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论治结肠癌的诊断与中药组方

中医辨证论治结肠癌的诊断与中药组方
用药加减
若腹部结块坚硬,可加穿山甲、皂角刺以软坚散结;若大便秘结,可加大黄、芒硝以泻下通便。
脾肾阳虚型的中药组方及用药加减
中药组方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等。
用药加减
若腹泻严重,可加诃子、赤石脂以涩肠止泻;若腰膝酸软,可加杜仲、牛膝以补肾强腰。
气血两虚型的中药组方及用药加减
中药组方治疗结肠癌的方法
01
02
03
04
扶正固本法
通过补益气血、滋阴温阳等中 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全
身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活血化瘀法
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改善肿瘤 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肿瘤生长
和转移。
软坚散结法
使用软坚散结中药,直接作用 于肿瘤组织,使其软化、缩小
或消失。
清热解毒法
针对热毒炽盛的证型,采用清 热解毒中药,减轻患者发热、
疼痛等症状,控制感染。
05 各证型的中药组 方及用药加减
湿热蕴结型的中药组方及用药加减
中药组方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泽泻、薏 苡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用药加减
若腹痛较甚,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 气止痛;若大便带血,可加地榆炭、 槐花炭以凉血止血。
瘀毒内阻型的中药组方及用药加减
中药组方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莪术、三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治法
益气养血,扶正固本。
方药
八珍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 芎等。
03 各证型的临床表 现及诊断依据
湿热蕴结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腹部胀痛,便溏或便秘,里急后 重,肛门灼热,身热口渴,舌质 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依据

肠癌入组标准

肠癌入组标准

肠癌入组标准
肠癌入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年龄≥18岁。

2.诊断:明确为结直肠癌,且经病理学诊断确诊。

3.肿瘤位置:肿瘤远端距肛缘≤10cm。

4.分期:根据TNM分期法,经盆腔CT或MRI等检查提示肿瘤侵
犯浆膜下或者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直肠周围组织(即T3),或
者直接侵犯其他器官、结构,穿透脏层腹膜(及T4),有或
无淋巴结转移(即N),即确诊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即T3~
4NxM0。

5.生命体征:KPS评分≥70分,未见明显远处转移,既往无任何
形式的化疗及放疗。

6.其他条件:无其他脏器恶性肿瘤史,需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排
除复发病例;术前没有接受过放、化疗或者其它新辅助治疗;
无因梗阻、穿孔、出血等原因而行急诊手术者;所有肿瘤的病理切片需经病理科医师复片,符合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的诊断标准;需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标本收集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入组标准可能因研究机构和临床试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了解具体情况。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一、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45.76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6)肿瘤标记物检查。

结肠癌怎么检查出来,五种常见方式

结肠癌怎么检查出来,五种常见方式

结肠癌怎么检查出来,五种常见方式结肠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疾病,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警惕,那么临床上,有哪些方法能坚持出来结肠癌呢?1、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

2、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镜检可发现癌肿,观察其大小、位置及局部浸润范围。

3、腹部平片适用于急性肠梗阻的病例,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4、钡剂灌肠可见癌肿部位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

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结肠内带蒂肿瘤的诊断。

5、癌胚抗原(CEA)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检查结肠癌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当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延长结肠癌生存期的关键。

患上结肠癌患者也不要认为就是被判了死刑,结肠癌虽然比较难治,但是并不是不治之症,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结肠癌的治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主要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适用于各个阶段,防止复发和转移,减少手术、放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整体疗效。

单独作用于晚期患者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

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结肠癌检查方法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结肠癌多多的了解,只有从各方面做好结肠癌知识了解,才能避免结肠癌疾病给自身带来危害,如果怀疑自己已经患上了结肠癌,一定要尽早的到正规的肿瘤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耽误了结肠癌最佳的治疗时间。

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评分标准

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评分标准

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评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对于这两种癌症,医学界已经建立了一套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本文将介绍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对相关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乙状结肠癌评分标准1.1 TNM分期TNM分期是乙状结肠癌评估的基础,包括瘤体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转移(M)三个方面。

根据不同分期,患者会被分为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2 Dukes分期Dukes分期是英国外科医生Cuthbert Dukes于1932年提出的一个乙状结肠癌分期系统,分为A、B、C三个阶段。

A阶段表示肿瘤局限于肠壁内层;B阶段表示肿瘤侵犯肠壁全层但未侵入淋巴结;C阶段表示肿瘤已经转移到淋巴结。

1.3 派特纳分级派特纳分级是根据肿瘤包膜和淋巴管壁的侵袭情况评分,分为I、II、III三个级别。

I级表示肿瘤包膜和淋巴管壁无侵袭;II级表示肿瘤包膜或淋巴管壁受限侵袭;III级表示肿瘤包膜和淋巴管壁均被广泛侵袭。

1.4 预后评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合并症等因素,可以对乙状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分。

通常采用的评分系统有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CCR) Score、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等。

直肠癌也可以采用Dukes分期系统进行评分,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同样分为A、B、C三个阶段,根据肿瘤的侵袭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级。

三、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治疗策略除了评分标准外,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治疗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常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对于晚期患者,还可以考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

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评分标准是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应该了解相关评分系统,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ppt课件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ppt课件
31
组织学分级:
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建议采用4级分类法,与组织学分型 高、中、低分化和未分化相对应。
32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分级 Grade1 Grade2
组织学分型 高分化腺癌(>95%腺管形成) 中分化腺癌(50%-95%腺管形成)
Grade3 Grade4
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0-49%腺管形成) 未分化癌
17
取材:粘膜切缘和基底切缘可用墨汁 或碳素墨水标记;建议涂不同的颜料 标记基底及侧切缘,以便在镜下观察 时能够对切缘做出定位,并评价肿瘤 切缘情况。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标本,如临床 特别标记可适当调整,分成大小适宜 的组织块,应全部取材并按同一方向 包埋。
18
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大体检查及记录: 1、描述肠管长度,记录肿瘤的特征,包括大体类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
测KRAS、NRAS、BRAF基因状态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结果。
40
41
42
谢谢!
43
部位、大小、数目、浸润深度、浸润范围、肿瘤与两侧切缘以及放射状/环周切缘的距 离。 宜采用墨汁标记肿瘤对应的浆膜面及放射状/环周切缘,以准确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距 切缘距离。切缘阳性定义为肿瘤浸润最深处与切缘软组织距离<1mm。如果仅在淋巴 结内见到肿瘤细胞与切缘软组织间距离<1mm,需在病理报告中注明。
35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局限于单一器官,无腹膜转移

M2a 转移至两个及以上器官,无腹膜转移

M3a 有腹膜转移
36
37
新辅助治疗后根治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患者,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患者。

一、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20xx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 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证候:1.脾肾阳虚2.肝肾阴虚3.气血两亏4.痰湿内停5.瘀毒内结(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肠癌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肠癌或直肠癌结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20xx01)的患者。

2.患者因病情、年龄、体质或个人意愿等缘故,不适宜或不愿接受肿瘤西医治疗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肠镜、SPECT、基因检测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健脾(2)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肝肾(3)气血两亏证治法:益气养血(4)痰湿内停证治法:化痰利湿(5)瘀毒内结证治法:化瘀软坚2.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3.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艾灸、超声波治疗等外治法4.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5.其它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泡洗、食疗、音疗、热疗等6.内科基础治疗7.护理:辨证施护(九)随诊计划住院建议:每隔1~3个月返院,一年4~6次住院治疗;门诊建议:每2~4周返院;外地患者每3月电话随访一次。

结肠癌(腹腔镜)临床路径说明

结肠癌(腹腔镜)临床路径说明

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临床路径一、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2.可Ro切除的结肠癌(1期、11期和部分H1期)。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e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

(2)胸部X线检查排除肿瘤肺转移。

全腹部CT,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1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疾病,以及腹腔其他脏器疾病累及结肠等鉴别。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47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随着我国结肠癌患者的越来越多,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严重时更会并发出其他疾病。

而其实患者只要早点结合结肠癌的诊断依据,就能及时缓解病情。

因此,我们先要了解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才能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下面就来介绍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有:
1、无痢疾、肠炎、痔疮、瘘等病史,出现便频、粪便伴脓血、粘液、血便。

2、近期出现持续性腹痛、胀气、腹部不适,经一般治疗无效者。

3、有肠梗阻症状逐渐加剧者。

4、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或体重减轻者。

5、腹部出现包块,左或右下腹部尤为多见。

6、连续出现黑色或柏油样粪便,潜血试验阳性,镜检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者,均应作进一步检查。

此外,结肠癌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乙状结肠镜检查:该项检查适用于肿瘤部位较高,指诊不能触及和指诊触及而术前无病理诊断者,应采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以免漏诊或误诊。

2、双重对比造影:钡或气钡双重灌肠造影是结肠癌不可缺少的临床检查。

其目的是观察大肠形态的全貌,有无多发性息肉和多发癌瘤。

3、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4、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对检测诊断结肠癌无特异性,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特别是肝转移者具有一定帮助。

5、CT或MRI检查:主要适用于了解肿瘤对肠管浸润的程度及有无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

可为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

结肠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以上所说的内容就是结肠癌的诊断依据,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

只要尽早结合结肠癌的诊断依据,就可以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到时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

所以请大家多多参考结肠癌的诊断依据,这对患者的
病情肯定会有用。

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或者排除结肠癌,因此一旦发现上述异常症状出现,应及时做正规相关检查,如确诊则需及时进行治疗。

结肠癌的诊断能够帮助及时发现结肠癌,进行及时治疗。

此外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对于远离结肠癌也是必需的。

最后祝各位患者能与病魔抗争到底。

原文链接:/jca/2015/0721/22667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