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意思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意思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意思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意思“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古诗全文如下: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注释】③农桑:农业,农事。【翻译】表美如水波纹新袄刚做成,面料绵软匀细温暖又轻盈。晴天晨起抱它倚墙晒太阳,夜间赏雪应当不忘披在身。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宴罢友人叹息声中黑夜至,稳稳躺下一觉睡到大天明。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一人独享荣华没啥好心情。心里咋就难忘农民耕种苦,好像听到饥民受冻不绝声。啥时能有万丈之长保暖衣,与您分享护住洛阳至更多。【鉴赏】“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是从侧面表现绫袄的优点。鹤氅是古代官僚贵族时髦的披戴,木棉在当时也是珍稀品。它们徒有虚名,不如丝绵,更加补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绫袄的实用舒适。这几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木棉的对比几个方面表现了这件新袄的不凡,穿着这样高级舒适的衣服,宴安侵夜,安然隐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诗人其实是不能够“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作了鲜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数贫民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之

中,无法得到救济,他独独一个人温暖,心中滋味并不好受。因为想着农民的艰难,致使他的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却是诗人日夜为贫寒百姓思虑所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思想在这首诗中的痕迹。“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正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又一体现。杜甫身受贫寒之苦,仍然想到天下寒士,白居易则是自己温饱而不忘受苦的寒民。从艺术上看,全诗用了很大篇幅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这与下文贫民的饥冻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愈舒适,愈显出后者的艰辛,“耳里如闻饥冻声”才更显真实感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无比杰作。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都城(至公元1800年前后)。北魏洛阳城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而后世的隋唐长安城,为 84平方公里;隋唐洛阳城为45平方公里;北宋汴京城为56平方公里(而北京、南京、苏杭等城市,更是不值一晒)。而同时期欧洲罗马帝国极盛时代的首都 罗马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总面也仅为北魏洛阳城的26.4%,中古 的伦敦也只有洛阳城面积的14.4%。其它欧洲城市(如巴黎)规模更远远比不 上洛阳。相对于洛阳,这些欧洲城市只能算是村庄了。 北魏洛阳城分为五大区域组成。即:内郭大城、宫城、金镛城、外郭大城、四夷区。下面简单介绍一二: (一)内郭大城(也称“内郭城”或“大城”) 根据考古发掘,北魏重建的洛阳城,其宫城和内郭大城是在汉魏晋基础上 所建。内郭大城除南部城垣被洛河冲毁已无迹可寻外,东北西以及金墉城城垣,至今断续依存,巍然屹立,内郭城西垣残长约4290米,北垣全长约3700米, 东垣残长约3895米,东垣南端距西垣南端缺口约2460米。整个城围约14公里,合西晋的33里。与晋《元康地道记》记载“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又三十步”和《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基本吻合。其城垣基址宽度,北垣约25--30米,东垣约14米,西垣约20米。根据古代城垣基址宽度约等于高度的说法,城墙 高在14--30米左右。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城东面三门,由北至 南分别为建春、东阳、青阳门;南面四门,由东至西,分别为开阳、平昌、宣阳、津阳门;西面有四门,由南至北,分别为西明、西阳、阊阖、承明门;北 面两门,西为大夏门,东为广莫门。在这十三个门中,承明门为北魏新开,以 便出入宫城西北面的金墉城。另外,在设计时很注意东城与西城的交通便利, 东城的建春门与西城的阊阖门、东城的东阳门与西城的西阳门、东城的青阳门 与西城的西明门对应直通。《洛阳伽蓝记》记载,大夏门造三层楼,高二十丈(一尺合今0.24米,约48米)。洛阳城门皆两重,高百尺(约24米)。陆机《洛阳记》载,“城上百步有一城橹,外有沟渠”。钻探发掘城西、北两面,有城墙垛七座,凸出城墙外。每垛间距110--120米,面积18.3×8.3平方米,为战争防御工事既有残高2.3米。城外有护城河,称“阳渠”。考古发掘,阳 渠宽20--24米,深4米以上。城内道路,现已发掘南北经道四条,东西纬道四条。其中阊阖门到建春门的纬道穿过宫城,其宽35--51米;由宫城直通南宜阳门的经道宽40--42米。其他经纬道一般宽度都在30米以上,即使最窄处也有 10米。《洛阳伽蓝记.序》中说:“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陆机《洛阳记》中记载:“洛阳城十二门,门有阙,闭中,开左右出入。城内大道三,中央御

北魏首都洛阳城市经济

北魏首都洛阳城市经济 ●张振玉 洛阳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显赫的地位,早在魏晋时期,洛阳就以商业繁荣闻名于世,“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魏之遗弊。”这是当时洛阳城的真实写照。北魏孝文帝时,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迁都洛阳,开始了洛阳的北魏时代。 北魏拓跋部原是个游牧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并无商业可言,北魏建都平城时,拓跋部才“徙山东……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此后,拓跋焘又“徙长安城工巧二千余家于京师。”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些手工业者也大都随着迁移到洛阳,促进了洛阳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洛阳伽蓝记》卷二景宁寺中有一段陈庆之关于洛阳情况的感想:“自吾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耳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侧,如登泰山者卑培土娄, 涉江海者小湘沅。”洛阳在当时的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洛阳城市经济由于受其地理条件、时代原因以及它本身所负担的特殊历史任务的影响,形成了洛阳城市经济自身的特点。 手工作坊分布合理,利于管理。改建后的洛阳,“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实行坊里制度。“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者二百二十里。”这二百二十里除少数在内城外,大部分在外部城内,主要分布在西郭、东郭、南郭城内,北郭很少。因为它受到邙山的限制。北魏统治阶级把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市”有计划地安排在西、东、南郭人口稠密的坊里内。此以城西为例,分布的情况大致如此:“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凭车而车为事。”另外,“有唯财、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从城西的分布情况可知,这样分布是比较合理的。为皇室、贵族以及达官贵人和城市其他居民提供了方便。而且这样的分布集中,便于统治阶级管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城北郭内的闻义里找出答案。闻义里住的是造瓦器手工业工人,因为这里靠近邙山,地势较高,制造砖瓦日用器皿需要大量的泥土,为了便于取土,统治阶级才把制造瓦器的手工业者安排在此,仅此两例就足以说明分布的合理性。这些行业比较集中,有利于管理,便于协作,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质量,这一点也是我国古代城市工商业的普遍特点。 商业经济的畸形发展。由于洛阳城市本身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使得商业经济畸形发展,洛阳是北魏的都城,聚集了皇室、贵族以及达官贵人,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统治阶级对奢侈品的追求越来越高,生活日趋腐化,如河间王琛所“造文柏堂,形如微音殿,置玉井金罐,以五色缋为绳,伎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再如高阳王雍“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白壁丹楹,窈窕连旦。飞反宇,周通。僮仆六千,伎女五 18 ?历史文化?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 ——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崤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阳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最多的都城。洛阳,是雄踞东方,文明古国的古都,是中华文化的读本。洛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夏商时期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洛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打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 夏代洛阳城位置 商朝时期的都城有两座,分别称为“东亳”,“西亳”,即现存的郑州商城和洛阳商城。商都西亳同样也位于偃师县,建于洛水北岸,坐北朝南。考古勘探、发掘揭示出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期小城和晚期大城。早期小城四面中部各辟一门,小城中部偏南置宫城,小城西南部为府库建筑区遗址。晚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与此同时在宫城东北部

修建了新的府库建筑群。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周朝时期 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周武王灭商后,都城丰、镐均位于今日陕西西安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灭商而建的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天下之中”的洛阳地区建立了“成周”。“成周”建成之后,都城镐京改称“宗周”,“成周”与“宗周”同时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及东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成周”更名“王城。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河南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范围不小。 从华夏地理的角度来说,洛阳恰好位于“天下之中”,即“五岳四渎”的核心位置。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国家的都城刚好位于其控制区域的核心,不仅体现了对周围领土控制的优势,也表现出一种居中而治的象征性意义。而此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选择洛阳为都,从这一时期开始,洛阳作为国家的核心,也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及发展的源头。

浅析北魏洛阳佛寺的平面布局

浅析北魏洛阳佛寺的平面布局 摘要: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佛教教义广为传播,礼佛成为社会的主要风气,佛教建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魏洛阳的佛教寺院的建筑形式具有明确的代表性。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的宗教建筑,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关键词:北魏、《洛阳伽蓝记》、有塔型佛寺、无塔型佛寺 佛寺是伴随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建筑类型,其早期的布局形式必然和其发源地——印度本土的佛寺布局相同。我国关于建造佛寺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后汉书·陶谦传》,文中记录了陶谦同郡人笮融在徐州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三国志·吴书·刘繇传》也记载了这件事:“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由此可知,当时的佛寺是由“重楼”和“堂阁”组成,“重楼”在中间,“堂阁”在四周环绕。《魏书·释老志》详细记述了佛教传入我国的始末以及佛寺的出现。“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这一事件在《水经注》一书中也有记载:“穀水又南径白马寺东,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始以榆盛经,白马负图,表之中夏。故以白马为寺名。”当时的佛寺、佛塔是按照印度的佛教建筑样式修建的,以佛塔为主,塔有一层、三层、五层、七层、九层的。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北魏时期仍是佛寺布局的主要形式。目前洛阳白马寺遗址尚存,但经过数次损毁和重建,其形制已不复原始面貌,残留的金密檐式砖塔也另置在塔院中。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生改变,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佛寺建筑亦然,逐渐和中国本土建筑融合,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两侧对称布置附属建筑的多院落布局方式深深影响了佛寺的平面布局。据宿白先生研究,东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布局的发展,大致分两段:前段在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洛以前,佛寺以塔为中心,但寺院建置开始扩大,出现了供佛的殿堂(或称堂殿、高堂等)、讲诵经书的“讲堂”或“禅诵之堂”以及僧人安禅的“禅诵之堂”或“禅房”;后段自五世纪迄六世纪八十年代初南北朝结束,一般寺院多仍依旧,即以塔为中心,但皇室高第的寺院则日趋繁杂,出现了中院、别院、双塔、层轩飞阁、复殿重房等。塔建殿前,仍依就制。通过《洛阳伽蓝记》对北魏洛阳佛寺的描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佛寺的平面布局正处在转型期,呈现出多种形态。在此,依据寺中有塔、无塔把书中的佛寺分为两大类,分别加以分析。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doc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 摘要: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整体上在内城和郭城沿御道规整化布局里坊区,并呈现出以类相从、坊市趋于融合、里寺相互掺杂以及权贵富贾竞相豪侈等特征。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与北魏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折射出北魏历史兴衰,促进了北魏时期城市转型,为隋唐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028-04 洛阳作为北魏全盛时期的重要都城,自北魏迁都伊始即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有计划地在内城和郭城开辟出大面积的里坊区。据杨?之《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馀。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洛阳城中约十万九千余户的人口主要居住在里坊区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由中古社会到近古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亦具有典型特征,在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此加以探索研究。 一、里坊布局的整体特征 从整体布局看,北魏洛阳城的里坊主要分布在内城和郭城,内城主要分布在宫城以南,郭城主要分布在城西、城东,由于地形限制,城南、城

北分布较少,呈现出沿御道分布、规整化布局的特点。 北魏洛阳城是在汉晋旧城的基址上重新营建的,既承袭了汉晋旧城建制的传统又有所革新:改变了以往都城宫城、内城的二重格局,将整个郭城开辟出来,并在内城和郭城建筑了里坊区以安置随迁人口,呈现出规整化布局的特征。据《魏书》卷18《广阳王嘉传》载:“嘉表请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发三正复丁,以充兹役,虽有暂劳,奸盗永止。诏从之。”此举虽是为了防备奸盗,但也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把居民的‘里’整个建成,做出整齐的布局,规定了统一的规格。”这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关于洛阳城中里坊的具体数目,《伽蓝记》和《魏书》记载不一,本文认为杨?之为北魏人,又于东魏武定五年“重览洛阳”感“黍离之悲”而作《伽蓝记》,因此《伽蓝记》中对洛阳城中里坊的记载更为可信,所谓220里当为北魏实际建成的里坊数目。广嘉王表请筑320坊则或是最初规划的里坊数目,由于建筑过程中一些里坊实际形制大小不一,如《魏书》卷68《甄琛传》中记载:“京邑诸坊,大者或千户,五百户……”也有的里坊只有1户,如权臣刘腾宅“一里之间,廊庑充溢”,因此最终建成的里坊数与最初规划的里坊数目会有所出入。尽管各里坊实际形制大小不尽相同,但北魏洛阳城里坊区的规整化布局仍不失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北魏洛阳城初步实现了中轴布局,“宫城位于内城中北部适中略偏西的位置,宫城正殿、正门和宫城通向内城正门的南北大街在同一条直线上,形成全城的中轴线,”城内“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形成九经九纬的道路网,并延伸到郭城。里坊区的布局受此影响多沿御道分布,呈现出以御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 北魏时代在洛阳建设都城为北魏洛阳城,后期的人们,本来是不熟悉的。但在城内有一座永宁寺,而且在永宁寺中,当时建设一座高大的木塔—洛阳永宁寺塔。这个木塔在历史建塔是最高的一座,塔的构造用材全部是用木材建造的,平面方形,设计得井井有序,这是我国唯一的高大的木塔,凡是宗教文化界,大家都知道。 北魏洛阳城在今之洛阳市之东十五里之处,北倚邹山,面临洛水,北魏在这里建都,规模庞大,北魏都城原在平城(今日之大同),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正值太和十七年(494)从平城迁到洛阳。 当时,建设洛阳城,分内外二城。内城即是皇城在外城的中心,内城平面采取矩形,东西660里,南北1398里,外城亦为南北长的矩形,南北长度相当于三个皇城的长度,外城东西宽度3144米,南北长有四千米,南城墙平直,北城墙也很平直,西城墙也平直,唯有东城墙从中心到中阳门这一段向东突出,成为折角城。 外城正南门曰宣阳门,西边一门名曰津阳门,东边二门一曰平昌门,二曰开阳门。北城墙开二门,一曰大夏门,二曰广莫门,东城墙开三门,从南往北,一曰青阳门,二曰东阳门,三曰建春门,西城墙开四门:从南往北,一曰西明门,二曰西阳门,三曰间阁门,四曰承明门,城西北角北突出建一座小城名曰金庸城,建设金庸城的目的,主要是军事应用,同时在其中存放粮食。城里建筑也很多,楼阁飞檐,也是非常华丽的。全城的四面都有护城河围绕,此外从城外引水进入宫城,从东阳门进入拐入宫城南门,分为二流,另一流从宫中穿过,

又蓄水为九莲池,再出城与护城河会流。 城内的道路,从南门外的四通市,洛水上的永桥直达宣阳门,进入城中,又直达宫城的正南门,是谓主街,也是天街即是铜驼街。从西明门到青阳门之间有路直达,除此而外,东西南北各城门的大道,都不直通。这仍然是为了军事防卫故意这样设计的。城内街坊大小共计320坊,每坊见方,四面道路,并有坊墙,四周四个坊门,这是统治者的控制,恐怕大众造反。在南城内通过司州,将军府,两组建筑直达宫门。在宫门前的左侧建有: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九级府、太社……右侧则为左卫府、司徒府、国子学堂、宗正寺、太庙……宫城正为华林园其中有景阳山、天渊池、苗次堂……外城东北角有翟泉,城外西明门之外为白马寺。 关于佛寺在洛阳城内有: 城内:永宁寺、建中寺、长秋、寺遥光寺、景乐寺、照仪尼寺、胡统寺、修梵寺、景林寺 城东:明悬民寺、龙华寺、缨路寺、宗圣寺、崇真寺、魏昌尼寺、石桥南景兴尼寺、灵应寺庄严寺、奉太君寺、正始寺、平等寺、景宁寺 城南:景明寺、大统寺、报德寺、龙华寺、宣阳归正寺、菩提寺崇虚寺、高阳王寺 城西:冲觉寺、宣忠寺、王兴御寺、白马寺、宝光寺法华寺、追光寺、融觉寺、大觉寺永明寺 城北:禅虚寺、凝圆木闻义寺、冯马寺齐献王寺、长秋寺、闲尼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规划演变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规划演变 发表时间:2019-07-17T16:22:39.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杨庆伟[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北魏洛阳、隋唐东都洛阳的城市规划及解放后洛阳四次城市规划的演变,对城市规划演变进行经验总结,揭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规划理念对洛阳城市规划演变的影响。 身份证号码:2302301988021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北魏洛阳、隋唐东都洛阳的城市规划及解放后洛阳四次城市规划的演变,对城市规划演变进行经验总结,揭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规划理念对洛阳城市规划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洛阳;城市规划;影响因素引言: 河南省洛阳市,曾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上13个朝代的都城,有着1500年的建都史。建国后,以洛阳城市规划经验命名的“洛阳模式”一度成为享誉学术界的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辉煌的都城,城市规划历经四期,不断演变,既有对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又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1.洛阳古代城市规划建设 1.1洛阳做为都城具有优良的条件 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具备做为都城的地理优势。城市地势平坦,具备适宜人居住、发展生产的自然环境。北临水,南有山,城市具备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洛阳一直是北方甚至全国的文化中心,是文人、士大夫的聚居地。 1.2北魏及隋唐洛阳城 洛阳建都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都城就是北魏洛阳城和隋唐东都洛阳城。《洛阳伽蓝记?城外诸寺》中记录“京师东西二十里,步苟一里,里开四门,南此十五里,户十万九千怜。扁社宫室府曹忍外,方三下,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万二十里。”北魏洛阳城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按照《周礼?考工记》规制建造的中国古代都城。 隋唐洛阳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轴线偏全城的西部,宫城、皇城也位于城市的西北。2.布局如棋盘,街道横纵规整。3.都市繁华,绿化景观较好。4.城内有“三市”及大型粮仓。5.按“天人合一”理念设计,皇城从东南西三面拱卫宫城。 2.“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洛阳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大力发展工业,洛阳被列为了全国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对于洛阳新厂区的选址,中央联合选厂组提出过四个方案:西工、白马寺、洛河南及涧河西。在这四个方案中:西工是西周王城遗址所在地;白马寺为唐、宋古葬墓区;洛河南不仅是隋唐城遗址所在地,同时距离陇海线较远。所以新厂厂址定在了涧河西地区。洛阳市的规划,最后没有采用当时较流行的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的模式,另辟蹊径,获得了好评,这就是后來被专家学者誉为的“洛阳模式”。 “洛阳模式”的核心是:远离旧城建设新城;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合理进行功能分区。虽然“洛阳模式”开创了遗址保护的先河,但在当时其实只是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行为,具有一定偶然性。无论是政府还是苏联、国内专家,当时都没有明确的文物保护的理念。 3.改革开放后洛阳城市规划的三次演变 3.1二期城市规划(1981-2000年) 二期规划编制时期,全国都在恢复重建。洛阳二期规划中给出洛阳的定位是“历史悠久的著名古都和发展以机械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这次规划十分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对旧城区的保护。但是西工区中心地位的不动摇,为历史遗迹得不到保护埋下了隐患。 3.2三期城市规划(2001年-2010年) 此次规划把城市的性质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中原西部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旅游城市。但是城市中心还是南、北各一个,并没有结构性的转移。 3.3四期城市规划(2008年-2020年) 四期规划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培育洛南的中心功能,涧西的商贸次中心功能,弱化西工的中心功能,改为以历史文化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次中心,降低遗址空间上的城市建设强度,缓解遗址保护压力。 4.洛阳城市规划演变分析总结 4.1政治因素对洛阳城市规划的影响 洛阳城市发展最辉煌时期就是其做为都城时期。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西安、北京取代了洛阳的国都地位。建国后,洛阳仅在一五计划期间成为全国八大重点城市之一,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兴建了重型工业区。 4.2经济因素对洛阳城市规划的影响 对于城市规划发展,经济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北魏、隋唐时期,洛阳是全国经济中心,各种商业林立。解放后,大型厂区的建设,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让城市得到了迅猛发展。20世纪初,重工业开始下滑,几大国企厂负债增多,利润下滑,员工纷纷下岗。此时洛阳城市的发展也开始缓慢起来。 4.3文化因素对洛阳城市规划的影响 做为都城,洛阳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人、士大夫聚集之地。河洛文被誉为华夏文化源头。近代开始,洛阳文化中心的地位也丧失了,城市规划发展开始缓慢。 4.4规划理念对洛阳城市规划的影响 古代洛阳城按照都城规制建设,规划理念简单。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多采用苏联专家的观点,重在功能,主要落实国家工业建设的目标。洛阳三期规划时,开始注重宜居性,生态性。20世纪90年代,大遗址保护概念被提出。从洛阳四期规划开始,才终于将建设在周王朝遗址上的西工区的城中心功能免去,为遗址保护让路。 5.总结

论北魏洛阳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论北魏洛阳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袁登科刘婧婧刘璐范佳琪 来源:《丝绸之路》 2019年第2期 论北魏洛阳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袁登科刘婧婧刘璐范佳琪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 [摘要]自太和十九年(493)孝文帝迁都于洛,到永熙三年(534)失去都城地位,北魏洛阳城历经四十余载,然而,仅仅在这数十年间万国来贺、商旅繁荣、文化汇集,洛阳城宛如一个国际大都市,这些西域来客自丝绸之路滚滚东来,聚集于此,北魏洛阳城是重要见证者,千年已逝,它还在默默诉说着丝路故事。 [关键词]洛阳; 北魏时期;丝绸之路;地位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在中国,四方来贺 “中国”最早以词组形式出现,是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时的中国还不能泛指国家和政权,仅仅代表位置居中的地方,而北魏洛阳城就在“中国”附近。 北魏都洛以后,经过大力经营,洛阳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丝绸之路也重新畅通,各国商人、使臣相聚,洛阳宛如一个国际大都市。 遍查《魏书》,关于西域诸国来洛朝献的记录不胜枚举,仅宣武(500~515)、孝明(516~528)二帝在位期间,高句丽、百济国、勿吉国、失韦国、于阗国、车师国、波斯国、南天竺国等大小共80多个国家,它们之中,位于最西的是西亚大国波斯;位于最南的,是今印度境内的南天竺;来朝次数最多的是嚈哒(故大月氏,今阿姆河以南),有12次之多。(1) 新安函谷关遗址,往来丝路的必经之地袁登科摄 在《魏书·世宗纪第八》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四年春二月丙午,吐谷浑、宕昌国遣使朝献……己未,勿吉国……三月丙子,叠伏罗国……壬寅,吐谷浑、鸠磨罗、阿拔磨拔切磨勒、悉万斤诸国并遣使朝献……丁未,杜兰达那罗、舍弥、比罗直诸国并遣使朝献……”(2),仅仅两月之间,多国来朝,甚至如吐谷浑者,来朝数次。 由此不难想象,北魏时期的洛阳城,来使大臣咸聚于此,四境之内的奇珍异宝尽归皇室贵族把玩,各国之间的政治互动频繁。 二、商贸繁荣,国际都市 《洛阳伽蓝记·卷三》有载:“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3)这不仅描绘了丝绸之路为洛阳带来大量商贾,还明确告诉我们,地中海沿岸的大秦(古罗马)也与北魏有着经常性的贸易关系。

洛阳里坊特色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0254270.html, 洛阳里坊特色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作者:白站国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7期 《吕氏春秋·慎势》:“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古都的择址一般在天下之中。传统意义上,“天下之中”就是指洛阳。《河道一·河南府》曰“《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加之洛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临嵩岳,西接周山,层峦叠嶂,群山环绕,如天然屏障,中 为伊洛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黄河、洛河串流而过。因此,洛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都城,而都城的发达也使其里坊别具特色。 一.里坊的起源 里坊是古代都城的最小单位,提到里坊起源就离不开古都城的历史,它是古都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学界普遍的看法,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尧、虞舜时代。 《帝王世纪》记载“伏羲都陈,神农亦都陈。又营曲阜。黄帝都琢鹿,或曰都有熊”,并且清楚的介绍了古都城的大致情况,据《初学记》卷二四引《管子》曰“内为之城,外为之郭。《释名》:“曰,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1] 二.北魏和隋唐时洛阳里坊特色 (一)北魏洛阳城的里坊 据《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五(以下简称《伽蓝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三百二十里”。 [2]这里不难看出里坊不仅非常规模宏大平整,以标准的长方形修建,而且还实行了一整套严格的里坊管理机构和健全的制度。 1.里坊数 关于北魏洛阳城所筑里坊数目,文献记载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一致。《伽蓝记》曰:“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合有二百二十里。”[3]《魏书·世宗纪》载,景明二年“九月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罢。”[4]这里的“里”和“坊”都指的是里坊,其数目分别是二百二十和二百二十三,所以基本出入不大。正如,孟凡人教授在《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中所说“所述二百二十里,是指洛阳以北实有里坊数”,所谓“三百二十坊是指北魏洛阳城可容纳的里坊数”。[5] 2.里坊分布 《伽蓝记》卷五说:“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6]今天的五尺相当于北魏的一步。《魏书·释老志》说:“不听毁坊开门,以妨里内通巷。”[7]一般里坊的形制为一里见方,设有坊墙,内设

洛阳北魏墓

洛阳北魏墓略说 ──兼谈最近发掘的北魏侯掌墓 19880422

贵族和余部诸姓的墓地。河以东 ,也应是皇室兆域的的一部分。据墓志材料,可以推测孝明帝静陵大致就在今洛阳市东北郊西山岭头村南,此外,在今今邙山乡上寨村曾出土一高大的石翁仲,因而推测孝庄帝静陵可能能在今邙山乡上寨 村南。河以东,长陵左侧外围,还 分布着九姓姓帝族,勋旧八姓和余部降臣的墓地,如位于今洛 阳市东北郊营庄北的穆氏、刘坡的于氏、拦驾沟沟的侯氏等。 南迁之人的墓地,据《魏书肃宗纪》神龟元年诏曰:“民生有终,不归兆域,京邑隐赈,口盈亿万,贵贱攸凭,未有定所,为民父母,尤宜存恤,今制乾脯山以西,拟为九原。”但乾脯山究竟在什么地方,无可细察。据《魏书出帝平阳王 纪》载:太昌元年“齐献武王还邺,车驾饯别于乾脯山。”看来,应位于北魏洛阳城东。1985年,笔者在今孟津老城以西约5公里处的邙山上,发掘出北魏正光五年侯掌墓,经考证侯掌为南迁之降臣,地点又 在北魏洛阳城以东,埋葬时间又 在神龟元年肃宗下达诏令之后,因此,该墓所处的地理位置是 否就是乾脯山之西的墓地所在,有待今后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洛阳北魏墓的形制 建国以前,洛阳北魏墓,遭到严重盗掘和破坏,其墓葬形制,已 无法看到。这里主要依据建国后的调查和发掘资料,把洛阳北魏墓分作五型: 型:墓葬地面有高大封土冢,冢前立有石刻造像。如被推测为孝庄帝静陵的大冢,系夯筑而成的截尖圆锥状封土,冢高约15、直径约40米,冢前10余米处,有一高达3.14米的石翁仲。被确定为孝文帝长陵的大冢,也为夯筑而成的截尖 圆锥状,冢高约35、直径约60米,比静陵宏伟得多,估计其封土冢之前也有石刻造像。 型墓由于只有调查资料,尚未正式发掘,所以内部结构,无法得知。Ⅰ型墓应为北魏皇陵。

以洛阳市为例谈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2019年文档

以洛阳市为例谈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仅要注重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层面,城市文化建设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其巨大的魅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劲体现,也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助推器。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较量,更是文化的角力。在我国的不少城市和地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只顾单纯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建设特色的城市文化,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一、洛阳市的文化遗产洛阳市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历史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精深,因此在1982 年就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河图洛书,《易.系辞上》中记载:“河出图?o洛出书?o 圣人则之”,被誉为“万典之祖”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而洛阳正是河洛文化的中心地区,是最早意义上的“中国”;洛阳市是“十三朝古都”,据史料记载,从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一一夏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中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遗址沿洛河一字排开,形成了世界罕见的“五都贯

洛”景象①;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洛阳雕塑艺术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拥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以及登峰造极的洛阳唐三彩;洛阳也是“牡丹之都”,洛阳牡丹栽种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栽培历史已达千年,现有品种1100 多个,牡丹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她既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又代表了刚直不阿、不畏权贵,这些文化元素都是牡丹深为国人喜爱的原因,洛阳也被称为“牡丹花城”;洛阳的地方民风民俗如根雕、耍皮影、剪纸工艺、刺绣、河洛大鼓等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总之,洛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价值,下表是洛阳市的文物资源数量,洛阳市当之无愧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宝库。 二、洛阳市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然而,近年来洛阳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在努力缩小与省城郑州之间的差距,计划到2020 年实现60%的城市化率,所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首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相矛盾。洛阳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商业用地、居民住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急剧增加,造成城市的土地资源稀缺,所以开发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就开始打文化遗产的主意。一方面,文化遗产要为经济建设“让路”,随意拆除历史遗迹、古街巷道和特色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