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菌的接种
实验五 林木抗病性测定

实验六林木抗病性测定
植物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体以后,要受到来自寄主方面的不同程度抵抗。
如果病原菌的致病性强于记住的抗病性,则病原菌就能建立起寄主关系,寄主就发病;反之,病原菌不能有效克服寄主的抵抗,亦即寄主的抗病性强于病菌的致病性,病菌不能建立起寄主关系,寄主就不能发病或发病很轻。
各种病原物的生物化学致病机制主要包括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等的作用。
实验目的:
1、掌握真菌病原菌接种方法。
2、理解相关概念植物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
材料:
菌种:板栗疫病病原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内座壳属的栗疫菌)
三种寄主枝条:毛栗、二栗、安栗一号(镇安板栗)
工具:
保鲜膜,打孔器55个,酒精灯
试验方法与步骤:
1、将采回的寄主枝条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水冲洗,晾干
备用;
2、在枝条上用镊子或者打孔器做刺伤伤口;
3、在培养一周的菌种上用打孔器打菌饼若干;
4、取一块菌饼置于伤口上,用封口膜或保鲜膜将其缠绕;
5、放于生化培养箱内,26-28摄氏度培养一周后观察;
6、一周取出接菌的枝条,用刀片将接菌附近的树皮刮开(刮至木
质部),测量病斑大小。
作业
1、概念植物抗病性、水平抗性、垂直抗性
2、报告实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结果内容:菌株名称、病斑的尺寸(长轴和短轴的长度),找
出三种寄主的抗性差异。
植物病理学高级实验技术指导

管平躺,30℃ 60rpm 2-3h。 酶解过程中应吸取菌液镜检,检查原生质体是否释放;酶液需现配现用,PH 值很
关键,需用低浓度(0.1M)的 NaOH 调 PH 至 5.8。 * 以下步骤于 4℃下完成,0.7M NaCl 溶液,1ⅹSTC 先放于 4℃预冷。 6、取出酶解液,加少许 0.7M NaCl 溶液,轻轻摇晃,倒于三层擦镜纸过滤,用 0.7M
CaCl2
4、TB3
Autoclave
3g
Yeast Extract
3g
Casamina Acids
20%
Sucrose
Add ddH2O to 1L for solid media add agar to 0.65-0.75% Autoclave 5、PTC
60% (w/v)
PEG4000 in 1ⅹSTC
第一部分 真菌学实验技术
实验一 稻瘟病菌转化(Transformation of Magnaporthe grisea)
一.原生质体的制备(Protoplasting) 1、活化菌株,接种菌丝块(2mm×2mm)于 CM 平板上生长 6d 左右,菌落直径约 3cm,
菌株不宜太老,最好不要超过 12 d。 2、切取直径约 3cm 的菌落,尽量切碎,置于约 100ml CM/5ⅹYEG 的液体培养基
Add ddH2O to 100ml Store in a dark glass bottle at 4℃
2、5ⅹ YEG
5g
Yeast Extract
10g
D-Glucose
3、1ⅹ STC
植物病害的人工接种

(三)种子传染病害的接种
1. 拌种法
用病菌的孢子拌种是黑粉病最常用的接种方法。 2. 浸种法 是将病菌悬浮液与种子浸泡在一起,然后播种。
(四)昆虫传染病害的接种
昆虫是传染病害的媒介,真菌和细菌也是昆虫传染的,而 以病毒病昆虫最为重要。
二、影响接种实验的因子
1.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力
2. 植物的感病性和抗病性 3. 环境条件
根部切伤接种法根部切伤接种法是将移植铲或其他器具在植株的附近插入土壤中使植株的根部部分受到损伤然后将孢子或菌丝体的悬浮液注在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最好从移植铲插入的空隙中灌入
植物病害的人工接种
接种实验的意义: 1. 确定一种病原物的致病性;
2. 研究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及其病害循环;
3. 研究病原物致病性的分化;
3. 涂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接种麦类锈菌或着某些病毒,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接种。
4. 注射法
注射法是将病菌孢子悬浮液用注射针注入寄生的生长点或幼 嫩部分,发病往往很重。
5. 针刺法
接种伤口侵入的病菌,如果实、块茎、块根等的腐烂病菌, 一般是用灭菌的针刺伤寄主组织,然后将病菌接种在伤口内。有 些枝干病害也可用这种方法接种。
接种方法的选择在要求高发病率的同时,尽可能采 用接近自然发病情况,以提高接种的成功率。 不同的病原物接种方法有其特点,根据其主要传染 源和侵入途径将接种方法分为四类:
植物病原细菌检疫检验技术

梨火疫病 Fire blight of pear
分布:
1878年首先由burrill描述,在纽约发生, 后由Erwin命名,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植 物细菌病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于西 北欧,中欧、地中海、东南欧及大洋 州和亚洲也有分布。大约40多个国家。
病原菌: 学名:Erwinia amylovora(Burrill)Winslow 异名: Micrococcus amylovorus Burril Bacillus amylovorus (Burrill) Trevisan Bacterium amylovorus (Burrill) Chester
梨火疫病的地理分布
寄主: 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梨、苹果、山楂、木旬 子、李等40多个属220多种植物,大部分属蔷薇科
Pomoideae亚科。
危害性: 仁果类果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棵多年生的梨和苹果树 发病后可在几星期内死亡
症状:侵害花、果实、枝条和叶片。 ① 花:侵染后变深褐色,枯萎。
(2)溃疡枯萎: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重新 复活的结果。初症是在复活的溃疡附近的健康树皮组 织上出现窄的水渍状区,几天后,树皮内部组织出现 褐色条斑,随后病菌侵入附近繁殖枝内部并引起萎蔫 死亡。这些枝条特别是嫩枝与下面谈及的枝枯萎有明 显区别,即在萎蔫之前枝尖芽褪色(黄至桔黄色)。
(3)枝枯萎:细菌直接侵入前 1~3叶的枝尖,然后杀 死整个枝条及支持枝。初症是枝尖萎蔫,但萎蔫前不褪 色,象拐杖状。条件适宜时,几天内可移动15~30cm, 造成整枝死亡,病枝、枝皮、叶通常变黑。潮湿时,枝 条上出现菌脓。后期,终芽前出现的枝枯萎一般不会萎 蔫,且仅在枝最上部出现坏死。随着病菌不断深入,并 侵染主干,皮层收缩,下陷,形成溃疡斑。
病菌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病菌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病菌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纯培养法:将病菌采样涂布在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单菌点病斑法或无菌平展法培养,以获得纯种病菌的培养。
2. 片状培养法:将病组织切片分别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病组织上的病斑来培养病菌,通常适用于无法直接培养的病原体。
3. 组织培养法:将感染病变的植物组织分离、继代培养,可得到含有病原菌的组织。
4. 细胞培养法:将病变的植物组织继代培养在含有特定细胞系的培养基上,利用细胞上的病斑来培养病菌。
5. 动物接种法:将病菌接种到合适的实验动物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生理反应、组织病变等来检测病菌的存在。
6. 体外接种法:将病原体接种在适宜的无菌培养基或培养液中,通过培养基中的增殖、病变形成或产物的检测来验证病菌的存在。
以上是常用的一些病菌培养方法,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病菌的特性,选择合适
的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纯种病菌。
南方锈病接种鉴定

南方锈病接种鉴定
南方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可以对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及时控制和防治该病害,需要对植物进行接种鉴定。
1. 鉴定接种材料:首先需要选择植物病原菌的纯种菌株作为接种材料。
可以从植物病害部位或实验室保存的纯种菌株中获取。
2. 准备接种方法:常见的接种方法包括创伤接种、叶片接种和种子接种等。
根据具体的病害特点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
3. 准备接种器具:准备好消毒的接种器具,如剪刀、刀片、针头等,以确保接种过程的无菌。
4. 准备接种基质:接种前需要准备好适宜的接种基质,如琼脂培养基、玻璃滴管等。
5. 进行接种:根据选定的接种方法,将纯种菌株接种到宿主植物上。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防止其他菌株的污染。
6. 鉴定结果:一般来说,接种后一段时间(如几天或几周)观察接种植物的病症表现,如出现有特征性的病斑、锈孢子等,说明接种成功。
接种鉴定主要是通过观察植物的病理反应,如病斑的形状、颜色、分布等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南方锈病病原菌。
同时也可以将接种植物的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确认是否存在锈孢子。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鉴定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进行。
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对其进行概述、说明和解释。
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在水稻种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接种水稻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同时也符合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理念。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概述说明、解释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列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正文将详细阐述相关知识,包括接种前准备工作、接种方法选择和注意事项等。
在第四部分中,将解释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环境方面的优势。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的要点,并给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的全面了解。
通过详细介绍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其重要性和优势,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接种方法、了解接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推广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在水稻种植中,病害是常见且严重的问题之一。
而水稻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天然有益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病害的防治中。
本节将详细介绍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包括接种前准备工作、接种方法选择以及接种注意事项。
3. 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概述说明3.1 接种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水稻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前,首先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是保证接种基质的质量,可以使用富含营养和适宜pH值的基质,如腐殖土或有机废弃物等。
其次是要确保接种源具备高活性和纯度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在选取时可参考相关文献或向专业人员咨询建议。
此外还需了解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安全与有效。
3.2 接种方法选择目前常见的水稻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方法主要有三种:土壤施用、种子浸种和叶面喷雾。
实习三 植物病害的接种

实习三植物病害的接种一.目的要求了解接种的方法,意义和原理。
二.内容步骤病组织上所见到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病原物,也肯能是腐生的杂菌。
为了证实该微生物是否为引起该病害的真实病原菌,凡能人工培养的,都必须经过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等步骤才能确定。
接种除了能鉴定病原,对研究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侵入途径、药剂防治效果以及抗病性的测定等都是及其重要的手段。
树木病原的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和侵入方式各不相同,因此接种也采用不同的方法。
接种是人为的模仿病菌在自然条件下的侵入方式,使植物发病。
接种前对接种材料要详细检查或观察,证明确实健康无病,并且确实具感病性。
此外,菌种和保温保湿装置的器材都应事先备好,并设有对照。
不设对照有时无法证明是接种发病的还是本来就感病了而处于潜伏状态。
接种方法:1 叶部病害的接种:(1)伤口接种:没人取杉木嫩枝二根,除留顶部20~30片针叶外,其余全部摘去。
一根接种,一根对照。
将杉木细菌菌种,加5毫升灭菌水,配成悬浮液,绘图笔尖在火焰上灭菌后,蘸细菌悬浮液在叶上刺孔。
对照蘸无菌水刺孔。
将对照和接种杉枝分别宝石24小时。
再在22~24℃条件下水培,于3、5、7天观察发病情况。
注意对照和接种都要栓标签,注明不同处理、班级和日期。
(2)喷洒接种:A 每人再取杉木嫩梢二根,以上法出去对于叶片,剩下等接种的叶片都用手指蘸清水,在叶表轻轻涂抹,以除表面蜡质层。
取杉炭疽病菌种加10毫升灭菌水,洗下孢子,在低倍镜下检查,使每视野有20~30孢子,用小喷雾器喷洒孢子悬浮液于叶面,叶背面要多喷。
对照喷清水,其它处理相同。
然后放在塑料袋内于22~24℃条件下保湿24小时,到时取出水培于暗处,以后每隔2日观察记载一次。
要拴上注明班级、日期、处理方法的标签。
B 没人取4片毛白杨叶子,再取杨树黑斑病菌种。
加灭菌水调孢子液浓度为每视野20~30孢子,用喷雾器喷至毛白杨叶正面。
对照喷清水。
取中号培养皿2个,放入吸水纸,用水浸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植物病原物的接种
一、实验目的
人工使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创造条件使病原物侵入并诱致寄主发病叫接种,接种是证病过程的重要步骤,在研究寄生现象发病规律,测定品种抗病性,药剂防病效果时都需要接种。
因此,接种是植病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环节。
植物病害人工接种方法,是根据病害的传染方式和侵染途径设计的,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传染方式和侵染途径各异。
因此接种方法也不相同。
本次实验以玉米大斑病,小麦根腐病,小麦秆锈病,梨褐腐病等为内容学习常用的接种方法。
二、内容、材料和方法
(一)拌土法(小麦根腐病)
拌土法适于土壤传染的病害,方法是将消毒的土壤分别装入两个小花盆中,其中一盆表层覆以一厘米厚的菌土,菌土是用玉米砂培养菌1份加消毒土5份混合而成,另一盆不接种(不覆菌土)作为对照。
将经0.1%升汞表面消毒3分钟并用无菌水洗3次的小麦种子,分别播种在两个花盆内,插上标牌,注明接种日期,方法病害名称及接种人姓名,花盆放在室温下,浇水保湿,遮阴管理,待幼苗出土展开叶子后(大约一周),观察并记载根腐病发生情况。
(二)喷雾法(玉米大斑病)
气流及雨水传播的病害常用此法接种,将培养好的玉米大斑病的斜面
菌种一支,用移植钩刮于装有100毫升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用力振荡,待孢子洗下后,以纱布过滤,并于滤液中加入0.1克中性肥皂,即成孢子菌丝悬液,用卫生喷雾器均匀喷布在麦苗上。
同时设一不喷菌液而喷无菌水的作对照,用塑料罩保湿48小时,揭布后正常管理,7天后作发病调查。
(三)涂抹法(小麦秆锈病)
这也是气流传播的病害常用的接种方法,用于禾本科锈病接种。
方法是用姆指沾锈菌夏孢子悬液自下向上轻轻涂欲接种的小麦叶片,也可先用手指沾水摩擦叶片,使叶表有一层水膜,然后将夏孢子粉抹在上面,以不涂抹孢子悬液或孢子粉的作为对照。
塑料罩保湿48小时后揭布,正常管理,7天后作发病调查。
(四)创伤接种法(白菜软腐病及梨褐腐病)
创伤接种法是伤口侵入的弱寄生菌常用的接种方法。
1.白菜软腐病:取切成适当大小的白菜帮两块、经水洗,待水稍干后,以10%漂白粉溶液作表面消毒,分放在两个灭过菌的上下铺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中,用酒精擦过的玻璃棒顺着白菜帮打三排不穿透的孔穴。
将培养好的白菜软腐病菌斜面菌种的菌苔以无菌水洗下作成菌悬液。
然后,先以灭过菌的兽用注射器吸取无菌水滴于菜帮的第一排内孔作为对照,再用该注射器吸菌液滴于第二、三排孔内。
注意无论无菌水、还是菌液都不要滴的过多。
以免流出孔穴,另一培养皿的菜帮以同法处理作为重复。
盖好皿盖,置于26—28℃的温箱中,24小时后检查发病情况。
2.梨褐腐病:取白梨以酒精火焰表面消毒后,用炽热的解剖刀,在其上切成小手指粗的孔穴3—5个。
取经分离纯化的梨褐腐病菌菌落填抹在已切好的孔穴中,再复以饱含无菌水的脱脂棉或纱布,放在密封的干燥器或标本瓶中,干燥器或标本瓶底部装些水,再将干燥器或标本瓶放于25℃的温箱中,以未接菌的作为对照,3天后作发病调查。
三、接种试验的观察和记载
认真观察和记录是做好接种试验的重要环节,为了及时正确地分析总结试验结果,必须认真观察并做详尽的记录,如记录接种时间,接种植物、品种、接种方法、部位、接种用的病菌名称(包括菌系和生理小种)、来源、繁殖和培养方法(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体浓度、接种的方法和步骤及接种后的管理等。
四、作业
提交接种试验报告一份(以一种病害接种结果为题材,试按试验的目的意义,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和讨论等格式来写)。
五、思考题
植物接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病害特点选择接种方法?
附:玉米粉砂培养基
玉米粉砂培养基,常用于繁殖真菌接种土壤
玉米粉1000克洗净的砂1000克
水1500毫升
玉米粉和砂加水混合后,在不加压的蒸馏锅中蒸1小时,取出分成小块装在三角瓶中,121℃灭菌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