√(Ft/Wb)
其中,KH为工作系数,YF为应力修形系数,YS为强度因子,Ft 为传递动力,Wb为齿宽。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齿轮计算公式的汇总。

这些公式既可以为机械设计师提供指导意义,也可以帮助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人更好地了解齿轮设计的基础知识。

齿轮公式计算公式

齿轮公式计算公式

齿轮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

在齿轮设计中,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的决定性元素。

不同国家对模数的定义方法有所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国际标准(除英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的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英制标准。

国际标准定义模数的原理是:定义单个轮齿在分度圆(齿轮)/ 或线(齿条)出占有的圆弧(齿轮)/ 直线(齿条)的长度, 其长度为π * m,m 即为模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模数是有单位的,其标准单位为毫米(mm)。

很多人,习惯于模数简写,譬如,模数为1mm的齿轮,简写m=1;大家都逐渐接受这种写法,因此也是可以的。

但是,个别对齿轮模数理解不够深刻的同仁,认为模数没有单位,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齿轮可按齿形、齿轮外形、齿线形状、轮齿所在的表面和制造方法等分类。

齿轮的齿形包括齿廓曲线、压力角、齿高和变位。

渐开线齿轮比较容易制造,因此现代使用的齿轮中,渐开线齿轮占绝对多数,而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应用较少。

在压力角方面,小压力角齿轮的承载能力较小;而大压力角齿轮,虽然承载能力较高,但在传递转矩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负荷增大,因此仅用于特殊情况。

而齿轮的齿高已标准化,一般均采用标准齿高。

变位齿轮的优点较多,已遍及各类机械设备中。

另外,齿轮还可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按轮齿所在的表面分为外齿轮、内齿轮;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造齿轮、切制齿轮、轧制齿轮、烧结齿轮等。

齿轮的制造材料和热处理过程对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尺寸重量有很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前,齿轮多用碳钢,60年代改用合金钢,而70年代多用表面硬化钢。

按硬度,齿面可区分为软齿面和硬齿面两种。

软齿面的齿轮承载能力较低,但制造比较容易,跑合性好,多用于传动尺寸和重量无严格限制,以及小量生产的一般机械中。

齿轮计算公式

齿轮计算公式

1.跨(测)齿数是在齿轮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概念,也叫跨齿数。

它是衡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变动量的重要参数,用公法线千分尺卡住相应的齿数,并记录下相对应的数值W(此数值为公法线长度),至少取三组,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作差,其值为公法线长度变动量k = (Z/180)*arccos[Z*cosα/(Z+2*X)] + 0.5 ,取整;2.渐开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是指与两个异侧齿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W。

对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按下式计算:W=m*cosα*[π*(k-0.5)+z*invα]+2*x*m*sinαm 模数;a 齿形角(压力角);z 齿数;x 变位系数;k 跨齿数。

渐开线函数inv(α)=tan(α)-α(第一个α是角度,第二个α为弧度)3.压力角:啮合时K点正压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所夹锐角为渐开线上该点之压力角αk。

r b=r k cosαkr b基圆半径r k压力点至中心距分度圆处压力角为齿轮的压力角4.传动比i12=r b2/r b1基圆之反比5.由d=mz知:m和z一定时,分度圆是一个大小唯一确定的圆。

由d b=dcosα可知,基圆也是一个大小唯一确定的圆。

称m、z、α为渐开线齿轮的三个基本参数。

6.分度圆直径:d=mz7.齿顶高:h a=h a*mh a*——齿顶高系数,取标准值h a*=18.齿根高:h f=(h a* +c*)mc a*——顶隙系数,取标准值c*=0.259.全齿高:h= h a+h f=(2h a* +c*)m10.齿顶圆直径:d a=d+2h a =(z+2h a*)m11.齿根圆直径:d f=d-2h f =(z-2h a*-2c*)m12.基圆直径:d b=dcosα=mzcosα13.法向齿距:p n=p b=πd b/z=πmcosα=pcosα14.标准齿轮:m 、α、h a*、c* 取标准值,且e=s的齿轮。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 的ɑ=200,m=4mm,传动比i12=3,中心距 a=144mm。 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 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基圆半径。 • 4、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 p=12.566mm,齿数z=25,正常齿制。求 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 根圆直径df、基圆直径db、齿高h及齿厚s。
1.现有三个标准直尺圆柱齿轮, 其中一个的齿数为Z1=22,齿顶圆 直径da1=288mm;第二个齿轮齿数 Z2=95,齿间距p2=25mm;第三个 齿轮齿数Z3=132,齿全高h3=27, 从中挑出两个作为啮合齿轮,并求 两个齿轮的中心距。
2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 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参数为:齿 数Z1=18,Z2=54,压力角α=20°, * 齿顶高系数 =1, ha 顶隙系数C*=0.25,小齿分度圆直径d1、d2、标准 中心距a及传动比i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