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课题第二章导游工作程序第二节迎接——首次沿途导游学科导游教者课型理实一体化班级时间课时学情背景1、学生已经学习了一系列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2、大部分学生是苏州本地学生,对苏州的旅游资源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多为农村学生,因此对苏州古城区道路并不熟悉,对相关旅游文化了解也不深入;3、学生对现场导游词创作、临时讲解有一定的困难,需通过小组合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掌握首次沿途讲解的要点和讲解要领2、学生能熟悉苏州火车站——竹辉饭店的沿途景观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创作导游词2、学生能小组共同进行火车站-竹辉饭店的沿途讲解情感目标:通过以苏州本地资源为例来学习首次导游沿途讲解,培养学生对苏州文化遗产的热爱,同时增强对导游职业的兴趣。
教学重点首次沿途导游讲解的要点和讲解要领教学难点1、合理整合苏州本地旅游知识,创作导游词2、模拟火车站-竹辉饭店这条线路沿途导游讲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法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具、导游旗、导游喇叭、苏州相关旅游资料、实训室准备任务分析通过课前对苏州火车站-竹辉饭店的资料查询自学,掌握首次沿途导游的要点和讲解要领,同时学会模拟讲解此路线的沿途导游讲解。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3新授:一、任务描述2二、学生小组展示10三、梳理知识点5学生致欢迎辞教师提问:首次沿途导游讲解到底要讲什么内容呢?现在让我们以苏州火车站-竹辉饭店为例,一起来探讨学习。
请我们同学来展示你们课前对这段路线了解的成果。
根据以下问题,每一小组逐个讲解。
1、假设我们走人民路到竹辉饭店,请问你在路上能看到哪些景观?你觉得我们哪些可以讲解,哪些不需要讲解?为什么?2、除了我们直接能看到的景观讲解外,还有哪些苏州的特色资源或信息,你想要告诉你的游客?如:苏州的民俗风情、城市经济发展、风物特产等。
3、你觉得问题2中的这些内容什么时候讲解比较顺畅?让人印象深刻?4、你觉得在临近饭店前是否需要简单介绍竹辉饭店呢?可以介绍饭店哪些方面呢?小组展示课前任务准备成果第一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1第二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2第三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3第四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4教师明确首次沿途讲解的要点和讲解要领:1、风光导游讲解要领:(1)见物讲物,见人讲人;(2)合理取舍内容;(3)语言简洁明快。
模拟导游 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教案名称:模拟导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掌握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介绍。
2. 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讲解。
3. 模拟导游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介绍(20分钟)a.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
b. 导游的工作内容,如接待游客、解说景点、组织行程等。
c. 导游的形象和礼仪要求。
2. 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讲解(30分钟)a. 导游的口头表达技巧,如语言流利、表达清晰、声音洪亮等。
b. 导游的文化知识,如历史、艺术、地理等。
c. 导游的应急处理能力,如突发事件处理、游客投诉处理等。
3. 模拟导游实践(60分钟)a. 分组进行模拟导游演练。
b. 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导游解说。
c. 其他学生扮演游客角色,提问并评价导游表现。
四、教学评估:1. 模拟导游演练中,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导游表现,提供建设性意见。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导游职责和工作内容的介绍。
2. 视频素材,用于示范导游表现和技巧。
3. 模拟导游演练所需的景点介绍资料。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实地导游实习,提升实践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导游工作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讲解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并进行模拟导游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评估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导游表现,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教学延伸环节的实地导游实习和旅游景点参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导游工作的理解。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的导游技巧和知识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模拟导游》教案第1课塑造职业形象

《模拟导游》教案课时分配表课题塑造职业形象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导游的服饰规范和仪容规范(2)了解导游应具备的仪态礼仪和社交礼仪能力目标:掌握导游应具备的礼仪规范,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素质目标:认识职业形象对导游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言行举止,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导游的服饰规范、仪容规范、仪态礼仪和社交礼仪教学睢点:导游的仪态礼仪和社交礼仪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演练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模拟导游的基本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导游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思考并留言讨论考勤【教师】使用APP迸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新课预热【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向学生传递学习模拟导游的意义导游工作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是一种复杂的、技能要求高的服务工作。
导游要想做好导游工作并非易事,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
【学生】聆听、记录、了解案例导入【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导入"中的相关案例(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糊、4易和小赵三名导游在职业形象方面分别有哪些问题?【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一塑造职业形象【教师】讲解服饰规范、仪容规范、仪态礼仪、社交礼仪任务一塑造职业形象一、服饰规范(一)整洁得体首先,导游的服装要干净整洁。
导游模拟策划书范文3篇

导游模拟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导游模拟策划书范文》一、活动主题“畅游美景,尽在掌握”二、活动目的本次导游模拟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导游知识和技能,增强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三、活动对象[具体班级或年级]全体同学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流程1. 景点讲解比赛(1)参赛选手自行选择一个景点进行讲解,讲解时间为 10-15 分钟。
(2)讲解内容要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特色景观等。
(3)评委根据选手的讲解内容、语言表达、仪态举止等方面进行评分。
2. 旅游知识问答(1)设置多个旅游相关的问题,选手进行抢答。
(2)问题涵盖旅游常识、景点知识、当地文化等方面。
(3)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
3. 模拟导游(1)选手抽取一个旅游团的行程安排,进行模拟导游。
(2)导游过程中要包括行程介绍、景点讲解、游客互动等环节。
(3)评委根据选手的导游表现、应变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评分。
4. 颁奖仪式(1)根据景点讲解比赛、旅游知识问答和模拟导游的综合得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六、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流程,并提前通知到各位同学。
2. 准备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如景点图片、宣传资料、抢答器等。
3. 邀请专业的导游老师或有经验的同学担任评委。
4. 提前布置活动现场,营造出旅游的氛围。
5. 组织志愿者进行活动的现场组织和协调。
七、活动预算1. 奖品费用:[具体金额]2. 道具费用:[具体金额]3.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八、注意事项1. 参赛选手要提前做好准备,熟悉讲解内容和相关知识。
2.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3. 评委要公正公平地评选出优秀选手,确保活动的公正性。
4. 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篇二《导游模拟策划书范文》一、策划背景本次导游模拟策划旨在为游客提供一次丰富多彩、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旅游体验。
模拟导游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与要求,培养学生对导游工作的兴趣与热爱。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导游用语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 教学内容:1.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2.导游的基本要求3.导游的常用用语和技巧三.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 (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生动的导游角色扮演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教师穿上导游服装,扮演一位导游,向学生介绍自己。
2.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位同学扮演导游,介绍自己。
3.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导游有关问题。
Step 2: Presentation (1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和要求,引入学生对导游工作的认识。
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如接待、讲解、安排行程等。
2.教师讲解导游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态度等。
Step 3: Practice (2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熟悉导游的常用用语和技巧,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位同学扮演导游,其他同学扮演游客。
2.导游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旅游景点,使用导游的常用用语和技巧。
3.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导游有关问题,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4: Extension (1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导游工作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教师讲解一些导游工作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导游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Step 5: Summary (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要求和常用用语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
模拟导游 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教案标题:模拟导游教学目标:1. 通过模拟导游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文化和地理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准备:1. 地图和相关旅游景点的图片或海报。
2. 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3. 学生分组名单。
4. 模拟导游工具包,包括导游服装、导游证件、旗帜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导游的职责和重要性,并展示导游的形象和工具。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导游的认识和期望。
团队分组:1. 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导游,并给予导游工具包。
准备导游讲解:1. 教师提供地图和相关旅游景点的图片或海报,让学生选择一个目的地。
2. 学生在小组内收集有关目的地的文化和地理知识,并准备导游讲解。
模拟导游活动: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导游讲解,其他学生扮演游客角色。
2. 导游应展示导游证件、穿着导游服装,并带领“游客”参观景点。
3. 导游讲解景点的历史、文化、特色等,并回答游客的问题。
4. 学生可以使用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讨论和总结:1. 每个小组完成导游讲解后,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模拟导游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活动,强调口语表达、文化知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目的地,继续进行模拟导游活动。
2.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导游路线和景点,进行更具创意的导游讲解。
评估方式: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导游讲解和互动表现进行评估。
2.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导游的表现,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并撰写相关的报告或小作文。
2. 学生可以组织模拟旅行团活动,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参加。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模拟导游活动中尊重不同文化和地区的差异。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模拟导游_教(学)案

模块一导游工作程序能力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完全掌握导游工作服务程序,并通过旅行社认知加强对导游工作的感性认识。
教学提示本模块容是整个课程学习的开始,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容的讲授,而且要端正学生对于学习导游操作的态度,更重要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对导游服务程序的学习之中,以达到自愿学习、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协调互动。
实训项目一:导游工作流程认知【实施形式】1. 课余时间到旅行社调查,重点了解旅行社导游部等部门的具体业务和工作流程。
2. 寝室为单位组织调研交流。
3. 用一节课时间对同学门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实训重点】加深对导游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与理解,加深对导游员工作流程的理解。
导入所谓“导游工作程序”,是指导游人员从接受旅行社下达的旅游团接待任务起,到旅游团旅游结束并做完善后工作为止的工作流程。
[ 教师提问 ] 为什么要学习导游工作程序? [ 学生作答 ][ 案例 ] 某院校学生顾某,初次带团时没有按照导游服务程序认真核对送团时间,导致发生误机事故,导致游客在本地滞留 2 天,组团社从此不再组团赴湘旅游,给旅行社造成了重大损失。
首先,学习导游工作程序有利于新上岗的导游员迅速熟悉导游工作的要求,尽快掌握服务标准和技能。
[ 参考资料 ] 《导游服务质量》国家标准一、规性规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是导游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 参考资料 ] 个性化服务是指在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之外,根据顾客的个别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个性化服务可以通过服务人员的独立操作和个人能力来完成,但如果没有规化服务作为保证,就很容易陷入自作主、无的放矢的误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导游服务程序就是《导游服务质量》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之下,对导游人员的工作流程做出具体规定,从而确保规化服务得以实现。
导游模拟策划书模板3篇

导游模拟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导游模拟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长,导游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导游技能和服务水平,特举办此次导游模拟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体验导游工作,提升导游相关技能。
2. 培养参与者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3. 通过模拟实践,增强对旅游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四、参与人员[列出参与人员范围或具体人员]五、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介绍活动目的、流程和规则。
2. 分组与景点分配:将参与者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景点进行模拟导游。
3. 准备时间:给予每组一定时间准备导游讲解内容。
4. 模拟导游环节:每组依次进行景点讲解,包括景点介绍、历史文化、特色等。
5. 互动环节:游客可以提问,导游进行解答和互动。
7. 颁奖:根据表现评选出优秀导游团队或个人并颁奖。
六、资源需求1. 相关景点资料。
2. 模拟游客道具。
3. 奖品。
4. 场地布置所需物品。
七、人员安排1. 活动组织者:负责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2. 评委:对模拟导游进行评价。
3. 工作人员:负责场地布置、道具准备等工作。
八、预算[详细列出各项费用预算]九、注意事项1. 确保参与者提前熟悉景点资料。
2. 维持活动现场秩序。
3. 提醒参与者注意语言表达和形象举止。
篇二导游模拟策划书模板一、活动主题[具体主题名称]二、活动目的通过导游模拟活动,让参与者体验导游工作,提高对旅游行业的认识和相关技能,如讲解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明确参与对象]六、前期准备1. 确定模拟景点,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讲解内容。
2. 准备导游旗、扩音器等必要道具。
3. 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导游基本知识和技巧。
七、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活动目的和规则。
2. 分组并确定每组的导游和游客角色。
3. 导游带领游客进行景点模拟游览,进行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导游教案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模块一导游工作程序能力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完全掌握导游工作服务程序,并通过旅行社认知加强对导游工作的感性认识。
教学提示本模块内容是整个课程学习的开始,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内容的讲授,而且要端正学生对于学习导游操作的态度,更重要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对导游服务程序的学习之中,以达到自愿学习、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协调互动。
实训项目一:导游工作流程认知【实施形式】 1. 课余时间到旅行社调查,重点了解旅行社导游部等部门的具体业务和工作流程。
2. 寝室为单位组织调研交流。
3. 用一节课时间对同学门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实训重点】加深对导游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与理解,加深对导游员工作流程的理解。
导入所谓“导游工作程序”,是指导游人员从接受旅行社下达的旅游团接待任务起,到旅游团旅游结束并做完善后工作为止的工作流程。
[ 教师提问 ] 为什么要学习导游工作程序 [ 学生作答 ][ 案例 ] 湖南某院校学生顾某,初次带团时没有按照导游服务程序认真核对送团时间,导致发生误机事故,导致游客在本地滞留 2 天,组团社从此不再组团赴湘旅游,给旅行社造成了重大损失。
首先,学习导游工作程序有利于新上岗的导游员迅速熟悉导游工作的要求,尽快掌握服务标准和技能。
[ 参考资料 ] 《导游服务质量》国家标准一、规范性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是导游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 参考资料 ] 个性化服务是指在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之外,根据顾客的个别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个性化服务可以通过服务人员的独立操作和个人能力来完成,但如果没有规范化服务作为保证,就很容易陷入自作主张、无的放矢的误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导游服务程序就是《导游服务质量》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之下,对导游人员的工作流程做出具体规定,从而确保规范化服务得以实现。
二、科学性导游服务程序并非主观臆想的结果,而是在大量的导游工作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而归纳、提炼出来的,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具有突出的科学性。
[ 参考资料 ] 导游工作程序中规定了导游员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这与一般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介绍不完全一致。
原因就在于游客与导游员接触时间较短,如果不能迅速在游客脑海中留下亲切、友好、可靠、负责的个人形象,就将影响到游客对于导游员的信赖程度,从而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这也是心理学中“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 )原理的具体反映。
导游工作程序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时间顺序合理,即严格按照旅游活动的时间进展安排各项导游服务的先后次序,形成一条完整的导游服务生产线。
导游工作程序的科学性,其次表现在顺应游客心理,即根据游客心理的由生到熟,由浅入深,由紧张到放松的发展规律来开展工作,满足游客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导游工作程序的科学性,第三表现在符合旅游活动综合性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覆盖面极广,要求导游员必须合理地加以组合,导游工作程序就是通过对这六个方面工作的组织安排,从而达到全面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目的。
三、可测性虽然与物质产品相比较,任何服务产品都具有不可感知性(或称为“无形性”)的特性,缺少物理指标来加以衡量,但导游服务程序为导游员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测定指标,从而构建了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估体系,成为评价导游员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
模块二旅游沿途讲解(含市容讲解)能力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能撰写长沙市容、长沙主要马路和通往景点道路的导游词并能做沿途讲解。
实训项目二:旅游沿途讲解1 .出发前准备工作内容与步骤人 (1) 以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2) 地陪利用这段时间听取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3) 以充足的时间提前检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 、核实、清点实到人数发现有游客未到,地陪应向领队或其他旅游者问明原因,设法及是找到。
旅游者愿意留在饭店,不愿随团活动,地陪要问清情况并妥善安排,必要时报告饭店有关部门 6 、提醒注意事项地陪在早餐时向旅游者预报当天天气和游览点的地形、社区环境、行走路线的长短等情况,提醒游客带好衣服雨具、遮阳帽等,提醒集合时间、地点 7 、集合登车旅游者陆续到达后,清点实到人数并请旅游者即使上车。
地陪站在车门一侧,招呼大家上车,扶助老弱者登车,开车前要再次清点确认人数三、实训结束2 .市容讲解3 .途中导游4 .返程服务导入生活中并非缺乏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导游服务的目的就是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和愉悦身心的需要。
旅游者到达一座城市,有了解这座城市的需要。
导游人员的工作就是努力地满足旅游者的这种求知、求异、求新、求奇的审美需求。
掌握市容导游讲解要领,熟练地运用讲解方法为游客服务,对于导游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市容导游市容导游,是指导游员对游客所抵达或经过的城市、乡镇、,进行的有关当地的历史沿革、地理概况、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讲解,使游客对当地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市容导游是导游人员的基本讲解内容,既可以在是首次沿途导游中作简单介绍,也可以在专门的市容游览中详细讲解,无论繁简,都应突出该地的主要特色。
市容导游的内容一般包括下述的几方面内容:市容特色和历史沿革经济、文化概述示例长沙历史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
殷商之世(公元前 16 世纪—公元前 11 世纪),长沙属扬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
春秋中叶,楚国在南方崛起。
至战国时期,长沙属黔中郡,是楚国的军事重镇和重要粮食产地。
始皇元年(公元前 221 年),秦置长沙郡,为全国 36 郡之一,辖今湖南全境及贵州东部,郡治临湘(隋改名长沙县)。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汉封吴芮为长沙王,立长沙国,辖长沙、豫章、桂林、南海及象郡。
吴氏在临湘筑城守土,史称“ 临湘故城” 。
公元9 年,王莽纂汉,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改临湘为抚睦县,东汉初仍复旧名。
东汉末,长沙属荆州地域,为孙(权)刘(备)争战之地。
三国时期,长沙地区属吴控制。
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长沙郡,辖 10 县。
永嘉元年( 307 ),析荆、江两州置湘州,辖长沙等郡,州、郡治所设临湘。
东晋末,废湘州,长沙郡仍隶荆州。
南朝宋、齐、梁、陈共 169 年,长沙或置国,或置州(郡),州治仍设临湘城,郡治则移至城南,有“ 海内雄郡” 之称。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长沙郡为潭州,改临湘县为长沙县。
炀帝时,废州复郡,长沙郡与长沙县同城而治。
唐武德三年( 621 ),复改长沙郡为潭州。
唐乾宁三年,马殷为潭州刺史,翌年,拜武安军节度使。
梁开平四年( 910 ),马殷被封为楚王,加封为天策府上将军。
天成二年( 927 ),马殷建国,国号楚,都长沙。
宋乾德元年( 963 ),复置潭州。
北宋末年,潭州辖 12 县,隶荆湖南路。
元初,将潭州改为潭州路。
文宗时又改为天临路,路治长沙。
1364 年,吴王朱元璋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明洪武五年( 1372 ),再改为长沙府,隶湖广布政使司,辖 11 县 1 州,府治长沙。
清沿明制,建置依旧。
康熙三年( 1664 ),湖广开始分治,置湖南布政使司,偏沅巡抚抚署由沅州迁长沙,改称湖南省,省治、府治、县治同在长沙。
1912 年,湖南都督府裁善化县并入长沙县,1913 年撤长沙府, 1933 年市县分治,设长沙市,定为省会。
长沙是全国第 14 个设为行政区划的市,也是第 7 个设市的省会( 10 月 1 日正式成立市政府)。
1949 年 8 月,湖南和平解放后,长沙仍为湖南省会。
至 1958 年年底,长沙市只辖市区和郊区,没有辖县。
1958 年 12 月 24 日,原属湘潭专区的长沙县、望城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1959 年 3 月,长、望两县合并称长沙县。
1977 年 12 月又分设。
1983 年 2 月,长沙增辖浏阳( 1993 年设市)、宁乡、湘阴( 1983 年 7 月湘阴复归岳阳地区)。
至 2003 年,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和浏阳市。
模块三自然景观导游能力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景观的讲解基本要领,能运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向游客准确传达美的信息。
技能训练实训项目三:自然景观导游讲解关联知识自然景观导游概述山地景观导游水体景观导游动植物景观导游一、自然景观概述1. 自然景观的概念及特点自然景观的概念1 )基本概念自然景观是指由具有一定美学、科学价值并具有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景象,也就是指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然风景,如银光闪闪的河川、千姿百态的地貌、晶莹潋滟的湖泉、波涛万顷的海洋、光怪陆离的洞穴、幽雅静谧的森林、珍奇逗人的动物和温暖宜人的气候等。
2 )自然景观的审美感知山、水、气、光、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的巧妙结合,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
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观赏,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途径的直接感受,进而产生联想,并通过理念的感知印象和综合分析,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享受。
普通游客往往用“ 游山玩水” 替代“ 旅游” ,这也说明山、水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
[ 提示 ] 导游员在导游过程中,要全面调动自己和游客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特殊的导游语言,启发游客产生联想,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2. 自然景观的特点自然景观在旅游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旅游者所见到的山水风景、气候天象奇观、动植物等直观景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天然赋存性从发生学的角度上看,一切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而成,具有天然赋存的特点,即天赋性,因而它是旅游的第一环境。
[ 提示 ] 通过对自然景观天然赋存特点的介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2 )地域性自然景观是由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环境,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我国风景的“ 北雄南秀” 的特征反映了南北自然景观的总的差异。
[ 提示 ] 根据这一特点,导游人员在导游过程中要注意景观的地域对比,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方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 )科学性自然景观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特点,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
因而自然景观的具体成因、特点和分布,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 提示 ] 导游员讲解自然景观时,要讲究科学性和知识性,并注意措词的准确和语言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