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一件事
小学生如何写好一件事 教案

小学生如何写好一件事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生如何写好一件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结构的基本要素,并能在写作中运用;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写出有条理、表达流畅的句子;3. 学生能够根据提示内容,组织语言,写出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的文章。
教学准备:1. 故事阅读材料(可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经典故事,如《小红帽》等);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小黑板/白板和粉笔/挂画;4. 学生练习册和绘图纸;5. 笔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写一件事”的兴趣,并带领学生回顾自己在生活中或课堂上所经历的值得写的事情;2. 引导学生思考写好一件事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教学主体(30分钟):1. 教师呈现并分析故事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概念,并举例说明;2. 共同选取一个简短的故事作为示范,并在小板书/挂画上进行梳理,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3. 介绍如何写好开头,鼓励学生使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引起读者兴趣;4. 介绍如何写好发展,提醒学生运用时间顺序词、描写词等,使句子更加流畅连贯;5. 介绍如何写好高潮,鼓励学生运用扣人心弦的描写,增加故事情节的紧张感;6. 介绍如何写好结尾,提醒学生总结和收尾时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7. 学生分组或个人练习,使用所学知识,写出一件事的初稿。
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并提出建议;2. 学生修改自己的初稿,并写出改进后的二稿;3. 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对彼此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赞赏。
总结与延伸(5分钟):1. 回顾教学内容,强调写好一件事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和思考值得写的事情;3. 分享一些优秀的作品,并介绍欣赏和写作的乐趣;4. 布置下一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要点:1. 教师通过展示故事结构和分析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于写作中;2. 学生通过示范教学,掌握写好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技巧;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和互相修改,提高写作能力和积极性。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小学生对于写作文感到困难,不知道从何下手。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呢?
首先,我们要教会小学生如何选择好的写作题目。
写作题目应该是贴近生活、
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
比如,写一篇《我的暑假生活》,《我的家乡风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动物》等等。
这样的题目能够让小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和方向。
其次,我们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构思。
在写作之前,可以让学生观
察周围的事物,收集一些写作素材。
比如,暑假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家乡的美景,好朋友的趣闻等等。
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构思,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内容。
接着,我们要教会小学生如何进行写作。
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进行
头脑风暴,列出一些自己想写的内容和观点。
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段落的拟定,明确每个段落要表达的内容。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书写,注意语言的流畅和条理性。
最后,我们要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的评阅和指导。
在评阅的过程中,可以
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好的作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总之,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
指导下,小学生才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提高语文素养。
希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写作文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写作文可能会感到困难,不知道从何下笔。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写作文,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写出优秀的作文。
首先,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话题。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身边的事物来确定话题,比如“我喜欢的动物”、“我的假期生活”、“我喜欢的书籍”等等。
话题要简单明了,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其次,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
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帮助他们构思文章内容。
比如,可以让孩子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或者描述自己假期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的经历等等。
再次,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例。
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写作的一些技巧,比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
同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让他们模仿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引导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在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
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充满信心,愿意写出更好的作文。
总之,引导小学生写作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话题选择、丰富的素材提供、有效的技巧指导和及时的鼓励肯定,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写作困难,写出优秀的作文。
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小学生们一定可以写出精彩的作文,展现自己的语文才华。
小学生的作文怎么教

小学生的作文怎么教
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那么,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呢?
首先,我们要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比如,我们可以给小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写作的习惯和兴趣。
其次,我们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小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比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使用丰富的词汇、如何运用生动的描写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让他们的作文更加生动和有趣。
另外,我们还要给小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小学生一些写作的题目,让他们动手去写。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比赛,让小学生有展示自己写作成果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在写作中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我们要给小学生提供写作的指导和帮助。
在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些范文,让他们参考学习,同时还要给予他们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教小学生写作文需要我们激发他们的兴趣,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给予他们写作的机会,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记事作文教学方法

记事作文教学方法
一。
记事作文,那可是孩子们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要教好这一块,咱们得有点法子。
1.1 首先得让孩子们明白啥是记事作文。
简单说,就是把一件事儿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写下来。
可别小瞧这“原原本本”,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1.2 得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的素材。
比如说,上学路上看到的一只小狗,课间同学们的打闹,这些都能成为作文里精彩的一部分。
二。
那怎么才能把事儿写好呢?
2.1 得有个清晰的顺序。
咱可以按时间先后,从开头到结尾,一步步来;也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起因、经过、结果,一个都不能少。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乱了套。
2.2 描写要细致。
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环境的烘托,这些都能让作文活灵活现。
就像“画龙点睛”,细节之处见真章。
2.3 别忘了加上自己的感受。
一件事儿发生了,自己心里是咋想的,高兴、难过、生气,都得写出来,这样读者才能感同身受。
三。
还得让孩子们多练笔。
3.1 可以布置一些小练笔,比如写一写周末的一次游玩,或者家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儿。
3.2 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一起提提意见,共同进步。
教孩子们写记事作文,就得有耐心,多引导,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只要咱们用心教,孩子们肯定能写出精彩的记事作文!。
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方法三年级(必备8篇)

“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足够的“工料”,写作时才有底气。
为此,平时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积累作文素材。
①博学广识,勤记录教师自身要多看书刊杂志,遇到好的书籍、篇目可以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习成功文章的成功之处,为学生写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础。
对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
②善于观察,多动笔通过案例教学授予学生观察方法,经常抓住教育时机,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多写观察日记(日记)。
学会联想,把事物写活一点。
③深化活动,常训练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
还可以跟校园时令活动结合起来,献爱心捐款等慈善活动,结合这个契机,让学生习作《点滴关爱暖心怀》。
学生亲身经历,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出实感,写出韵味。
想要在作文方面取得成功,审题会意就是要迈出的第一步,这要求学生能从题目中准确地找出限定的习作范围和要求。
在平时教学中,分析课题时我们就要训练学生审题会意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为何文章要定为“胜似亲人”?她们是不是真正的“亲人”呢?初步理清思路后,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构思,围绕一件(或几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来写。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篇习作的题目和要求,启发想象,不但培养学生审题会意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作文的构思水平。
写作时不但要有情,还要有善于表情达意的手。
习作时必须借鉴成功作文的成功之处,注重审题会意,有了好的立意,选择和组织材料才有依据。
要使文章感情真切,遣词用句必须准确到位、恰如其分。
要帮助学生达到这一水平,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经常重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能力和恰如其分,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做到言必达意。
当然,培养这种能力也可以从口头回答问题、书面回答问题、造句写片断等多方面进行逻辑训练。
孩子写作文很多字不会写怎么办

孩子写作文很多字不会写怎么办教孩子克服写作困难小学生学习作文其实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学写话,二年级学写段,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也被称为“习作”。
其实三年级以后的孩子,一方面渴望表达自己所难了,他们冥思苦想,抓耳挠腮,最后也只写出干巴巴的几句话。
一、从兴趣入手,介绍几个小技巧1.让孩子自己能把一件事联系起来清楚的表达出来这种训练不妨从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开始。
动画片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你让孩子把他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故事讲给你听,他觉得你对他喜欢的东西也有兴趣时会非常高兴,很乐意给你讲,这时一定要耐心听,并要时常问问与情节相关的问题。
其次,动画片一般都有引发孩子幻想的空间,很多孩子把自己当成里面的英雄,跟孩子一起编故事。
平时,家长可以在画报上找几幅图片,然后根据这些图片和孩子一起编一个故事。
在编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把看到的比较优美的描写景致的句子说出来。
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习。
3.巧妙借助录音机有很多孩子说的多,但写不出来。
家长就可以借助录音机,把孩子说的话录下来,这种方法常常激起孩子的兴趣,当然很多可能都是大白话,没有关系,整理成书面语言时可以再次修改。
二、注意练习的方式1.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对最初接触写作的孩子来说,仿写还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教学生学思路、方法和语言表达。
仿写就像是用一个词语造不同的句子,虽然用的是同一个词语,但造出的句子却各不相同。
举一例子: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我的同桌(),他那()的脸蛋上长着()的眼睛。
他的嘴唇()一笑()。
他穿着()的衣服。
我的同桌喜欢(),比如()。
”学生模仿我的语言表达方式后,很快就写出来一小段通顺的话。
学生修改后的作文:①的同桌陈苏,他那圆圆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又细又长的眼睛。
他的嘴唇厚厚的,一笑就露出两颗又长又大的兔子牙。
他经穿着一身红色的运动服。
我的同桌喜欢看书,他的书包里每天都装着好几本课外书。
②我的同桌杨航,他那白白的脸蛋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小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

小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生写事的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
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范文】我不再娇气生活就像是一个万花筒,也像是一个五味瓶,有酸的、甜的、辣的和苦的。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帮妈妈洗碗了。
记得那一次晚饭后,我看见妈妈正要收拾那一片狼藉的餐桌,我不知哪里来的自信,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今天晚上就让我来洗一次碗吧!”妈妈诧异地说:“你行吗?”我点了点头。
收拾起了餐桌。
我先把盘子一个一个地摞起来,再把碗一个一个叠好,接着把筷子拢起来,运送到厨房里。
把餐具收拾好了之后,把桌面上的残羹剩饭处理干净,在往抹布上挤出一点洗洁精,在餐桌上绘画起来,画了一幅雪景:看!那儿是一个胖嘟嘟的雪人、看呀!这儿却是一间银白色的.小屋子……画着画着,那一个个亮晶晶的小泡泡在餐桌上翩翩起舞,调皮地玩耍起来!我不禁浮想联翩,不一会儿,那画却模糊了起来,我赶紧用一块干净的抹布修改一下,改呀改呀,那画儿没了!擦完餐桌,就来清洗餐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一件事
经常改到学生写一件事的文章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叙事是流水账,过程中没有主次,认为事情写全了就是写好了;不会分段,事情经过停不下来,没有层次,中心不突出等。
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一件事呢?
一、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
”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同学们写作文,虽然不同于艺术的创作,但这作文的“事”和艺术家的创作素材一样,都是来自生活的。
对于这点,许多同学都明白。
但一提起笔来,有些同学就感到,生活中那么多的事,不知都跑到哪儿去了。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站在事情之外。
在学校中,有些同学一心读书,对学校和自己周围发生的事不知道或知道的很少。
如果叫他写文章,怎么能写得出呢?为了解决有事可写的问题,同学们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入日记里。
例如:开学的第一天举行了开学典礼,让学生把它写下来;开学第二天学习了《学弈》,又让学生把学后的感受写下来……天长日久,学生就会积累大量作文素材,就不会出现没事可写的难题。
二、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好事例。
一般来说,记事文章的题目或限制了范围或规定了中心。
例如《难忘的一件事》,“难忘”就是中心。
选材要围绕题目的要求进行。
l、要选取最能突出中心的事例来写;2、要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事来写。
只有对这件事了解得清清楚楚,才会有切身感受,用感受深刻的事做材料,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使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鸡;3、选择材料要新颖,让人读来有新鲜感。
4、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让读者看了文就知道你在写什么:是批评,还是在歌颂;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
这些是写好记事作文,在考场上得高分的一个秘诀。
三、指导学生安排好作文的顺序。
要把事情写完整,首先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事件结果六要素。
写一件事情时,只有把这六项内容介绍清楚,就会给读者留下—个完整的印象。
其次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
写作时,一般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或按事情进行中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这两种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写起来条理清楚。
再次,写好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写好事情的经过,也就是要精雕细琢,描述好事情的发展过程。
这个是文章的关键,记事一定抓住重点——能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品质的情节。
不能记流水账,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文章如果没有重点,那么就是流水账,这也是大部分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对事情的经过,要格外的详细描写,尤其是事情最有意思的地方。
例如:以《值日》为题作文,有个同学写道:“今天,小明做值日。
小明拿起扫帚把教室认真扫了一遍,扫得满头大汗,很快把宽敞的教室打扫干净。
”看到学生这样的文章,我及时出示这位同学的文章,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当时的动作是怎样的?神态呢?当时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把文章写具体了。
如:“只见,小明弯着腰,一扫帚一扫帚地扫得那么认真。
课桌下,凳子下凡是有垃圾的地方,他都不放过。
最后,他把垃圾堆成一小堆,用簸箕收好再倒进垃圾桶。
他的脸上沾满了灰尘,汗水流下来了,他用手一抹成了个大花脸,射进来的阳光照着他黑斑斑的胖脸蛋,样子真的又滑稽又可爱。
看着干干净净的教室,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只有把重要情节中的所看,所听,所感,所做写具体,场面才能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之感,这样大家读起来才有意思。
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惯于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围绕中心,选好事例,再让学生懂得安排写作的顺序,描好细节,突出重点、表情达意,学生就能写好一件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