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讲解

合集下载

gmp关于消毒剂的验证

gmp关于消毒剂的验证

gmp关于消毒剂的验证
GMP车间消毒剂消毒验证步骤如下:
1.微生物制备。

可根据USP 35<1072>和内部GMP设施菌株所需的
微生物种类及相关实验要求制备微生物,以获得浓度为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108微生物悬浮液。

2.微生物悬液制备及效价测定。

在蛋白胨水中制备来自母稀释液的
七个系列十进制稀释液。

为了评估活力、纯度和滴度测定,将100 μL的每种稀释液接种到含有卵磷脂和聚山梨酯80的胰蛋白酶大豆琼脂(用于细菌悬浮液)和沙氏葡萄糖琼脂(用于真菌悬浮液)平板上并在37°C下孵育。

在2-3天(细菌)和4-5天(酵母和霉菌)后对CFU进行计数。

通过计算每个稀释度的CFU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值来确定效价。

3.消毒效果验证。

可以连续使用两种不同的消毒剂,比如开始使用
6%过氧化氢消毒液或双链季铵盐消毒液,再使用异丙醇消毒液。

医疗器械-消毒剂效果验证方案

医疗器械-消毒剂效果验证方案

..思悦科技发展消毒剂验证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 日期: 日期:页脚文件编号:3 技.PZ.19-13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容 3.1 采样时间 3.2 采样方法 3.3 检测方法 3.4 检测记录 3.5 检测结果 4 验证结论目录版本/更改:A/04文件编号:3 技.PZ.19-13版本/更改:A/0验证小组组长姓名消毒剂验证方案职务/职称部门具体工作 容组员1 概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是手工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手部卫生达不 到要求,含菌量较高,当手触到产品时,手上大量的细菌也会随着手传播到产品上,造 成产品污染。

因此,要对手的卫生进行有效控制并验证,对手部进行消毒杀菌的有效方 法,以保证实现在正常条件下,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菌医疗器械产品。

公司手消毒使用 含 0.1%的笨扎溴铵和 75%的酒精;接触产品的器械使用 75%酒精。

2 验证目的制订本方案目的在于分析评价操作人员手的卫生状况对产品带来初始污染的影响, 以确认最佳消毒剂、消毒间隔时间及消毒剂更换周期。

3 验证容3.1 采样时间:分四次采样,第一次在洗完手后立即采样,第二次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第三次在连续工作 2h 后采样,第四次在连续工作 4h 后采样。

3.2 采样方法:对生产人员手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一浸泡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双手指曲面,从 指根到指瑞往返涂擦 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 ,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签,将 棉签放入 10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送检。

3.3 检测方法:将已采集的样品在 6h 送检,将供试剂(不同倍数稀释液样品)分别注入 2 个培养4文件编号:3 技.PZ.19-13版本/更改:A/0皿(每皿各 1ml),每 1 个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约 15ml,混匀,凝固后,与 30-35℃倒置培养 72 小时,计数。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2)3.4 检测记录:对生产人员连续三天进行监测,选不同工序五人进行检测。

5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5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8.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内容8.1 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验证8.1.1 菌悬液配制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0~35 ℃培养18~24 h;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于23~28 ℃培养24~48 h,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 含菌数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23~28 ℃培养5~7 d,加入3~5 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管口带有无菌棉花的无菌毛细吸管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 含菌数(孢子数)100 cfu 的菌(孢子)悬液。

试验菌悬液应在24 h 内使用。

8.1.2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8.1.2.1 设置三组平行试验,如下图所示分组用量(ml)菌悬液培养基 3.0%过氧化氢水溶液0.9%氯化钠溶液A 1 100 10 0B 0 1 10 100C 1 100 0 18.1.2.2 根据验证菌的特性,分别选择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分别于30~35 ℃培养72 h、23~28 ℃培养120 h,记录各平皿上菌落数。

8.1.2.3 每步操作应充分震荡混合,并将每组混合液分为两组,将上述样品混合后,采用薄膜过滤法,按《微生物检查SOP》进行操作,检查微生物数量。

8.1.2.4 回收率的计算要求C组的回收率大于70%时,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可认为有效。

8.1.2.5 不符合评估标准,为不合格。

依据数据分析原因,以便总结经验,对验证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8.1.2.6 依据验证检测记录进行项目结果评估。

见附录4《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结果与评估》。

8.2 消毒剂微生物挑战试验8.2.1用已校验的1 mL 移液管吸取<100 cfu/mL 菌悬液,分别接种至含消毒液10ml的试管中,盖紧试管塞,振荡,室温放置10 min后,将试管内消毒液转至含培养基100ml的瓶中,振荡混匀,采用薄膜过滤法,按《微生物检查SOP》进行操作,检查微生物数量。

医疗器械洁净车间消毒后验证标准

医疗器械洁净车间消毒后验证标准

医疗器械洁净车间消毒后验证标准
1. 生物指标测试,生物指标测试是验证消毒程序是否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些测试通常包括使用特定的生物指标(如芽孢)来检测消毒程序是否成功杀灭了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一般情况下,消毒后的样本需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测试,以确保消毒程序的有效性。

2. 物理化学指标测试,除了生物指标测试外,还需要对消毒后的环境进行物理化学指标测试,包括空气和表面的微生物检测、残留气体浓度检测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验证消毒程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3. 环境监测,消毒后的洁净车间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方面的监测。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洁净车间的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以及是否适合存放医疗器械。

4. 设备验证,除了对环境进行验证外,还需要对消毒设备本身进行验证。

这包括设备的运行参数、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验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消毒效果。

总的来说,医疗器械洁净车间消毒后验证标准涉及到生物指标测试、物理化学指标测试、环境监测和设备验证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医疗器械洁净车间的消毒程序达到相关的卫生标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和质量。

具体的标准和测试方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消毒产品索证验证须知

消毒产品索证验证须知

消毒产品索证验证须知消毒产品索证验证须知⼀.消毒产品概念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物指⽰物、化学指⽰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品。

(⼀)消毒剂:1.⽤于医疗卫⽣⽤品消毒、灭菌的消毒剂2.⽤于⽪肤、粘膜消毒的消毒剂3.⽤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4.⽤于⽠果、蔬菜消毒的消毒剂5.⽤于⽔消毒的消毒剂6.⽤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7.⽤于物体表⾯消毒的消毒剂8.⽤于空⽓消毒的消毒剂9.⽤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1.⽤于医疗器械、⽤品灭菌的灭菌器械2.⽤于医疗器械、⽤品消毒的消毒器械3.⽤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器械4.⽤于空⽓消毒的消毒器械5.⽤于⽔消毒的消毒器械6.⽤于物体表⾯消毒的消毒器械(三)⽣物指⽰物1.⽤于测定压⼒蒸汽灭菌效果的指⽰物2.⽤于测定环氧⼄烷灭菌效果的指⽰物3.⽤于测定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指⽰物4.⽤于测定甲醛灭菌效果的指⽰物5.⽤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物(四)化学指⽰物1.⽤于测定压⼒蒸汽灭菌的指⽰物(包括指⽰卡、指⽰胶带、指⽰标签和BD试纸)2.⽤于测定环氧⼄烷灭菌的指⽰物(包括指⽰卡和指⽰标签)3.⽤于测定紫外线消毒的指⽰物(包括辐照强度指⽰卡和消毒效果指⽰卡)4.⽤于测定⼲热灭菌效果的指⽰物5.⽤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物6.⽤于测定化学消毒剂浓度的指⽰物(五)灭菌包装物1.⽤于压⼒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2.⽤于环氧⼄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3⽤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六)卫⽣部规定的纳⼊消毒剂、消毒器械管理的其他物品⼆.消毒产品分类1.第⼀类是具有较⾼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于医疗器械的⾼⽔平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灭菌剂和灭菌器械⽪肤黏膜消毒剂⽣物指⽰物、灭菌效果化学指⽰物。

卫⽣安全评价报告效期:四年。

2.第⼆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除第⼀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化学指⽰物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抗(抑)菌制剂。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消毒剂的验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来验证消毒剂对特定病原体的杀灭能力是否符合规定标准,以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安全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的背景、方法以及实施流程。

一、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的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而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与各种病原体接触,从而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严重的感染风险。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医疗机构必须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而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则是确保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关键。

二、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的方法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验证对象:首先需要确定要验证的医疗器械消毒剂,通常是根据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常见消毒剂进行选择。

2. 确定验证目标: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明确验证的目标是什么。

一般来说,验证的目标是消毒剂对特定病原体的杀灭能力。

3. 设计验证实验:根据验证目标,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实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验证消毒剂对特定病原体的杀灭效果,可以使用菌落计数法或细胞培养法等方法进行;二是验证消毒剂对医疗器械材质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4. 进行验证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分析验证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果验证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则可以认定该消毒剂具有可靠的杀灭能力。

6. 编写验证报告: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编写验证报告。

报告应包括验证的目的、方法、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三、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的实施流程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的实施流程如下:1. 确定验证的医疗器械消毒剂,并根据验证目标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

2. 进行验证实验,包括对特定病原体的杀灭效果以及对医疗器械材质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实验。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

问题:试验设备未按照要求 进行校准和维护
解决方案:定期对试验设备 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 确性和可靠性
问题:试验环境不符合要求
解决方案:确保试验环境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如 温度、湿度、洁净度等
问题:数据分 析不准确,结
果判定有误
原因:数据收 集不全面,数 据处理不当, 结果判定标准
不明确
解决方案:加 强数据收集, 提高数据处理 能力,明确结
医疗器械生产必须符合相关法 规要求
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是确保产 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法规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 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程序
符合法规要求有助于降低企业 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 争力
交叉污染可能导致医疗器械性 能下降或失效,影响患者健康
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是保证医 疗器械质量的重要环节
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可以降低 交叉污染风险,提高医疗器械
安全性
设备清洁与消毒验证是医疗器 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需
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3
干式清洁:使用刷子、抹 布等工具进行清洁
湿式清洁:使用水、清洁 剂等液体进行清洁
超声波清洁:利用超声波 原理进行清洁
压力喷淋清洁:利用高压 水枪进行清洁
酒精消毒:使用70%-75%酒精擦拭设备 表面,杀灭细菌和病毒
确定验证方案:选择 合适的清洁和消毒方 法,确定验证参数和
标准
准备验证材料:准备 所需的清洁和消毒剂, 以及验证所需的设备
和工具
实施验证试验:按照 验证方案进行清洁和 消毒操作,记录相关
数据和信息
分析验证结果:对验 证数据进行分析和评 估,确定清洁和消毒
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编写验证报告:总结 验证结果,编写验证 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知识讲解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知识讲解

医疗器械-消毒剂验证消毒剂验证消毒剂验证方案目录1概述-------------------------------------------------------------------------------------32 目的-------------------------------------------------------------------------------------33 适用范围-------------------------------------------------------------------------------34 验证参考资料-------------------------------------------------------------------------35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36 验证内容------------------------------------------------------------------------------47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108 再验证周期---------------------------------------------------------------------------119 附表------------------------------------------------------------------------------------121 概述我公司拟采用75%酒精和0.1%新洁尔灭作为洁净区消毒剂,按月交替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剂验证
消毒剂验证方案
目录
1概述-------------------------------------------------------------------------------------3
2 目的-------------------------------------------------------------------------------------3
3 适用范围-------------------------------------------------------------------------------3
4 验证参考资料-------------------------------------------------------------------------3
5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3
6 验证内容------------------------------------------------------------------------------4
7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10
8 再验证周期---------------------------------------------------------------------------11
9 附表------------------------------------------------------------------------------------12
我公司拟采用75%酒精和0.1%新洁尔灭作为洁净区消毒剂,按月交替使用。

75%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酒精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比较容易渗透到菌体内,使得细菌细胞破坏溶解,通过抑制细菌体内酶的活性,特别是脱氢酶和氧化酶,阻碍细菌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酒精消毒与浓度有很大的关系,经过反复的试验,75%酒精杀菌力最强。

酒精消毒具有价格低廉、无色、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且易于挥发,无残留,在医药行业中广泛使用。

新洁尔灭别名为苯扎溴铵/ 溴化苄烷铵,属于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下有抑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可杀灭大多数种类的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病毒。

新洁尔灭具有性质稳定、易于贮存、毒性和腐蚀性较小、刺激性小等特点。

直接与原料、溶剂和产品直接接触的器皿只用酒精消毒。

消毒剂消杀地方为: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手。

2 目的
为证明所采用的消毒剂能够达到预期消毒目的,保证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消毒剂验证。

4 验证参考资料
4.1《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4.2《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4.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准》GB15979;
4.4 《消毒技术规范》;
4.5《消毒剂管理规程》;
4.6《验证管理程序》。

6.1 消毒剂的配制:
6.1.1 75%(体积分数)酒精的配制:75%的酒精可以外购或者用95%食用酒精用纯化水自行配制,自行配制应用酒精计测量酒精浓度,应在75%±2.5%范围内。

自行配制消毒剂有效期为一周,在使用前用酒精计测量酒精体积浓度,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6.1.2 0.1%(体积分数)新洁尔灭的配制:在490mL纯化水中加入10mL5%新洁尔灭溶液并搅拌均匀,此溶液须在临用前配制,有效期为一天。

6.2 手消毒效果确认:
6.2.1 试验准备:用分度吸管吸取10mL0.9%生理盐水放玻璃小试管中,用0.9%生理盐水在三角瓶中浸泡棉拭子,用胶塞赛住管口,用牛皮纸包扎管口,采用121℃,30min湿热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6.2.2 试验分组:试验分两组进行,一组用75%乙醇消毒,另一组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组试验需检测四名人员的手细菌数,每组进行三次试验。

6.2.3 消毒前生物负载的测试: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在未洗手的情况下,五指并拢,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左手指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6.2.4 手消毒:被检人将手烘干后,伸到自动杀菌净手器下面,喷出的75%酒精应能湿润双手手掌和手背,待酒精自行挥发。

若用新洁尔灭消毒,将双手浸泡至消毒液中,应能覆盖全部手部并保持一分钟,在烘手器上烘干。

6.2.5 消毒后生物负载的测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6.2.6 细菌培养:将上述试管做好标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分别取1mL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5℃温生化培养箱培养24h,观察结果,求出平均菌落数。

6.2.7 可接受标准:①消毒后人手细菌数应≤50cfu/每只手;
②消毒后和消毒前人手细菌数比较应明显减少。

6.2.8 检查结果见附表-1。

6.3 手消毒有效期确认:
6.3.1 裸手操作人员连续工作2小时后,应对手进行再次消毒。

若2小时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可减少为1小时。

6.3.2 在消毒前及消毒后,按照6.2.2~6.2.6进行细菌数的检测。

6.3.3 可接受标准:①消毒前人手细菌数应≤300cfu/每只手;
②消毒后人手细菌数应≤50cfu/每只手;
③消毒后和消毒前人手细菌数比较应明显减少。

6.3.4 重复上述操作两次,检查结果见附表-2。

6.4 物表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确认:
6.4 物表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确认:
6.4.1 物表的消毒:窗户、灯具、洁净区水管、送风口、回风口、不锈钢工作台、不锈钢工作登,不锈钢工作台面等先用干无尘布/丝光毛巾擦拭表面灰尘,然后用纯化水湿润无尘布/丝光毛巾后擦拭至无污迹,再用经消毒剂浸泡/湿润后的无尘布/丝光毛巾进行表面消毒。

门、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先用经纯化水浸泡湿润后拧干的专用无尘拖布擦拭干净,再用消毒剂浸泡后的专用无尘拖布擦拭。

6.4.2 消毒频次:平时单个房间每批次产品相应工序完成后按照6.4.1的规定对上述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个月所有房间按照6.4.1的规定对上述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并进行空气消毒。

6.4.3 取样点:根据车间的情况,选择较容易污染微生物的地点采样检测微生物污染水平。

地面选择洁具间、洗衣间、物料暂存室、末道清洗室、内包室;设备选择干燥箱;工作台面选择内包室和末道清洗室不锈钢桌面、清洗池表面、周转盘表面。

6.4.4试验准备:用分度吸管吸取10mL0.9%生理盐水放玻璃小试管中,用0.9%生理盐水在三角瓶中浸泡棉拭子,用胶塞赛住管口,用牛皮纸包扎管口,采用121℃,30min湿热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6.4.5 消毒前取样检测:应尽量选择车间环境最坏的情况取样检测。

例如:长时间停用,或者设别、厂房维修等。

将内径为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涂抹10次(往返计为1次),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

6.4.6 物表消毒:用丝光毛巾或无尘布沾消毒剂(75%酒精和0.1%新洁尔灭)擦拭设备及工作台表面。

墙壁、天花板、门、窗、地面等可以采用喷洒再用抹布擦干或者用洁净拖把沾上消毒剂后擦拭。

6.4.7 消毒后取样检测:消毒后半小时,在消毒前取样附近地点按6.4.3取样。

6.4.8 细菌培养:将上述试管做好标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5℃温生化培养箱培养24h,观察结果,求出平均菌落数。

6.4.9 可接受标准:①消毒前物表细菌总数≤10cfu/cm2
②消毒后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cfu/cm2;
③消毒后和消毒前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应明显减少。

6.4.10 可接受标准:①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cfu/cm2;
②消毒后和消毒前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应明显减少。

6.4.11 连续测试三个周期,检查结果见附表-3。

7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1)验证过中应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
(2)验证中出现部分项目不合格时,可重新取样检测,重新检测必须合格,必要时可分段验证;
(3)验证中出现漏项、偏差、更改设定标准等,必须报告验证小组,批准后方可按新方案执行。

8 再验证周期:
(1)但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重新进行确认;
(2)当更换消毒剂时应进行消毒效果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