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两课时备课纸表格格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白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白鹭》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鹭》故事情节,理解主要道德意义。
2.掌握生字词:神采奕奕、错愕、亲切、轻盈、恍然大悟。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白鹭》故事情节。
2.学习生字词:神采奕奕、错愕、亲切、轻盈、恍然大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辨析及情景理解。
2.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白鹭》。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 讲解生字词:神采奕奕、错愕、亲切、轻盈、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组织学生用这些词造句。
2. 学习 - 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语调和节奏。
- 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互相讨论理解,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3. 拓展 - 通过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力,展示其发散思维能力。
4. 巩固 - 练习课文重点句子,并就句子成分、句式变换等做练习加深印象。
5. 作业布置 - 课后作业为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写一份感想,总结当日学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生字词:神采奕奕、错愕、亲切、轻盈、恍然大悟•重点句子:…•总结提示:用词亮、句型准,深理解文情景。
七、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生字词讲解、课文导读、生动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白鹭》故事的兴趣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但在互动环节还需更多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
下节课将更加注重互动形式,让学生更主动参与,确保知识的积极消化和转化。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白鹭》第2课时教案,希望能够对老师们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两课时教学设计

明确学标
课时目标:
1.我会认:6个生字。 2.我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写:10个生字。 4.我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课文条理。
初读感知
自学提示
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画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 查:查找不理解的词语。 标:标出自然段。 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yí hè xián zhū qiàn
宜 鹤嫌 朱嵌
kuàng xiá shào ēn yùn
框匣哨 恩韵
我会写
yí
组词:
适宜 宜人 相宜 事不宜迟 因地制宜
我会写
hè
组词:
白鹤 丹顶鹤 鹤立鸡群 风声鹤唳
xián
我会写
组词:
嫌弃 嫌烦 嫌疑 嫌贫爱富 嫌恶
我会写
zhū
组词:
朱红 朱雀 朱古力 朱砂 朱门 朱漆
齐读最后3个自然段,说说在别人 和作者眼中,白鹭有什么不同。
汇报交流
否定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的观点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用反问的手法,说明白鹭的外形那么漂 亮,活动那么悠然,虽然它不会发出宛 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带来欢乐,它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这样的安排,深化了本课的主题,使读者对白鹭 的“美”有了更深的印象。
主题概括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 鹭_颜__色__的__适__宜__、_身__段__的__精__巧_以及觅食、 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表达了作者_对__白__鹭__的__喜__爱__。
背诵指导 根据关键词,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段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白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白鹭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通过对白鹭的描述,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白鹭•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学会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白鹭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和插图形象地描述白鹭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文教材•课文PPT或实物图片•板书、黑板、彩色粉笔2. 学生准备•手抄本、铅笔、橡皮•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观看白鹭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白鹭的好奇心,引入课文内容。
2. 学习活动•第一遍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课文大意。
•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
•分组讨论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做小结报告。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鹭的形象,鼓励生动形象的表达。
3. 拓展活动•让学生上台表演白鹭的生活场景。
•分组制作白鹭的手工作品或PPT展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白鹭的生活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六、作业布置•背诵课文《白鹭》•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白鹭的形象并画一张白鹭的图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统编版语文五上】1 白鹭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1 白鹭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难点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1.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初读。
教师要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嗜”是翘舌音;“嫌”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
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会概括6~8自然段描写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内容。
品读重点句段,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
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理解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前后呼应的写法。
3.表达运用。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生活画面美,抒发了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白鹭》教学设计表

郴州市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学竞赛教学内容设计表县市区临武县组别小学科目语文你的朗读把我带进了那美丽画面中,悠闲的垂钓,悠然的田园生活,多么美妙,值得我们嵌在玻璃框里,女生读。
画面的背景是清澈、开阔的——水田,画中的主人公是诗一般迷人的——白鹭,我们也把这样的美景嵌在眼里吧,男生读。
白鹭悄然伫立在清水田里,静候着过往的游鱼。
环境是那么宜人,白鹭是那么悠然。
让我们把这幅图牢牢地嵌在心中。
一起读。
②巧借留白,想象独立之悠然PPT出示第七自然,学生汇报。
A:赏析“嗜好”预设:“嗜好”这个词带我走进了画面,我仿佛看到白鹭经常站在小树的绝顶,多么与众不同。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捕捉到了白鹭与众不同的爱好,孤独地站立,如此潇酒而淡定,不正是诗人所特有的气质嘛!读B:赏析“望哨”预设1:我觉得“望哨”这个词用的很好,写出了白鹭的警惕。
师:你理解了“望哨”这个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画面,你觉得它是在望哨,谁有不同的看法?预设2:我觉得白鹭不是在望哨,文中说它是悠然的站立,如果它是在望哨的话,就不是那种悠闲的意趣美了。
师:用一个“悠然”就理解了“望哨”,了不起!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了!预设3:我也觉得白鹭不是在望哨,因为望哨后面是“?”师:不是望哨,那它立于小树的绝顶,你觉得它在干什么?预设:“这是一只小白鹭,它在----正翘首等待妈妈的归来”“这是一只富有诗意的白鹭,他在---享受着一览众山小的美妙风光”“这是一只深情的白鹭,它在---思念着久别未归的朋友”师:白鹭悠然地站立于树的绝顶绽放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让我们好好地把这种韵味读出来---③联结生活,想象低飞之优雅(二)理解句子,感悟美。
PPT出示:“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领悟:白鹭的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平常之中蕴藏美好”。
)(三)总结提升。
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美,留下美,感悟美,表达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表格式

月日(星期)总第1课时课题1、白鹭课型教学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
目标情感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与课件教学方法引探教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初读课文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一、导入新课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你熟悉郭沫若吗?二、初读课文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指导分段: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指名分节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第四段。
齐读。
学生交流。
(2、5 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 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精巧的诗觅食白鹭钓鱼图韵味无穷的诗栖息白鹭瞭望图飞行白鹭低飞图首→ 呼应← 尾教学叙事月日(星期)总第2课时课题1、白鹭课型教学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
目标情感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1课《 白鹭》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课《白鹭》教案(表格式)
①引导学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
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②第2自然段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2)课件出示: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
白鹤
苍鹭
①观察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
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时恬静安详,如诗一般迷人!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生自学交流。
小结:当我们再次聚焦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时,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
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部编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锻炼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对人体贴关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信演讲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3)培养学生对人体贴关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中提炼观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白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心去体会,提高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
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
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课堂小
五、课堂小结。
结及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
展延伸
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我注重学生的朗读。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
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状态----低飞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3、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2.通读课文。
课堂小
四、小结。
结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板书
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
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
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
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
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鹭的赞美之情。
描绘白鹭的美的。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教学重、
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导入
一、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导入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
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
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
贴切,耐人寻味。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
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
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
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喜爱赞美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感受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
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课题
白鹭
课时数
2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2
教
学
目
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题
白鹭
课时数
2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1
教
学
目
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
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
美的方法。
教学重、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
美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忘却结构
流线型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散文诗
3.抽查背诵。
新课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
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
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1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
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
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
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