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复合工艺及故障排除

合集下载

塑料薄膜干式复合粘边故障的原因及处理

塑料薄膜干式复合粘边故障的原因及处理

塑料薄膜干式复合粘边故障的原因及处理在进行塑料薄膜干式复合时,常常会发生粘边故障。

所谓粘边,就是在干式复合时,塑料薄膜经涂布上胶后由烘干道加热烘干,再经热压钢辊挤压后收卷,收卷成品两边粘连在一起的现象。

收卷成品发生粘边故障后,在卷料两端,膜层之间牢牢地黏结,将造成成品膜分别困难。

尤其是在使用双组分二液反应型胶黏剂时zui简单显现,严重时还会导致复合成品被拉断、拉变形,使产品报废,颇令人头痛。

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发觉粘边故障形式多种多样,但只要认真对待,早期防备,就可以将粘边故障降到zui低限度。

1.涂布上胶量与粘边的关系我们知道,上胶量是由上胶网纹辊的网穴深度和胶液浓度决议的。

目前很多小型印刷企业使用的复合机其上胶系统依旧是非刮刀式的。

非刮刀式上胶系统与刮刀式上胶系统的zui大区分在于:非刮刀式上胶系统通过上胶辊两端的螺纹杆调整上胶量,而刮刀式上胶系统通过刮刀与网纹辊来调整上胶量。

对于采纳刮刀式上胶系统的复合机来说,刮刀的压力和角度是很紧要的。

刮刀压力不够,上胶量必定多,往往就是由于如此,造成了复合成品粘边。

刮刀与网纹辊之间的夹角以35为宜,角度太大易损伤网纹辊,缩短网纹辊的使用寿命;角度太小,则上胶多,易粘边。

刮刀的压力由一个手轮调整,刮刀的角度则靠刀架上的螺纹轮来调整。

未采纳刮刀式上胶系统的复合机是靠调整上胶辊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来掌控上胶量的。

压力轻,上胶量大,否则上胶量小。

在操作过程中,假如两边压力调整不当,胶层必定一边厚一边薄,胶层厚的一边经热压辊挤压后胶黏剂被挤出来,就会发生粘边故障。

解决此故障可实行两个步骤:(1)在上胶前,先将上胶辊两端的螺纹杆压紧,然后再在运行过程中渐渐调整上胶量。

上胶量不宜过大。

(2)检测胶辊的上胶量大小。

zui直接的方法是用食指挤压上胶辊,察看被挤压处胶液的厚度,肯定要保证两边一致,且必需注意安全。

由娴熟工来完成。

2.烘干温度与粘边的关系干式复合机的烘干系统分为3个区域,即:蒸发区、硬化区、排出异味区。

干式复合加工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干式复合加工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塑 化 不 良 或 基 材 表
面污 染 。
装 的 要 求 更 是 如 此 , 一 薄 膜 已 无 单 法 满 足 这 些 要 求 , 合 薄 膜 包 装 复
得 到 了 广 泛 应 用 。 同性 质 的 薄 不 膜 复 合 后 , 示 出 良好 的 综 合 性 显 能 , 透 水 、 氧 、 张 强 度 、 封 如 透 抗 热 性 等 。 合 一 股 采 取 共 挤 出 复合 、 复 湿式 复 合 、 式 复 合 、 出 复 合 等 干 挤 工 艺 。 谓 干 式 复 合 , 是 在 要 复 所 就
高 , 应放 出 二 氧 化 碳 形 成 气泡 ; 反
2 解决办法 .
( )重 新 选 择 1 粘 合 剂 及 其 涂 布 量 , 确配制; 准 ( 控 制 溶 剂 2) 水、 含量; 醇 ( 提 高 涂 布 3) ( 3) 涂 布 量 低 干 一 定 限 度 时 , 也 容易形成气泡 。

配 随 用 , 格 控 制 剩 余 粘 合 lJ 使 严 卉的 『
用:
( 气 泡 集 结 是 由 于 粘 合 剂 被 3) 油 墨 灰 面 吸 收 或 排 斥 , 油 墨 表 面 使
粘 附 的 粘 合 剂 硬 化 后 可 直 接 划 伤
薄膜, 尤其 是 干 燥 运 转 时 , 辊 上 的 异 导
( 6) 控 制 熟 化 温 度 和 时 间 . 抑
制爽滑剂析 出;
的 粘 合 剂 涂 布 量 不 足 而 形 成 气 泡 !结 。 } 二
物更容 易划伤薄膜 。
( )更 换 基 材 。 7
2 解 决办法 .
( ) 调 整 各 部 分 张 力 , 两 种 1 使
维普资讯

复合公司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复合公司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复合公司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干式复合是采用干式复合设备,用粘合剂将两种或更多种薄膜粘合在一起的工艺。

在塑料复合软包装中,干式复合是最常用的生产方法之一,干式复合膜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生产工艺中一定要认真做好生产工艺中的每个细节,避免出现复合故障,下面将工艺中常见的干式复合膜问题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原因:(l)干式复合膜的厚度不一致,产生热封温度不一而收缩率不一导致。

(2)热封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产生热封部位收缩起皱。

(3)在纵向热封刀部分,复合膜的运行轨迹不平直,产生收缩起皱。

(4)制袋冷却不充分,特别体现在制袋热封后末冷却而热封部位收缩起皱。

(5)熟化时间不够,残留溶剂多,会产生气泡,脱层或袋角卷曲。

(6)表层基材膜耐热性较差,向外卷曲。

(7)复合过程中复合两基材的张力匹配控制不当,导致其熟化定型后仍有残余的应力。

尤其是复合膜厚度较簿时更容易发生此类故障,表现为向外卷。

(8)热封层特别是PE层收缩率太大引起向内卷曲,(9)复合时基材张力不一致,导致收缩卷曲,并且哪边张力大卷曲偏向哪一边。

(10)膜内残留溶剂太多引起向外卷曲。

(11)外层膜的收缩比与内层的收缩比相差太大,引起外卷。

反之则产生内卷曲。

对策:(1)调整张力,依各种基材做最适当的压力设定。

(2)调整干燥温度和压力辊温度。

(3)降低熟化温度,保持在45℃左右。

(4)调整收卷压力在合适范围(设定复合材质厚薄而定并冷却后再卷取)。

复合公司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3原因:(1)残留溶剂异味。

残留溶剂一是由印刷引起的,另外胶水由于工艺不当也会造成。

胶水造成溶剂残留主要是由使用溶剂和使用工作液浓度造成的。

复合包装低在室温下闻不出有异味,这是因为温度高时,促进了残留溶剂的迁移。

(2)薄膜异味(PE、CPP、EVA等)。

主要是因为薄膜制造时使用了低沸点气味大的挥发性助剂,别外薄膜自身树脂不纯和不稳定,有低分子量物质存在以及制造工艺不当都有可能造成。

干法复合质量故障及解

干法复合质量故障及解

一、上胶不均匀:1、胶粘剂部分固化;2、涂覆压力小;3、橡胶锟溶胀、变形;4、薄膜厚度误差大;5、薄膜松弛;合紧压模辊,增大牵伸力6、刮刀;保证刮刀平直,并与版辊平行二、复合物发皱问题1、复合时张力不匹配;2、粘合剂初粘力不足,内聚力小;选择合适的粘合剂3、涂胶量不适当;(不足或不均匀,引起粘结力不够,局部地方出现隧道,太多,固化缓慢,造成膜层相对滑移)4、粘合剂配比不当,或溶剂中水分或醇类含量高,造成固化缓慢5、复合膜残留溶剂太多;调节干燥温度、进风量、排风量、温度梯度及线速6、收卷张力太小,卷得不紧。

三、粘结不良1、胶黏剂的品种与复合基材不相适应;2、复合时钢表面温度太低,使胶黏剂活化不足;3、上胶量不足;保持网辊清洁4、胶黏剂与油墨相溶性不好;选用低黏度、高固体的胶黏剂,提高上胶量5、薄膜表面电晕处理不好,表面张力小于38N/m。

最好能达到40~42 N/m6、残留溶剂量高,溶剂包裹在胶黏中,阻碍了固化7、稀释剂的纯度不高,含有水、醇等活性物质(0.2%)8、复合好后,熟化不完全;熟化温度和时间,复合好后尽快熟化。

9、基材中的添加剂造成的影响。

四、复合膜存在小气泡1、表面张力太小,或添加剂析出,浸润性不好;2、上胶量不足;对油墨面大、油墨厚的印刷膜要增加上胶量3、胶黏剂混入水分、溶剂水分过高、空气湿度大、基材吸湿等使胶黏剂产生CO2气体。

4、烘干温度过高,造成胶黏剂表面起泡或表面皮膜化5、复合辊贴压时带进了空气;首先要调整包角(切线方向),其次放卷的基材平整度要好6、有灰尘粘接在膜的表面;保持环境整洁7、残留溶剂过多,溶剂气化形成气泡夹在薄膜中。

五、复合物的透明度1、胶黏剂本身颜色较深,选用微黄色或无色的胶黏剂2、胶液中混有灰尘;胶液用180目网过滤,同时保持车间清洁3、基膜表面张力不高,浸润性不高,造成胶膜不均匀4、上胶量不足,有空白,夹有小气泡5、胶黏剂胶液吸湿,已变浊,有不溶解物6、烘道温度太高,表面结皮,皮膜下面溶剂汽化,冲破胶膜,形成皮状物7、复合橡胶辊压力不均。

【收藏】干式复合的22种故障及解决对策,技术骨干宝典!

【收藏】干式复合的22种故障及解决对策,技术骨干宝典!

【收藏】干式复合的22种故障及解决对策,技术骨干宝典!干式复合过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汇总了不同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软包厂复合工在操作时,遇到类似问题,直接查阅本文即可!1复合膜外观不良1、有气泡①薄膜润湿不良,应提高胶的浓度和涂布量,(MST、KPT)表面不易湿润,易产生气泡,特别在冬天。

油墨上的气泡,用提高胶的用量的方法去除。

②油墨表面凹凸和起泡,应把复合膜的复合温度和复合压力提高。

③油墨表面上的胶涂布量少,应增加复合辊的压贴时间及使用光滑辊筒、薄膜预热充分、降低复合速度、选择湿润性好的胶以及正确选用油墨。

④薄膜中的添加剂(润滑剂、抗静电剂)被胶渗透,应选用分子量高、固化迅速的胶,提高胶浓度,提高烘箱温度充分使胶干燥,不使用超过3个月存放期的薄膜,因为电晕处理已丧失。

⑤冬天里气温低,粘结剂对薄膜和油墨转移,润湿粘附不好,操作场所保持一定温度。

⑥干燥温度太高,发生胶的起泡或表皮结皮,内里不干,应调整胶干燥温度。

⑦复合辊薄膜间夹带入空气,应提高复合辊温度,减小复合角(薄膜厚、硬时易产生气泡)。

2、复合后无气泡,经过熟化后产生了气泡。

①由于薄膜阻隔性高,胶固化时产生的CO2气体,残留在复合膜中,未印刷处也有气泡,应提高固化剂量,使胶在干燥中固化。

②胶中的酯酸乙酯是油墨粘结料的良好溶剂,胶溶渗了油墨,只在油墨上有气泡,避免水分渗入胶中及提高胶干燥温度,减少对油墨的溶渗。

3、复合膜上有不规则皱纹、气泡①薄膜厚薄不均,避免使用厚度不均膜。

②薄膜拉伸太大,定型不够,同热收缩,以及由于吸湿,膜发生变形,应防止薄膜吸湿变形,降低印刷卷取张力以及复合时张力不宜太高。

4、复合膜上有规则的气泡和皱纹原因:网纹辊上的网眼有坏的,橡胶辊有损坏和凹点,复合辊上有脏东西,基材速度同网纹辊速度有偏差,薄膜厚度有偏差。

解决方案:应检查网纹辊,更换或修补;检查橡胶辊是否损坏,更换或修补;清洗复合辊。

5、复合膜中包有异物,有气泡原因:胶中混入灰尘、橡胶粒子,薄膜上有灰尘附着,辊筒不干净。

干式复合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干式复合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干式复合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浏览次数:603 发布日期:2011-8-11 20:14:411、复合膜剥离强度不够分以下几种情况:胶水固化不完全,剥离开来的时候在胶水面还有粘性。

原因:1)粘合剂的配比错误,固化剂的比例不足导致固化不完全。

在配制粘合剂时要按粘合剂生产厂家规定的配比参数进行配制;2)溶剂的纯度不够,溶剂中含有水或醇类超标,水或醇类与胶水中的固化剂发生反应,降低的固化剂的比例导致胶水固化不完全。

用于干复的溶剂是乙酯,所以乙酯在进厂时每一批都要抽检,如发现纯度不够时不可使用;3)印刷膜中油墨的残留溶剂高引起胶水固化不够。

油墨(特别是PET油墨)的残留溶剂有一部分会与胶水中的固化剂发生反应,从而消耗了固化剂导致胶水固化不够。

对策:①薄膜印刷好后最好不要立即复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先放置1—2天后再进行复合;②印刷膜下机后检测残留溶剂,如残留溶剂高,在复合时可适当增加固化剂的比例;③选用快速固化的胶水。

4)复合膜熟化温度低、熟化时间不够,出现交联不充分,固化不完全。

对策:提高熟化温度或选用快速固化的胶水。

2、复合薄膜的表观问题1)小墨点。

一般复膜后马上出现的可能性较小,除非是渣浑杂质等。

复膜后一段时间的镀铝膜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因为油墨对铝的腐蚀,当油墨呈现一定的酸性或碱性,而上胶量又小,不能形成连接的一层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2)小灰点。

出现小灰点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辊筒不均匀造成胶的斑点,二是油墨的不均匀造成的油墨没有压实的斑点。

两种可能性都和工艺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工艺解决,提高上胶量的厚度。

3)小白点。

一般表面的油墨变色的情况下容易出现。

多出现在镀铝膜的复合中。

出现原因有二:一是油墨本色的遮盖力不强或遮盖不均匀,尤其是白油墨,使铝的颜色渗透出来,没有铝颜色渗透的地方形成小白点;二是工艺原因,烘道温度(特别是一级烘道)太高或上胶量太厚,导致在一级烘道内胶层表面凝结,乙酯在二、三级烘道中冲出来的时候,挤起胶水,显出油墨本色。

干复常见异常

干复常见异常

干式复合常见异常干式复合是采用干式复合设备,用粘合剂将两种或更多种薄膜粘合在一起的工艺。

在塑料复合软包装中,干式复合是最常用的生产方法之一,复合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生产工艺中一定要认真做好生产工艺中的每个细节,避免出现复合故障,以下是干式复合中常见的一些异常及处理方法1.剥离强度不足剥离强度差,是指固化不完全,或者涂胶量太少,虽已完成固化,但两层膜之间由于上胶量小或者表面张力不匹配而导致剥离力降低,或者所用油墨与粘合剂不匹配产生反应造成剥离强度差。

1)固化不完全。

固化完全是指羟基100%固化,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乙酯中的杂质消耗了部分-NCO基(——NCO 是异氰酸基团),导致主剂和固化剂配比失衡,或者固化剂少加,或所加固化剂与油墨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导致固化剂不足,造成固化不完全,例如,PET(涤纶)BOPA (ONY 尼龙)膜印刷,一般采用单组分PET油墨,这种油墨的连接料是聚氨酯树脂,含有羟基,有时候使用双组分的蒸煮型PET油墨也不加固化剂,导致复合产品透明部分剥离强度高,而印有油墨的部分强度低。

一般处理方法是在聚氨酯胶中适当增加固化剂的量,但是会因此而使复合袋变硬,所以也可以在双组分的油墨中添加固化剂。

2)基材电晕面处理不够,使粘合剂不能充分润湿被涂布表面,从而造成剥离强度差。

3)复合辊复合温度不够。

复合辊加热的作用是让干燥但尚未固化的胶熔融、流动,去润湿第二放卷的基材,如果温度不够则剥离强度就会下降,还常伴随出现气泡、白点现象,第二放卷基材有预热辊的一定要使用预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基膜与粘合剂的粘结效果。

4)包装内容物的侵蚀。

液体农药、油酱、药品类是侵蚀性最强的内容物,化妆品、食品,尤其是腌制品中的有机酸在渗透过内层功能膜后会与铝箔袋中的铝层反应,引起铝层与复合膜间剥离强度下降,甚至分层,所以在生产此类包装时,内层一般会使用用含有茂金属(NGH)的聚乙烯,或使用未拉伸的聚丙烯薄膜C PP,或者在铝层之上再复合BOPA(ONY)膜提高其阻隔效果,一般生产酱料包、熟制食品外包袋时会使用此类复合方式。

镀铝膜干式复合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镀铝膜干式复合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镀铝膜干式复合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复合后镀铝膜的镀铝层发生迁移现象问题原因:(1)镀铝膜本身的质量比较差,镀铝层与基膜之间结合牢固度比较差。

进口的镀铝膜在基膜的真空镀铝面上有一层底图胶,用来提高镀铝膜的附着力,然后在底涂胶上真空镀铝,再在吕层上涂覆双组分聚氨酯胶做顶涂层,用来保护镀铝层不脱落,这种镀铝膜的镀铝层牢固度好,不容易脱落。

而国内一般的镀铝膜,由于没有使用底涂胶,镀铝附着力底,不太牢固,所以很容易脱落下来。

(2)所选用的胶粘就剂不合适。

(3)复合膜的固话时间过长。

(4)涂胶量过大,胶粘剂干燥不充分,残留的溶剂逐步渗透到镀铝层,造成镀铝层的迁移。

(5)张力控制不当,镀铝层的基膜在较大张力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影响镀铝层的附着力,这也是促使镀铝膜的镀铝层发生迁移的因素之一。

解决办法:(1)更换质量较好的镀铝膜。

(2)更换合适的胶粘剂,最好是镀铝膜专用胶粘剂。

(3)适当提高固化温度并缩短固话时间,加快胶粘剂的固化反映速率,防止胶粘剂逐渐渗透到镀铝膜的镀铝层,并削弱镀铝膜基膜与镀铝层之间的附着力。

(4)控制涂胶量,或者调整干式复合工艺的干燥温度、通风量级复合线速度等,保证胶粘剂充分干燥,将残留溶剂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少其对镀铝层的影响。

(5)调整张力设置,注意张力适当调小一些,防止镀铝膜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

(6)邯郸达南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镀铝机弧形辊的研发,可维修西科弧形辊kickert spreader roll日本KSK等国际品牌弧形辊。

2.复合膜出现斑点问题原因:(1)胶粘剂选用不当,普通胶粘剂对镀铝层亲和较差,涂布性能差,如果涂布不均匀,就会出现斑点现象。

(2)胶液中残留的溶剂较多,印刷复合膜后,墨层被胶液中的残留溶剂所浸润,从而有可能产生斑点现象。

(3)油墨的遮盖率不足,尤其是浅色油墨,光线穿过油墨层而被吕层反射回来,产生斑点。

(4)涂胶量不足或者涂胶不均匀,复合膜中夹有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式复合工艺及故障排除1一、复合方式和种类复合材料的出现是包装的一次革命性转变,每一种单一材料都有其特有的特点。

如:金属材料脆性大、不耐腐蚀,但阻隔性极佳;LDPE耐化学性好、耐热封、加工成型方便,但其强度阻气性却相当差。

复合即取长补短,使单一性能的材料结合成具有各种综合性能的新材料。

可以说,复合软包装的灵魂在于复合,在于性能的叠加,这也是复合软包装生产的技术核心所在。

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复合工艺有干式复合:溶剂性、无溶剂性。

二、干式复合的概述干式复合是把粘合剂涂布到一层薄膜上,经烘箱蒸发掉溶剂与另一层薄膜压紧贴合或复合薄膜的方式。

干式复合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基材A放卷←→涂胶→干燥↘帖合基材B放卷↗↓成品←熟化←收卷图1 干式复合的工艺流程图干式复合的顺序:开卷→基材→粘合剂→挂胶→进烘箱→三段烘箱→出烘箱→贴合→基材B→收卷三、二式复合的特点:1、适用于各种基材薄膜,基材选择自由度高,可生产出各种性能的复合膜,如耐热、耐油、阻隔性、耐化学性等。

2、复合聚乙稀材料时,没有氧化臭味,热和性更好。

3、比挤出复合制品强度更高,薄膜平整,刚性好。

4、适用于进行多品种,少数量的产品复合,基材、粘合剂更换方便。

干式复合的缺点为:1、有残留剂在制品中。

2、有溶剂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3、对基材的厚度,均匀性及拉伸不均匀要求较高。

四、干式复合工艺控制1、张力控制张力系统可以说是复合软包装设备的生命。

复合机的张力控制包括放卷张力控制(1、2放卷张力控制)复合张力控制、收卷张力控制。

2、放卷张力系统放卷张力控制系统由磁粉制功器、电机和变频器、张力传感器、浮动辊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在放卷过程中,随着卷径逐渐减少,张力保持着恒定。

在大型高速干式复合机中,多采用电机主动放料卷和浮动辊装置相配合后,而不采用磁粉制功器放卷。

这是由于机器在高速运转时,当放卷在卷径较小时,即使磁粉制功器的输出为0,但是由于放卷轴、导辊、齿轮等的磨擦,产生较大阻尼,导致张力比设定值高;而采用电机放卷,可以将放卷轴、齿轮、导辊等的磨擦产生阻尼用电机主动放卷加以补偿。

在高速小卷径时,仍能保证张力的恒定;如果在加速或减速过快时,如是磁粉制功器放卷,磁粉制功器很难快速反应过来,而电机磁粉制功器放卷主动放卷却可以马上做出反应。

浮动辊可以在张力不稳定时(如换卷、薄膜有接头、拉伸不均匀等),将张力补偿过来。

3、复合张力系统:这一部的张力是涂布辊、复合辊速度差所造成的张力。

复合辊速度一般比涂布辊速度快0.05%-0.1%,通过调节PIV,改变复合辊,涂布辊的速度差,就可以调节中间部干燥张力。

假如复合辊和涂布辊能够夹紧的话,就与其张力无关,而仅仅依存于速度差的存在。

但是,由于实际基材的伸缩和薄厚变化会影响夹紧力的稳定,要得到完全稳定的张力是不可能的。

同时,由于处于高温和干燥段,张力的设定要考虑到干燥温度的影响。

涂布辊与复合辊的速度最好采用PLC控制,以利于张力的及时修正、稳定。

4、收卷张力系统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同样是由电机、张力传感器、浮动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在收卷过程中,如果始终用一个不变的张力收卷,随着卷径的增大,由于其外层受到卷绕张的影响,薄膜发生滑移,产生扭格现象,外层的张力紧紧挤压中心部的膜卷,就会产生梅花芯现象。

因此,收卷张力一般采用锥度张力控制,保证不产生内松处紧的现象。

锥度值设定通常在20%-60%的范围内,对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不同软硬的薄膜,其锥度应响应调整,一般厚硬的锥度值小些,软性的锥度值大些。

在收卷时,除考虑张力外,还应考虑静电,在薄膜表面附着的空气层的影响,因高速运动的薄膜。

由于磨擦、解卷、收卷等,会产生大量的静电,静电又会加大薄膜的表面附着很厚的空气层,该空气层和静电将导致收卷后的相临的薄膜形成较大间隙,形成收卷不齐。

膜卷串动随着卷径的加大,膜卷产生滑动成竹笋状。

下面是三种收卷方式:低速机收卷方式←复合辊收卷方式←高速机收卷方式中心卷曲表面卷曲(A、B)中心表面卷曲(C、D)中心卷曲,该方式很难消除由于静电附着空气层的影响,该系统不适于高速和收大卷的情况。

表面卷曲,该收卷方式中辊A辊B为主动辊,料卷为被动。

辊A速度略大于辊B,料卷自重和辊A和辊B的速度可以消除静电和附差空气层对膜卷的影响,可以将膜收的很大,但该方式不能不停机自动换料,另外由于辊A和辊B的速差可能导膜拉伸变形,因此该方式多用于复合纸及纸板的专用收卷方式。

中心表面卷曲:该收卷方式膜卷是主动的,辊C是被动,并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向膜卷,它可以消除静电、附着空气层的影响,并且可以不停机换料。

因此该方式多用于大型高速干式复合机的收卷方式。

张力控制是复合工艺中重要的工艺条件之一,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张力初始值的设定;二是张力的匹配关系;三是锥度的设定。

张力控制不当可造成膜卷曲、膜卷发皱、制袋困难、剥离强度下降、袋子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张力的设定是由基材的种类、宽度、厚度、环境和烘箱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决定的。

五、干燥烘道的控制干燥是干式复合中的重要因素,干燥直接影响到复合膜的剥离强度、透明度,并有利于增加初粘力。

干燥部分有预抽箱、烘道、干燥温度控制装置、蒸汽通道(电加热)、导辊等组成。

通过干燥装置将涂布在基材上的粘合剂的溶剂加热蒸发并抽出。

预抽箱不加热,而是通过大量抽吸使溶剂加热前急剧减少。

烘道一般分为三段加热,温度设定主要基于基材的耐热性、线速度、所使用的溶剂等。

通常三段干燥温度的设定为第一段:50-65℃,第二段:65-75℃,第三段:75-80℃。

温度一定要梯级升高。

第一段温度不可过高,要让溶剂逐渐溢出,否则粘合剂表面硬化(表面结皮)、内层溶剂残留在胶内,会极大影响复合膜强度、透明度、残留溶剂量、气体,对于复合蒸煮用复合膜,三段的温度可走上限。

烘道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通常不少于8-9米,这样可以保证涂胶在烘道中走行时间,以利于粘合剂彻底干燥,否则只能降低速度。

干燥的另一个控制点是风速,风速大小直接影响到溶剂的残量,风速设定最低25米每秒,在同风喷嘴处测定,最好达到35米每秒,这样可形成风铲,热量直达胶膜深处,利于粘合剂的彻底干燥。

另处,进风、出风的平衡也相当重要(通常,出风略大于进风,否则生产车间的溶剂气味过大。

)否则易造成膜的抖动,引起皱纹,生产时预抽风一定要开。

干燥系统的烘箱通常为拱形结构,烘箱中的导辊为主动辊,导辊表面的线速度必须与机器的线速度相一致,这样烘箱中每一根导辊都能托起受热的薄膜,减少薄膜在运动过程中的抖动,和机器线速度相一致的导辊,减少受热的薄膜的拉伸变形。

干燥系统烘箱中的喷嘴口是和下方的导辊是正对的,这样从喷嘴口喷出的高速热空气,不至于将薄膜吹得抖动起来。

干燥系统一定要保证粘合剂彻底干燥,尤其在生产结构中含有PET/VMPET\PET/AL等结构时,更应引起重视。

因在该结构中,PET、VMPET、PET、AL都是阻隔性非常好的材料,如粘合剂未能彻底干燥,则夹在二层薄膜中的残留溶剂,在熟化室的温度作用下,须快速向外释放,而薄膜的阻隔性又非常好,残留溶剂无法快释放出来,必将在二层薄膜之间形成气泡等问题。

六、涂胶系统控制干式复合机上胶部分由网纹辊、涂胶压辊、刮刀、胶盘、匀胶辊、胶液循环系统等组成。

通过上胶装置将粘合剂均匀、连续移到涂胶基膜上。

涂胶有多种方式,有凹版网纹辊涂布、光辊涂布、反转涂布等多种方式,目前干式复合中绝大部分都用网纹辊涂布。

1、网线辊网纹涂布又称计量辊。

当网纹辊在胶盘中,胶液注满网纹辊的网孔;当网纹辊离开胶液后,其表面平滑处的胶液由刮刀刮去,网点中充满胶液的网纹辊与涂胶基膜接触时,在橡胶辊加压下,胶液转移到涂胶基材上,再通过匀胶辊使胶液由不连续的网纹状变成连续的均匀胶液层。

转移出去的胶液的网纹辊重新进入胶盘,这样周而复始,形成连续的上胶。

网纹辊的网常见的有三种,即锥型、棱合型和斜线型。

斜线形使用于高精度的转移性差的粘合剂涂布。

干式复合中,常见的是锥型和棱合型的网纹辊。

涂胶系统决定了粘合剂的涂布量,并保证粘合剂以一定的分布密度,辅展于载胶膜表面,粘合剂的涂布状态最主要是由这套系统决定的。

2、?3、一定线数网线辊其深度应在一定范围。

一般网线辊越深,网孔的容积越大,粘合剂的转移量也会越多。

但不要片面的追求网线辊的深度,如要求网线辊过深,首先这样的网线辊无论是电雕还是机挤压都难加工,网眼的根夹角又过小,由于粘合剂被网壁吸附、粘连,网孔根部能够转移出去的粘合也变多。

另处大量沉积在网眼根部的粘合剂很难清洗出来,粘合剂固化后,也会造成网孔根部的堵塞,实际有效利用部分变小。

网线辊的网孔过深,网壁变薄网线辊磨性下降使用寿命变短。

七、网线辊的日常养护1、网线辊在生产停歇时,网线辊不应停转,根据生产中间的停机时间长短应适当向粘合剂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酯,避免造成堵辊。

在生产结束时清洗网线辊时,此时是清洗整个上胶系统,应把握的一个原则是从上到下清洗上面的涂胶压辊等,然后再清洗网线辊。

清洗网线辊时,应用细的铜毛刷沾乙酯反复洗,最后用干净的干抹布抹干净。

网线辊在使用过程中在网眼的边角会有一部分粘合剂清洗不出来,另外有一部分粘合剂陈积在网孔的边角转移不出去,这部分粘合剂会固化在网孔的边角处,随时间的推长,这部分固化的粘合剂越来越多,将严重影响涂布量的稳定。

这部分固化的粘合剂已无法用乙酯清洗出现,必须用专用的网线清洗剂才能清洗出来。

以保证涂布粘合剂的稳定性。

八、刮刀与粘合剂涂布控制上胶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抹平辊。

另一种是用刮刀,两种都是控制有胶量和抹平网线辊上的胶液来均匀涂布。

这里是印刷刮刀与粘合剂的涂布,对刮刀的角度也应进行调整,在不同的粘度和不同的上胶网线辊时,应对刮刀进行调整,来掌握上胶量。

由于粘合剂具有一定的粘度,刮刀受高速运转的网线辊附着的粘合剂的冲击,刮刀中部受的向上的冲击力比两端大,刮刀受力产生的形变大,造成刮刀中部的涂布量比两端大,因此出现刮刀中部的上胶量也比两边大的现象。

为此,复合机的刮刀刀架和夹刀的钢板的强度都应比较硬,以减少刮刀的形变。

一般刮刀的压力也应较大。

九、粘合剂的工作浓度与涂布状态粘合剂被高速转动的网线辊带起,绝大部分被刮刀刮掉,又回到胶盘,粘合剂在向上和向下的两个力的作用下,只有流向网线辊的两端。

粘合剂有一定的粘度,在网线辊的高速搅拌作用下,会生成大量气泡。

如气泡的数量过大,气泡(形状)过大,难以在较极短的时间破灭,气泡混在粘合剂中,必将造成粘合剂的转移量不足,上胶量不足,严重时可能造成薄膜的局部无胶。

复合膜出现气泡或剥离强度下降。

粘合剂的气泡是不断的粘合剂中上升的,粘合剂又是主要从网线辊的两端回流过来的,因此,可以在网线辊的两端加档板,档板是悬空、气泡少的粘合剂从档板的下部回流会去,气泡多的粘合剂(浮在上面的部分)被挡住,这样可延长气泡多的粘合剂回流过去的时间,随时间的推移,气泡将上浮,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