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导语页中有冰心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可知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前者是阅读训练要素,后者是习作训练要素。

选文包括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以及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古诗《游子吟》)。

从主题和内容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单元。

在统编版教材中,以“童年”作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为数不少,可以说在每个年级都会涉及,但此处“往事”一词凸显了本单元选文以回忆性文章为重点。

而且较之低、中段感受多彩童年这种学生当下正经历着的美好童年有所不同,这里的童年,多是回忆里的童年,而且不只是描写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与童年往事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对于故乡(祖国)、母亲的眷恋。

汪曾祺在老年之时曾说:人的一生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父母和童年。

可见童年的记忆里往往有绕不过的故乡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在本单元选文以及日记月累部分均有体现。

与低、中段相较,难度与深度有所提升。

这与五年级作为小学高段,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已有较大提升相关。

本单元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且结合紧密的单元。

“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既指向人类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也使学生认识到故乡这个词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为本单元的读写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境遇。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这一要素,在统编版教材有如下的设计: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是统编版教材中反复出现的阅读要素,只是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5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52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篇课文。

文章感情色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

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

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时目标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单元导入,猜读诗题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作文小练笔指导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作文小练笔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小练笔指导1 古诗三首一、练笔要求本课的三首古诗充满了童真童趣,你的童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写一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童年趣事。

二、练笔指导1.确定习作内容。

写有趣的事,可选择自己感到好奇或者喜爱的事来写。

可选择对大自然探索发现方面的事,反映我们对自然生活的求知欲望等,如“追月亮”“观小蚂蚁搬食”“给小鸡‘接生’”;可选择与亲人或他人相处方面的事,反映亲情、友情等,如“给妈妈做贺卡”“叠纸飞机”“我和伙伴照镜子”;贪玩是我们的特点,可选择游戏方面的事来写,如“贴鼻子”“捉鱼”“打雪仗”“溜冰”“游泳”;可选择自己做的傻事来写,如“学爸爸刮胡子”“给小猫捂被子”“追影子”“踩浪花”等。

2.交代事情,清楚完整。

一件事情的构成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即我们常说的“六要素”。

记事时,要把这“六要素”交代清楚,这样,读者对你所记叙的事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感受。

3.按一定的顺序写。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

写作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才能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事情发生过程中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使其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写起来就会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4.事情经过要具体。

“言之有物”是评价习作优劣的重要标准。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不仅要交代清楚整个过程,还要突出细节描写,对人物有趣的举动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并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另外,必须注意,叙述要真实,说的话与表达的体会、感受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

三、范文展示给小鸡“接生”每当看见鸡蛋,我就会想起童年生活中的一件傻事。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刚上幼儿园。

有一天,我看见家中的一只老母鸡孵的蛋快出小鸡了,便蹲在那里看。

“咯咯咯……”老母鸡出去找食吃了。

忽然,一只鸡蛋微微颤动,我知道小鸡快出生了,赶忙靠近一点儿。

这时,蛋壳上出现了一条细缝,小鸡在啄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习作范文汇编(作文范文汇编)(每单元3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习作范文汇编(作文范文汇编)(每单元3篇)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习作范文(每单元三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范文(三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要求:这次习作,请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爱让我成长》《难忘的经历》习作范文一那一刻,我长大了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事情,有的让你感到快乐;有的令你非常失望;有的会让你痛哭流涕;有的会让你终身难忘。

每当我想起那件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长大了。

“58分”,两个鲜红的大字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阵眩晕,又没有及格。

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妈妈失望的表情,爸爸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我匆匆地折好试卷,塞进书包的最底层,慢慢地拉好拉链,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教室。

走出校门,天阴沉的可怕,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世界在我眼里变成了一片黑暗。

不大一会儿,倾盆大雨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下了起来。

哎,真是“屋破偏逢连夜雨”,今天我恰好没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我飞快地冲到旁边的一个屋檐下。

看着这倾盆大雨,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张试卷,怎么向爸妈交待,扔了吧,爸妈要是知道了,会更加的难过。

我百感交集。

正在这时,我一抬头,看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在这狂风暴雨中傲然挺立着,它那瘦弱的枝条在这雨中不断颤抖着,似乎马上就要被这狂风连根拔起似的。

雨下得越来越大,它的花瓣和枝叶被豆大的水珠打得七零八落,被狂风撕扯得四散飘落,但它仍不向着这暴风雨屈服,与暴风雨做着坚持不懈地斗争。

风刮得越来越猛烈,雨下得越来越急,我久久地伫立在屋檐下,看着它。

是啊!这花不是和我差不多吗?都是身处逆境,而它想的如何去坚强面对,战胜困难;而我却总是在想着如何逃避,躲过一天算一天。

这不是我正该向它学习的地方吗?在这一刻,我长大了!雨势渐渐小了,我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家中走去,未来我不再畏惧,我要勇敢地去面对。

习作范文二爱让我成长每天早晨和妈妈一起去学校,我都会主动帮妈妈打开车库门,给车子解锁,帮妈妈拿包,然后坐在电动车的后座,紧紧靠在妈妈的后背,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会这么懂事?因为,从那天的那一时刻起,我就已经长大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第一单元所学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能够运用所学课文知识,完成习作。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2.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习作创作。

2.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习作指导书籍等学习资料。

2.学生准备:准备好笔、纸,可以自带课本和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诵读本单元课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流畅朗读。

2.提问学生,确保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步:习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讲解写作的结构和逻辑,指导学生如何布局习作。

第三步:习作实践1.让学生开始动笔写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所学内容展开写作。

2.教师适时巡视,给予学生写作建议和指导。

第四步:讲评与指导1.学生完成写作后,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相点评和修改。

2.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写作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找寻写作主题和布局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下一次教学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写作思维和结构的能力。

六、扩展阅读推荐1.《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2.《写作技巧大全》3.《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以上是针对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提升写作水平。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写作指导思维导图病文升格 第一单元 那一刻,我长大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写作指导思维导图病文升格 第一单元 那一刻,我长大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详解之写作指导、思维导图和病文升格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今天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了一双心爱的球鞋,接过爷爷递来的球鞋,我感觉手上沉甸甸的……◇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全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我很紧张。

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这次习作,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不但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题目自拟。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本次习作是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感到自己瞬间长大的事情。

在写作过程中,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一刻”写具体。

记录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本次习作是要我们写一件感到自己长大了的事情,因此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也可以用“具体时刻-我长大了”拟题,如《演讲成功了,我长大了》《稳稳地骑好自行车的那一刻,我长大了》;也可以根据所要写的事情带给自己的感受来拟题,如《一件让我感动的事》《这件事真让我后悔》等。

1.认真思考,仔细选材。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多令你感动或难忘的事情,在写作之前,你可以认真筛选一件使你印象深刻、触及心灵深处的事作为本次写作的素材。

这件事或许让你深受启发,催你奋进;或许让你懂得亲情的珍贵、友情的美好;或许教给你为人处世的方法……2.内容完整,叙述具体。

一方面,在写作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还要把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另一方面,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从细处着手,表现出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

3.抒发感情,以情动人。

在叙事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感人,把自己的感情细致地表现出来,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课文《XXX》的学习和理解; - 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字解释; - 课文的背诵和朗读。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友情”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同桌分享,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展示上节课背诵的课文。

- 文字训练:带领学生做课文中涉及的文字解释练习。

-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扩展阅读,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课时- 朗读评析: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并进行评析和指导。

-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共读课文:带领全班共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设置各种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以课文的学习为主线,通过阅读、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2020年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2020年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2020年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2020春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童年往事”全单元教材分析第一步: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XXX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作家XXX的《月是故乡明》;还有XXX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配合“童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作”安排了“说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惜时奋进的古诗。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

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

(3)引导学生关注和浏览单位首页,形成对该单位的整体认识。

第二步:单位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1.古诗三首教学要点1.自主研究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课时教学建议3自主、合作、探究。

有感情朗读。

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

我们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

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选择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本次习作让我们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我们不但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在拟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用“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也可以习作的主要内容为题,如《难忘的一件事》《感动瞬间》《妈妈,我错了》《沉甸甸的钱包》等为题。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
(一)书写真实的成长故事。

我们要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真实的成长故事。

如第一次克服恐惧,一个人睡觉。

再比如和小伙伴打闹时,一不小心撞到墙上,头破血流,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此再也不追逐打闹。

在真实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选择最熟悉的、最好写的作为写作对象。

这样我们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材料才能信手拈来。

(二)叙事具体完整,力求生动。

我们在选择好材料后,就着手写作文。

在写作时,我们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以及事件的过程(详写)等。

在叙事的过程中,为了使文章生动,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进行多方面描写。

(三)反复修改,完善习作。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有没有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那一刻,我长大了!因为我体会了什么是伟大的母爱。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初冬时节,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母
爱》。

我盯着作文题独自发呆,绞尽脑汁也不知从何入手,我当然知道妈妈是
爱我的,但在我印象中,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值得我写进作文里。


过了会,房门打开了,妈妈抱着一床厚棉被走了进来,微笑着说:“天冷
了,冻坏了吧?我给你送棉被来啦,暖气还没来,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啊!”
说着将棉被放到我的床上,替换下原来的薄被。

③妈妈的微笑是那么美丽而熟
悉。

美丽到恐怕天下只有妈妈才有这样的微笑吧!熟悉到不经意间我似乎忘却
了它的存在。

那一刻,仿佛在我的小小的房间里升起了一颗小小的太阳,阳光
洒满了我的房间,也瞬间照亮了我的心。


那一刻,我找到了答案:是的,母爱是伟大的。

原来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我
①开门见山。

②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
起因、人物。

③具体描写事情的经过。

通过对妈妈的动作和语言
描写,表现出妈妈对儿女
的无私的爱。

④着重描写感动的那一
的身边,它化作妈妈的每一声叮咛,每一句唠叨,每一个拥抱,每一杯水……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好像长大了,我体味到妈妈那默默无闻的爱。

那天的作文,
我写得很顺利,因为我领悟到了平凡中的伟大,也明白了爱的真谛就是为他
(她)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件小事。


刻。

比喻运用贴切。

⑤进一步升华感情。

首尾
呼应。

本文小作者紧扣主题,讲述了因爱感动的故事。

对事情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感情真挚。

好词
喜笑颜开低眉顺目眉开眼笑大惊小怪大惊失色大惑不解从容不迫毛骨悚然心不在焉六神无主泰然自若心平气和目瞪口呆半信半疑毕恭毕敬自言自语喃喃自语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呆若木鸡含情脉脉坐卧不安怅然若失忸怩作态没精打采沉吟不决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幸灾乐祸若无其事若有所思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垂头丧气炯炯有神
佳句
1.人生中总有一些时刻,就像踏踏实实地踩在沙滩上的脚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也许里面总透着一些苦涩亦或是甜蜜,其实,这就是成长。

2.成长,其实只是一瞬的事,只是这一瞬,也许体会很多——心酸、苦涩、疼痛、甜蜜、幸福。

据说,这就是成长——我们以为自己走了很远,而时光却笑着说:“我只不过眨了一下眼。


3.那一刻,不知为何,我只觉得心头暖暖的,很舒服。

却又没由来的一阵感动,于是拼命忍住眼泪,不让妈妈看见。

我知道,那一刻,我长大了——我学会了关心妈妈,爱妈妈。

4.车越开越远,爷爷的身影远去,空中的月亮被遮住了,但空中的烟花依然灿烂,红飘带跳起了舞蹈。

我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父爱,原来父亲以前对我和爷爷对父亲一样表面严厉,实则是浓浓的父爱,我还知道了看事不可看表面,主要是看事物的本质。

那一刻,我长大了。

5.啊!妈妈,您对我的爱就如这烤过的毛衣一样,给我温暖!接过毛衣的那一刻,我读懂了妈妈的心;就在那一刻,我发现我长大了……
6.眼泪划过的那一刻起,我知道,我长大了。

眼泪意味着成长,分离意味着考验,而那一刻起,则意味着我长大了。

7.小时候的牛汉,把一半的语文课本送给乔元贞,是一种长大;小英子,硬着头皮独自去汇款,是一种长大:可爱的你,为刚刚下班回家的父母沏上一壶热茶,是一种长大……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