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数控技术课大作业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数控系统的国外开展及应用现状目录第1章序言第2章数控系统的开展过程和趋势2.1数控系统的开展过程2.2数控系统的开展趋势第3章国外和国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1 西门子SINUMERIK 840D3.1.2 FANUC 数控系统63.2 国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2.1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3.2.2 数控GSK27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第4章国外数控系统比拟及差距分析4.1 国外数控系统比拟4.1.1 西门子公司数控系统(SIEMENS)的产品特点4.1.2 FANUC公司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4.2 我国数控系统与国外数控系统的差距参考文献第一章序言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信号形成的控制程序对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进展控制的一门技术。

数控机床,简单的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

即将机床的各种动作、工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机床的其他功能用一些数字代码表示,把这些数字代码通过信息载体输入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以及处理,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自动地控制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因此,数控机床就是一种具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

第二章数控系统的开展过程和趋势2.1数控系统的开展过程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说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局部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六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

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开展。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

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为数控(NC)。

2024年数控系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数控系统市场分析现状

数控系统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数控系统是一种通过电脑控制工具机进行加工的自动化技术。

在当今工业领域,数控系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加工工具。

本文将对数控系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市场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2.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数控系统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数控系统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以稳定的增长率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和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数控系统市场的发展。

3. 市场驱动因素数控系统市场的增长受到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

首先,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需要更高效、精准的加工工具,从而带动了数控系统的需求增长。

其次,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数控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工业4.0的兴起也促进了数控系统市场的发展,因为数控系统是实现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基础。

4. 市场细分数控系统市场可以按照产品类型进行细分,常见的数控系统包括数控车床系统、数控铣床系统、数控磨床系统等。

此外,市场还可以按照应用行业进行细分,例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不同细分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需求特点。

5. 市场竞争态势数控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厂商。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努力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市场上的竞争也推动了数控系统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6. 市场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数控系统有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数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加工。

其次,数控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以满足环保要求。

最后,数控系统将进一步融入物联网和云计算,实现更高级别的数据集成和生产流程优化。

7. 结论数控系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驱动因素多样且强力驱动着市场的发展。

国内外数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数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数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系统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控系统以其高效、精准、灵活的特点,成为现代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国内外数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数控系统的现状国内数控系统市场逐渐成熟,已经形成了以华中数控、广州数控、海天数控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在数控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技术优势。

同时,国内数控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金属加工行业外,还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

国内数控系统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技术水平的提升。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数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国内数控系统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更加先进、功能更强大的产品。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扩大。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数控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数控系统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最后是政策的支持。

国家对于数控系统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国外数控系统的现状国外数控系统的发展相对较早,技术水平较高。

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数控系统企业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这些企业在数控系统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国外数控系统企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技术积累的优势。

这些企业在数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已经有着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具备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手段。

其次是市场运作的能力。

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泛的渠道和客户资源,能够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最后是品牌影响力的积累。

这些企业多年来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三、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系统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数控系统行业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和产品在机械加工、零部件加工、模具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升级,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对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数控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控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6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数控系统市场也在持续扩大,2019年中国数控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5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600亿元。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数控系统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市场需求数控系统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制造业的需求。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的数控系统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各行业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例如,汽车制造业对车床、铣床等数控机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航空航天工业对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高精度数控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将推动数控系统行业的发展。

三、竞争格局数控系统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份额分散:目前数控系统行业市场份额相对分散,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垄断整个市场。

在中国数控系统市场,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德马吉、西门子、同方威视等各自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还存在一些地方性、小规模的数控系统企业。

2. 技术创新驱动:在竞争格局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足市场的重要手段。

数控系统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技术领域,比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度、速度等方面的提升。

技术创新不仅能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还能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数控系统的需求。

3. 售后服务与品牌影响力:数控系统的售后服务和品牌影响力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够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摘要: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l)是一种采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控制信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并通过高性能的驱动单元对机械执行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高新技术。

本文对数控技术的发展经行了研究,并比较对比了国内外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国内数控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控技术;发展;国内外现状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基础技术。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技术是制造自动化的基础,是现代制造装备的灵魂核心,是国家工业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其水平的高低和数控装备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数控技术的发展概述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分析

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分析

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分析数控系统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技术装备,常见于机床、塑胶机械、印刷机械等领域。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推进,数控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数控系统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控系统市场规模达到9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7%左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控系统市场,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达到30亿美元以上。

二、发展趋势1.自动化、智能化: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数控系统也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数控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灵活性强等特点,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2.产业升级:随着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对设备的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数控系统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同时,一些传统行业也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控系统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个性化定制: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个性化定制需求凸显。

数控系统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因此在一些高端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竞争格局数控系统行业竞争激烈。

全球数控系统市场主要由西门子、Fanuc、松下等国际知名企业垄断,这些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化布局等优势,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同时,中国的数控系统企业也在不断崛起,如中国精工、长沙金城等公司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逐渐向海外市场扩张。

四、机遇与挑战1.升级换代需求: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的推进,数控系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新兴行业和高附加值领域,数控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2.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控系统将朝着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这不仅为数控系统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也会带来技术更新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3.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数控系统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市场,国际知名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及数控知识毕业论文

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及数控知识毕业论文

第一章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及数控知识简介一、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1.1 国内数控机床近几年发展我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

这标志着国内数控机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不断承担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军工建设提供高水平数控设备的任务。

如国产XNZD2415型数控龙门混联机床充分吸取并联机床的配置灵活与多样性和传统机床加工范围大的优点,通过两自由度平行四边形并联机构形成基础龙门,在并联平台上附加两自由度串联结构的A、C轴摆角铣头,配以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可完成五自由度的运动。

该构型为国际首创。

基于RT一Linux开发的数控系统具有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在同一网络中与多台PLC相连接,可控制机床的五轴联动,实现人机对话。

该机床的作业空间4.5mx1.6mx1.2m,A轴转角±1050,C轴连续转角0一4000,主轴转速(无级)最高10000r/min,重复定位精度±0.01mm,可实现三维立体曲面如水轮机叶片,导叶的五轴联动高速切削加工。

超精密球的加面车床为陀螺仪工提供了基础设备,这类车床也可用于透镜模具、照相机塑料镜片、条型码阅读设备、激光加工机光路系统用聚焦反射镜等产品的加工。

高速五轴龙门铣床采用铣头内油雾润滑冷却、横梁预应力反变形控制等技术。

这类铣床可用于航空、航天、造船、水泵叶片、高档模具等的加工。

目前我国已经可以供应网络化、集成化、柔性化的数控机床。

同时,我国也已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

目前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一批主轴转速在8000—10000r/min以上的数控机床。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近年来大力推广应用CAD等技术,很多企业已开始和计划实施应用ERP、MRPII 和电子商务。

数控技术国内外现状

数控技术国内外现状

数控技术国内外现状数控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高精度、高效率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数控技术在国内外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国外现状在欧美发达国家,数控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行业的制造中,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设备。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控技术已经被引入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中,包括精密电子、医疗器械、生命科学等。

在海外市场上,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拥有数控技术领域的发达产业链和成熟的技术体系,占据了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

二、国内现状中国数控技术行业也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

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了从简单的代工加工到独立开发生产的重要转型。

同时,政府也鼓励了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使得数控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尽管中国的数控机床市场正在快速蓬勃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数控技术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的数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精度和质量控制还需要提高,同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数控机床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强调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才能够向世界领先水平挺进。

三、未来发展趋势从国内外数控技术产业的现状来看,未来几年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在自主研发和技术能力提升方面也会得到更大的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数控技术产业链也将发生重大改变,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并且更加集成化。

同时,新材料、新加工方式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数控技术产业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在国内市场方面,数控市场需求也将会进一步提升,在机械加工、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高铁、半导体等产业下的需求对数控设备和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课大作业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目录第1章序言第2章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2.2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第3章国外和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1 西门子SINUMERIK 840D3.1.2 FANUC 数控系统63.2 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2.1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3.2.2 广州数控GSK27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第4章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及差距分析4.1 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4.1.1 西门子公司数控系统(SIEMENS)的产品特点4.1.2 FANUC公司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4.2 我国数控系统与国外数控系统的差距参考文献第一章序言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信号形成的控制程序对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的一门技术。

数控机床,简单的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

即将机床的各种动作、工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机床的其他功能用一些数字代码表示,把这些数字代码通过信息载体输入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以及处理,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自动地控制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因此,数控机床就是一种具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

第二章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六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

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

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为数控(NC)。

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现在)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

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比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

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

到1971年美国l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器,又可称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

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仿计算机数控。

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而且PC机生产批量很大,价格便宜,可靠性高。

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的阶段。

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

即1970年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年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第六代——基于PC的阶段(国外称为PC-BASED)。

必须指出,数控系统近五十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的发展,只是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可靠性低,价格极为昂贵,应用很不方便等极为关键的问题。

因此,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大规模地得到应用和普及,是在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情,也即数控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才走向普及应用的。

还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了,而我国仍习称数控(NC)。

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

2.2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到现在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

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层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应运而生,发展很快。

总体上讲,目前世界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向高速、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②向模块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③向PC—based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④出现新一代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机械加工向虚拟制造的方向发展。

⑤信息技术(IT)与机床的结合,机电一体化先进机床将得到发展。

⑥纳米技术将形成新发展潮流,并将有新的突破。

⑦节能环保机床将加速发展,占领广大市场。

第三章国外和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1 西门子SINUMERIK 840DSINUMERIK 840D是西门子公司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高性能数控系统。

它保持西门子前两代系统SINuMERIK 880和840C的三CPU结构:人机通信CPU(MMC-CPU)、数字控制CPU(NC-CPU)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PU(PLC-CPU)。

三部分在功能上既相互分工,又互为支持。

在物理结构上,NC-CPU和PLC-C P U合为一体,合成在NCU(Numerical Control Unit)中,但在逻辑功能上相互独立。

SINUMERIK 840D的特点主要包括:(1)数字化驱动。

在SINUMERIK 840D中,数控和驱动的接口信号是数字量,通过驱动总线接口,挂接各轴驱动模块。

(2)轴控规模大。

最多可以配31个轴,其中可配10个主轴。

(3)可以实现五轴联动。

SINUMERIK 840D可以实现X、Y、Z、A、B五轴的联动加工,任何三维空间曲面都能加工。

(4)操作系统视窗化.SINUMERIK 840D采用Windows95作为操作平台,使操作简单、灵活,易掌握。

(5)软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

SINUMERIK 840D可以实现加工(Machine)、参数设置(Parameter)、服务(Services)、诊断(Diagnosis)及安装启动(Start—up)等几大软件功能。

(6)具有远程诊断功能。

如现场用PC适配器、MODEM卡,通过电话线实现SINUMERIK 840D与异域PC机通信,完成修改PLC程序和监控机床状态等远程诊断功能。

(7)保护功能健全。

SINUMERIK 840D系统软件分为西门子服务级、机床制造厂家级、最终用户级等7个软件保护等级,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8)硬件高度集成化。

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采用了大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了硬件系统的可靠性。

(9)模块化设计。

SINUMERIK 840D的软硬件系统根据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使系统连接更加简单。

(10)内装大容量的PLC系统。

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内装PLC最大可以配2048输入和2048输出,而且采用了Profibus现场总线和MPI多点接口通信协议,大大减少了现场布线。

(11)PC化。

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是一个基于PC的数控系统。

3.1.2 FANUC 数控系统6FANUC 数控系统6,是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的中级型CNC 系统,分成6M与6T 两个品种,它们的硬件部分是通用的,只变更其部分软件来获得不同功能,6T 适用于车床,6M 适用于铣床和加工中心。

FANUC数控系统6 的特点主要包括:(1) 可靠性高。

由于使用了大容量磁泡存储器、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和高速微处理器,而且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严格筛选,使用自动检测器进行自动检测以及环境试验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动作的可靠性,该系统还备有数据奇偶校验、程序对比校验和时序校验等校验功能。

(2) 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加工,最小脉冲当量为1 μm或0.001in,具有提高加工精度的间隙补偿和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功能;还有自动监视和自动补偿伺服系统漂移的功能;有自动监视误差寄存器的静态误差与动态误差的功能;备有高效率的随机选择自动换刀机构和纯电气式的主轴快速定向控制系统;有控制主轴电动机转速、确保切削速度不变的恒速切削控制;还有为缩短加工时间的许多固定循环。

(3) 容易编程。

备有由用户自己制作特有变量型子程序的用户宏功能;有不必预先计算就能够直接指定刀尖设定点的刀尖半径补偿功能;能用图样标记半径值直接指令的圆弧补偿;还有便于某些交换工作台机械编程的返回第2 参考点功能,只需指定精加工尺寸就可以自动进行粗切削、精切削的复合型固定循环。

(4) 容易维护保养,现场调试方便。

能够使用微处理器进行CNC系统内部监视,能判断160 种(6M)或130 种(6T)停车故障;确认CNC 系统的所有输入/输出开关信号的显示值或输出值,能发现数控柜和机床强电柜的故障;间隙补偿量、螺距误差补偿量、伺服系统时间常数等参数可简单地用MDI输入设定。

(5) 操作性好,使用安全。

大容量磁泡存储器,具有最大320m 控制带的存储、编辑功能,用程序号检索可以调出所需程序进行加工,具有相当于DNC 的功能;使用CRT 显示器能确认程序内容、偏移量的设定与变更和各种动作的状态,加上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操作性能;使用带小数点的数字表示尺寸或位置可以防止眼误;具备便于工程管理、刀具寿命管理的累计使用时间显示功能等;为了保护所存入的程序,使用带“锁”的键输入;为防止刀具与工件冲撞,使用了存储式限位开关,设置刀具禁入区域。

3.2 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2.1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1“世纪星”系统配置主要特点如下:1)基于工业PC的数控系统,先进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可与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车铣复合等机床配套。

2)“世纪星”系统有普及型(HNC-21)和功能型(HNC-22)两个系列,可配4个进给轴,最大联动轴数为4轴(可扩展到6轴控制和联动)。

进给轴控制接口类型有脉冲、模拟、串口等多种类型,可连接多种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

既可用作半闭环、闭环控制,也可用作开环控制。

3)系统配置7.7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640×480象素),也可配10.4英寸TFT 彩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640×480象素),画面美观、清晰、直观。

4)可选配电子盘、硬盘、软驱、网络等存储器,极大地方便用户的程序输入。

用户程序可断电储存容量达16MB。

程序存储个数无限制,直至存储器写满。

5)标准配置40路输入和32路输出,不需扩展即可满足大部分车、铣和加工中心的控制要求,并可根据需要扩展到128路输入和128路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