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下料通用工艺
钢结构制作通常工艺标准

钢结构制作通用工艺1、适用范围本钢结构制作通用工艺适用于钢结构工程制作难度一般,钢材类别不大于Ⅱ类的钢结构制作加工。
2、目的:使车间生产工人和公司相关管理人员了解、掌握钢结构制作过程中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
3、编制依据:GB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产品制作:4.1 产品在制作之前应由技术部门组织相关的生产工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就项目的制作进行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设计总说明、合同特殊要求、产品制作所执行的规范、验收标准和典型施工图的解读及制作方案的确定等,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进度。
4.2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5。
材料5.1 钢材:1)本制作工艺主要结构用钢为Q235和Q345等级,钢板化学成分(见表1)、力学性能(见表2)、钢材表面质量及厚度公差(见表3)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的要求,。
GB/T700《碳素结构钢》;GB/T《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709《热钆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并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B、C类偏差。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1/2;2)所有的钢材必须有供应商提供的有效质量证明书;3)钢材验收入库按照《材料标识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钢材进行标识管理、分类储存、防护。
5.2 焊接材料:1)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焊接保护气体等必须有相应的有效质量证明;2)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的相关标准,根据项目需要应进行焊接材料复试;3)焊接材料按《焊接材料控制程序》验收入库、储存、防护、发放。
5.3 涂装材料:1)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应按设计文件或客户要求选用。
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
2)涂装材料必须存储在专用仓库并符合防火要求,应由专人保管、发放。
桥梁钢结构工程通用工艺-焊接材料采购技术条件

桥梁钢结构工程通用工艺焊接材料采购技术条件编制:审核:批准:版本:01一、手工电弧焊焊条1.1焊条E4303(J422)(φ4)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1.1、表1.2规定。
注: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水银法或色谱法)1.2焊条E5015(J507)(φ4)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1.3、表1.4规定。
注: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水银法或色谱法)1.3焊条E5015-G(J507Ni)(φ4)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1.5、表1.6规定。
注: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水银法或色谱法)1.4焊条E5515-N1AUH5(J557Ni)(φ4)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1.7、表1.8规定。
注: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水银法或色谱法)二、气保实心焊丝2.1实心焊丝G49A3C1S6(ER50-6)(φ1.2)焊丝化学成分、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1、表2.2规定。
注:熔敷金属焊接配CO2气体2.2实心焊丝G55A2C1ZS6(ER55-G)(φ1.2)焊丝化学成分、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3、表2.4规定。
注:熔敷金属焊接配CO2气体2.3实心焊丝G62A3C1ZD2N(ER62-G)(φ1.2)焊丝化学成分、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5、表2.6规定。
注:熔敷金属焊接配CO2气体三、气保药心焊丝3.1药芯焊丝T492T1-1C1AH5(E501T-1)(φ1.2)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3.1、表3.2规定。
注: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水银法或色谱法)。
3.2药芯焊丝T494T1-1C1AUH5(E501T-1L)(φ1.2)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3.3、表3.4规定。
注: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水银法或色谱法)。
3.3药芯焊丝T554T1-1C1AN2UH5(φ1.2)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表3.5、表3.6规定。
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标准1.0.1.1合用范围当前,建筑钢结构在我国得到蓬勃的发展,为了适应建筑铒结构发展的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宝全合用,制定本施工工艺标准。
本施工工艺标准合用于建筑钢结构的加工制作。
1.O.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1998(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23(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23(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C82—911.0.2术语符号1.O.2.1术语(1)设计文献: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定和设计变更文献等的统称。
(2)材质证明书:由钢材生产部门或销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部门出具的某批钢材质量的证明文献。
(3)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腹板、翼缘板、连接板、节点板、加劲肋等(4)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单元,如焊接H形钢、牛腿等。
(5)构件:由若干零件、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6)抗滑移系数:高强度螺栓连接中,使连接件摩擦面产生滑动时的外力与垂直于摩擦面的高强度螺栓预拉力之和的比值。
(7)预拼装:为检查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规定而在安装前进行的拼装。
(8)放样:按照技术部门审核过的施工详图,以1:1的比例在样板台上划出实样,求出实长,根据实长制成样板。
(9)号料:以样板为依据,在原材料上划出实样,并打上各种加工记号。
1.O.2.2符号采用国家通用符号。
1.O.3基本规定1.0.3.1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及检查制度,施工现场应有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献。
1.0.3.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1.0.3.3钢结构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1)采用的原材料及成品应进行进场验收。
钢结构施工方案 (通用)

钢结构施工方案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并经过确认的功能布置图和平面资料图。
2、已有建筑结构图纸3、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及规定:3。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3。
5《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3。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
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3.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3。
9《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3.1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3。
11《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吊车)》(04SG518-3)二、一般说明1、全部尺寸(除注明者外)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2、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本工程室内地面标高±0。
000,根据建筑总图确定(或由业主与施工单位现场定)。
4、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耐火等级为二级。
5、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6、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2g;所在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I类.7、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PKPM—STS,jccad,版本:2010年10月。
三、设计荷载(标准值)1、屋面恒荷载:0.30KN/㎡屋面活荷载:0。
50KN/㎡2、基本风压值为:0.45KN/㎡地面粗糙度为B类,钢架、檩条、墙梁及围护结构体型系数按(CECS102:2002)3、基本雪压值为:0。
40KN/㎡4、吊车荷载:Q=20T/5T,S=14.1米,A4—A5工作制桥式吊车(2台/跨)Q=10T,S=16。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一、预埋地脚螺栓(一)施工流程(二)地脚螺栓加工1、本工程地脚螺栓螺纹段全部采用车床加工,要求螺纹螺牙均匀、螺纹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2、地脚螺栓托板和加筋板采用人工电弧焊焊接,要求焊接焊缝均匀、满焊、不留气孔、无焊瘤,焊缝尺寸必须符合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3、螺栓加工完毕、进施工现场前必须由材料员和检验员进行100%自检,检查螺栓规格、尺寸、数量、螺纹段长度、总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验收合格螺栓螺纹段及时涂防绣油,防止生绣;按规格堆放整齐,堆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螺纹段磕碰造成不应有的损伤;并做好标识,使之醒目。
5、出厂前出具自检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三)技术准备1、收集、准备相应的技术资料,如施工图纸,预埋规范等。
2、组织项目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
3、施工前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争取将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施工前解决,提前确定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及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4、具体需要熟悉的有:螺栓规格、数量,轴距尺寸,每轴之间垮距尺寸,预埋种类等做到心中有数。
工作难点其注意的地方有:如何保证轴与轴之间平行,如何保证每轴距在规范要求内。
5、实行三级交底制:技术部对项目部有关此工程项目经理、技术人员进行方案交底;项目经理对工程部分包队长,班组长进行交底;分包队长对班组长,员工进行交底。
(四)钢制模板制作根据施工图纸对地脚螺栓做相应的钢制模板,其注意事项:1、钢制模板其目的是控制预埋尺寸精度,提高预埋速度。
2、模板采用4.5-6mm之间的钢板制作,板必须校平面度<1mm,若板厚度不够,则四周用Ø12mm钢筋焊接,加强模板钢性,图中虚线所示。
3、如上图所示模板孔尺寸ØD+2,D为螺栓圆钢直径,A、B中心尺寸要求<1mm,中心线用垂直钢尺靠住,水笔一次性划出中心线,中心线必须醒目。
钢结构下料通用工艺

中铁建工集团北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钢结构下料通用工艺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体内容:钢材划线、下料及切割的有关技术要求。
1.2适用范围:板材、型材和管材的划线、下料及切割。
2、编制依据JGJ81-2002《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3、操作前的准备3.1 操作人员应熟悉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文件的内容,并熟悉所用的设备、工具的使用性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则。
数控切割应预先输入图形或编制程序。
气割及设备操作人员须考试合格后上岗。
3.2 操作人员应按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对工件和工具应备有相应的工位器具,整齐地放置在指定地点,防止碰损、锈蚀。
3.3 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准备好作业必备的工具、量具,并仔细检查、调试所用的设备、仪表、量检具、模具、刀具,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使用的仪表、量检具应在有效检定期内。
4、划线4.1 一般规定4.1.1 钢材存在影响划线的弯曲、凹凸不平时,应先进行矫正。
4.1.2 划线前,钢材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去除油污、锈蚀等,发现钢材有裂纹、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经检查部门做出处理后,方可划线。
4.1.3 自行制作的划线样板、样杆,应得到检验部门的确认。
4.2 划线的技术要求4.2.1 应按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在钢材上以1:1实样进行划线,根据不同的下料方法,划线时应留出适当的切割余量。
4.2.2 断面不规则的板材、型材及管材等材料划线时,必须将不规则部分让出。
应注意个别件对材料轧制纹络的要求。
4.2.3 用石笔所划出的线条及粉线所弹出的线条必须清晰。
4.2.4 划线时,应首先划基准线,而后再划其它线;对于对称的工件,一般应先划中心线,以此为基准在划圆弧,最后在划各直线。
划线时可用样冲打小眼让圆规定脚。
4.2.5 需要剪切的工件,划线时应考虑剪切线是否合理,避免发生不适于操作的情况。
4.2.6 在带有毛边的钢板上下料线时,要根据钢板毛边的实际情况,去除不符合钢板质量要求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再向内让出10mm划出下料线。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法

完美.WORD格式.整理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范例.指导目录一、的特点 (1)二、适用范围 (1)三、工艺流程 (1)四。
操作过程和方法 (2)(一)。
施工前准备 (2)1.的技术准备 (2)2.设备准备 (2)3.材料制备 (3)4.组织筹备 (3)5.施工现场准备 (3)6.焊工培训和焊接工艺评定 (4)(2).钢结构制作 (4)1.的准备 (4)2.设置消隐 (5)3.边缘处理 (5)4.无聊的 (6)5.成型和加工 (6)6.组装 (6)7.焊接 (7)8.摩擦表面处理 (8)9.绘画 (8)10.接受 (9)(3).钢结构安装 (9)1.检查和运输 (9)2.基础和支承面 (10)3.安装和校准 (10)4.连接和固定 (11)5.绘画 (12)6.接受质量保证施 (13)1.检查标准 (14)2.检验要求 (14)3.检查程序 (14)4.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 (14)5.质量控制点 (15)6.检查...的记录 (16)7.质量缺陷处理 (17)不及物动词....................................工具和测量仪器18 七。
劳工组织. (18)八。
安全保证措施 (19)九。
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20)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一.特点钢结构制作安装是建筑安装企业在大量建筑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工程项目。
不同的钢结构工程,工程量、复杂程度、技术要求不同,但无论如何,其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基本技术要求、质量安全措施都是相似的。
为了规范技术管理,减少编制施工方案的重复性工作,将先进、有效、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及时推广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在总结提炼多年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针对钢结构工程施工的特点和一般技术要求,编制了本办法。
这种施工方法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根据具体要求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的内容,以便在项目中落实和保证项目质量。
钢结构部件拼接通用工艺方案

钢结构部件拼接通用工艺受控状态:受控本发放序号: 006发布日期:2020.9.1 实施日期:2020.9.1目录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3)2、编制依据 (3)3、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制造拼接要求 (3)4、锅炉钢架工程部件拼接要求 (13)6、公路、铁路钢桥制造拼接要求 (16)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体内容:钢材、钢部件拼接或对接的一般要求;(2)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锅炉钢结构的制造;铁路钢桥的制造;部件拼接与对接2、编制依据(1)《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规范》NB∕T47043(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5)《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6)《焊接H型钢》GB/T33814(7)《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3、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制造拼接要求3.1该部分依据标准为《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焊接H型钢》GB/T33814等。
3.2钢材、钢部件拼接或对接时所采用的焊缝质量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质量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熔透焊缝,对直接承受拉力的焊缝,应采用一级熔透焊缝。
3.3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且不小于600mm;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翼缘板宽度方向不允许拼接。
如下图所示。
3.4箱形构件的侧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相邻两侧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侧板在宽度方向不宜拼接,当宽度超过2400mm确需拼接时,最小拼接宽度不宜小于板宽的1/4。
3.5热轧型钢可采用直口全熔透焊接拼接,其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截面高度且不应小于600mm。
动载或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应满足其设计要求,一般采用Z型口拼接,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下料通用工艺
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主体内容:钢材划线、下料及切割的有关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板材、型材和管材的划线、下料及切割。
2、编制依据
JGJ81-2002《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3、操作前的准备
操作人员应熟悉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文件的内容,并熟悉所用的设备、工具的使用性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则。
数控切割应预先输入图形或编制程序。
气割及设备操作人员须考试合格后上岗。
操作人员应按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对工件和工具应备有相应的工位器具,整齐地放置在指定地点,防止碰损、锈蚀。
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准备好作业必备的工具、量具,并仔细检查、调试所用的设备、仪表、量检具、模具、刀具,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使用的仪表、量检具应在有效检定期内。
4、划线
一般规定
钢材存在影响划线的弯曲、凹凸不平时,应先进行矫正。
划线前,钢材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去除油污、锈蚀等,发现钢材有裂纹、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经检查部门做出处理后,方可划线。
自行制作的划线样板、样杆,应得到检验部门的确认。
划线的技术要求
应按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在钢材上以1:1实样进行划线,根据不同的下料方法,划线时应留出适当的切割余量。
断面不规则的板材、型材及管材等材料划线时,必须将不规则部分让出。
应注意个别件对材料轧制纹络的要求。
用石笔所划出的线条及粉线所弹出的线条必须清晰。
划线时,应首先划基准线,而后再划其它线;对于对称的工件,一般应先划中心线,以此为基准在划圆弧,最后在划各直线。
划线时可用样冲打小眼让圆规定脚。
需要剪切的工件,划线时应考虑剪切线是否合理,避免发生不适于操作的情况。
在带有毛边的钢板上下料线时,要根据钢板毛边的实际情况,去除不符合钢板质量要求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再向内让出10mm划出下料线。
划线的标记
划线时,当所划的线除有下料线外,还有其它线时如大组立基准线、隔板组装线、全熔透范围线、半熔透位置线等,应对主要的线加注标记,并用油漆笔标出,以示区别。
尺寸偏差与质量检验
钢材坯料划线的尺寸偏差值应不大于尺寸公差值的三分之一;如果下料后为方形或矩形板料时,则划线时对角线长度差应不大于板材下料时对角线长度差的三分之一。
重要工件划线应进行100%检验。
其它工件则应做好首检和抽检工作,抽检的数量可根据工件的情况由检验部门自行决定。
5、下料
下料的一般原则
下料应优先选用机械下料,其次选用火焰切割下料。
应优先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式下料,尽量少采用手工方式下料。
应尽量选用下料精度较高的方法下料。
批量下料时,首件应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工艺或图纸的要求。
并做好相关的检验记录。
机械下料
机械下料的通用要求
(1)数量较多的工件下料,应尽量采用挡铁或专用控制尺寸装置并在设备上调整正确后下料。
(2) 工件应在设备上定好位并按下料线找正夹紧后方可开动机器。
(3)多人联合作业时,必须由专人指挥负责。
板材下料的一般规定
(1)钢板机械下料时,直线剪切在剪切板上进行;型钢下料可采用砂轮机进行、型钢
切割机、带锯机上进行。
(2) 剪切下料时,剪刀必须锋利,剪切间隙按表1调整。
表1 剪切间隙参照表
(3) 严禁重叠剪切剪切较大钢板时,应有相应的辅助设备将钢板吊起或托起,且高度比下切口略低。
(4) 剪切批量较大时,应尽量利用后挡料装置,并检查后挡板与剪床下刀刃之间的平行度,其平行度在1000mm测量长度上不得大于。
(5) 剪切时,严禁手指伸在压脚下方和上、下刃之间。
剪切最后剩下的料头,必须保证剪床的压料板能压牢。
型材下料的一般规定
(1) 型材(圆钢、角钢、槽钢、工字钢等)下料应根据材料的牌号、规格和工艺要求确定下料的方式。
锯切下料时,要根据材料选好带锯、锯条或锯片并在相应的锯床上精心调试后进行下料;
管材下料的一般规定
(1) 带锯、砂轮切割机等设备进行。
薄壁管下料可用切断模在切断机上切断下料,但在切断模前后需加两套矫正装置,以防管端有凹痕。
(2) 管材在切断机上下料时,装刀应使内切刀的刀尖壁外切刀的刀尖在接触管子外壁时短~,并须进行试切。
(3) 切断机在切断长度小于60mm的管接头时,须用接棒穿入被切断管子的一端,以接持管接头。
火焰切割下料
气割下料通用要求
(1) 切割下料可采用半自动切割机、直条切割机、数控切割机、型钢切割机等。
(2) 提供切割的工件表面应平整、干净。
如果表面凹凸不平或有严重油污、锈蚀等不得进行切割。
(3) 为减少工件变形和利于气割排渣,工件应垫平或选放好支点,且工件下面留出一
定高度的空间。
(4) 切割工件时,应选择在余料较大部分结束切割,防止工件受热变形而使工件移动,影响工件尺寸。
在切割长条工件时,双边应同时切割。
(5) 数控切割下料,必须对首件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式切割下料。
(6) 采用套料切割时,应按照小零件-大零件的顺序进行。
(7) 点火前,应将氧气和可燃气的减压器调到工作所需的压力值;点火时,先开少量预热氧,在点燃混合气;关火时,先关切割氧,再关可燃气和预热氧。
(8) 气割过程中若发生回火而使火焰突然熄灭时,应立即关闭切割氧,然后依次关闭可燃气和预热氧,以防止回火火焰倒燃。
(9) 切割结束或较长时间停止工作时,割炬关火后,应随之关闭氧气瓶和可燃气瓶的供气阀。
(或工作点供气出口阀)。
气割参数的选择
(1) 切割之前,应预先根据割件的厚度配置相应的割嘴型号,同时调整好与板厚相应的切割氧压力和可燃气体的压力。
(2) 应根据可燃气体性质,对割件切口处采用中性焰预热至切口处在氧流中燃烧的温度,即可行走切割(割件越厚,预热时间越长)。
当采用氧-丙烷切割时,为了减少预热时间,预热火焰可用氧化焰,待正常切割时用中性焰。
(3) 切割速度与割件厚度、切割氧纯度与压力、割嘴的氧流孔道形状等有关。
切割速度正确与否,主要根据割纹的后拖量大小来判断。
氧气纯度为%,机械直线切割时,割速与后拖量的关系见表2。
(5)切割距离(喷嘴与工件的距离)与预热焰长度及割件厚度有关,切割气体压力、喷嘴与工件的距离见表4。
(6) 应采用纯度较高的氧气,纯度尽量不低于%。
表4
注:(a)本表为采用氧-丙烷时的规范。
(b)上述所列压力是使用的最低压力,
(c)如果使用丙烷气体作为燃烧气体,切割深度在50mm以内时,喷嘴与工件的距离要加倍。
气割下料的一般规定
(1) 对于数量多、几何形状复杂的工件不得采用手工气割下料,应采用数控切割下料。
(2) 根据割件厚度选好割嘴及规范参数后,即可点火调整预热火焰,并试开切割氧,检查切割氧是否挺直清晰,符合切割要求。
(3) 用预热火焰将切口始端预热到金属的燃点(呈亮红色),然后打开切割氧,待切口始端被割穿后,即移动割炬进入正常切割。
(4) 手工切割时,用普通割嘴直线切割厚板,割近终端时,割嘴可稍作后倾,以利
割件底部提前割透,保证收尾切口质量。
(5) 采用机械切割或半自动切割时,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特点,按照设备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6) 机械或自动切割时,应根据板厚的不同,预先调整好割缝的补偿量。
工件旋转角度切割时还必须设定旋转角度。
数控切割割嘴性能及基本参数见表5,用丙烷割嘴间距的参考值见表4。
表5
自动切割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未割透等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机器运行,排除故障,沿轨迹返回原处,再重新切割。
下料尺寸公差(偏差)及质量要求
机械下料尺寸偏差及质量要求
(1) 剪切下料后,切口断面不得有撕裂、裂纹和棱边。
(2) 分几刀剪成的工件,不得有明显的凹凸剪口接头,且接头处的错位应打磨平整,边缘保持平直。
(3) 除图样标有明确的尺寸偏差以外,下料尺寸偏差、截面垂直度等应符合如下规定:一般板料下料长度偏差、截面直线度、截面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应符合表15规定。
表6
切割面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
(4) 对于重要工件应进行逐件检验,成批切割的零件则应做好首检和抽检,抽检数量由检验部门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