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适能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园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

幼儿园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

幼儿园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一、教育目标幼儿期是人生中发育最快、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健康体适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运动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敏性和耐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集体荣誉感和意志力。

因此,本计划的教育目标如下:1.培养幼儿正确的运动观念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3.培养幼儿爱好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 教育幼儿安全、健康、合理地参加运动。

二、教育内容1.运动技能训练:从幼儿生理特点出发,采用适合幼儿的方法和方式训练运动技能,如跳绳、跑步、球类运动等。

2.协调性和平衡性训练:通过课堂和活动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如跳舞、倒立等。

3.身体素质训练:通过体育运动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如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等。

4.教育幼儿参加应急治疗:有关幼儿参加体育运动可能会发生的伤害,进行安全、健康和合理的应急治疗。

5.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健康体适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团结友爱、培养注意力和创造力。

6.教育幼儿的身心平衡:身体和心理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健康体适能教育也注重幼儿身心平衡的教育。

三、教育方法1.游戏教育法:幼儿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和成长的,在健康体适能教育中也应该采用游戏教育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目的。

2.趣味性教育法:幼儿喜欢有趣的事物,如果在健康体适能教育中加入趣味性元素,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运动的乐趣,让幼儿在制作中懂得了解运动的好处。

4.语境教育法:通过教育历史、传统、地理等知识内容的方式。

来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运动形式和技能。

四、教育时间和安排本计划贯穿幼儿园的教育生活,每周至少安排两次健康体适能教育,每次不少于60分钟,平均每日至少30分钟。

幼儿体适能教案小班

幼儿体适能教案小班

幼儿体适能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体适能,以及体适能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主题:认识体适能2. 活动一:身体活动能力测试内容:通过简单的跑、跳、投等动作,测试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体适能的概念,培养基本的运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进行运动,提高体适能。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锻炼身体,提高体适能。

2. 示范法:教师或同伴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正确完成运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教学PPT、体适能测试器材(如跳绳、篮球等)。

2. 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场地。

3. 音乐:欢快的背景音乐。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主体活动(10分钟):开展体适能测试活动,包括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的测试。

3. 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趣味性游戏,如“抓泡泡”、“小小搬运工”等,锻炼幼儿的体适能。

4.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瑜伽、冥想等,帮助幼儿缓解疲劳。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运动技能和体适能水平。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家长陪同幼儿进行家庭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等,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幼儿篮球比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

十、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幼儿体适能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游戏方2. 图书资源:推荐家长阅读关于幼儿体适能的书籍,了解幼儿体适能发展的规律和指导方法。

体适能幼儿体育游戏教案(精选12篇)

体适能幼儿体育游戏教案(精选12篇)

体适能幼儿体育游戏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适能幼儿体育游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适能幼儿体育游戏教案篇1【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手眼协调、操作能力,培养竞争意识。

2、尝试枇杷核的多种玩法,感受玩枇杷核的乐趣。

【活动准备】1、贴有红色亮纸片的枇杷核和贴有蓝色亮纸片的枇杷核分别为75颗。

2、皱纸做枇杷若干,悬挂在绳上,小篮子人手一只。

3、录音机、《枇杷歌》磁带。

4、已拖干净的场地。

【活动过程】一、自由玩枇杷核。

1、集中谈话。

师:教师出示枇杷核,这是什么?幼:枇杷核。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玩枇杷核。

小朋友们想一想,枇杷核可以怎么玩?幼:滚枇杷核、转枇杷核、接枇杷核、撞枇杷核、丢枇杷核、踢枇杷核。

师:小朋友们想得玩法可真多,想去试一试吗?幼:想。

2、幼儿自由分散玩枇杷核,教师观察。

二、弹枇杷核。

1、了解玩法。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玩得可真好,有滚枇杷核、转枇杷核、接枇杷核、撞枇杷核、丢枇杷核、踢枇杷核,老师还发现了两个小朋友又有了一种新玩法,林佳怡小朋友,你们是怎么玩的?幼:我是弹着玩的。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玩玩弹枇杷核。

玩法:两人一组,每人五颗枇杷核(分别贴有红色亮纸片和蓝色亮纸片的枇杷核),玩石头、剪刀、布决定赢的先玩,先玩的小朋友把对方五颗枇杷核和自己五颗枇杷核都握在手中,蹲下,轻轻地撒落地,找两颗最近的,一颗贴有红色亮纸片,一颗贴有蓝色亮纸片,用手指轻轻一弹,如果两颗枇杷核碰到一起了,就拿走这两颗枇杷核归为己有,再继续玩。

如果两颗枇杷核没碰到一起,就由对方玩。

最后,看谁吃掉对方的枇杷核多,谁就赢。

2、两人自由结伴玩弹枇杷核,教师观察指导。

3、给赢的小朋友喊“耶!”并给输的小朋友“加油!”争取下次胜利。

三、放松运动:采摘枇杷。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去杨墩休闲农庄采摘枇杷?幼:想。

儿童(3-12岁)体适能(体能)发展指南

儿童(3-12岁)体适能(体能)发展指南

儿童(3-12岁)体适能(体能)发展指南体适能是指个体能够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体能素质、身体各项运动要素的能力。

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应该逐渐培养和完善各项体适能指标,使得身体的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下面提供一些针对3-12岁儿童的体适能发展指南。

1.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在长时间持续运动时,能够让心脏、肺和肌肉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和利用,从而延长高强度活动的时间。

儿童在3-12岁阶段,应该开始逐渐多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例如跑步、游泳、骑车、游戏等,从而提高有氧耐力。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持续30-60分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2.力量和耐力:力量和耐力是指肌肉的持续运动能力。

适当的力量和耐力训练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和稳健的肌肉发展。

儿童可以通过各种硬拉、站姿跳跃、俯卧撑、举重等练习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每周2-3次练习,每次练习30-60分钟为宜。

对于3-5岁幼儿,可以通过玩耍、爬坡、跑步等简单的运动来提高其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3.爆发力:爆发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

这对于儿童的多种运动和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跳跃、奔跑、投掷等。

儿童可以通过跳跃、舞蹈、体操等运动来提高爆发力。

每周1-2次练习,每次练习30-60分钟为宜。

4.灵活性:灵活性是指身体各个部分能够特别容易而自如地移动和伸展的能力。

儿童应该坚持每天进行轻量级的伸展和拉伸运动,以提高其身体的灵活性。

例如:下蹲、屈膝、伸展、循环活动等。

每周至少3次,每次10-20分钟的练习为宜。

5.协调性:协调性是指控制身体不同部位动作的能力,为儿童进行各项活动和运动提供了基础。

儿童应该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如球类、乒乓球、跳绳等,以提高协调性。

每周2-3次运动,每次30-60分钟的练习为宜。

最后,提醒家长们,要让儿童的身体适能发展过程中充分注意安全,避免过度训练、过度挑战,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家庭氛围对于儿童身体适能的发展也非常关键,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榜样,鼓励和支持儿童多参与多运动。

幼儿园大班体适能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体适能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体适能教案5篇《幼儿园大班体适能教案5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体育游戏教案《有趣的椅子》含反思活动目标: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椅子若干、运动员进行曲、自制金牌(反面画有各项运动图标)活动过程:一、进场1、师:"宝宝们,在我们开始锻炼身体以前,大声的喊出我们的运动口号吧!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耶!"2、师:"跟着老师快速的跑过来吧!每个小朋友找一个点站好。

"3、老师简短迅速的整队集合。

二、热身运动,激发兴趣师:"我为你们准备了一首非常美妙动听的乐曲,跟着老师在音乐中一起运动吧,好吗?"老师带领幼儿热身,包括头、肩、臂、原地快跑、旋转、下蹲、腿的活动和调整呼吸。

三、探索椅子的玩法(将椅子当作跨栏、跳台、杠铃、平衡木)1、导入活动老师出示金牌,"看,这是什么?""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要送给今天表现得最认真、最勇敢的孩子。

""看看,戴上它,像不像奥运会冠军啊?""你们知道运动会上都有哪些项目?""运动员们可棒了,在运动场上获得了很多金牌,我们也来学学他们。

"(引导幼儿与师一起学做运动员的跳水、举重、游泳等动作)。

2、探索椅子的玩法:师:"小朋友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会和椅子一起,小椅子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好好爱护他们。

那今天老师我来带大家和你们的小椅子一起玩游戏好不好?""小朋友们可以告诉我你们平常怎么玩椅子,或者你们觉得椅子可以怎么来玩,知道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教师仔细听孩子们的发言,有创新的加以表扬。

13类儿童体适能训练

13类儿童体适能训练

13类儿童体适能训练1.折返跑:让儿童跑到较远的桶位置,用脚踢桶后再跑回来。

2.跨越:在儿童两侧放置瑜伽板,板子高度在儿童膝盖处,中间放一个呼啦圈。

儿童需要跨过呼啦圈向前走,但不能碰到教师手拿的海绵棒。

3.核心肌群训练:在地上洒满球,儿童需要弯腰用箱子将球推到一起。

4.撞击训练:教师胸前抱着球,1-2名儿童站在面前用身体向前推球。

5.翻滚训练:儿童需要平躺双手抱在胸前,然后向侧面翻滚。

6.反应训练:在软垫子旁立柱,教师在放倒垫子的瞬间,儿童需要跑过去扶住垫子。

多名儿童站在软垫一侧,将软垫子立起来,儿童需要向前推倒垫子并立刻跳上去。

球上方有沙包,将球从胸前抛向地面,沙包会弹起,儿童需要接住沙包。

(大球集体接住,小球个人接住)渔网捉鱼:儿童坐在垫子上,教师扔出渔网,儿童需要起身逃跑,不能被抓到。

教师手拿抓鱼漏网追逐儿童,儿童需要躲避不能被捉到。

儿童需要将报纸拿起并扔给其他儿童躲避。

抢瑜伽板:将少于儿童一个人数的瑜伽板放在中间,儿童围成一圈,当教师喊出口令时,儿童需要快速找到一个瑜伽板站在上面,每个瑜伽板只能站一位儿童。

教师站在儿童身后,将气球从儿童面前高处抛下,儿童需要用手接住气球。

教师将球从腰部扔向地面,儿童需要站在教师对面将球接住。

儿童围成一圈,教师手拿绳子一头放在地上,身体旋转,绳子转到哪里,谁就要向上跳过绳子。

教师从门口走过,儿童需要用球扔向教师。

教师将球扔在地上,儿童需要用脚将球踢飞。

大龙球固定好,儿童需要站在大龙球前将小球扔向大龙球,小球弹起后接住。

教师手拿短管举过头顶将球从管一头放入,儿童需要站在教师面前,当球滑落时用脚踢球。

7.平衡训练:在软垫子下放置平衡车,儿童可以跪在上面或站在上面。

教师推动垫子,儿童需要保持平衡。

骑大龙球向前滑行:儿童站在大龙球后面,双腿跨上大龙球,坐在大龙球上向前滑行。

在瑜伽板上放置平衡木,儿童需要单脚在平衡木上跳三次换脚。

其他平衡训练包括在摇晃的平衡木上行走、用手接报纸、在平衡木上交替横向走、众人举起软垫向前走、站在平衡木上用手脚打击小球或躲避小球、将大龙球举过头顶走平衡木、从台阶上退着下楼梯、将目标桶放在一只脚上,单脚向前跳,激昂目标桶放在位置上。

幼儿园体适能教学计划1

幼儿园体适能教学计划1

幼儿园体适能教学计划幼儿园体适能教学计划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协调性和自信心。

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幼儿园体适能教学计划示例:一、教学目标1.身体素质提升:通过系统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

2.运动习惯养成: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心理健康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4.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基本动作技能教学•走:从简单的直线走到曲线走、持物走等,逐渐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跑:从慢跑开始,逐步过渡到直线跑、曲线跑、追逐跑等,提高幼儿的奔跑速度和耐力。

•跳跃:包括单脚跳、双脚跳、原地向上跳等,增强幼儿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平衡:通过走平衡木、单脚站立等练习,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2. 趣味体育游戏•设计各种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如“切西瓜”、“捉尾巴”、“老狼老狼几点了”等,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

•结合季节和节日特点,组织主题性的体育活动,如秋季运动会、冬季冰雪运动会等。

3. 体操与舞蹈•教授简单的幼儿体操和舞蹈动作,如徒手操、模仿操、韵律操等,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鼓励幼儿参与集体舞蹈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4. 器械活动•引入适宜的体育器械,如球类(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呼啦圈等,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教授幼儿正确使用体育器械的方法,确保活动安全。

三、教学安排•日常活动:将体育活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晨间锻炼、户外游戏等。

•专项训练: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专项运动技能训练,如平衡木训练、跳跃训练等。

•定期比赛:每学期组织一次或多次体育比赛或运动会,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检验教学成果。

幼儿园体适能教育方案

幼儿园体适能教育方案

幼儿园体适能教育方案引言: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体适能教育在幼儿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体适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种有效的体适能教育方案。

一、幼儿园体适能教育的意义幼儿园体适能教育是指通过身体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协调能力和身体健康意识。

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还对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园体适能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二、体适能教育的组成要素体适能教育包括四个要素,即体能、协调、柔韧和速度。

体能是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与灵活性,协调是指能够协调各个身体部位完成活动,柔韧是指身体关节的灵活性,速度是指身体各部位的快速反应能力。

通过培养这些要素,可以全面提升幼儿的体适能水平。

三、幼儿园体适能教育的实施方法1.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体适能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可以使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运动技能。

例如,设置跳绳比赛、游泳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运动。

2. 老师指导:幼儿园体适能教育需要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体适能活动,并对他们进行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动作技巧。

3. 家庭配合:幼儿园体适能教育需要与家庭配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合适的运动器材,帮助他们形成定期锻炼的习惯。

四、幼儿园体适能教育的效果评估体适能教育的效果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体适能水平,并对幼儿的体适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评估可以通过测量身高、体重、柔韧度等指标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运动表现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来评估。

五、体适能教育与幼儿园其他课程的关系幼儿园的其他课程和体适能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体适能教育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体适能教育
令狐采学
一、幼儿健康发展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而幼儿健康指的是幼儿期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发育,能够较好地抵抗各种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二、幼儿体适能
在学龄前期,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较弱,特别是体弱、老实的幼儿。

据调查,体弱、老实的幼儿比健壮、好动的幼儿们意外受伤率高达72%。

可见在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能达标的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意识的增强幼儿的体能,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体能训练活动,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是增强体质的手段,体能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幼儿体适能发展目标
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建议:利用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建议: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自己背包。

3、手的灵活协调
建议: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

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