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蒸汽
机械蒸汽再压缩式蒸发器(MVR)

机械蒸汽再压缩式蒸发器(MVR),是将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后,使加热热量得到循环利用。
该系统能耗低,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无需冷凝器、冷却塔等设备,也无需生蒸汽、冷却水等公用工程。
该技术也适用于企业原有的多效蒸发系统的改造。
以每年蒸发量为10吨/小时的蒸发器为例,MVR运行费用比三效蒸发器的节省367.2万元。
技术特点:1)低能耗、低运行费用;2)占地面积小;3)公用工程配套少,工程总投资少,4)运行平稳,自动化程度高;5)无需原生蒸汽;6)可以在40℃以下蒸发而无需冷冻设备,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料。
技术参数:1)蒸发一吨水需要耗电为23-70度电;2)可以实现蒸发温度17-40℃的低温蒸发(无需冷冻水系统);3)无需生蒸汽;4)无需冷凝器以及冷却水。
应用推广情况:■ 蒸发浓缩■ 蒸发结晶■ 低温蒸发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
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又提高了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
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经常使用单效离心再压缩器,也可以是高压风机或透平压缩器。
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
对于低的蒸发速率,也可用活塞式压缩机、滑片压缩机或是螺杆压缩机。
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
又可省去冷却系统。
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供水能力不足,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是投资节省的关键所在,例如,优化设计液柱静压,使冷凝水不回流,不倒灌,这样通常的多台冷凝水罐,只需设计一台就可以。
就蒸发器形式而言,要优先选择降膜蒸发器,因为降膜没有液柱静压力,纯热温差显著高于其它形式。
如果出于物料特性的原因选择其它形式的蒸发器,那么也应强化管内循环流速的设定,实验证明,提高流速可以使所需蒸发面积明显减少。
蒸汽疏水阀和冷凝水的排放及回收

吊桶上的排气孔用 来排除积聚在疏水 阀 顶 部 的 空 气。 排 气 孔 的 排 气 速 度 缓 慢, 因而有时需要单独 的 排 气 阀。
倒吊桶疏水阀的特点
优 点: • 阀 体 结 实, 结 构 简 单, 可 耐 水 锤, 具 有 很 长 的 使 用 寿 命 •如在入口安装止回阀可使用于过热蒸汽系统 缺 点: • 倒 吊 桶 顶 部 的 小 孔 能 缓 慢 排 放 空 气。 该 孔 不 能 过 大 否 则 在 正 常工作情况下泄漏蒸汽 • 在 系 统 压 力 突 然 变 化 时, 容 易 失 去 水 封 而 泄 漏 蒸 汽, 必 须 在 进口安装止回阀 • 暴 露 在 过 冷 的 环 境 中 会 冻 结 损 坏, 必 须 加 以 保 温 • 在 小 负 载 情 况 下, 泄 漏 蒸 汽
(包括减压阀,温控阀,气动等高精度阀前的疏水)
小型设备冷凝水的排除 见下图
热动力疏水器在蒸汽主管线的应用
浮球式蒸汽疏水阀
浮球式蒸汽疏水阀
球墨铸铁阀体 热静力排空 装置 不锈钢浮球
球墨铸铁
浮球疏水阀的工作原理
1 2 3
破蒸汽汽锁装 置和热静力排 空 阀 (C)
起 机 阶 段, 热 静 力 排空装置允许空气 通 过, 其 它 时 间 高 温冷凝水使排空装 置 关 闭, 空 气 无 法 通 过。
冷凝水 的回收
为 什 么 回 收 冷 凝 水?
• • • • • •
冷 凝 水 是 极 有 价 值 的 资 源. 其 所 含 有 的 高 热 量 是 回 收 的 最 佳 理 由. 冷 凝 水 是 经 过 水 处 理, 回 收 冷 凝 水 可 以 降 低 水 处 理 费 用. 减 少 锅 炉 排 污. 可 以 避 免 冷 凝 水 排 放 的 巨 大 费 用. 减 少 补 充 给 锅 炉 的 水, 降 低 水 费 用. 总 的 效 果: 可 以 节 约 20% 以 上 的 燃 料.
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公式

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公式目前,企业中使用的二次蒸汽主要有蒸汽发生器、水冷壁式汽水分离器和两种。
蒸汽发生器,是由蒸汽通过管道,以一定流量输送到加热炉,通过锅炉内加热汽体或水而产生温度梯度流动,这种流动在高压蒸汽条件下进行。
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循环蒸汽或热交换热水而产生蒸汽,经处理后作为加热炉用蒸汽,或者直接作为冷却介质。
这种汽水分离器中又可分为多个类型:有一定流量或压力值、有一定蒸汽粘度的流动类型、有一定汽温的流动类型,有一定温度差的流动类型都是二次蒸汽流动类型。
二次蒸汽中,有不同形式蒸汽流动方向的不同作用,如水蒸汽中无相变运动和流动过程、水蒸汽中有无相变、高温蒸汽中无空化、干燥蒸汽中无有流动等。
二次蒸汽流速即二次蒸汽流量(m/s)即二次蒸汽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汽量/体积比例,一般采用体积比例公式计算;流体介质二次温差大,其流速通常为10 m/s;介质二次温差小,其流速通常为1 m/s.因此,可利用公式计算二次蒸汽流速值。
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公式: t= Q/t (q)+Q0分别表示为:1 Q=1.0000 mH· s.q1表示为: f=0.0635 L/min. k=1.0002 mm/s. h (k2); f (h)表示为: f× g* q (1~ b))* q (μ s)=1.2444 mm/s。
(1)二次蒸汽流速计算应注意其变化趋势,若速度变化较小的时候,为保证二次蒸汽正常流出;若速度变化较大的时候,为保证流速均匀。
为保证二次压力正常使用,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压力、流量、温度及压力容器容积的变化情况,其数值不应发生较大变化,否则计算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运行状况。
一次、二次蒸汽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及温度容器容积的变化会引起流量和压力差异极大。
为保证二次蒸汽有效地运行,二次汽源入口必须保持稳定(应注意防止泄漏)。
对于二次蒸汽发生器,为了减少对锅炉运行造成的影响,往往要采用各种措施来保证二次汽正常安全运行。
蒸发设备操作讲解

而工业上处理的溶液大多为水溶液,所以本章仅
一、蒸发流程
稀溶液〔料液〕经过预热参加蒸发器。蒸发器 的下部是由许多加热管组成的加热室,在管外 用加热蒸汽加热管内的溶液,并使之沸腾汽化, 经浓缩后的溶液〔完成液〕从蒸发器底部排出。 蒸发器的上部为蒸发室,其作用是使汽化所产 生的蒸汽与夹带的液体别离。为减少汽体夹带 的液体量蒸发器顶部还装有除沫器,经过汽液 别离的蒸汽被引至冷凝器冷凝成液体而除去。
(a)~(d)安装在蒸发器的顶部 (e)~(g)安装在蒸发器的外部
二、蒸发设备
2. 冷凝器 作用:冷凝二次蒸汽。 冷凝器有间壁式冷凝器和直接 接触式冷凝器〔混合式冷凝器〕 两类。间壁式冷凝器可采用列 管式换热器。除了二次蒸气是 有价值的产品需要回收,或会 严重污染冷却水的情况采用间 壁式冷凝器外,大多采用气液 直接接触的混合式冷凝器来冷 凝二次蒸汽。
一、蒸发流程
蒸发过程两个重要的组成局部:
不断除去汽化的蒸发溶剂—冷凝器 加热溶液使溶剂汽化—蒸发器
两个小概念: 生蒸汽—蒸发过程所用的加热介质通常为水蒸气, 被称为加热蒸汽或生蒸汽。 二次蒸汽—溶剂由于吸热沸腾汽化而生成的蒸汽 被称为二次蒸汽。
二、蒸发设备
蒸发设备
蒸发器
加热室 蒸发室
除沫器
辅助设备
蒸发装置操作与控制
蒸发过程工艺参数确实定
工艺参数
单位时间内水分蒸发量W(kg/h)和完成液浓度—物料衡算方程 加热蒸汽用量D(kg/h)—热量衡算方程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S(m2)—传热速率方程
一、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以蒸发器为系统进展溶质的质量衡算〔以kg/h为基准) :
Fx0=(F-W)x1 水分蒸发量:
二次闪蒸蒸气节能专案

一.二次闪蒸蒸汽进蒸箱截门必须保持长开状态。 二.进蒸箱的一次新鲜蒸汽经减压阀尽量减压到最低限度大 约减压后压力在0.06--0.04Mpa左右,以确保二次闪蒸蒸 汽可以顺利进入蒸箱,并可最大限度的增加二次闪蒸蒸 汽的耗用量。
三.蒸箱入内压力必须控制在制程要求范围内, 根据公式: Q=71.64*A* P/V (该公式为小孔蒸汽喷出的经验计算公式) 以上公式中:Q:为蒸汽用量,71.64:为经验数值, A:为蒸汽喷出小孔的截面积,P:为蒸汽压力, V:为蒸汽的比容积。 以上公式中说明:蒸汽耗用量与入内压力的1/2次方成正比, 与小孔的总截面积成正比例关系。即蒸箱入内压力越高耗用 蒸汽量越大,同时小孔的总截面越大耗用蒸汽量就越多。 四.二次闪蒸蒸汽进入蒸箱被充分利用,但并不代表节约了相同 进入蒸箱一次新鲜蒸汽的用量,只有在相同的蒸箱入内压力 的情况下,在将二次闪蒸蒸汽引入蒸箱的同时节约了等量的 一次新鲜蒸汽。
天津顶益二次闪蒸蒸汽 节能专案报告
王 军
关于二次闪蒸蒸汽的合理使用及效益分析 1.什么是闪蒸蒸汽? 当一定压力下的凝结水或锅炉水被降压,部分水分会二次 蒸发,所得到的蒸汽即为闪蒸蒸汽。 2.为什么闪蒸蒸汽很重要? 因为它包含可以使工厂经济运行的热量,不利用它能源就 会被白白浪费。 3.闪蒸蒸汽是怎样形成地? 当水在大气压力下被加热,100℃是该压力下液体水所能允 许的最高温度。再加热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而只能将水转 化成蒸汽。 当水在升温至沸点前的过程中吸收的热叫“显热”,或叫饱和水显热 在同样压力下将饱和水转化成蒸汽所需要的热叫“潜热”。在一般场 合下,热的单位用千焦表示,它是指将1KG水在1个大气压力下升高 0.24℃所需要的热量。
然而,如果在一定压力下加热水,那么水的沸点 就要比100℃高,所以就要求有更多的显热。压力越高, 水的沸点越高,热含量亦越高。压力降低,部分显热释 放出来,这部分超量热就会以显热的形式被吸收,引起部分水被 “闪蒸”成蒸汽。 0.689MPa的蒸汽压力温度下的凝结水的热含量是718.22KJ/KG, 如果这时将该凝结水排放到大气压力下(0MPa),它的热则马上降 到418.81KJ/KG.剩下的299.41KJ/KG热量则将部分凝结水二次蒸发 或闪蒸。计算公式为: %闪蒸蒸汽=(SH-SL)/H*100 SH=排放前高压下凝结水中的显热。 SL=排放时低压下凝结水中的显热。 H=低压下蒸汽中的潜热。 %闪蒸蒸汽=(718.22-418.81)/2256.8*100%=13.3%
MVR蒸发技术

MVR蒸发技术简介河北惠智润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MVR介绍MVR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英文简称,是利用机械压缩二次蒸汽实现重复使用的蒸发方法。
MV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用压缩机把蒸发时生成的二次蒸汽压缩,提高其压力和温度,并最终返回蒸发器替代源蒸汽加热,这样形成一个加热→二次汽→加热的闭环。
理论上二次蒸汽的热量和质量要低于源蒸汽,但在实际压缩过程需要补充少量水去过热,这样压缩后蒸汽量与加热蒸汽基本相同,可完全取代源蒸汽并最终实现了“0”蒸汽蒸发,蒸发连续运转仅仅消耗压缩机所用电能。
二、MVR的优缺点(一)优点:1、非常节能当蒸发系统运行平稳后,MVR可以百分百利用二次汽热能,这一点和多效蒸发不同。
多效蒸发最后一效的二次汽通常利用率很低甚至无法利用,既然得不到100%利用,那么不被利用的二次汽通常需要冷却和真空除不凝气,这样又会有一部分能耗。
MVR不存在这类缺点,蒸发产生的二次汽百分百会被自身冷凝成水,如果预热流程设计得好,通常冷凝水的温度会比进料温度稍高一些,即二次汽冷凝水的余热都会被利用,因此MVR的能耗比多效蒸发低很多。
2、无蒸汽硬性需求MVR运行过程不需要蒸汽,可以解决一个蒸汽供应有困难企业的蒸发问题,而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这类企业越来越多,因此非常适合国情。
3、蒸发温度可控对于热敏性物质蒸发而言,MVR与之是天作之合,例如奶类、果汁类、糖类、氧化胺、制药等等一系列物质,MVR可在蒸发过程很好地保护这些物质不变质变色,这些是多效蒸发所不能给予的。
(二)缺点1、电能需求MVR适用于有电能优势的企业,虽然MVR耗能要比多效低很多,但是由于所消耗的能量是电,多效蒸发消耗的是汽,电价和汽价以及投资等等综合起来,会有一部分企业生产成本不一定合算。
2、投资成本MVR是一个需要设备优良、控制系统完善的蒸发系统,都对于小型装置而言,MVR投资会比多效蒸发高很多,对于蒸发量达到每小时上百吨的大型装置,MVR会和多效蒸发相近。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气缚:如果离心泵动时泵壳和吸入管道内没有充满液体,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不足以形成吸上液体的需要的真空度。
此时离心泵无法正常工作。
这种现象称“汽缚”。
汽蚀:当离心泵的吸入口压强P1等于输液温度下该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v,泵入口处液体就要沸腾汽化,形成大量汽泡沫。
汽泡随液体进入叶轮的高压区被压缩后迅速凝聚成液体,体积急剧减小,周围液体就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凝聚中心,产生几十甚至几百兆帕的局部压力。
此时液体质点的急剧冲击连续打击叶轮的金属表面,使叶片受到严重损伤。
这种现象称“汽蚀。
热传导:当物体内部或两接触的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温度较高处的分子因振动而与相邻分子碰撞,并将能量的一部分传给后者,这种能量传递方式,称为热传导。
4. 稳态传热:在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传热过程称为稳态传热。
非稳态传热:在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随时间改变的传热过程称为非稳态传热。
汽蚀余量:汽蚀余量△h是指离心泵入口处液体的静压头P1/ρg与动压头u12/2g之和超过其饱和蒸汽压头Pv/ρg的某一最小指定值,即:△h=(P1/ρg+u12/2g)-Pv/ρg6.允许吸上真空度:允许吸上真空度Hs指泵入口处压力P1可允许达到的紧高真空度。
以压头形式表示为Hs=(Pa-P1)/ρg7.热交换: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由于传热,进行热量的交换。
8、热辐射:仅因物体自身温度而发出的辐射能称为热辐射。
8.单效蒸发:原料液在一个蒸发器内被加热汽化,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出后冷凝或排空,不再利用。
多效蒸发:原料液在多个蒸发器内被加热汽化,只在首效采用新鲜生蒸汽,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出后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末效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或排出。
10. 当物料中的水分活度aw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之间处于不同的关系时,两者之间水的传递方向将会不同。
解湿:当aw>φ时,则物料表面附近水蒸气分压p大于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pv,水分将从湿物料向湿空气中传递,这种过程称为物料的解湿。
食品工程原理 第五章 习题解答

第五章习题解答1. 什么样的溶液适合进行蒸发?答:在蒸发操作中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溶剂的溶液。
只要是在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发生汽化的溶液都可以。
2. 什么叫蒸发?为什么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答: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物料通常处于相变状态,故蒸发通常在沸点下进行。
3. 什么叫真空蒸发?有何特点?答:真空蒸发又称减压蒸发,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蒸发操作的蒸发处理方法。
将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后排出,这时蒸发器内的二次蒸汽即可形成负压。
操作时为密闭设备,生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
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①操作压力降低使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②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浓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③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提高。
4. 与传热过程相比,蒸发过程有哪些特点?答:①传热性质为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②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或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浓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
二次蒸汽易挟带泡沫。
③在相同的操作压强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且一般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从而造成有效传热温差减小。
④减少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及再利用二次蒸汽的冷凝热、冷凝水的显热是蒸发操作过程中应考虑的节能问题。
5. 单效蒸发中,蒸发水量、生蒸气用量如何计算?答:蒸发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水分质量,可用热负荷来表示。
也可作物料衡算求得。
在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的热量消耗于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成蒸汽及向周围散失的热量。
蒸汽的消耗量可通过热量衡算来确定。
6. 何谓温度差损失?温度差损失有几种?答:溶液的沸点温度t往往高于二次蒸汽的温度T’,将溶液的沸点温度t与二次蒸汽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液体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面进入上面空间,成为蒸汽分子。
由于蒸汽分子处于紊乱的热运动之中,它们相互碰撞,并和容器壁以及液面发生碰撞,在和液面碰撞时,有的分子则被液体分子所吸引,而重新返回液体中成为液体分子。
开始蒸发时,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多于返回液体中分子的数目,随着蒸发的继续进行,空间蒸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因而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也增多。
当单位时间内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与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相等时,则蒸发与凝结处于动平衡状态,这时虽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但空间中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再增大,此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在饱和状态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其对应的蒸汽是饱和蒸汽,但最初只是湿饱和蒸汽,待蒸汽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后才是干饱和蒸汽。
蒸汽从不饱和到湿饱和再到干饱和的过程温度是不增加的,干饱和之后继续加热则温度会上升,成为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实际上是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临界值,饱和蒸汽由于温度或压力的改变,部分气态水分子转变为液态,即蒸汽中携带了部分的水时就称其为“湿蒸汽”。
完全气态水分子称为“干蒸汽”。
在水达到饱和温度后,如定压加热,则饱和水开始汽化,在水没有完全汽化之前,含有饱和水的蒸汽叫湿饱和蒸汽。
湿饱和蒸汽继续在定压条件下加热,水完全汽化成蒸汽时的状态叫干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上升而超过饱和温度时,就变成过热蒸汽。
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