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九年级化学周周清练习第二周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二周周周清doc

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周周清(第2周) 九 年 级 化 学 (总分60分) 得分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第I 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2.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大量白雾 C.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 取少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 A. 食盐 B. 味精 C. 食醋 D. 香油 4.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后形成的溶液很难导电的是 ( ) A. 蔗糖 B. 食盐 C. 硫酸 D. 氢氧化钠 5.草酸(H 2C 2O 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
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C. 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组成 D. 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呈红色A. 花生B. 苹果C. 西瓜D. 沙枣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7.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 偏高B. 偏低C. 相等D. 无法确定8.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 石灰水B. 浓硫酸C. 浓盐酸D. 烧碱溶液9.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 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 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 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11.(10分)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配制49 g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
浙江省衢州市教研室九年级科学 碱的性质练习 浙教版

衢江区周周清练习第二周(碱的性质)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有()A胃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钙溶液 D食醋2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的化学式为()3下列物质能长期放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变少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 B大理石 C浓硫酸 D浓盐酸4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硫酸银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5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gSO4②NaOH ③CuCO4④KC。
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16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少而降低。
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
将液体A滴人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为氯化钙溶液,B为二氧化硪气体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为氢氧化钙溶液,B为一氧化碳气体为稀硫酸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17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 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 H试纸如果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 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18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 .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 .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 .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 -,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19.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 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 2、Ca 2、CO 32—、OH -B .Na 、SO 42—、C —、OH -C .Ba 2、H 、C —、OH —D .Ag 、NH 4、NO 3-、OH —二、填空题:20分21向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 在不断振荡时,慢慢滴入稀盐酸,性,22下列物质要密封保存的原因分别是:浓硫酸 ;浓盐酸 氢氧化钠 和 23、氢氧化钙的主要用途有(1) (2) (3) (4) 24.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周周清2

合 本 实 验 推 测 出 氮 气 的 性 质 __无_色__无__味_______ 、 __难__溶_于__水________ 、
_____不__能__燃__烧__也__不__支__持__燃__烧_______。
2021/12/11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17.(14分)(2016,淄博)以下(yǐxià)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A装置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___锥__形__瓶_、____长__颈__漏_斗__(。lòudǒu)
(2)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D填写字 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把__一__根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伸__入__集_ 气瓶内, __若__木_条__复__燃__,__则__表__明__(b_iǎo_m_íng_)该__气__体__是__氧__气_________。
2021/12/11
第六页,共二十页。
9.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zhuāngzhì)组合是(C )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⑤
2021/12/11
第七页,共二十页。
10.(2017,模拟)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 是( B ) A.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B.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氢气+氯气―点―燃→氯化氢
检测内容(nèiróng):第二单 元
2021/12/11
第一页,共二十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大连)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
九年级下册化学周周清2

)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4.将50 ℃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 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改变的 是( C ) A.硝酸钠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对一些生活中的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D ) A.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因其具有乳化作用 B.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因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C.武德合金可做保险丝,因该合金的熔点低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6.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 解度 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 采 取降温的方法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 1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 乙
二、填空题(共27分) 10.(8分)将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 Na2SO4 上。 KMnO (1)硫酸钠溶液: ____。 4 HCl (2)高锰酸钾溶液: ____。 KCl (3)稀盐酸:____ 。 (4)氯化钾溶液:____。
11.(10分)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12.(9分)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①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或乙的溶解度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0_℃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溶解度;40_℃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 ℃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______(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甲____( > 填“>”“<”或“=”)乙。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2周周清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2周周清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1.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②④⑤D.③②①④⑤2.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碳酸钠 B.甲烷 C.碳酸钙 D.二氧化碳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项实验操作完全正确B.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C.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④D.操作③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4.下列化肥属于铵态氮肥的是()A.磷酸二氢钙(Ca(H2PO4)2) B.硫酸铵((NH4)2SO4)C.尿素(CO(NH2)2) D.硝酸钾(KNO3)5.下列物质中,属于复某某的是()A.NH4HCO3 B.KClC.Ca(H2PO4)2 D.KNO36.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应大量施用化肥B.不能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某某料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7.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蜡烛熔化、燃烧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B.用五色酚酞溶液可以鉴别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C.人体缺钙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9.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下列物质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大豆和花生B、瘦肉和鸡蛋C、蔬菜和水果D、米饭和馒头10.下列关于元素和人体健康叙述错误..的是()A.缺钙会导致骨骼疏松 B.缺锌会导致佝偻病C.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D.缺铁会导致贫血11.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2周周末作业 试题

二零二零—二零二壹上学期文汇周末作业1.以下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2.以下物质的用处,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干冰人工降雨B .用金属铝制饮料罐C .用稀硫酸除铁锈D .用HY 石裁玻璃〔C 6H 5COOH 〕可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碳酸强。
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 .它能电离出大量OH-B .C 6H 5COOH 溶液的pH 小于7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4.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但盐酸过多,人就会感到不舒适。
以下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氢氧化钠稀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氢氧化铝D .食醋5.Cl 2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HClO+HCl 。
假设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那么选择的试剂是A .酚酞试液B .AgNO 3溶液C .NaOH 溶液D .BaCl 2溶液6.小强同学为了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设计了如以下列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到达目的的是7.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参加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A .紫色—红色—蓝色B .蓝色—紫色—红色C .蓝色—红色—紫色D .紫色—蓝色—红色8.向某盐酸中逐滴参加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 与参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A .B .C .D .“白雾〞出现,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 2O 〕、氢离子〔H +〕、氯离子〔Cl -〕,以下实验可以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10.小明同学在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进展反响的实验,为确认盐酸是否过量,以下方案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 A铁粉 假设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经过量 BpH 试纸 假设pH<7,说明盐酸已经过量 C硝酸银溶液 假设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假设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盐酸已经过量11.以下实验操作或者记录正确的选项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渐渐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 .玻璃碎了B .镁带燃烧C .电解水D .火药爆炸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B.翻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D.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HY比色卡比较即可12.酚酞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通常把酚酞固体溶解在90%的酒精溶液中配制而成。
初三化学周周清二

初三化学周周清二一、填空题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根据图回答:⑴写出A~F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⑵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⑶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_⑸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_____⑹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_________________2、(6分)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1)可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 (填序号)。
(2)仪器⑧和⑤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
(3)蒸发时除了用到③和⑧号仪器外,还要用到带有铁圈的铁架台和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
(4)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__________ (填“能”或“否”)。
3、指出右图加热液体操作中的错误(编号不够可以增加)。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5、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周清2

化学周清2(3.2;3.3)班级 姓名 考号一、单选题(每道1分,共27 分)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2.如图是部分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③均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B.①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它是稀有气体元素C.②中核电荷数x=12D.④若表示的是离子,则它的最外层电子数y=7 3.关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有②⑤⑥B.②③中核外电子数均为8C.④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10个电子D.⑤表示的微粒符号是Mg 2- 4.下列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 A.Cl -1 B.Ca 2+; C.H +1 D.SO 4-2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地运动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C.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7.铝锂合金中的铝(Al )元素和锂(Li )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8.下列地壳中元素含量按从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A.O 、Si 、Fe 、AlB.Fe 、Al 、Si 、OC.O 、Si 、Al 、FeD.Al 、O 、Si 、Fe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 表示钠元素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最外层电子数C.S 表示1个硫元素,还表示硫原子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会发生变化10.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g11.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表示的微粒是原子B.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12.下面关于粒子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③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都是16B.乙同学:①④属于同种元素C.丙同学:四种微粒都是原子D.丁同学: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13.如图为硫离子(S 2-)的结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衢江区周周清练习第二周(碱的性质)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有()A.胃酸B.蒸馏水C.氢氧化钙溶液D.食醋2.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A.H2B.H2OC.O2D.H2O23.下列物质能长期放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变少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大理石C.浓硫酸D.浓盐酸4.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硫酸银溶液D.无色酚酞试液5.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A.KClB.HClC.FeCl3D.CuSO46.在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C.Cu(NO3)2D.HCl7.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四种溶液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一定是二氧化碳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的水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9.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沉淀10.如图所示,广口瓶中成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Z膨胀.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X YA. CO Ca(OH) 2B. CO2 NaOHC. HCl Ba(OH) 2D. SO2 NaOH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滴的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硫酸,直至反应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A. 红色→无色→无色B. 无色→蓝色→红色C. 无色→红色→无色D. 红色→无色→红色12.某种消化药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酸PH变化的情况是()A. B. C. D.13.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A.用水洗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C.用盐酸洗D.先用盐酸洗再用水洗14.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Ca(OH) 2+ CO2= CaCO3↓+ H2OB. NaCl+ AgNO3= AgCl↓+ NaNO3C. Ba(OH) 2+ H2SO4= BaSO4↓+ 2H2OD. CaCO 3+2HCl= CaCl+ H2O+ CO2↑15. 以下四种溶液:①MgSO4 ②NaOH ③CuCO4 ④KCl。
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16.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少而降低。
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
将液体A滴人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A.A为氯化钙溶液,B为二氧化硪气体B.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C.A为氢氧化钙溶液,B为一氧化碳气体D.A为稀硫酸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17.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 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 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 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 紫色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18.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19.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2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C.Ba2+、H+、Cl—、OH— D.Ag+、NH4+、NO3-、OH—二、填空题:(20分)21.向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 在不断振荡时,慢慢滴入稀盐酸,直到滴入最后一滴使溶液刚好变无色.此时溶液既不显______性,也不显_______性.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说明碱和酸发生了______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列物质要密封保存的原因分别是: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和23、氢氧化钙的主要用途有(1)(2)(3)(4)24.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X↑+Na2CO3(1)请写出X的化学式为。
(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5.为了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C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B瓶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排除外界因素对本实验的干扰,设计了A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0分)2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同学将从试剂瓶中取出的氢氧化钠放在右盘上的纸上称量(其它操作均为正确),天平平衡后,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易_________ ,而且还能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在上述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2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28.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右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
OH- CO32- SO42- NO3-Ba2+ 溶不不溶Cu2+ 不不溶溶Li+ 溶微溶溶溶29.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四.计算题30.将24.9g某氢氧化钠溶液跟140g硫酸铜溶液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滤液160g.求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1.2009年12月14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
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__ __ __ 克;(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14.6%的盐酸100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