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 PPT课件

质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热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泳分析法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色谱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结构与性能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作用:质量控制与自动检测 分析化学与社会:环境、体育、破案
2019/9/28
社会
社会需要
分析化学与社会和其它 其它科学技术领域 科学技术领域的关系
研究与发展
分析问题
2019/9/28
分析化学
《科学》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四大理论问题: 天体、地球、 生命、人类起源和演化
4.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 学、计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 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2019/9/28
需要学习基本理论、方法、 实验技能;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 态度;
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
训练科学研究素质。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分子科学、遗传密码 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新物质鉴定
Chemistry Biochemistry Inor.Chem. Organic Chem. Physical Chem.
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口、 粮食、环境
密切相关 分析化学
正 如 1991 年 IUPAC 国 际 分 析 科 学 会 议 主 席 E.NIKI 教 授 所 说 , 21 世 纪 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在能 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 科学与环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 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的关键问题 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电化学分析法
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热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泳分析法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色谱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结构与性能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作用:质量控制与自动检测 分析化学与社会:环境、体育、破案
2019/9/28
社会
社会需要
分析化学与社会和其它 其它科学技术领域 科学技术领域的关系
研究与发展
分析问题
2019/9/28
分析化学
《科学》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四大理论问题: 天体、地球、 生命、人类起源和演化
4.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 学、计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 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2019/9/28
需要学习基本理论、方法、 实验技能;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 态度;
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
训练科学研究素质。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分子科学、遗传密码 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新物质鉴定
Chemistry Biochemistry Inor.Chem. Organic Chem. Physical Chem.
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口、 粮食、环境
密切相关 分析化学
正 如 1991 年 IUPAC 国 际 分 析 科 学 会 议 主 席 E.NIKI 教 授 所 说 , 21 世 纪 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在能 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 科学与环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 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的关键问题 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分析化学》第1章 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作用: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工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结构研究
• 例行分析: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
•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 果有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 分析
•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的建立 技术 → 科学
•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经典分析 化学(化学分析)→ 现代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为主)
•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提供 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 之一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的分析和 结构鉴定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 分析,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 析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S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S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S < 0.1mg , V < 0.01mL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作用: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工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结构研究
• 例行分析: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
•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 果有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 分析
•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的建立 技术 → 科学
•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经典分析 化学(化学分析)→ 现代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为主)
•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提供 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 之一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的分析和 结构鉴定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 分析,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 析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S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S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S < 0.1mg , V < 0.01mL
《分析化学》PPT课件

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
• 锐线光源: 所发射谱线与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所吸收谱线中心频率(ν0)
一致,而发射谱线半宽度(ΔνE)远小于吸收谱线的半宽度 ( ΔνA )。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选择性好:空心阴极灯作锐线光源,光 谱干扰小。
灵敏度高:适应于微量与痕量金属与 类金属分析。石墨炉原子化法,10-10~10-14水平。
精密度高。操作方便和快速。 应用范围广:分析不同含量、不同性质、不 同状态的元素。 局限性:不适于多元素混合物的定性分析, 难以原子化的元素分析灵敏度低。
在原子光谱中的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 当获得原子的线光谱时,除观察到线光谱外,还会出现带光谱和连 续辐射。
• 连续辐射来源于原子化介质中的热微粒物质产生的热辐射。等离子 体,电弧,火花也会产生带光谱和连续辐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原子化系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
单色器 检测器 计算机工作站
空心阴极灯(HLC)
火焰原子化器(FAAS) 石墨炉原子化器(GFAAS) 氢化物原子化器(HGAAS) 平面衍射光栅 中阶梯光栅二维色散系统
光电倍增管(PMT)
包括雾粒的脱溶剂、蒸发、解离等阶段。 大部分分子解离为气态原子。
火焰原子化
火焰原子化器 火焰的类型 火焰的构造及其温度分布 自由原子在火焰中的空间分布 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
火焰的类型
• 当空气作为助燃气时,由不同燃气获得的火焰温度在1 700~2 400 ℃。仅仅能够原子化那些易分解的试样。
• 对难熔的试样,必须采用氧或氮氧化合物作为助燃气进行原子化。
光源的调制也可用稳定的直流电供给空心 阴极灯,在空心阴极灯和火焰之间插入一个切 光器,进行机械调制。
分析化学说课稿件ppt课件

一、课程教学大纲(4.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四 大化学滴定分 析方法和分光 光度法的基本 理论,以及具 体水质指标的 测定方法与计 算。
分析化学
难点:化学 滴定的原理 以及仪器分 析中仪器的 工作原理。
土木工程系
一、课程教学大纲(5.课程的重、难点解决办法)
土木工程系
化学滴定部分,注重理论联系 实际,结合具体实例(实验)详细 讲解,同时加强理论计算练习.
三、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2.学法指导) 土木工程系
名名家家名名言言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 是为了不教。
教育家叶圣陶说:凡为 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 要教。
教育家吕叔湘说:教学 就是教会学生去学。
三、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2.学法指导)
土木工程系
问
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诸多问题,需要自己设法
对于课程的难点部分,学生接 触到的第一个化学滴定酸碱滴定的 原理重点详细讲解,其它的滴定原 理学生自然可以举一反三。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 利用课件展示传统板书难以做到的 图片、动画、录像,学生理论学习 中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分析仪器 的工作原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图片 动画 录像
一、课程教学大纲(6.课程的课时分配)
土木工程系
二、教材及教参(1、教材)
实践教材
自编讲义。 该讲义侧重基础操作,包括
20个实验,其中基础操作实 验6个,具体水质指标测定 实验14个。内容突出实用性, 重点培养学生所需具备的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岗位 分析任务。
土木工程系
二、教材及教参(2、教参)
土木工程系
理论教参
实验教参
土木工程系
《分析化学》课程说课
01 《分析化学》课件

随着电子工业和真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渗透到分析化学中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测试方法和分析仪器, 它们具有高度灵敏和快速等特点。
尽管分析化学正向着高灵敏度、高速度和仪器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化学分析仍然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因 此分析化学仍然要从化学分析学起,进而扩展到仪器分析。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
如上例中的相对误差为
RE1
0.0001 1.2301
100%
0.008%
RE2
0.0001 100% 0.0123
0.8%
这说明,绝对误差相同时,测量值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因而在分析测定中,取样量应该大一些,如试样的质量、滴定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等。
14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在进行物质分析时,首先要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然后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各组分的含量。本书的主要内容 是讨论定量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于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各学科领域都起着重 要的作用。分析化学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矿物学、地质学、生理学、医学及农业等都有密切 的联系,且相互交叉和渗透,因此,人们常将分析化学称为生产科研的“眼睛”。
1 分析化学概述
2 定量分析的误差
3 有效数字及 其运算规则
7 第一节 分析化学概述
第一章
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及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它可 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 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尽管分析化学正向着高灵敏度、高速度和仪器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化学分析仍然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因 此分析化学仍然要从化学分析学起,进而扩展到仪器分析。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
如上例中的相对误差为
RE1
0.0001 1.2301
100%
0.008%
RE2
0.0001 100% 0.0123
0.8%
这说明,绝对误差相同时,测量值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因而在分析测定中,取样量应该大一些,如试样的质量、滴定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等。
14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在进行物质分析时,首先要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然后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各组分的含量。本书的主要内容 是讨论定量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于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各学科领域都起着重 要的作用。分析化学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矿物学、地质学、生理学、医学及农业等都有密切 的联系,且相互交叉和渗透,因此,人们常将分析化学称为生产科研的“眼睛”。
1 分析化学概述
2 定量分析的误差
3 有效数字及 其运算规则
7 第一节 分析化学概述
第一章
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及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它可 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 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化学定量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 测定物质各组分的含量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 物质的化学成分
滴定分析(titrimetric analysis )
重量分析(gravimetric analysis)
第一章 绪 论
3. 按照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2)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使用较特殊仪 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作为一门科学的分析化学的形成: 20 世纪初,以溶液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 化学分析法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和方 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20世 纪40~60年代,物理学与电子学的发展 促进分析化学的发展。光谱分析、极谱 分析及其理论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动力
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的诞生 :18世纪,在氧化汞 形成实验中的定量测定,拉瓦锡(AL.
Lavoisier) --分析化学之父。
滴定分析的产生:直接动力是化学工业 的兴起。 18世纪时,硫酸、盐酸、苏 打和氯水是化学工业的中心产品。最早 的“滴定分析” ,法国人日夫鲁瓦测 定醋酸的浓度,将醋酸滴加入碳酸钾中。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注意与试样用量分类法的区别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四节
分析过程和步骤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明确分析任务和制订计划(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
分析化学课件.ppt

若没有系统误差,则 μ为真值 xT ,若以 μ代 替 x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δ=
∑|Xi-μ|
n
Ⅰ.总体标准偏差
σ =
∑(Xi-μ)2 n
Ⅱ.样本标准偏差 n < 20
S=
当 n
lim
x
∞
i
x
2
n 1
x
i
μ
i
n
X =
X
n 1
= X
2
2
n
s
σ
Ⅲ.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 S S r = 100 % X Ⅳ.标准偏差与平均偏差
d1 与
d2
都 是 0.24
在统计学中
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 总体 自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组测量值称为 样本 样本中所含测定值的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 用 n 表示。
设样本容量为n,则其平均值 x
=
1
n
∑Xi
i=1
n
当测定次数无限多时,所得平均值为总体平均值
1 = lim i n n
滴定分析的一般操作
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 sp ep Et
滴定分析的特点:
① 仪器简单、快速,用途广泛。 ②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一般为±0.2% 左右。 ③ 适用于常量组分(含量>1%)的测定。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① 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即反应 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② 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达到 99.9% 以上。 ③ 反应速度要快 。 ④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学科分) 在无机物的分析中,由于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多种 多样,通常要求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 或化合物的组成,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有时也要求 测定它们的存在形式(物相分析)。 有机物的分析由于元素不多,结构很繁杂,所以 不仅要求鉴定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进行官能团和结 构分析。
δ=
∑|Xi-μ|
n
Ⅰ.总体标准偏差
σ =
∑(Xi-μ)2 n
Ⅱ.样本标准偏差 n < 20
S=
当 n
lim
x
∞
i
x
2
n 1
x
i
μ
i
n
X =
X
n 1
= X
2
2
n
s
σ
Ⅲ.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 S S r = 100 % X Ⅳ.标准偏差与平均偏差
d1 与
d2
都 是 0.24
在统计学中
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 总体 自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组测量值称为 样本 样本中所含测定值的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 用 n 表示。
设样本容量为n,则其平均值 x
=
1
n
∑Xi
i=1
n
当测定次数无限多时,所得平均值为总体平均值
1 = lim i n n
滴定分析的一般操作
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 sp ep Et
滴定分析的特点:
① 仪器简单、快速,用途广泛。 ②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一般为±0.2% 左右。 ③ 适用于常量组分(含量>1%)的测定。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① 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即反应 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② 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达到 99.9% 以上。 ③ 反应速度要快 。 ④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学科分) 在无机物的分析中,由于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多种 多样,通常要求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 或化合物的组成,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有时也要求 测定它们的存在形式(物相分析)。 有机物的分析由于元素不多,结构很繁杂,所以 不仅要求鉴定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进行官能团和结 构分析。
分析化学ppt课件

食品分析化学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营养成 分。
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
分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食品真实性鉴定
利用指纹图谱、代谢组学等技术鉴别食品真伪及产地 溯源。
药物分析化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过程。
药物质量控制
建立药物的质量标准,对药物进行全面质量 控制。
药物分析方法研究
开发新的药物分析方法,提高药物分析的灵 敏度和准确性。
谢谢聆听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类
研究对象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无机物、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以及各 类复杂体系等。
分类
根据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其 中,化学分析主要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等;仪器分析则包括光谱分析、色 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02 分析化学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
金属元素分析、非金属元素分析等。
原子吸收光谱法
0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物质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原子吸收
光谱。
02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03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痕量元素分析、环境样品分析等。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 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 过程。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 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电位滴定仪
实验室
现有的实验条件完全可以满 足分析化学技术的实训要求Fra bibliotek 四、学情分析
授课 对象
学生 情况 应对 措施 循序渐进、 突出重点、 强调难点 课堂讲授与 讨论、加强 学生习题练 习、结合实 际应用讲解 学习 方法
石油化工 应用化工
工业检验
炼油技术 二年级学生
知识水平参 差不齐 接受知识的 能力存在很 大差异 学习热情较 低
素质养成目标
具有严肃认真、 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严谨的工 作作风 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和职业习 惯,自觉爱护仪 器、规范操作 具有高度的质 量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资源
1、教材特点
①面向高职教育,
以“实用”为基础 ②每章节有“学习 目标”、“实用问 题解答”、“小结” 等 ③章节习题都附有 参考答案
本课程的建设。
谢 谢!
分析化学说课
说课内容:
课 程 设 置
培 养 目 标
教 学 资 源
学 情 分 析
课 程 内 容
课 程 考 核
教 学 改 革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我系《分析化学》课程以定量分析为重点,强调应用, 注重实训,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学科,是石油化工、 应用化工、工业分析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定位 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法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培养 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 事实际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 能基础。
本课程对后续开设的其他化工类课程,如油品分析 、 工业分析与检验等相互衔接,并为这些课程的开设打 好理论基础;符合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最主要使学 生在学习这些后续课程时易于理解接受相关知识点。
六、课程考核
平时 成绩 (15%)
期中 考试成绩 (25%)
平时成绩指 考勤、上课 态度、作业
≥90:优秀
内容特点
编 写 特 点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教学 需求和生产实际修订而成的。
三、教学资源
2、教材特色 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充分 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实用教材。 另外,注重内容的使用与更新,最大限度减少基 层岗位不直接应用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增加实用知 识与技能内容。 3、师资队伍状况 本系从事《分析化学》及其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有: 曲霞、汪媛媛、贾顺杰、崔玲等,且均取得讲师资 格,具有多年教学经验。
80-89:良好 总评 60-79:及格
期末 考试成绩 (60%)
≤59:不及格
六、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指考勤、实 验操作、态度、卫生 实验报 告包括 上交情 况、书 写规范、 数据记 录与处 理
平时 成绩 (15%) 实验 报告 (25%) 期末 操作考核 (60%)
等
≥90:优秀
80-89:良好 总评 60-79:及格
≤59:不及格
七、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本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
了基本的理论讲解、课程讨论等教学方法外,还要
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 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等实践教学 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七、教学改革
2、课程内容改革思路
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理论与社会实践需要相 结合的总原则,通过“以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形成教学与实际应用互动的机制,从而有力地促进
“活”学:采 取多种形式 进行学习 “广”学:利 用网络平台, 了解分析化学 “博”学:利 用图书馆,多 查阅相关资料
五、课程内容
1、课程教学安排
课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教学内容 概述 滴定分析法概述
理论
实验
小计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量分析和沉淀 滴定法 复习考核 合计
五、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重、难点
重点: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讲述了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和滴定操作要求,重点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的分析化验能力(职业资格考试:化
学分析工、化学检验工) 。 难点:1、定量分析数据处理 2、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五、课程内容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
本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教学 计划要求一般都设置在第三学期开设,承接上一学期 开设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 用。
二、培养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
掌握基本分析 仪器的使用 掌握滴定分析 方法及原理 掌握有关误差 的基本理论 熟悉数据处理 的常用方法,建 立一个量的概念
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较好的综合 逻辑思维能力及分 析能力 具有对真实样品 分析进行方法选择 及独立完成 分析实验的能力 具有运用分析化 学理论知识解释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三、教学资源
4、实验设施
配有专门的电子分析天平实验室一个,分析化学 实验室三个,滴定管升级为四氟酸滴定管,大大减 少了漏液、老化等难题,其它玻璃仪器、药品配备 齐全,能完成多种滴定分析实验,保证了学生的学 习需求。
三、教学资源
实验室部分设备
玻璃仪器、电子分析天平、 超纯水机、酸度计、自动 电位滴定仪、水浴锅、电 烘箱、马弗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