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感冒的中成药

合集下载

儿童生病用药

儿童生病用药

是一位妈妈的亲身体会,是她孩子得过的病和用过的药:轻微感冒、消化不良:珠珀猴枣散(香港保和堂),效果真的不错。

但因为我在网上见过一篇关于“猴枣散”的文章,说“猴枣散”的凉性大,副作用强,伤脾胃,所以也就不敢给儿子吃了,但我这的儿保医生都推荐这产品。

现在孩子得轻微感冒,我就给他多喝葱白水、吃牛磺酸颗粒(儿研所的)、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消化不良、积食、舌苔厚,就吃王氏保赤丸(常备药)。

这个药的疗效也特别明显。

丸粒非常小,混在辅食里,很容易就吃下去了。

我一般将它作为祺祺的常备药。

每个月的月初和月中吃,连续吃三天(建议:连续吃不要超过三天),每天吃一次。

一般孩子六个月前,每次吃5粒,六个月以后,每增加一个月就多增加1粒。

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效果明显;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神威药业),效果也可以;感冒带流涕、咳嗽、喷嚏: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口服液(儿研所常开),巨苦;效果都还可以;病毒性感冒:新博林;具体效果怎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止咳、怯痰:神奇止咳露,对怯痰效果明显。

但孩子每次怯痰的时候,都特别容易呕吐。

发烧:恬倩(38.3度以上用),效果明显;38.3度以下,用物理方法退烧:如酒精擦拭;退烧贴;个人觉得贝亲的不错,就是有时侯,贴不住,小孩不老实,总将它从额头上扯下来。

腹泻:轻微的用妈咪爱;严重的用思密达;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效果明显;既可治腹泻,也可调脾胃;有些父母给孩子买法国合生元,个人觉得效果一般;此产品性价比太高,不实惠。

如果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吃药,也可以适当喂点酸奶,效果蛮好的。

如果孩子以前没喝过酸奶,那就得每次少量的添加,慢慢来,看孩子有无不良反应;若没有,再继续添加。

『孩子9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的喝点酸奶(书本上却经常讲,孩子一岁以前不能喝酸奶』炎症:吃阿莫西林和希刻劳(苏州礼来药厂)。

个人觉得,最好先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孕妇也可以用的),其次再用希刻劳,希刻劳是头苞类抗生素,级别比阿要高。

儿科常用中成药使用说明总结

儿科常用中成药使用说明总结

儿科常用中成药宝咳宁颗粒(同仁堂)【规格】:5克*10袋单【成份】:紫苏叶桑叶前胡浙贝母麻黄桔梗天南星陈皮苦杏仁(去皮炒) 黄芩青黛天花粉枳壳(去瓤麸炒) 山楂甘草牛黄【性状】:本品为灰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

用于小儿感冒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烦燥不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5g,一日2 次。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鼻渊通窍颗粒【主要成份】辛夷、苍耳子(炒)、麻黄、白芷、薄荷、藁本、黄芩、连翘、野菊花、天花粉、地黄、丹参、茯苓、甘草。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用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症见: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塞时作,流涕粘白或粘黄,或头痛,或发热,苔薄黄或白,脉浮。

【规格型号】15g*10袋【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

苍苓止泻口服液【成份】苍术、茯苓、金银花、柴胡、葛根、黄芩、马鞭草、金樱子、土木香、槟榔、甘草。

【性状】棕红色液体,气微香,味微苦、微甜。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健脾止泻,抗病毒。

抗菌,恢复肠道吸收功能。

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以及轮状病毒性及细菌性肠炎。

症见:水样或蛋花样便,或挟有粘液,发热、舌红、苔黄、小便短赤。

【规格】每支装10ml 10mlx9支 10mlx6支 10mlx9支/盒【用法用量】饭前口服;一曰三次。

6个月以下,5m1/次;6个月-1岁.5-8m1/次;1-4岁,8-10m1/次;4岁以上及成人,10-20m1/次,三天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注意事项】脱水及病重患儿注意补液等综合治疗。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主要成份】柴胡、黄芩苷、紫花地丁、人工牛黄、苣荬菜、鱼腥草、芦根、赤小豆。

【性状】为棕红色液体;味甜、微苦、咸。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用于小儿急性咽炎(急喉痹)属肺胃实热证,证见:发热,咽痛,咽部充血,或咳嗽,口渴等。

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说明书

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说明书

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中成药名。

由柴胡、连翘、陈皮、草果、重楼、蝉蜕、山楂、钩藤、白芍、甘草、麦芽、白茅根组成。

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定惊的功效。

用于小儿感冒风热证,症见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不思乳食等。

通用名称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汉语拼音XiaoErQingReGanKangKouFuYe药品类型感冒药处方类型处方药医保类型非医保成分柴胡、连翘、陈皮、草果、重楼、蝉蜕、山楂、钩藤、白芍、甘草、麦芽、白茅根。

性状本品为合剂,口服液体剂。

主要功效祛风解表,清热定惊。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小儿感冒风热证,症见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不思乳食等。

规格每支装10ml。

用法用量口服,3岁以下,一次10ml;3-7岁,一次20ml;7-14岁,一次30 ml;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当药品性状发生明显改变时,禁止服用。

注意事项1、本品久置后有少量沉淀,摇匀后服用,不影响疗效。

2、当药品性状发生明显改变时,禁止服用。

3、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密封。

置阴凉干燥。

有效期24个月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5621(B-0621)-2014Z。

附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家庭常备中成药使用说明

家庭常备中成药使用说明

(5)通宣理肺丸
作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 作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
(6)沙棘颗粒
作用:止咳化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降血脂。 作用:止咳化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降血脂。
5
3 祛暑药(3种)
(1)藿香正气水
作用:治疗脾胃问题,治疗孩子痱子,治疗婴儿腹泻,治疗湿疹, 作用:治疗脾胃问题,治疗孩子痱子,治疗婴儿腹泻,治疗湿疹,防 止晕车晕船。 止晕车晕船。
4
(4)鲜竹沥水
作用:最主要的功能是治疗黄而粘稠的热痰, 作用:最主要的功能是治疗黄而粘稠的热痰,缓解中风后 的一系列症状,对孩子痰热惊风,表现出的高热、痰多、 的一系列症状,对孩子痰热惊风,表现出的高热、痰多、 呼吸急促、有缺氧表现、烦躁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呼吸急促、有缺氧表现、烦躁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十滴水
作用:治疗夏天暑湿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舒服,尤其对夏天 作用:治疗夏天暑湿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舒服, 因贪凉,吃多了西瓜或者喝多了冰镇饮料从而引起的肚子不舒服, 因贪凉,吃多了西瓜或者喝多了冰镇饮料从而引起的肚子不舒服,或 者拉肚子、恶心等;治疗痱子和冻疮效果也非常出色。 者拉肚子、恶心等;治疗痱子和冻疮效果也非常出色。
7
(5)四君子丸 作用:益气健脾。 (6)香砂六君子丸 作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湿。 (7)理中丸 作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8)附子理中丸 作用:较强的温暖脾胃。
8
5 通便药(2种)
(1)麻仁润肠丸 作用:润肠通便 (2)苁蓉通便口服液 作用:养肝补肾、滋养肠道
9
6安神药(3种)
(1)枣仁安神丸 作用:补心安神 (2)柏子养心丸 作用:补气、养血、养心 (3)天王补心丹 作用:治疗失眠、便秘、口腔溃 疡、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

小儿风寒感冒常用药

小儿风寒感冒常用药

药物治疗,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九和参苏理肺九、、茶、小柴胡、清宣止咳颗粒等,给孩子服药时需要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确定给药量和服用次数。

服药的同时,可以以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加强药物效果。

除了上述药物外,治疗孩子风寒感冒,还可以给孩子喝葱白汤(葱白3—4段+2—3片生姜熬煮),可加点小儿专用蜂蜜调味。

也可以把姜末炒干,睡前包在孩子脚心,可缓解孩子鼻塞症状。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喝健儿清解液(如有腹泻就停喝)或服用泰瑞宁牛磺酸颗粒。

注意事项:小儿风寒感冒,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以免药不对症。

除了风寒感冒外,对于一些常见感冒如风热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可以根据宝宝病症对症用药:
风热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小儿金丹片(中药)、王氏保赤丸、樋屋奇应丸、小儿感冒解毒灵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库克;
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涕):小儿宝泰康、小儿金丹片;
重症或: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艾畅滴剂;
感冒带咳嗽:七厘散。

中成药分类大全

中成药分类大全

中成药分类大全中成药分类大全一、解表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冒通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保济丸: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二、清热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左金丸: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三、温里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四、理气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中成药分类大全

中成药分类大全

中成药分类大全一、解表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冒通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XXX: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二、清热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而至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毁伤及各类炎症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左金丸:用于怒气犯胃、脘胁痛苦悲伤、口苦喧闹、吐逆酸水、不喜热饮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吐逆、焦躁恶心、头眼花晕、晕车晕船、水土不平3、温里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吐逆泄泻、手足不温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而至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发的虚劳发烧、心悸不宁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吐逆酸水、胃脘满闷、四肢疲倦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参附打针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抢救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四、理气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伤风感冒的临床疗效

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伤风感冒的临床疗效

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伤风感冒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比较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伤风感冒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0例伤风感冒患儿,按入住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5天,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伤风感冒是小儿的常见病,而感冒清热颗粒是治疗小儿伤风感冒的有效中成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感冒清热颗粒;伤风感冒;小儿;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西医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以对症和支持疗法为主。

小儿感冒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按证候分型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1]。

风寒感冒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痒、咽不红、舌淡、苔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治以辛温解表。

现如今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多,但效果不一样,近两年我院应用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收到了明显的疗效,且与西药对比有明显的优势,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0例伤风感冒患儿,按入住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在6个月-10岁,病程均为2周。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中小儿风寒感冒的诊断标准[2]。

1.3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风寒感冒的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10岁。

1.4排除标准辨证为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及感冒兼证者。

1.5治疗方法1.5.1对照组25例患儿给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批号1009112),6个月至1岁每次0.3-0.5袋,-3岁0.5-1袋,6岁每次1-1.5袋,9岁每次1.5-2袋,10岁以上每次2-2.5袋,每日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小儿感冒的中成药
中成药剂量小,疗效高,小儿感冒服用方便。

常用者有:
(1)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

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

每服1丸(每丸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周岁以下小儿酌减。

(2)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

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

每服1丸(每丸重1.5克),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3)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克,小瓶重1.2克。

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

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

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

每用0.6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4)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

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

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
成药。

每服1丸(每丸重0.9克),日服2次。

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5)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

每袋24克,1岁以内每袋分4次服,1~3岁每袋分3次服,4~7岁每袋分2次服,8~12岁每袋1次服,日服2次。

温开水冲服即可。

(6)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夹滞的常用成药之一。

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

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

蜜丸,每丸重1.5克,每服1丸,日服2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7)香苏正胃丸又称香苏正胃丹。

亦为蜜丸,每丸重1.5克,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夹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

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

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腹痛、腹胀等症,均可应用。

每服1丸,日服2次,用温开水送服。

周岁以内小儿用量酌减。

(8)牛黄镇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夹惊的主要成药之一。

为蜜丸,每丸重1.5克。

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

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壅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甚至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

每服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