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弹性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06
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 物理系统离散化为有限个简单元(或称为元素) 的组合,来近似求解复杂的物理问题。
这些简单元在节点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离散 的系统,其行为可以通过物理定律和数学模型 进行描述。
有限元法的核心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 将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应力状态转化为有限个单 元的组合。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 弹性力学概述 •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 弹性力学的基本问题 • 弹性力学的能量原理与变分原理 • 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法
01
弹性力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弹性力学是一门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 作用下变形和内力的科学。
特点
弹性力学主要关注物体在受力后发生 的变形,以及这种变形如何影响物体 的内力和应力分布。
在声学领域,有限元法可以用于分析声音的传播、噪音的来源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单元分析
对每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 立单元的刚度方程。
求解方程
使用数值方法(如直接法、迭 代法等)求解整体刚度方程, 得到节点的位移和应力。
分析模型建立
首先需要建立待分析系统的数 学模型,包括对系统进行离散 化、定义节点、建立方程等。
系统组装
将所有单元的刚度方程组装成 整体的刚度方程,同时引入边 界条件和载荷。
弹性力学的能量原理与变分原理
弹性力学的能量原理
总结词
弹性力学的能量原理是描述物体在外力 作用下能量变化的重要理论,它为解决 弹性力学问题提供了基础框架。
VS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的能量原理指出,一个弹性系统 在外力作用下,其能量变化等于外力所做 的功与物体形变所吸收的功之和。这个原 理在解决弹性力学问题时非常有用,因为 它可以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转化为数学上的 能量平衡问题。

弹性力学知识基础

弹性力学知识基础

上述6个方程称几何方程
u v w
唯一确定
{ε }
{f}

{ε }
不唯一确定
原因:刚体位移不能确定。
第三节 物理方程
当材料是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小变形),即广义虎克定律
ε x = [σ x − µ (σ y + σ z )] E ε y = [σ y − µ (σ z + σ x )] E ε z = [σ z − µ (σ x + σ y )] E = τ xy G , γ yz = τ yz G , γ zx = τ zx G
T
(1-2)
2、平衡微分方程 、
∂σ x τ yx τ zx + + + ∂y ∂z ∂x ∂ σ y τ xy τ zy + + + ∂x ∂z ∂y ∂ σ z + τ yz + τ xz + ∂y ∂x ∂z
F F F
Vx
=0 =0 =0
Vy
Vz
反映了物体内的应力场所须满足的静力关系, 或者应力分量的关系。
(1-9)
γ xy
其中: E
G
弹性模量 切变模量 泊松比
µ
G = E [2(1 + µ )]
解(1-9)式, 得物理方程:
{σ } = [D]{ε }
{σ } = σ xσ yσ zτ xyτ yzτ zx
T
(1-10)
{ε } = ε xε yε zγ xyγ yzγ zx
a、正应力虚功: 正应力 虚位移 虚功 b、切应力虚功
x方向

弹性力学理论基础

弹性力学理论基础

§1.3 发展与研究方法7
钱学森
钱伟长
胡海昌
§1.3 发展与研究方法8
徐芝伦
杨桂通
§1.3 发展与研究方法9
•弹性力学——促进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的 建立和发展;
•广泛工程应用——造船、建筑、航空和机械制 造等。
•发展——形成了一些专门的分学科;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仍然提出新的理 论和工程问题。
赫兹(H.Hertz)
§1.3 发展与研究方法5
1898年,基尔霍夫建立 了平板理论;
1824年生於德国,1887年 逝世。曾在海登堡大学和 柏林大学任物理学教授, 他发现了电学中的“基尔 霍夫定理”,同时也对弹 性力学,特别是薄板理论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基尔霍夫 (G.R.Kirchoff)
§1.3 发展与研究方法6
——弹性力学以坐标系定义应力分量;
材料力学以变形效应定义应力分量。
正应力二者定义没有差异
而切应力定义方向不同
§2.5 边界条件
弹性体的表面,应力分量必须与表面力满足面 力边界条件,维持弹性体表面的平衡。
边界面力已知——面力边界Ss
§1.2 弹性力学基本假设
•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是诸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如 果不分主次考虑所有因素,则问题的复杂,数 学推导的困难,将使得问题无法求解。
•根据问题性质,忽略部分暂时不必考虑的因素, 提出一些基本假设。使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一个 可行的范围。
•基本假设是学科的研究基础。
•超出基本假设的研究领域是固体力学其它学科 的研究。
§2.1 体力和面力
• 物体外力 • ——分为两类 • 体力 • 面力 • 体力和面力分别为物体单位体积或者单位面
积的载荷。

材料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材料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材料力学是研究物质的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学习材料力学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材料力学第三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弹性力学基础1. 问题: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包括材料的强度、刚度、塑性、断裂等方面。

2. 问题:什么是应力?答案: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可以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

正应力是指垂直于截面的力,剪应力是指平行于截面的力。

3. 问题:什么是应变?答案:应变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程度,可以分为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

线性应变是指物体的长度、体积或角度发生变化,剪切应变是指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本定律1. 问题:什么是胡克定律?答案: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弹性模量。

2. 问题:什么是杨氏模量?答案: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抗拉刚度的物理量,表示单位应力下单位面积的应变。

杨氏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

3. 问题:什么是泊松比?答案:泊松比是描述材料在受拉伸或压缩时横向收缩或膨胀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纵向应变与横向应变之间的比值。

第三章弹性体的平面应力问题1. 问题:什么是平面应力状态?答案:平面应力状态是指物体在一个平面上受力,而在另外两个平面上不受力的状态。

在平面应力状态下,物体的应力只有两个分量,分别为法向应力和切应力。

2. 问题:什么是平面应变状态?答案:平面应变状态是指物体在一个平面上发生应变,而在另外两个平面上不发生应变的状态。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物体的应变也只有两个分量,分别为法向应变和切应变。

3. 问题:什么是薄壁压力容器?答案:薄壁压力容器是指壁厚相对于容器直径或高度较小的压力容器。

在设计薄壁压力容器时,需要考虑容器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2讲-第一篇 第1,2章 弹性力学 平衡方程

第2讲-第一篇 第1,2章 弹性力学 平衡方程

(3)一般求解过程
① 在弹性体区域V 内,根据微分体上力的平衡条件, 建立平衡微分方程;根据微分线段上应变和位移的 几何条件,建立几何方程;根据应力和应变之间的 物理条件,建立物理方程。 ② 在弹性体边界s上,根据面力条件,建立应力边界 条件;根据约束条件,建立位移边界条件。 ③ 然后在边界条件下,寻求合适的求解方法求解区 域内的偏微分方程,得出应力、形变和位移。
固体力学问题的研究主线: 固 体 力 学
均匀 介质 含缺 陷体 复合 材料
力学 分析s-e关系 源自系应力 应变物理 模型 强度 度 指标 破 坏 模 式
工程主线
破 坏 判 据 设计 准则
材料 性能
研究主线
★本 本章小结 结★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区别
弹性力学研究内容、学习目的
弹性力学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
P点的应力
x , y , z , yz , zx , xy
yz
X zx O N
y
B
A
zy x
z
斜截面的应力在坐标方向的 分量: X N , YN , Z N
设斜截面 ABC 的面积为 S , 四面体的体积为V ,
C
PBC 的面积为 l S ; PAC 的面积为 mS ; PAB 的面积为 nS 。
(4)主要解法
解析法─根据弹性体的静力学、几何学、物理学等条件, 建立区域内的微分方程组和边界条件 并应用数学分析 建立区域内的微分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并应用数学分析 方法求解这类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得出的解答是精确 的函数解。 变分法(能量法)─根据变形体的能量极值原理 变分法(能量法) 根据变形体的能量极值原理,导出弹 导出弹 性力学的变分方程,并进行求解。这也是一种独立的弹性 力学问题的解法 由于得出的解答大多是近似的 所以常 力学问题的解法。由于得出的解答大多是近似的,所以常 将变分法归入近似的解法。 差分法─是微分方程的近似数值解法。它将弹力中导出的 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化为差分方程(代数方程)进行求解。 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化为差分方程(代数方程)进行求解

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基础弹性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力后的变形和恢复能力。

本文将介绍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弹性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弹性体,即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可以恢复原状的物质。

弹性体的变形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弹性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变形但不改变其内部结构,当外力消失后,物体可以完全恢复原状。

塑性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变形会改变其内部结构,当外力消失后,物体无法完全恢复原状。

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弹性变形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弹性模量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

其中,杨氏模量是衡量物体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弹性变形程度的量值,剪切模量是衡量物体在受到切割力时的弹性变形程度的量值,泊松比是物体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程度与水平方向上的变形程度之比。

三、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根据胡克定律,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物体发生的弹性变形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初始长度成反比。

胡克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 = kx,其中F为外力的大小,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的弹性变形量。

四、应力和应变应力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用σ表示。

应变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单位长度变化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用ε表示。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称为胡克定律。

五、弹性力学的应用弹性力学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结构设计中,通过弹性力学的理论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材料科学中,弹性力学可以帮助研究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为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指导。

此外,弹性力学还在地震学、电子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结: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变形和恢复能力的学科。

本文介绍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弹性体、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等概念;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物理量;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的关系;以及弹性力学在工程、材料科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基础弹性力学是研究固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力学学科。

它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物理学、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弹性力学的基础概念、方程和应用。

一、弹性材料和变形理论1. 弹性材料弹性材料是指受力后能产生形变但在去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材料。

常见的弹性材料有弹簧、橡胶等。

弹性材料的特点是具有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且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2. 变形理论变形理论描述的是弹性体受到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形变规律。

在弹性力学中,最常用的变形理论是胡克定律(Hooke's Law),该定律表述了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即应力等于弹性模量与应变的乘积。

二、弹性体的应力分析1. 一维弹性体的应力分析考虑一维弹性体,假设该体两端分别受到作用力F和-F,弹性体长度为L,通过应力分析可以得到应力与形变的关系式,即胡克定律。

2. 二维和三维弹性体的应力分析对于二维和三维的弹性体,采用张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应力分析。

通过引入应力张量的概念,可以描述不同方向上的应力状态。

弹性力学中常用的应力张量包括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

三、弹性体的力学方程1. 广义胡克定律广义胡克定律(Generalized Hooke's Law)是描述弹性体的力学关系的重要定律。

它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扩展到多种情况下,包括线性弹性体和非线性弹性体。

2. 拉梅定律拉梅定律(Lamé's Law)是描述各向同性弹性体的力学关系的定律。

根据拉梅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拉梅常数进行描述。

四、弹性体的应用1. 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在结构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材料的弹性特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地震工程弹性力学在地震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震力学研究地震对建筑物等结构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分析结构的弹性响应来评估地震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案。

建筑力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建筑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对于学习建筑力学的学生来说,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建筑力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力学的知识。

第一章弹性力学基础1. 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关系的学科。

主要包括应力、应变、胡克定律、弹性模量等内容。

2. 线弹性材料是指在小应变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材料。

常见的线弹性材料有钢材、混凝土等。

3. 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用E表示,单位为帕斯卡(Pa)。

4.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用σ表示,单位为帕斯卡(Pa)。

5. 应变是物体形变程度的度量,用ε表示,是无量纲的。

6. 一维拉伸问题是指材料在轴向受力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问题。

7. 胡克定律是描述线弹性材料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σ = Eε,其中σ为应力,E为弹性模量,ε为应变。

第二章梁的基本性质1. 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起到承载荷载的作用。

2. 梁的基本性质包括梁的截面形状、长度、材料和受力情况等。

3. 梁的受力分析可以通过应力分析和变形分析来进行,常用的方法有静力学方法和力学性能方法。

4. 静力学方法是通过平衡方程和几何关系来分析梁的受力情况,常用的方法有力平衡法、弯矩平衡法和剪力平衡法。

5. 力学性能方法是通过分析梁的强度和刚度来确定梁的受力情况,常用的方法有强度理论和刚度理论。

6. 梁的截面形状对其受力性能有很大影响,常见的梁截面形状有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和T形截面等。

7. 梁的变形是指梁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常见的梁的变形有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挠曲变形等。

第三章梁的弯曲1. 梁的弯曲是指梁在受到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2. 弯矩是指作用在梁上的力对梁产生的弯曲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弹性力学基础第1节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一、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大量的工程问题都涉及到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析计算,弹性力学(又称弹性理论)就是研究物体在外部因素(如外力、温度变化等)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及其位移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弹性力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针对各种具体情况,确定弹性体内应力与应变的分布规律。

也就是说,当已知弹性体的形状、物理性质、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时,确定其任一点的应力、应变状态和位移。

弹性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理想弹性体,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即符合虎克定律。

所谓理想弹性体,是指符合下述四个假定的物体,即:1. 连续性假定假定物体整个体积都被组成该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存在任何空隙。

尽管物体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不符合这一假定,但只要粒子的尺寸以及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都比物体的尺寸小得很多,则连续性假定就不会引起显著的误差。

有了这一假定,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如应力、应变等等)才能连续,因而才能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

2.完全弹性假定假定物体满足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间的比例常数称为弹性常数。

弹性常数不随应力或应变的大小和符号而变。

由材料力学已知:脆性材料在应力未超过比例极限以前,可以认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而韧性材料在应力未达到屈服极限以前,也可以认为是近似的完全弹性体。

这个假定,使得物体在任意瞬时的应变将完全取决于该瞬时物体所受到的外力或温度变化等因素,而与加载的历史和加载顺序无关。

3. 均匀性假定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才不会随位置坐标而变,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的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

如果物体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但是只要每一种材料的颗粒远远小于物体而且在物体内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整个物体也就可以假定为均匀的。

4. 各向同性假定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即物体的弹性常数不随方向而变化。

对于非晶体材料,是完全符合这一假定的。

而由木材、竹材等作成的构件,就不能当作各向同性体来研究。

至于钢材构件,虽然其内部含有各向异性的晶体,但由于晶体非常微小,并且是随机排列的,所以从统计平均意义上讲,钢材构件的弹性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上述假定,都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结合求解问题的范围,而作出的基本假定。

这样便可以略去一些暂不考虑的因素,使得问题的求解成为可能。

在弹性力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

为了保证研究的问题限定在线性范围,还需要作小位移和小变形的假定。

这就是说,要假定物体受力以后,物体所有各点的位移都远远小于物体原来的尺寸,并且其应变和转角都小于1。

所以,在建立变形体的平衡方程时,可以用物体变形以前的尺寸来代替变形后的尺寸,而不致引起显著的误差,并且,在考察物体的变形及位移时,对于转角和应变的二次幂或其乘积都可以略去不计。

对于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如果不能满足这一假定,一般需要采用其他理论进行分析求解(如大变形理论等)。

二、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的区别与联系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均是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2.研究的对象:有相同也有区别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梁、柱、轴等杆状构件,即长度远大于宽度和厚度的构件。

弹性力学虽然也研究杆状构件,但还研究材料力学无法研究的板与壳及其它实体结构,即两个尺寸远大于第三个尺寸,或三个尺寸相当的构件。

3.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的区别虽然都从静力学、几何学与物理学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在建立这三方面条件时,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

材料力学是对构件的整个截面来建立这些条件的,因而要常常引用一些截面的变形状况或应力情况的假设(如图1-1 a)所示)。

这样虽然大大简化了数学推演,但是得出的结果往往是近似的,而不是精确的。

而弹性力学是对构件的无限小单元体来建立这些条件的,因而无须引用那些假设,分析的方法比较严密,得出的结论也比较精确(如图1-1 b)所示)。

所以,我们可以用弹性力学的解答来估计材料力学解答的精确程度,并确定它们的适用范围。

a) 材料力学对构件应力情况假设b) 弹性力学对构件应力问题处理方法图1-1 材料力学与弹性力学应力情况处理方法总之,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都同属于固体力学领域,但弹性力学比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更普遍,分析的方法更严密,研究的结果更精确,因而应用的范围更广泛。

但是,弹性力学也有其固有的弱点。

由于研究对象的变形状态较复杂,处理的方法又较严谨,因而解算问题时,往往需要冗长的数学运算。

但为了简化计算,便于数学处理,它仍然保留了材料力学中关于材料性质的假定。

第2节 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一、外力和内力作用于弹性体的外力(或称荷载)可能有表面力和体力两种。

表面力,是分布于物体表面的力,如静水压力,一物体与另一物体之间的接触压力等。

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通常分解为平行于坐标轴的三个成分,用记号Z Y X 、、来表示。

体力,是分布于物体体积内的外力,如重力、磁力、惯性力等。

单位体积内的体力亦可分解为三个成分,用记号X 、Y 、Z 表示。

二、应力的概念弹性体受外力以后,其内部将产生应力。

弹性体内微小的平行六面体PABC ,如图1-2所示,称为体素。

令 PA=dx ,PB=dy ,PC=dz每一个面上的应力分解为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剪应力,分别与三个坐标轴平行正应力用ζ表示,剪应力用η来表示。

正应力用ζx 为了表明这个正应力的作用面和作用方向,加上一个角码,例如,正应力ζx是作用在垂直于x 轴的面上同时也沿着x 轴方向作用的。

剪应力用η加上两个角码,前一个角码表明作用面垂直于哪一个坐标轴,后一个角码表明作用方向沿着哪一个坐标轴。

例如,剪应力ηxy 是作用在垂直于x 轴的面上而沿着y 轴方向作用的。

由此可见,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应力可按坐标轴方向分解为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剪应力,即每个面上的应力都可用三个应力分量来表示。

符号规定:若应力作用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坐标作轴的正方向一致,则该面上的应力分量图1-2 直角坐标系下的应力分量沿坐标轴的正向为正,逆坐标正向为负。

相反,如果应力作用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坐标作轴的负方向一致,则该面上的应力分量沿坐标轴的负向为正,正向为负。

三、剪应力互等定律作用在两个互相垂直的面上并且垂直于该两面交线的剪应力是互等的。

(大小相等,正负号也相同)。

因此剪应力记号的两个角码可以对调,即ηxy =ηyx ,ηyz =ηzy ,ηzx =ηxz由此可见,剪切力的两个下标是可以任意对换的。

这样只要用ζx ,ζy ,ζz ,ηxy ,ηyz ,ηzx这六个应力分量就可以完全描述作用在图1-2中微小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应力。

当该正方体足够小时,作用在正方体各面上的应力分量就可视为点P 的应力分量。

因此,一个点的应力可由ζx ,ζy ,ζz ,ηxy ,ηyz ,ηzx 这六个应力分量完全描述。

一般说来,弹性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都不相同,因此,描述弹性体内应力状态的上述六个应力分量并不是常量,而是坐标x 、y 、z 的函数。

六个应力分量的总体,可以用一个列矩阵{ζ}来表示:四、位移弹性体在受外力以后,还将发生变形。

物体的变形状态,一般有两种方式来描述:一种方式是给出各点的位移,另一种方式是给出各体素的变形。

弹性体内任一点的位移,用此位移在x 、y 、z 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u 、v 、w 来表示。

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方向为负。

这三个投影称为位移分量。

一般情况下,弹性体受力以后,各点的位移并不是定值,而是坐标的函数。

五、应 变体素的变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度的变化,一类是角度的变化。

任一线素的长度的变化与原有长度的比值称为线应变(或称正应变),用符号ε来表示。

沿坐标轴的线应变,则加上相应的角码,分别用εx 、εy 、εz 来表示。

当线素伸长时,其线应变为正。

反之,线素缩短时,其线应变为负。

这与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对应。

任意两个原来彼此正交的线素,在变形后其夹角的变化值称为角应变或剪应变,用符号γ来表示。

两坐标轴之间的角应变,则加上相应的角码,分别用γxy 、γyz 、γzx 来表示。

规定当夹角变小时为正,变大时为负,与剪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对应(正的ηxy 引起正的γxy ,等等)。

{}[]1)-(1 T zx yz xy z y xzx yz xy z y x τττσσστττσσσσ=⎪⎪⎪⎭⎪⎪⎪⎬⎫⎪⎪⎪⎩⎪⎪⎪⎨⎧=六、应变分量矩阵弹性体内任一点,如果已知这三个垂直方向的正应变及其相应的三个剪应变,则该点任意方向的正应变和任意二垂直线间的剪应变均可求出,当然也可求出它的最大和最小正应变。

因此,这六个量可以完全确定该点的应变分量,它们就称为该点的应变分量。

六个应变分量的总体,可以用一个列矩阵{ε}来表示:第3节 平衡微分方程一般情况下,物体内不同的点将受不同的应力。

这就是说,各点的应力分量都是点的位置坐标(x ,y ,z )的函数,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

所谓求一个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实际上就是求出各应力分量与坐标(x ,y ,z )之间具体的函数关系。

在弹性力学中分析问题时,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静力学方面、几何学方面和物理学方面。

在静力学方面,根据平衡条件来导出应力分量和和体力分量的关系式,即平衡微分方程,它是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关系之一。

平衡微分方程反映了外力与应力的关系:平衡微分方程有三个方程。

第4节 几何方程一、 几何方程由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反映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得方程——几何方程。

{}[]2)-(1 Tzx yz xyz y xzx yz xy z y x γγγεεεγγγεεεε=⎪⎪⎪⎭⎪⎪⎪⎬⎫⎪⎪⎪⎩⎪⎪⎪⎨⎧={}⎪⎪⎪⎪⎪⎪⎭⎪⎪⎪⎪⎪⎪⎬⎫⎪⎪⎪⎪⎪⎪⎩⎪⎪⎪⎪⎪⎪⎨⎧-++++=⎪⎪⎪⎪⎪⎪⎪⎭⎪⎪⎪⎪⎪⎪⎪⎬⎫⎪⎪⎪⎪⎪⎪⎪⎩⎪⎪⎪⎪⎪⎪⎪⎨⎧=r w r w u r v r z w z u r v r u w r z v r u r z z rz z r 1 1 1 ∂∂θ∂∂θ∂∂∂∂∂∂∂∂θ∂∂∂∂∂∂γγγεεεεθθθ几何方程有直角坐标和柱坐标两种形式。

直角坐标系: (1-4)圆柱坐标: (1-5)几何方程有六个方程。

二、刚体位移由几何方程可见,当弹性体的位移分量完全确定时,应变分量是完全确定的。

反过来,当应变分量完全确定时,位移分量却不完全确定;这是因为,具有确定形状的物体,可能发生不同的刚体位移。

为了说明这一点,在几何方程中令:有:{}⎪⎪⎪⎪⎪⎪⎪⎭⎪⎪⎪⎪⎪⎪⎪⎬⎫⎪⎪⎪⎪⎪⎪⎪⎩⎪⎪⎪⎪⎪⎪⎪⎨⎧+++=⎪⎪⎪⎪⎪⎪⎪⎭⎪⎪⎪⎪⎪⎪⎪⎬⎫⎪⎪⎪⎪⎪⎪⎪⎩⎪⎪⎪⎪⎪⎪⎪⎨⎧=x w z u z v y w y u x v z w y v x u zx yz xy z y x ∂∂∂∂∂∂∂∂∂∂∂∂∂∂∂∂∂∂γγγεεεε0======zx yz xy z y x γγγεεε000000=∂∂+∂∂=∂∂+∂∂=∂∂+∂∂=∂∂=∂∂=∂∂yu x w x w z v z v y u z w y v x u ,,,,,8)-(1 EExz xy σμεσμε-=-=,积分后,得:式中的u 0、v 0、w 0、ωx 、ωy 、ωz 是积分常数积分常数的几何意义:u 0代表弹性体沿x 方向的刚体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