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高品质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对外开放(共32张)

4、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 海开放城市——内地
5、下列关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特点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 借鉴作用
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 ……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 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谈话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设置(1980年)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单位:亿美元
1950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864.07 1.67 82.20 110.93 1050.49
1978
1984
1990
1996
2002
2008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A.全面覆盖:国内所有地区逐步对外开放
B.多层次:形成“点、线、面”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中国向所有国家开放 D.宽领域:对外开放涉及科技、经济、文化等 多个领域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说法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第二步: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共26张PPT)

浦东开发区地位: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浦东开发区
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 世博会主场馆 南浦大桥
内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乌鲁 木齐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满洲里
格局
环渤海地区
浦东
武汉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汕头
重庆 昆明
厦门 珠海
海南
珠江三角洲 深圳
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夜崛起之城”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 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 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对外开放的意义是什么?
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推 动 了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练习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 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 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D)
谢谢
设立经济特区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深圳
④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4 个 (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 ____ 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___ 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 珠江 长江 三角洲、________ 辽东 半岛、________ 山东 半岛及其 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________ 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海南岛 经济特区建立。 (3)1988年,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0张PPT)

B
2.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D
3.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4.在对外开放中,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福建 D.浙江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2、时间: 2001年12月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 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机遇:1、可以使我国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具有主动权,
【探究】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 什么不同?
比较 开放 前提 开放 目的 开放 近代开放 当今中国的开放 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 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4)1988年划定海南 为经济特区 海南岛
上海 浦东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 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三步】
环渤海 地区 长江三 角洲
厦漳泉三角 区
珠江三角洲
(3)19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4个经 济特区。之后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 海城市。 ( 1 )材料一中的通商口岸和材料二中的特区,分别是什 么时间开放的? 材料一:1842年。材料二:1980年。 ( 2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城市的开放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一:被迫开放。材料二:主动开放。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 (共20张PPT内含视频)

邓小平听取广东省领导汇 报并作指示的原始记录。
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经济特区不享有自治 权,只实行“特殊”的经 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 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 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 知识,学到管理 …… --邓小平
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 作为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原因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 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 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 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 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 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 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奇迹--经济特区的作用
宝安县,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 农村人均年收入常年在120-150元之间徘徊 房价、人均消费也不高!
1979年7月8日,蛇口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 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观察地图册并结 合课文,说一说我国 对外开放的过程,用 思维导图Biblioteka 出来。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全方位
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多层次
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宽领域
跨越政治、 经济、文化、 社会、环境、 安全等诸多领 域,并且保护 生态环境,推 动绿色全球价 值链的构建。
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 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 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 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 易”,“积极努力确保发展 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 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 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对外开放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形成
第四步 内地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第一步 经济特区
对内改革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 开放一样吗?为什么?
朝代 前提不同 目的不同 后果不同
近代
主权不完整下 被迫开放
适应列强对 华侵略
半殖民地化 程度加深
现代
主权完整主动 开放
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并获得了丰收,改善了生活。
(4)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 部群众的什么情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得到了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当堂巩固
三、材料说明题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计划经济下,农民集中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 原因: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性,收入少。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1978年,出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
(3)材料2中的协议书签定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温8故课而知伟新 大的历史转折复习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
小型企业
革
改组 联合
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001年12月加入WTO 2、加入WTO的作用
1.找一找五个经济特区,哪一个是“窗口”? 2.想一想经济特区的“特”在哪里?有何作用? 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谈一谈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
阅读教材P42—43思考:
1.我国先后建立了哪几个 经济特区? 2.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 置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经济特区,“特别”在哪?
海南岛
厦门
深圳 4
2 13
汕头 5 珠海
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79 年的 深圳
改革 开放 后的 深圳
深圳在建特区的25年期间,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 达到了1 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 了2 000亿元,然后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 000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深圳速度” 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4年— 1985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
1992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14个)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广州 北海
湛江
秦皇岛
大连 烟台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后,4个)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 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1.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到了-------------2.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入世通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1、2001年12月加入WTO 2、加入WTO的作用
1.找一找五个经济特区,哪一个是“窗口”? 2.想一想经济特区的“特”在哪里?有何作用? 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谈一谈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
阅读教材P42—43思考:
1.我国先后建立了哪几个 经济特区? 2.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 置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经济特区,“特别”在哪?
海南岛
厦门
深圳 4
2 13
汕头 5 珠海
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79 年的 深圳
改革 开放 后的 深圳
深圳在建特区的25年期间,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 达到了1 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 了2 000亿元,然后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 000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深圳速度” 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4年— 1985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
1992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14个)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广州 北海
湛江
秦皇岛
大连 烟台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后,4个)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 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1.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到了-------------2.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入世通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对外开放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用的木槌 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使用的文具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一】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地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
就可像 以担不加着遵菜守入篮工世卖商菜部界的门那的贸种规易小则贩,组,看织尽到管工(市商场管W就理T在干O那部)里来,了,你就也赶有快可助跑以。不于但进如入中果市国要场,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明确含义: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进一步开放14个 沿海开放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江三 角洲
环渤海 地区
长江三 角洲
闽南三 角地区
1980年 1984年 1985年 1988年 1990年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进一步开放14个 沿海开放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岛 上海浦东 经济特区 开发区
上海浦 东开发
(1)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 。 (2)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改革的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84年 青岛电冰箱厂
亏损147万元
1991年 组建海尔集团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 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 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一】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地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
就可像 以担不加着遵菜守入篮工世卖商菜部界的门那的贸种规易小则贩,组,看织尽到管工(市商场管W就理T在干O那部)里来,了,你就也赶有快可助跑以。不于但进如入中果市国要场,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明确含义: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进一步开放14个 沿海开放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江三 角洲
环渤海 地区
长江三 角洲
闽南三 角地区
1980年 1984年 1985年 1988年 1990年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进一步开放14个 沿海开放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岛 上海浦东 经济特区 开发区
上海浦 东开发
(1)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 。 (2)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改革的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84年 青岛电冰箱厂
亏损147万元
1991年 组建海尔集团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 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 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21张PPT)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点
拉 萨
线
【格局】
经济特区 点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 济开放 区
沿江 内地 省会 沿边
线
面
【异同】
近代开放 前提 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下的被迫开放 目的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 对华侵略的需要 现代开放 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主动开放 发展经济的需要
后果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 渐加深并日益贫困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 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特点】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 经济特区 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 “特”在何处? 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 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 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 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 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深圳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为什么 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第9课 对外开放》来一探究竟。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地处沿海, 交通便利; ②临近港澳 台,靠近国 际市场;③ 有广阔的经 济腹地可依 托;④是著 名的侨乡, 有利于吸引 侨资等。
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 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拓展延伸】 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你能 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反思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 邓小平(1分) • (2)“对内改革”首先从那里开始的?城市改革的 • (2)农村(安徽风阳小岗村)(1分) • 国有企业的改革(1分)
• (3)在“对外开放中”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 个省?并最终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组 织 议 定 书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沿海开放城市 → 沿 海 经 济 开 加入世界贸易
放区→内地
2001年12
随堂训练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
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B 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小小电影院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
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
开发区建立 (4)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 自治区首府
尝试
扩大
经济 特区
沿海 开放
沿海 经济
内地
城市
开放
区
点
线
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979年决 定对粤闽 两省实行 特殊优惠
政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
珠海
厦门 深圳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 2.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3)根据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 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 (3)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2分)
•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 哪些?
•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 国外的先进成果;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言之
• (3)福建(1分)广东(1分)
•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 (4)今天,我国的对外开放和鸦片战争后的国门被 影响有什么不同?
• (4)今天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引了侨资、 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 。(1分)所有制经济
D 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D 3.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 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4.典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
5.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 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汕
珠
头
海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 放和近代中国的开 放一样吗?为什么? 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 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 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 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②国有企业; • ③深圳; • ④厦门; • ⑤海南。 • (每项1分, • 共5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2)材料二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 是什么?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 材料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
• (3)深圳经济特区的“经验”是指什么?
• (3)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
• 鸦片战争后的开放,便利了列强的侵略,中国开始论 建社会。
材料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 标准》一文,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教 》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 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人教版《历史
(1)材料一中“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哪次 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提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九七九年,那是 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神话般地 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 聚起座座金山……”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什么?在那两个省?
“圈”是指:划出四个 区,分别是深圳、珠海 汕头和厦门。 广东省、福建省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 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一个新 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 2014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 开放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 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 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 优惠条件
• (4)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 的影响。
• (4)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 水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 邓小平(1分) • (2)“对内改革”首先从那里开始的?城市改革的 • (2)农村(安徽风阳小岗村)(1分) • 国有企业的改革(1分)
• (3)在“对外开放中”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 个省?并最终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组 织 议 定 书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沿海开放城市 → 沿 海 经 济 开 加入世界贸易
放区→内地
2001年12
随堂训练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
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B 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小小电影院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
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
开发区建立 (4)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 自治区首府
尝试
扩大
经济 特区
沿海 开放
沿海 经济
内地
城市
开放
区
点
线
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979年决 定对粤闽 两省实行 特殊优惠
政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
珠海
厦门 深圳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 2.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3)根据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 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 (3)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2分)
•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 哪些?
•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 国外的先进成果;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言之
• (3)福建(1分)广东(1分)
•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 (4)今天,我国的对外开放和鸦片战争后的国门被 影响有什么不同?
• (4)今天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引了侨资、 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 。(1分)所有制经济
D 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D 3.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 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4.典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
5.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 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汕
珠
头
海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 放和近代中国的开 放一样吗?为什么? 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 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 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 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②国有企业; • ③深圳; • ④厦门; • ⑤海南。 • (每项1分, • 共5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2)材料二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 是什么?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 材料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
• (3)深圳经济特区的“经验”是指什么?
• (3)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
• 鸦片战争后的开放,便利了列强的侵略,中国开始论 建社会。
材料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 标准》一文,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教 》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 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人教版《历史
(1)材料一中“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哪次 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提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九七九年,那是 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神话般地 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 聚起座座金山……”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什么?在那两个省?
“圈”是指:划出四个 区,分别是深圳、珠海 汕头和厦门。 广东省、福建省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 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一个新 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 2014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 开放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 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 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 优惠条件
• (4)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 的影响。
• (4)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 水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