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康复疗法疗效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康复疗法疗效比较

LN Q u ln ITa —o g I i— ,L i r a n n
( eat e fR hblai Dp r n o eaitt n,Scn mn y  ̄ i ,CnrlS uh U i r y,C agh O C ia) mt i o e d X ga H p a o t l e a o n es t t v i t hn sa 41 01 1, hn
(中南 大 学 湘 雅 二 医院 康 复 医学 科 , 沙 41 0l ) 长 0 1 [ 要 ] 目的 : 索 不 同物 理 康 复 治 疗 方 法 在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康 复 中的 疗 效 。 方 法 : 8 摘 探 将 4例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 者 随机 分 A 组 、 B组 和 c组 。 A组 患者 采 用 电脑 骨 盆 牵 引及 超 短 波 治 疗 ; B组 患 者 采 用 电 脑骨盆牵引治疗 ; c组 患 者 采 用 电 脑 骨 盆 牵 引、 短 波 治 疗及 中 药 离子 导入 治 疗 。 采 用 日本 骨 科 学 会 下 超 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 A组 、 B组 和 c组 治 疗 后 J A 评 分 均较 治 疗 前 明 显 增 加 , 异 有 统 O 差 计学意义( P<0 0 1 。 c组 、 .0 ) A组 的 J A 评 分 与 B组 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O 差 P . 5) C组 的 J A O 评 分 与 A 组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结 论 : 差 P . 5) 在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治 疗 中 , 合 治 疗 比单 一 治 综
( O cr J A soe)a o tl e ak p i ( B b u o rb c a w n L P).R sl C mprd wt e r te t a n ,te eut s o ae i b f e h r t t h h o e me J A soeo l te3 go p n raemak d f rte t am n P <0 0 1 . C mprd wt O cr fa h ru sices r e l a e h r t e t( l y t e .0 ) o ae i h gop B,teJ A soe o ru sA a d G o p C s nf a t n rae ( <0 0 . C mprd r u h O cr fG o p n ru i icnl i e sd P g i y c . 5) o ae w t r p A,t O cr n G o p C s icnl icesd ( <0 0 .C n ls n T e i Go h u h J A soe i ru i f a t nrae P e n gi y . 5) o cui h o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引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康复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和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内容和康复注意事项等。

康复目标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目标是减轻疼痛,提高腰背部和下肢的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具体目标包括:1.减轻腰背部疼痛:通过康复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恢复腰背部和下肢功能: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患者腰背部和下肢的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

3.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教育和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加重腰椎间盘的压力。

康复内容1. 疼痛缓解在康复计划的初期,疼痛缓解是首要任务。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休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尽量保持腰背部放松。

•冷热敷: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热敷可舒缓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2. 脊椎稳定训练脊椎稳定训练是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加强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常见的训练包括:•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腹部平板支撑等,可增强腹肌力量,提供对脊柱的支撑。

•背肌训练:如俯卧撑、划船运动等,可增强背肌力量,改善脊柱的稳定性。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帮助患者改善腰背部和下肢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适合的训练包括:•拉伸运动:如伸展腿部、后屈和前屈等,可增加腰背部和下肢的柔韧性。

•瑜伽和太极拳:这些运动可以在保护腰椎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4. 日常生活指导康复计划还包括日常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建议如下:•姿势和体位:注意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举重和弯腰:正确的举重和弯腰姿势可有效减轻腰椎的压力。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如侧卧睡眠,并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3 病程久者,多伴有小腿或足的麻木感。 4 腰部活动受限,行走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脊柱侧凸,多向患侧凸。 3 压痛和放射痛。 4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5 腱反射异常。 6 相应区域皮感减弱,肌力减弱。 7 X-ray、腰椎CT、腰椎MRI、脊髓造影。
• 2、吸烟:长期吸烟的人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明 显高于不吸烟的人,吸烟人长期咳嗽导致腹腔压 力增加,腹腔会将此压力传导到纤维环前部,导 致间盘内的压力增加。吸烟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 变化,使椎间盘的营养不足,加重退变的产生
• 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风寒侵 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临床表现 1 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下肢痛与腰痛出
现时间不同,由臀部开始,放射至大腿后 部,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或足趾。
2 行走、站立、咳嗽、喷嚏和用力大小便 时疼痛加重。
• 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各种原 因,纤维环变薄或者破裂, 导致髓核从原来密封的装置 中突出到椎管里,从CT和MRI 片子中可以看到椎管内存在 的异常突出物。但是间盘突 出并不一定在临床上产生相 关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内 的髓核组织突出到腰椎管中 后,刺激或压迫了腰部神经 根,产生相应节段的坐骨神 经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 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 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到椎管内,在 CT或பைடு நூலகம்RI上可看到突出影,但没
有临床症状。
• 间盘突出症:产生了与影像学相对 应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发病机理 椎间盘缺乏血运,修复能力极弱 ,所遭受的挤压和劳损较大,尤以下腰部 为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躲避、 喘息 、 乏 等症状 而拒绝 吸入 。这 可 能与 突然改 疲
3 3 预 防呼吸 道再 感 染 由于 雾滴 可将 细 菌 带 入肺 . 泡 , 有 可能 继 发 革 兰 阴性 杆 菌 感 染 。所 以 , 加 强 故 要 口、 、 的护 理 , 鼻 咽 还要 注意雾 化器 、 内空 气和各 种 医 室
光 明中医2 1 00年 2月 第 2 5卷 第 2期
CG M Fbur 2 1 . o 2 . J MC era 0 0 V l 5 2 y
。3 3 ・ 1
2 4 雾化 吸人 方法 肺 胀 患 者病 变 本 身 已使小 气 道 . 挛缩 , 并感染 后气 道黏 膜水 肿可 加重 呼气 困难 , 合 过去 雾 化吸 入时我 们教 患者 用张 口深 吸气 、 屏气 5~ 8秒再 呼气 的方法 吸入 , 发现 患者 吸几 口就 出现 闭 口、 但 头部
化吸 人治疗 的进行 及治 疗效 果 。
参 考 文 献
[1] 方 药 中 . 用 中 医 内 科 学 [ ] 上 海 : 海 科 技 出 版 社 ,9 4: 实 M . 上 18
l 5. 7
律, 待适 应后逐 渐加 深 呼吸 幅度及 屏气 时 间 , 这样 患者
不适症 状 明显 减轻 。 2 5 雾化 时 间 临床 上 我 们 接到 超 声 波 雾 化 吸入 的 . 医嘱通 常是每 次 吸人 2 0分钟 , 每天 吸入 2次 。但肺 胀 患 者气 道壅塞 不利 、 年老 体弱 , 吸入 时 间要根 据患 者情
2 0 14 0 2: 3 2.
[ ] 邢 德 荣 . 端 吸 氧 接头 细菌 污 染 的 调 查 分 析 及 对 策 [ ] 实 用 护 4 终 J.
理 杂 志 ,0 1 1 9: 1 2 0 ,7 5 .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的退行性改变,特别是髓核。

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后部或椎管,导致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受损或压迫。

随着社会的发展,腰椎疾病不再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对腰椎病的不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步入了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行列。

据报道,有一半的白领工作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椎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后,一定要积极的接受相关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缓解疼痛。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以下几点:1、体力劳动者,往往是肩扛重物,运动员也很常见,如举重、体操、摔跤等剧烈运动,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损伤和发生变形,这些在运动员。

许多职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中老年后,容易出现腰腿痛。

据统计,临床上有许多腰腿痛患者,他们可以回忆起腰椎外伤的原因。

2、日常因素:腹压升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排便用力等。

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果突然旋转,容易诱发髓核突出。

突然负重,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增加腰椎负荷,容易引起髓核突出。

腰椎损伤、急性损伤可影响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并促进髓核变性突出。

3、外伤:由于腰椎生理性突出,椎间盘前后变薄,患者发生腰椎损伤、跌倒、扭伤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导致椎间盘后突出。

4、不良生活习惯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年轻人患病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错误的坐姿、站立姿势和长期的弯腰或繁重的体力劳动是致病的原因。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麻木、肿胀、四肢无力和疼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否进行锻炼取决于患者的病情。

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我们必须在硬床上休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绝对禁止运动。

5、退行性病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脊柱退行性病变。

所谓的退行性疾病就是衰老。

脊柱退变包括脊柱退变和椎间盘退变。

脊柱的退变表现为骨刺的形成、关节突的肥大、椎板的增厚和黄韧带的肥厚,最终导致椎管狭窄。

腰间盘突出的自我康复疗法

腰间盘突出的自我康复疗法

腰间盘突出的自我康复疗法腰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常规治疗1、卧床休息:急性期应立即卧床休息,几天后疼痛的情形通常会减轻许多。

休息姿势以侧躺为佳,或平躺时膝下垫1个枕头,可减轻腰部的压力。

2、物理疗法: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等,此类疗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药物疗法:吃药、打针、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外敷[腰椎骨纺世医贴]有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缓解症状。

4、封闭疗法: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

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自我疗法1、活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在早晨起床后身体各部肌肉还没活动开,突然的动作会引发腰痛。

所以一些细微的动作也要慎重,如洗脸时应将一只脚放在矮台上,穿鞋时不要半蹲,应坐下穿,不要直接弯腰取物,应先屈膝再下蹲等。

2、如厕:上厕所方便后起身时,应用手支在墙壁上站起。

尤其是从蹲位站立起来时,很容易伤着腰。

3、上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包括上班路上及工作时走路时腹部要用力。

等公共汽车时,不要双腿并齐站立,将一只脚搭在低矮的台阶上或石头上会感觉轻松得多。

上楼梯时,慢慢地微屈着身子要比直着上楼腰部受力小。

4、工作:避免劳动过度,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进行学习、劳动。

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时而按摩腰腿部,或做一下体操,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康复锻炼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

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

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与康复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与康复方法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出现 腰痛、腿痛等症状,严重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 作。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等原因,患者的 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不能 进行正常的运动和锻炼。
心理影响
长期受病痛折磨,患者容 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02 腰椎间盘突出的 症状
疼痛
腰部疼痛
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表现为 腰部钝痛或酸痛,严重时可有剧痛。
其他可能并发症的应对措施
1 2 3
下肢麻木或无力
卧床休息,减轻腰椎压力;进行物理治疗如针灸 、按摩等缓解症状;加强下肢肌肉锻炼,促进血 液循环。
大小便失禁
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以恢复神经功能;术后进行膀胱和肠道功 能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滑脱
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以免加重腰椎损伤;佩戴 腰围等支具,保持腰椎稳定;根据病情选择手术 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处理
卧床休息,减轻腰椎压力;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等缓解疼痛;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消炎止痛 。
马尾综合征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积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防止病情恶化;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以免加重腰椎损伤。
处理
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解除马尾神经受压;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腹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部放射性疼痛,易 被误诊为腹部疾病。
坐骨神经痛
疼痛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 外侧放射,可伴有麻木感。
感觉异常
麻木
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可出现皮肤感觉 减退或麻木。
感觉过敏
部分患者对疼痛刺激过敏,如用针刺 皮肤时感觉疼痛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发病率、致残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基本疗法有非手术的康复治疗,约80%—90%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治愈。

常用的康复治疗有卧床休息与制动、腰椎牵引、手法治疗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减小,特别是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促使突出物还纳,解除神经根受压,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松解粘连,减轻消除疼痛。

后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则是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各个轴位的运动功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1]。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症状可明显缓解或治愈,以综合性康复治疗的疗效为优。

1 卧床休息与制动绝大多数患者具有神经根压迫的疼痛症状,对于轻中度的患者卧硬板床休息可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渐消失。

卧硬板床休息时,椎间盘可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肌肉松弛受到的压力最小。

制动可以减轻腰部肌肉收缩力和椎间各韧带紧张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突出椎间盘处于松弛的休息状态,有利于椎间盘的血管营养供应。

制动还可避免走路或运动时腰骶神经在椎管内反复移动对神经根的刺激。

2 腰椎牵引牵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最重要疗法之一。

根据牵引的重量和牵引的持续时间将腰椎牵引分为慢速牵引和快速牵引。

牵引的原理是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纠正脊柱侧凸;使椎间隙增宽,有利于突出物部分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刺激。

3 手法治疗手法治疗主要的作用在于缓解因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的疼痛,改善受影响的腰椎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本体患处和患肢的感觉反馈功能。

目前,在国内用得最多的传统手法治疗是推拿,在国外主要运用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推拿疗法主要有揉法、推法、滚法、按法、拿法、牵拉法、拔伸法等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脊肌
位置:纵列于脊柱两侧。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和胸腰
筋膜。 止点:胸椎棘突、颈椎和胸椎横突、
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
和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 使头和脊柱伸。 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如慢 起倒立中“吊腰、提髋、翻臀 ” 动作。 无固定时,肌肉的起止点两端 做相向运动。
躯干肌功能小结
45岁达到高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为诱因
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突出
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 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 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发于青壮年,20-50岁 占80%
✓男性多于女性,4-6:1
✓多发于L4/5\L5/S1(90%) ✓腰痛(95%)下肢麻木(
1.屈脊柱(躯干)的肌肉:主要有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髂 腰肌。
2.伸脊柱 (躯干) 的肌肉:主要有竖脊肌、斜方肌和臀大肌 3.侧屈脊柱 (躯干)的肌肉:主要有同侧的腹直肌,腹内、外
斜肌和竖脊肌。 4.回旋脊柱 (躯干)的肌肉:主要有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
腹外斜肌
退行性变 损伤
遗传 妊娠
病因
菱形肌 位置:斜方肌深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内收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伸直。
腰背部深层肌
第1层:夹肌(头夹肌、项夹肌) 和竖脊肌(髂肋肌、最长肌 和棘肌)
第2层:横突棘肌(半棘肌、 多裂肌和回旋肌)
第3层:枕下肌(头前直肌、头 外侧直肌、头后大直肌、头 后小直肌、头下斜肌和头上 斜肌)、横突间肌和棘间肌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 现退行性变。
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 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 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 和张力。
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 不明显损伤,尤其是旋转 暴
重体力劳动:过度负荷
举重运动员:过度负荷
以上因素使盘内压力增高,加速 椎间盘退变。且长期或突然的较 大应力使椎间盘在原先退变的基 础上诱发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可使硬膜囊和神 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
椎间盘变性突出
青年
退变性疾病的基础
老年
卵圆形
椎管演变
三角形
三叶草形
婴儿
成人
老年人
L1~2
L3~4
L5
L3
L4~5
腰椎椎孔(管) 的形状
L5
腰背部浅层肌 第1层:斜方肌和背阔肌
第2层: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第3层: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
1.斜方肌
位置:项部和背部皮下,两侧相合成斜方形。 分上、中和下部肌束。
1886年,Kocher首次发现了椎间盘突出。 1911、1922年,Middleton、Adson先后单例报道。 1934年,Mixter和Barr通过CT检查才确定腰椎间
盘突出症为“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腰椎间 盘突出症开始为医学界所重视。
人的一生中,70~80%有过腰痛的经历 腰痛的首次发作在25岁左右,35岁时明显40~
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 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 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 损害。
①膨隆型:
纤维环有部分破裂、 隆起,但表层完整。
病理分型
②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 破口突向椎管,突出的髓 核有薄层纤维环膜覆盖
棘间韧带 棘突 棘上韧带 背肌
• 椎体 - L1 -L5 体积递增
• 椎弓根 – 比胸椎长和宽,椭圆形
• 棘突 – 水平,方形
• 横突 – 比胸椎小

椎间孔 增加

大,但神经根受压风险
• 椎孔– 大得能够容纳马尾和神经根
关节突
峡部
• 脊椎峡部
关节突关节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椎体之间 上、下软骨板, 中心---髓核 四周---纤维环 它起到滑动关节、减
80%)
颈椎前凸 20°- 40°
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而骶段则后 凸。
当直立活动时,各种负荷应力均集 中在腰骶段,尤其是两个相反弯曲 的交界处 。
胸椎后凸 20°- 40°
腰椎前凸 30°- 50° 骶骨后凸倾斜
腹肌 前纵韧带 (髓核)椎体(纤维环) 后纵韧带
(关节突)(神经根)椎 管(硬膜囊)(黄韧带)
起点:枕骨后面,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l/3处、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上提、
上回旋、内收;中部肌束收缩,使肩胛 骨内收;下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下降、 上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 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同时收缩, 使头和脊柱伸。 儿童少年时期,发展该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 辅助练习:提拉杠铃耸肩、持哑铃侧上举、扩胸如“飞 鸟 展翅”等
椎间盘的压力测试
故久坐及前屈负重者易患椎间盘突出症
站立位脊柱负荷如以100%计算,站立 前屈位可增加到210%,坐位为150%,坐位 前屈位可增加到270%。说明前屈位活动或 负重是导致腰段脊柱退变或损伤的不良姿势。
纤维环前方及两侧较厚,后 外侧薄;后外方缺乏后正中 韧带支持,属薄弱处。
后外侧亦是神经根离开硬膜 囊进人椎间孔的部位。
病理生理基础
1、纤维环的退变性改变 2、软骨终板的退变 3、髓核退变的改变
突出后腰椎间盘病理改变逐渐 失支水分缺乏营养而萎缩被肉 芽组织替代最终可纤维化及钙 化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 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 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 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 象;
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 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 小便障碍。
震等作用
髓核
髓核
– 位于中央部分
– 黏液胶冻样物 质
– 含水量高 – 抵抗轴向压力
纤维环
间盘的外边部分 – 薄片组成 – 多层胶原纤维
• 30°倾斜 • 邻近层反向
• 对抗各方向剪力
纤维环 薄片
最大的无血管组织
营养来自终板的扩 散
扩散障碍导致椎间 盘退变
脊柱屈曲时,髓核体积不变 髓核移位—前屈髓核后移,后伸髓核前移
2.背阔肌
位置: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上部 被斜方航遮盖。
起点:第7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骶正中嵴、 髂嵴后部和第 10~12肋骨。
辅助练习:下拉弹性胶带、向后拉拉力器、 颈后引体向上和提拉杠铃等
3.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肩胛提肌 位置:斜方肌深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回旋; 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后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