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制药有限公司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制药企业环保应急预案

制药企业环保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制药企业环境保护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 《制药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 企业实际情况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药企业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2)副组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3)成员:企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2)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向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情况;(4)负责对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3. 各部门职责(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监测、评估和报告;(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3)生产部门:负责停止生产,确保事故现场安全;(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疏散、救援和救治;(5)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五、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环境污染隐患;(2)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环境污染事故;(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4)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 预警行动(1)对环境污染隐患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2)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3)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六、应急响应1.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制药企业_环境应急预案

制药企业_环境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地方环保部门的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场所,以及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区域。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工作。

- 指挥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2. 应急工作小组:下设以下几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 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环境污染情况,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 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行动,确保人员安全。

- 信息发布组:负责发布应急信息,及时向社会通报事件进展。

-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保障。

- 法规咨询组:负责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三、应急响应1. 预警:当出现环境污染隐患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2.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

3. 应急响应措施:- 一般级:采取局部措施,如加强环境监测、调整生产计划等。

- 较大级:采取全面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关闭污染源、疏散人员等。

- 重大级:采取紧急措施,如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启用应急物资、开展救援行动等。

- 特别重大级:采取最高级别的应急措施,如启动应急响应预案、请求上级支援等。

四、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 环境修复: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平衡。

3. 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事故调查结果和修复进展。

五、保障措施1.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制药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制药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制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 《制药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导则》6. 《制药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事故,以及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企业环境应急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环境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的环境应急事故处置工作。

五、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和程度。

3. 应急处置:- 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污染物扩散;- 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物,恢复环境。

4. 事故处理: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调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因素。

2.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事故处置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企业应急指挥部所有。

3. 本预案如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以实际情况为准。

九、其他1. 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制药企业安全环保应急预案

制药企业安全环保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本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应对突发安全环保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应急响应、处置及恢复等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安全环保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企业安全环保应急工作,制定、修订和实施安全环保应急预案。

2.2 安全环保应急办公室负责安全环保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编制、修订、演练和宣传安全环保应急预案。

2.3 安全环保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环保应急预案,协助应急领导小组进行事故现场处置。

三、预防措施3.1 安全生产(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有序。

3.2 环境保护(1)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2)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3)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环境合规。

四、应急响应4.1 信息报告(1)发生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及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4.2 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事故现场处置;(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隔离、封堵、灭火、救援等措施;(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恢复正常生产。

4.3 应急保障(1)提供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2)确保应急通讯畅通,保障应急指挥有效。

五、应急恢复5.1 恢复生产(1)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确定恢复生产的条件;(2)恢复正常生产,确保生产安全、环保。

5.2 事故调查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处理;(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制药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制药企业环保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地方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企业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环保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企业总经理(2)副组长:企业副总经理、生产部经理、环保部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环保专员2. 环保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修改和完善环保应急预案;(3)监督、检查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4)组织开展环保应急演练;(5)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3. 应急小组(1)应急小组组长:环保部经理(2)应急小组成员:环保专员、生产部人员、安全部人员、行政部门人员4. 应急小组职责(1)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负责环保设施的维护和运行;(3)负责环保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负责环保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三、应急处置1. 风险识别(1)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2)事故类型:火灾、泄漏、设备故障等;(3)事故危害: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 防范措施(1)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2)定期检查环保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操作技能;(4)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规范环保操作流程。

3. 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2)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进行现场处置,控制事故蔓延;(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4)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5)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危害。

制药行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制药行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制药行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公司及企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制药行业环境保护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本预案的实施。

2.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1)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组织应急响应,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调查、处理和恢复工作。

(3)监测预警组:负责对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4)宣传培训组:负责应急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监测预警组进行现场监测,评估事故影响。

2. 应急响应(1)根据事故情况,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应急处置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和恢复工作。

(3)监测预警组持续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3.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影响消除,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处置组、监测预警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环境。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队伍的稳定,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素质。

2.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的购置、维护和更新。

制药公司环保应急预案

制药公司环保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我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经营、科研等环节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应急处置、污染治理等工作。

(3)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保障。

2.2 应急处置队伍成立应急处置队伍,由我公司员工及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污染治理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措施3.1 预警与监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程序。

3.2 事故响应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具体响应措施如下:(1)Ⅰ级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应急状态。

现场处置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2)Ⅱ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部分进入应急状态。

现场处置组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3)Ⅲ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部分进入应急状态。

现场处置组赶赴事故现场,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3.3 污染治理针对事故污染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1)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废气处理:采用吸附、吸收、催化氧化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制药企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制药企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在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故。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各级环境保护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环境保护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环保部门全体人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环境保护应急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 环保应急办公室(1)主任:环保部门负责人(2)成员: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环保应急办公室负责环境保护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信息收集、应急响应、事故调查、恢复重建等。

三、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1. 环境风险识别(1)生产工艺: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2)设备设施: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泄漏、损坏等。

(3)储存运输:评估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

2. 环境风险评估根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对各类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环境保护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环境保护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制药有限公司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重庆康乐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1月,是以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为主的制药企业。

现股东有桂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

公司固定资产xxx2万元,0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460万元、利税780万元。

现公司有职工161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12人,初级职称27人,技师11人。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南岸区鸡冠石镇东部的岩口村,厂区分布于弹广公路两侧。

北面和西面为正在建设中的鸡冠石污水处理场,西南面为重庆陪都制药厂,东北面为福乐钨品化工厂,南面为高地农田,东面于拆迁,还剩有少量居民。

生产场地排污口离长江1公里远,公司自建有污水处理场。

现主要产品有二氯喹啉、磷酸氯喹、硫酸羟基氯喹、阿立哌唑,涉及原料有数十种,针对所使用原料的特殊性,公司成立有安全环保部门,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定期对重点危险源进行检查,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同时针对生产使用的化学危险品制定有各类应急方案,并定期对工人进行应急处理培训,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根据重庆市发展规划,康乐公司属于环保重点搬迁企业,公司已在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征地,现正在进行搬迁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公司将整体搬迁至重庆市化工园区。

二、危险目标
(一)液碱
别名:苛性碱、烧碱、火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0理化性质:
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

易溶于水,溶解时发热,水溶液呈碱性,有滑腻感,不溶于丙酮、乙醚。

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
蚀作用。

与金属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毒性及防护:
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其溶液或粉尘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黏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

灼伤后流有瘢痕。

溅到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清水冲洗10分钟,如溅到眼内,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然后再点入2%奴佛卡因。

严重者送到医院治疗。

空气中烧碱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

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处,防热、放火、防晒。

数量:最大存储12吨
存储地点:储罐
环境危害:泄漏容易对水造成污染
(二)盐酸
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
物理性质:
纯盐酸无色,工业品含铁,氯等杂质,带黄色。

相对密度1.187,浓盐酸是腐蚀性极强的无机酸,能腐蚀金属,与碱、盐等发生酸碱反应。

毒性及防护:
高浓度盐酸对鼻黏膜和结膜有刺激性作用,会出现角膜浑浊,嘶哑,窒息,胸痛,鼻炎,咳嗽,有时痰中带血,盐酸雾可导致眼皮肤剧烈疼痛。

发生事故,将受伤者移到新鲜空气中输氧,清洗眼睛和鼻,并用2%的苏打水漱口,浓盐酸弄到皮肤上大量水洗5—10分钟,表面涂上苏打。

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最高容许浓度:5mg/m3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穿耐酸工作服,生产设备要密闭,车间通风要良好。

工作人员每半年应体检一次。

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处,防热、放火、防晒。

数量:最大存储10吨
存储地点:储罐
环境危害:泄漏容易对水造成污染,散发后,对大气也有污染。

(三)乙醇
结构式:CH3CH2OH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684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

有酒的气味和刺激性辛辣味。

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

能溶解许多有机化学和若干无机化合物。

具有吸湿性。

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3%~19.0%(体积)。

无水乙醇相对密度0.7893。

熔点-117.3℃。

沸点78.32。

折射率1.3614。

闪点14℃。

毒性及防护:
有毒,蒸气很容易经粘膜吸收,可经口腔,胃壁粘膜、肠吸收而迅速呈现出醇的作用(醉意)。

这种吸收速度与醇的浓度成正比。

大量饮用烈性酒能引起胃炎,使中枢神经麻痹,酒醉后可出现行走蹒跚,神志不清,甚至引起肝病及肝硬变,直至引起胰腺疾病。

乙醇中毒症状,因人而异,差别很大。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900mg/m3。

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处,防热、放火、防晒
数量:最大存储12吨
存储地点:储罐
环境危害:泄漏容易对水造成污染,散发后,对大气也有污染。

(四)甲苯
分子式:C7H8分子量:92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气味,毒性中等,可燃,相对密度0.8667。

熔点-95℃。

沸点110.6℃。

折射率1.49414。

闪点4.44℃,自燃点
536.1℃。

溶于乙醇,苯,乙醚,不溶于水。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27~7.0%。

本品与醋酸形成恒沸物,沸点为104~104.2℃,熔点-9.5℃。

毒性及防护:
本品具有中等毒性,对皮肤及粘膜刺激性大,对神经性毒性比苯强,但因甲苯最初被氧化成苯甲酸,对血液并无毒害。

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
750mg/m3。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半面罩)。

采用密闭系统,作业处通风良好,电器及照明灯具应防爆。

穿放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储运:用小铁桶或槽车装运。

数量:最大存储8吨
存储地点:储罐、桶装、库房
环境危害:泄漏容易对水造成污染,散发后,对大气也有一定污染。

(五)磷酸
分子式:H3PO4分子量:98.00
理化性质:
纯品是无色斜方晶体,密度1.69,折射率:1.433;熔点42.35℃,一般商品是含有83—98% H3PO4的稠厚液体,溶于水和乙醇,能吸收空气中水分,酸性介于强酸和弱酸之间,加热到213℃,失去一部分水而转变成焦磷酸,进一步转变成偏磷酸。

注意事项:该品具有腐蚀性,能引起烧伤。

急救措施:
万一接触到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请医生诊治。

使用时如有事故发生或不适之感。

应请医生诊治。

应密封保存。

储运:用塑料桶装运。

数量:最大存储3吨
存储地点:桶装、库房
环境危害:泄漏容易对水造成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