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点报时数字钟课程设计
整点报时数字钟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整点报时数字钟题目:整点报时数字钟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5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崔春艳设计周数:2周设计成绩:1. 课程设计目的………………………………………………………2 .课程设计的要求……………………………………………………3. 数字钟方案设计……………………………………………………3.1方案设计……………………………………………………………3.2数字钟逻辑框架图…………………………………………………4.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4.1 时钟秒脉冲的产生…………………………………………………4.2 六十进制计数电路的设计…………………………………………4.3 双六十进制计数电路设计…………………………………………4.4 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的设计………………………………………4.5 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设计……………………………………4.6 整点报时器单元电路………………………………………………4.7 校正单元电路的设计………………………………………………5.数字钟的PCB 板图的设计……………………………………………5.1PROTEL99的使用……………………………………………………5.2具体工艺要求和相关规则…………………………………………5.3 注意事项…………………………………………………………6.系统调试………………………………………………………………6.1 系统调试方法………………………………………………………6.2调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 元器件清单…………………………………………………………8. 主要元件介绍………………………………………………………9. 课程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9.1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9.2 个人体会……………………………………………………………10. 参考文献……………………………………………………………附录……………………………………………………………………1 数字钟原理图………………………………………………………2 数字钟PCB板………………………………………………………课程设计评语表格……………………………………………………1 课程设计的目的(1)设计的目的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课程设计校时功能

数字钟课程设计校时功能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字钟的校时功能,让学生掌握数字时钟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校时功能的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知识目标:1. 了解数字钟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数字钟的校时功能及操作方法;3. 理解校时功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数字钟的校时操作;2. 能够分析并解决校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运用数字钟进行时间管理和规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3.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钟的基本工作原理、校时功能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校时功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数字钟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数字钟的构成部分,如时钟芯片、显示模块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2.校时功能的具体操作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校时功能调整数字钟的时间,包括校时按钮的识别、校时步骤的掌握等。
3.校时功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校时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交通出行、会议安排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字钟的基本工作原理、校时功能的操作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校时功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钟校时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校时功能的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数字钟的校时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数字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stm32整点报时课程设计

stm32整点报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其时钟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STM32程序设计,实现整点报时的功能。
3. 学生了解实时时钟(RTC)的概念,掌握STM32中RTC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开发工具(如Keil)进行STM32程序编写、编译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整点报时功能的STM32应用程序。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认识到编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STM32单片机知识,培养学生编程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对STM32单片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STM32程序设计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STM32单片机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
- 时钟系统原理,包括内部时钟、外部时钟及RTC。
- C语言基础知识回顾,重点讲解与STM32编程相关的部分。
2. 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STM32开发环境搭建,熟悉Keil编程工具。
阶段二:学习STM32时钟系统配置,掌握RTC的使用。
阶段三:编写整点报时程序,实现基本功能。
阶段四:调试优化程序,实现整点报时功能。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STM32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RTC概念引入。
- 第二周:C语言回顾,STM32开发环境搭建。
报时小闹钟课程设计

报时小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钟的构造,掌握小时、分钟和秒针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3. 学生了解闹钟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其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报时小闹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时间产生敬畏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分享成果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好奇心理和求知欲,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有所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时钟的基本结构:介绍时钟的三个主要指针(小时针、分钟针、秒针)及其作用,认识时钟面板上的数字和刻度。
2. 时间的读取与计算:学习读取时钟上的时间,进行时间加减运算,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换算方法。
3. 闹钟的功能与原理:讲解闹钟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闹钟的定时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报时小闹钟的制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报时小闹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各部分功能。
第二课时:学习读取时钟上的时间,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第三课时:讲解闹钟的工作原理,探讨闹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字时钟的课程设计

数字时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时钟的基础知识,掌握时钟的数字显示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描述数字时钟的显示方式及其变化规律。
3. 学生了解数字时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设计简单的数字时钟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数字时钟相关的问题,如时间计算、闹钟设定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时钟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字时钟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通过数字时钟的学习,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沟通、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趣味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数字时钟的基础知识:- 时钟的演变与数字时钟的原理- 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在数字时钟中的应用2. 数字时钟的组成与显示方式:- 数字时钟的显示屏、电路和程序- 数字时钟的显示方式:LED、LCD等- 数字时钟的显示变化规律3. 数字时钟的应用:- 时间计算与时间管理- 闹钟功能及其设置方法- 数字时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4. 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 设计简单的数字时钟模型- 操作数字时钟,解决实际问题- 团队合作,交流分享制作经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基础知识学习(1课时)2. 数字时钟组成与显示方式(1课时)3. 数字时钟应用(1课时)4. 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2课时)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第四章“时间及其测量”相关,涉及第四节“电子时钟及其应用”。
整点报时数字钟课程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能整点报时的电子表专业班级:自动化111学生姓名:胡义海学号:6100311301指导教师:康耀明设计成绩:1课程设计目的 (1)2系统的方案设计 (1)3 系统的详细设计 (2)3.1脉冲产生和分频电路 (2)3.1.1脉冲产生和分频电路的设计 (2)3.1.2馆建器件74 LS74的介绍 (3)3.1.3关键器件CD4060的介绍 (3)3.2计时电路 (5)3.2.1分,秒计时电路的设计 (5)3.2.2小时计时电路的设计 (7)3.2.3关键器件CD4510的介绍 (8)3.3显示译码电路 (10)3.3.1显示译码电路的设计 (10)3.3.2关键器件CD4511和数码管的介绍 (11)3.4校时电路 (12)3.4.1校时的电路的详细设计 (12)3.4.2关键器件RS触发器的详细介绍 (13)3.5整点报警电路 (15)4 心得体会 (19)5 参考文献 (19)1课程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培养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2系统的方案设计2.1简述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日的记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他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
2.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12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2)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并在实验箱上进行组装、调试;(3)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4)选做:整点报时。
数字钟数课程设计

数字钟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钟的基本原理,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字时钟知识,准确读取和显示时间。
3. 学生了解数字时钟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电路。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并修复数字时钟的常见故障。
3. 学生掌握时间计算和转换的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字时钟及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时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数字时钟的原理、结构与使用进行组织。
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数字时钟原理:讲解数字时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时钟芯片、晶振、计数器等组成部分,使学生理解数字时钟的运行机制。
2. 时分秒概念:介绍时分秒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
3. 数字时钟的读取与显示:讲解数字时钟的显示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快速准确地读取和显示时间。
4. 数字时钟电路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数字时钟故障分析与修复:介绍常见的数字时钟故障现象,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并修复故障。
6. 时间计算与转换:讲解时间计算和转换的方法,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
7. 数字时钟的应用:介绍数字时钟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课时:数字时钟原理及时分秒概念。
2. 第2课时:数字时钟的读取与显示。
3. 第3课时:数字时钟电路设计与搭建。
4. 第4课时:数字时钟故障分析与修复。
5. 第5课时:时间计算与转换。
数字时钟毕业设计:具有整点报时及校时功能的数字钟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具有整点报时及校时功能的数字钟系统设计系别: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 6 月2摘要摘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对时间观念越来越重视,对时间的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催生了数字电子时钟的飞速发展。
数字钟就是采用数字电路来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
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都优于老式机械钟。
本次设计利用中规模器件实现数字时钟系统,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振荡脉冲由计数器计数再经译码器译码后产生驱动数码显示器的信号,使数码显示器呈现出“时”“分”“秒”对应的计时数字;电路还增加了校正电路和整点报时电路,对时钟进行校时和校分,使其准确的工作,在整点的时候发出警报。
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此次设计中,应用Protel99se软件进行相关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和PCB的制作,采用了74LS系列的芯片实现数字钟的计时、译码各部分功能,辅助以必要的电路,实现高效、准确、使用简便的数字电子时钟系统。
本次对数字时钟的研究,使我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更促进了我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为以后在专业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数字时钟,数字电路,中规模器件I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IIABSTRACTABSTRACTThe fast rhythm of social life now let people tak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ime, the accuracy of time requirement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his has given ris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lock. Digital clock is a digital circuit is used to realize the ‘‘hour” ‘‘minute” ‘‘second” digital display timer. The digital clock precision, stability is superior to the old mechanical clock.This design using MSI devices to achieve a digital clock system, is composed of 555 timer composition multivibrator circuit oscillation pulse is counted by the counter and decoder produces driving digital display signal, the digital display shows "hour", " minute", "second" corresponding to the digital timing; circuit also increases the correction circuit and the whole point timekeeping circuit, the clock, school and school, make its accurate work, when the whole point of alerts.In the design, application Protel99se software related electrical schematic drawing and PCB production. Using a series of 74 chips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timing, decoding function of each part, auxiliary to the necessary circuit, efficient, accurate and easy to use 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system. The study of the digital clock, so I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I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combination of,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KEY WORDS: Gigital clock, Gigital circuit, Medium scale componentsIII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IV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I 1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3主要工作 (2)2数字时钟系统的工作原理 (3)2.1数字时钟设计的基本要求 (3)2.2数字时钟的工作原理 (3)3数字时钟系统的设计 (5)3.1振荡电路的设计 (5)3.2分频电路的设计 (7)3.3时分秒计时电路的设计 (10)3.4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 (14)3.5校时校分电路的设计 (17)3.6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 (18)4数字时钟系统的绘制、制作和调试 (20)4.1数字时钟的绘制过程 (20)4.2数字时钟的制作过程 (21)4.3数字时钟的调试过程和问题总结 (22)5总结与展望 (24)5.1设计的结论与感想 (24)5.2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24)致谢 (26)参考文献 (28)外文翻译 (35)V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VI绪论1绪论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集成电路或专用芯片做成的计时器,即利用数字电路技术来实现对时、分、秒计时和控制的电子装置,与传统的机械时钟相比而言,数字钟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直观性,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的相关芯片的广泛使用,并且数字钟无机械装置,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些优点使得数字钟的使用范围远远的超过了老式钟表,而且极大的扩展了钟表原先的具有报时功能,如定时自动警报功能、按时响铃、对程序的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通断动力设备、甚至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定时自动启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点报时数字钟课程设计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能整点报时的电子表专业班级:自动化111学生姓名:胡义海学号:6100311301指导教师:康耀明设计成绩:1课程设计目的 (1)2系统的方案设计 (1)3 系统的详细设计 (3)3.1脉冲产生和分频电路 (3)3.1.1脉冲产生和分频电路的设计 (3)3.1.2馆建器件74 LS74的介绍 (4)3.1.3关键器件CD4060的介绍 (5)3.2计时电路 (7)3.2.1分,秒计时电路的设计 (7)3.2.2小时计时电路的设计 (9)3.2.3关键器件CD4510的介绍 (10)3.3显示译码电路 (12)3.3.1显示译码电路的设计 (12)3.3.2关键器件CD4511和数码管的介绍 (13)3.4校时电路 (15)3.4.1校时的电路的详细设计 (15)3.4.2关键器件RS触发器的详细介绍 (16)3.5整点报警电路 (19)4 心得体会 (24)5 参考文献 (25)1课程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培养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2系统的方案设计2.1简述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日的记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他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
2.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12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2)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并在实验箱上进行组装、调试;(3)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4)选做:整点报时。
在59分50秒输出一高电平驱动鸣声器发生。
2.3数字电子钟基本原理2.3.1数字电子钟的逻辑图如图1所示由振荡电路、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
振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的信号经过分频器作为秒脉冲,秒脉冲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结果通过秒译码器译码并且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当达到60时向分位进位,分位和十位也是如此。
2.3.2可手动校正:能分别进行秒﹑分﹑时﹑日的校正。
只要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可分别对秒﹑分﹑时﹑日进行手动脉冲输入调整或连续脉冲输入的校正。
2.3.3整点报时。
整点报时电路要求在每个整点前鸣叫。
图1数字钟逻辑电路图3 系统的详细设计3.1脉冲产生和分频电路3.1.1脉冲产生和分频电路的设计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频率易调整。
它还具有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则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产生机械振动,有了机械振动,就会在相应的垂直面上产生电场,从而机械振动和电场互为因果,这种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晶体的机械强度限止时,才达到最后稳定。
这用压电谐振的频率即为晶体振荡器的固有频率。
石英振荡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石英振荡电路图3.1.2馆建器件74 LS74的介绍在晶振产生震荡进行第二次分频时用到分频器件74LS74。
其引脚图如图3所示。
图3 74LS74引脚图3.1.3关键器件CD4060的介绍秒脉冲发生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通常用晶体振荡器发出的脉冲经过整形﹑分频获得1Hz的秒脉冲。
如晶振为32768Hz,通过15次二分频后可获得1Hz的脉冲输出。
CD4060引脚图和真值表如图4所示,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
图4 CD4060引脚图和真值表图5 CD4060连接方式3.2计时电路3.2.1分,秒计时电路的设计秒﹑分﹑为60﹑60进制计数器。
秒﹑分﹑均为60进制,即显示00—59,它们的各位为十进制,十位为六进制。
数字钟采用计数器使用的是CD4510加减计数器,数字钟采用的是加计数功能。
其其连接图如图6。
整个系统由脉冲电流从CLK端输入,驱动计数器CD4510计数,CD4510以8421BCD 码进行十进制计数,并接把结果传输给译码器CD4511,CD4511将其译码驱动共阴极数码管显示出数字。
其中秒的各位直接向十位进位,其进位信号直接输给十位的CLK端。
秒的十位为六进制计数器,只要将其输出的11.14角接入与门回送到RST 端即可。
仅为连接图如图7分位其功能和秒位类似,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不过,其各位的脉冲信号要接秒十位的进位信号,其他都一样。
图6 CD4510连接图图7 秒分进位连接图3.2.2小时计时电路的设计小时为24进制计数器。
小时为24进制,即显示00—23,它们的各位为十进制,十位为2进制。
数字钟采用计数器使用的是CD4510加减计数器,数字钟采用的是加计数功能。
其连接方法是十位的11角和个位的14角接入一个与门回送到十位和个位的RST端,其连接图如图8。
图8 小时进位连接图3.2.3关键器件CD4510的介绍表一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CC45113.3显示译码电路3.3.1显示译码电路的设计CD4510与CD4511相连,CD4511的连接方式为3.4角接电源。
5角接地。
7.1.2.6角分别接计数器来的信号。
9到15分别接显示器的各角。
其连接图如图9。
图9 CD4511连接图本系统用七段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译码器输出的数字,显示器有两种:共阳极显示器或共阴极显示器。
连接图如图10所示。
图10 CD4511以显示管连接图3.3.2关键器件CD4511和数码管的介绍CD4511 是一组用来作为BCD 对共阴极LED 七段显示器译码的包装。
其引脚图如图11所示。
图11 CD4511引脚图在CD4511中LT:做灯泡测试用,当LT=0,则不论其它输入状态为何,其输出abcdefg=1111111,使七段显示器全亮,即显示8,以便观测七段显示器是否正常。
当LT=1,则正常*。
BI:空白输入控制,当BI=0 (LT 为1 时) 则不论DCBA 之输入为何,其输出abcdefg皆为0,即七段显示器完全不亮,此脚可供使用者控制仅对有效数据译码,避免在无意义的数据输入时显示出来造成字型的系乱。
CD4511和数码管的链接原理图如图12图12 CD4511和数码管的链接原理图LE:数据栓锁致能控制;在CD4511 中,不但具译码功能,更具有数据栓锁的记忆功能。
当LE=0 时(LT=1 且BI=1),DCBA 数据会被送入IC 的缓存器中保存,以供译码器码;当LE=1 时,则IC 中的暂存器会关闭,仅保存原来在LE=0 时的DCBA 数据供译码器译码。
换句话说当LE=1 时,不论DCBA 的输入数据为何,皆不影响其输出,其输出abcdefg 仍保留原来在LE 由0 转为1 以前的资料。
3.4校时电路3.4.1校时的电路的详细设计在刚刚开机接通电源时,由于时﹑分﹑秒均为任意值,所以,需进行调整。
置开关在手动位置,分别对时﹑分﹑秒﹑日进行单独计数,计数脉冲由单次脉冲或连续脉冲输入。
在数字钟中采用了一个74LS00和74LS08两个集成电路块,用到了其内部两个与非门和两个与门。
其连接方法如图14:图14 校时电路图其中,当正常计时时S1、S2、S3都打向右侧。
让进位信号能够正常进位,当需要调整时,只需将要调整的位的开关打向左侧然后控制S4即可。
3.4.2关键器件RS触发器的详细介绍在开关S4后加一个有两个与非门构成的RS触发器,其目的是消除因操纵开关而产生的抖动,防止干扰。
电路结构把两个与非门G1、G2的输入、输出端交叉连接,即可构成基本RS触发器,其逻辑电路如图15所示。
它有两个输入端R、S和两个输出端Q、Q。
工作原理图15 RS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方程为:根据上述两个式子得到它的四种输入与输出的关系:1.当R=1、S=0时,则Q=0,Q=1,触发器置1。
2.当R=0、S=1时,则Q=1,Q=0,触发器置0。
如上所述,当触发器的两个输入端加入不同逻辑电平时,它的两个输出端Q和Q有两种互补的稳定状态。
一般规定触发器Q端的状态作为触发器的状态。
通常称触发器处于某种状态,实际是指它的Q端的状态。
Q=1、Q=0时,称触发器处于1态,反之触发器处于0态。
S=0,R=1使触发器置1,或称置位。
因置位的决定条件是S=0,故称S 端为置1端。
R=0,S=1时,使触发器置0,或称复位。
同理,称R端为置0端或复位端。
若触发器原来为1态,欲使之变为0态,必须令R端的电平由1变0,S端的电平由0变1。
这里所加的输入信号(低电平)称为触发信号,由它们导致的转换过程称为翻转。
由于这里的触发信号是电平,因此这种触发器称为电平控制触发器。
从功能方面看,它只能在S和R的作用下置0和置1,所以又称为置0置1触发器,或称为置位复位触发器。
其逻辑符号如图7.2.1(b)所示。
由于置0或置1都是触发信号低电平有效,因此,S端和R端都画有小圆圈。
3.当R=S=1时,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
触发器保持状态时,输入端都加非有效电平(高电平),需要触发翻转时,要求在某一输入端加一负脉冲,例如在S端加负脉冲使触发器置1,该脉冲信号回到高电平后,触发器仍维持1状态不变,相当于把S端某一时刻的电平信号存储起来,这体现了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
4.当R=S=0时,触发器状态不确定在此条件下,两个与非门的输出端Q和Q全为1,在两个输入信号都同时撤去(回到1)后,由于两个与非门的延迟时间无法确定,触发器的状态不能确定是1还是0,因此称这种情况为不定状态,这种情况应当避免。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R端和S端完成置0、置1都是低电平有效,所以二者不能同时为0。
3.5整点报警电路当时计数器在每次计到整点前十秒时,需要报时,这可用译码电路来解决,即当分为59时,则秒在计数到50时,输出一延时高电平,直至秒计数器计到60时,结束这高电平脉冲,输出的高电平驱动鸣声器鸣叫。
在数字钟采用鸣声器作为发声器件,由于与门输出电压太小所以接一三极管放大电流驱动鸣声器。
报时电路开头分别将秒的十位的6 、14角接入与门分的个位2 、6角十位的6、14角分别接入与门,并且将其输出全部接入一与门,之后连一电阻减小电流输入到三极管,最后由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驱动鸣声器。
其电路图16、17所示。
图16 报时电路1图17 报时电路2图18 电路原理图图19 电路pcb版图4 心得体会我的课程设计是“具有整点报时功能的数字钟”,通过本次设计我乐在其中。
数字钟的硬件设计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传统的课题之一,其生命力就在于知识的综合化。
数字钟的设计课题虽然是一个很小的课题,但是它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