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园林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创造出具有功能和美感的场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在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1. 园林设计的理念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创造出兼具美感和实用性的园林环境。
传统的中国园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还原自然景观,营造出宜人的休闲氛围。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园林景观的布局和植被的选择来表达这一理念。
2. 园林设计元素园林设计涉及多种元素,包括水、树、石、建筑等。
水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可以通过池塘、喷泉等形式来体现。
树木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植物元素,树种的选择和布局对于园林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石头被用来营造独特的景致和环境氛围,可以摆放在花坛、小径等位置。
此外,园林中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走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起到了遮荫和休憩的作用,还提供了观赏园林的视角。
3. 园林设计的布局园林设计的布局要考虑到整体的美感和使用功能。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布局形式有对称布局、轴线对称布局和散点式布局。
对称布局是指将园林空间划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通过主轴线连接。
轴线对称布局则是通过一个或多个轴线将园林空间分成若干对称的部分。
散点式布局则没有明确的对称性,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表达整体的和谐。
不同的布局形式展现不同的美学效果,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场地的特点和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4. 园林设计的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表达元素,通过巧妙的植物选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中国园林设计常用的植物有松、柏、竹、梅等,它们被称为“四君子”。
这些植物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常被用来表达品格和意境。
此外,根据季节的变化,园林中的植物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以保持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
总结: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旨在创造出具有功能和美感的园林环境。
(完整)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
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
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
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6.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7.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8。
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绿雕塑又称造型树.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园林工程基础知识汇总

园林工程基础知识1、什么是中心投影,特征?由固定中心引出投影线,且投影中心距离投影面无限远称为中心投影。
特征?(1)直线的投影一般情况下还是直线(2)点在线上,则投影点在投影线上2、什么是平面投影,特征?投影中心距离投影面无限远,投影线平行则称为平行投影。
特征:(1)互相平行的线,投影也互相平行(2)一点分直线成比例则点投影分线投影成相同的比例3、平行投影的种类?正投影的特性?正投影,斜投影。
特性:同素性、从属性、定比性、真实性、类似性、积聚性4、三面投影的概念?在工程实践中,为了更清晰的表示各个组成要素的形状与机构,用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的投影体系。
5、什么是平、立、剖面图?在园林中的应用?平:总体规划平面图、园林建筑平面图、地形等高线平面图、植物配置平面图、道路平面图立:充分表达建筑造型、材料、细部处理等; 直观反映地形、地貌的变化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水景等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剖:地形断面图、建筑剖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线横断面图、城市道路横断面图6、什么是比例?图纸尺寸大小与实物尺寸大小的比值7、图线、尺寸标注、轴线、标高、索引、引出线、指北针等在图纸中的应用?8、绝对标高、相对标高?以青岛黄海海平面为零点的标高为绝对标高。
以某一点标高为零点的标高称为相对标高9、园林绿化工程中常见的图纸类型及其内容?总体规划设计图:竖向施工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园林建筑单体初步设计图:园林工程施工图:10、园林绿化工程中平、立面图纸的读图顺序?11、园林种植图的识图步骤?12、建施图的内容?13、结施图的内容与图示?14、现浇钢筋砼与预制钢筋砼?钢筋的常见种类和砼的强度等级?在施工现场支模板、绑钢筋、浇灌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在构件厂加工、运至施工现场安装而成的构件,称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砼的强度等级:C7.5,C10,C15, C20,C25, C30,C35,C40,C45,C50,C55,C60 等12个等级15、给排水施工图的内容与图示方法?室内给排水施工图表示建筑物内部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平面图、系统图和详图。
园林养护基础知识

园林养护基础知识园林养护是指对园林景观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工作,旨在保持园林的美观和健康状态。
园林养护的目标是使植物得到充分的生长和发展,保持景观的整洁和有序,同时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以下是园林养护的基础知识。
1. 植物选择和布局在园林养护的过程中,植物的选择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其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和观赏价值。
植物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其生长空间和形态特点,保证植物间的距离合适,避免过于拥挤。
2. 植物的浇水和施肥浇水和施肥是园林养护的重要环节。
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才能健康生长。
浇水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天气情况来确定。
施肥时应选择适合植物生长需求的肥料,并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施肥。
3. 剪枝和修剪剪枝和修剪是园林养护中常见的操作。
剪枝是指修剪树木的枝干,以促进其分枝和生长。
修剪是指修整灌木和花卉的形状,使其更加美观。
剪枝和修剪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来进行,同时需要注意操作的时间和方法,以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4. 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是园林养护中常见的问题,它们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预防病虫害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园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选择防治方法时,应尽量选择对植物和环境无害的方法。
5. 土壤管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壤的管理对于园林养护至关重要。
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对植物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可以为植物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
6. 环境保护和清洁园林养护不仅要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健康,还要保持园林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定期清理落叶和杂草,清除垃圾和污染物,保持景观的清新和美观。
同时,应加强对园林养护工具和设备的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作。
7. 安全管理园林养护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它涉及到了花园和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以下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1. 环境评估
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需要对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土地和水的情况,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周围环境。
这些评估结果将决定园林设计的难度和可行性。
2. 设计方案分析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
这包括了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成本和建设要求等因素。
3. 水文环境
水文环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括了水源、水流、
水位和水池等方面的考虑。
设计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水文环境来规划
水池的位置和尺寸,并决定水池的样式。
4. 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植
物有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绿化地面,而有
些植物则适合在水池周围生长。
设计师需要研究植物的特性,以选
择最适合的植物,保证园林在整个季节都美观。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
但是实际的园
林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预算和材料选择等问题。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更多关于园林设计的知识,可以参加园艺学院的
课程和研讨会,或者请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帮忙。
城市园林绿化科普知识

城市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如下是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科普知识: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基础知识:(1)淋水新种苗木栽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乔木、单株灌木应用胶管从多个方位插入种植穴周边灌足水,直到有水冒出来为止。
每次淋完根部后喷洒枝叶保湿。
(2)清垃圾石头每天应全面检查一次,对责任区域内所有垃圾、石头、落叶等进行全面清理,收集后放在花园进门处围墙隐蔽处,注意摆放整齐。
(3)拔杂草拔除野生杂草要不间断进行,除小、除早,省工省力,效果好。
拔除的杂草每天下班前都要集中放好,坚决不允许随意乱丢。
除杂草时注意一定要连根拔除,部分根系深的杂草可以用小锄头等工具挖除。
(4)施肥施化肥:将尿素和复合肥按1:5比例拌匀,均匀撒施在苗木根部。
撒完后用扫把将留在苗木叶片上的肥料清除干净,以防肥料烧伤叶面。
施肥后及时淋水,以肥料基本溶化为准。
(5)修剪根据苗木生长习性、开花结果习性、修剪目的要求等及时修剪,保持植物造型。
剪下的枝叶要及时收集放好,坚决不允许留在苗木上。
另外注意在植物即将开花或者花期尽量少剪,以免影响绿化景观。
对于杜鹃、大红花等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应增加修剪次数。
(6)中耕松土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定期用小锄头或耙子对苗木(包括乔木和灌木)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以保证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中耕深度为5CM左右,以不损伤苗木根系为准。
(7)修剪枯枝枯叶每周对负责区域巡视2-3次,及时将各种苗木上的枯枝枯叶清除干净。
对较高的乔木上的枯枝可用高枝剪剪除。
二.城市园林绿化四季养护方案:(一)春季(3-5月)1、施肥:按薄肥勤施的方法,对绿化带及树木进行施肥。
肥料采用复合肥混合氮肥,在晴朗天气可喷施叶面肥。
2、防治病虫害:气温回升,重点防治病虫害用杀虫剂及杀菌剂混合对植物进行喷施。
3、修剪:对绿篱及树木进行修枝整形。
重点修剪徒长枝、病虫枝。
4、浇水:对植物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除草:对绿化带内杂草进行拔除。
(二)夏季(6-8月)1、浇水:着重抗旱保苗。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二、构景手法1、抑景“抑景”又有山抑、树抑、曲抑之分。
特点:讲究含蓄,“先藏后露”“欲扬先抑”。
实例:园林入口处挡以假山——山抑;大门处种树,挡住里面的景色——树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抑。
2、夹景当甲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用两侧的建筑物或是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方法叫夹景。
实列: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3、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做过度,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做中间,近处的过度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感,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就叫添景。
实例:杭州白堤观赏雷峰塔或保俶塔远景时,西湖美景往往因为近处盛开的桃花和倒挂的柳丝作为过渡景而更显生动。
4、对景对景在园林中,从甲风景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的构景方法。
实例: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5、框景园林建筑中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框起来,使人产生风景如画的感觉,便是框景。
实例:清代画家李渔曾经设计一种湖舫,在密闭的船舱中,左右开两个扇面窗。
坐在舱内,两岸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往来游人,连人带马尽入扇面之中,俨然天然图画。
6、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内的美景,叫作漏景。
实例:杭州三潭印月有雕以梅、兰、竹、菊,分别喻义春、夏、秋、冬的一组漏窗,用的就是漏景。
7、借景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和风光,巧妙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以小见大。
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

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园林空间、景观、植被等因素的合理组织与布局,创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环境的过程。
在园林设计的实践中,设计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和技巧,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
一、空间布局1. 创造景观层次感:通过在园林空间中设置不同高度的植物、构筑物或地形,使整个园林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可以通过在园区内设置高低起伏的地形、使用不同高度的树木和植物来实现。
2. 确定流线布局:在园林设计中,流线是指人们在园区中行走的路径和路线。
流线布局的合理性对于提升园林的功能和美观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园区的规模、功能和景观特点,确定主要流线和次要流线的走向和分布。
3. 营造空间层次:通过合理设置空间的大小、形状、位置和高度,使园林空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高低不同的围墙、树篱或花坛,以及使用不同尺寸的座椅和装饰物来实现空间层次感。
二、景观设计1. 植物选择与搭配: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园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景观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并合理搭配它们的颜色、形态和生长习性。
2. 水景设计:水景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景观形式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水池、喷泉、溪流等水景元素,可以给园林增添活力和动感。
设计师需要考虑水景的位置、尺寸、形状以及水流的流动方式,以达到美观与实用的效果。
3. 光影设计:光影是园林设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
通过调整植物的布局、选择适当的光线角度和光源,可以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加园林的美感和神秘感。
三、硬景设计1. 材料选择:在园林设计中,硬质材料如石材、木材和金属材料等的选择与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质地、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点,使其与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相协调。
2. 建筑物设计:园林中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步道桥梁等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结合园区的风格和功能,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和装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的解释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 。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在内)一般称之为造园”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科学就是造园学”。
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在当代,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园林的名称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
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亚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
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
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
”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园林的类别根据不同的角度,园林可分为以下类别: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园林、城市园林和庭园;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
在古典园林中,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西方古典园林有规则式园林与自然风致园。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还可以细分不同的类型。
现代公园的分类由于各国的国情与观念的差异,公园的分类各有不同,难以形成定论。
(1)美国的公园类别国家公园、综合性公园、运动公园、水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近临公园、儿童公园、市区公园等。
(2)德国的公园类别森林公园、国民公园、综合性公园、郊外绿地、植物园、动物园、运动与游戏场、广场与装饰道路、果木与蔬菜园等。
(3)日本的公园类别历史公园、区域公园、风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综合性公园、运动公园、市区公园、儿童公园等。
(4)中国的公园类别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城区与居住小区公园等。
园林的功能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
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
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从布置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规则式代表是西方园林代表国家意大利宫殿法国台地和中国的皇家园林自然式代表是中国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岭南园林混合式现代的建筑规则式和自然式的搭配园林的开发从开发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利用原有自然风致一类是利用原有自然风致,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园林。
如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将私家别墅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可称为山林别墅;如湖南大庸县的张家界、四川松潘县的九寨沟,具有优美风景的大范围自然区域,略加建设、开发,即可利用,称为自然风景区;如泰山、黄山、武夷山等,开发历史悠久,有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宗教艺术等内容的,称为风景名胜区。
人工园林另一类是人工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是苏州园林,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藕园、狮子林等。
园林实现所谓园林实现一即:造园。
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的优劣与否,除部分限制于天时地利外,更多的取决于造园的设计者,是否匠心独运,是否能巧妙的运用地域和环境上的特点,融自身的审美观念于其中,自树一帜。
因此,设计于前,布局于后;选材于前,施工于后;造景于前,融合于后。
当然,不计效果和投入的现在造园,是不可取的,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造园,也是浅薄和无区,必难为时代流芳。
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园林学概论、美术、植物学、园林工程制图、测量学、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设计导论(双语教学)、环境艺术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学、园林设计学、园林工程学、园林植物概论(双语教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学、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施工操作等。
毕业生应具备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备扎实的园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及美学知识,能应用相应的艺术理论及设计手法对自然景观、植物材料进行艺术创造。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
4、具备风景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5 、掌握必要的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技术。
6、具备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与科学研究,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管理保护及城市环境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9、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资料信息的基本方法。
10、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基本方法,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筑与环境工程、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就业,也可继续攻读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类的硕士学位。
*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与形象思维表达能力。
可考的职称职称证: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这些只要条件够就可评。
还有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筑师等要参加全国的考试。
园林设计师目前还没有组织全国性的执业资格考试,国家正在酝酿执业考试的方式、名称及内容。
相关资格证书:花卉工(初、中、高级)、绿化工(初、中、高级)、园林施工员(初、中、高级)、植保工(初、中、高级)等等这些要参加考试。
专业前景园林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因此,园林专业是造福人类、前景无限的专业。
培养特色本专业以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并重。
学生既熟悉园林植物种类与习性,又具有园林艺术修养和制图功底;既可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流通、应用以及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又能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
⑴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武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首都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
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