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层水泥灌浆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覆盖层灌浆施工规范

覆盖层灌浆施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1××—201×━━━━━━━━━━━━━━━━━━━━━━━━━━━━━━━━━━━━━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overburden groutingfor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projects(报批稿)201×—××—××发布2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的要求进行制订的。

我国在覆盖层地基中进行灌浆始于20世纪50年代,曾在北京密云水库、河北岳城水库等大型工程中应用,后来由于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覆盖层灌浆工程大大减少,渐至少见较大规模的应用。

近一二十年来,由于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覆盖层地基和围堰工程的灌浆应用渐多,推广较快。

为了促进和规范这项技术的应用,保证覆盖层灌浆工程的质量,制定本标准实为必要。

经过两年多的工作,标准的编写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几十年来在覆盖层灌浆工程中采用的各项技术、工艺进行了总结,参考了国外同类灌浆技术标准,吸取了全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形成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覆盖层灌浆设计原则、灌浆材料设备与制浆、灌浆施工方法、灌浆工程质量检查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地址:天津市武清区雍阳西道86号,邮编:301700)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武警水电第一总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可风赵存厚肖恩尚杨晓东杨西林宋玉才郑治杨月林龚木金黄灿新杨锋刘斌王建功高永刚杨森浩唐玉书宋伟贺永利王碧峰刘松富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梅锦煜许松林吴新琪楚跃先汪毅毛亚杰张建华王琪孙志禹孙来成郭光文康明华陈宏常焕生杨成文温文森吴方明钟彦祥马如骐孙钊陈珙新王行本高广淳目次1总则2术语3设计原则3.1 一般规定3.2 帷幕灌浆3.3 固结灌浆3.4 现场灌浆试验4灌浆材料、设备与制浆4.1 灌浆材料与浆液4.2 灌浆设备与机具4.3 制浆5施工准备与要求6套阀管法灌浆6.1 钻孔6.2 灌注填料与下设套阀管6.3 灌浆6.4 特殊情况处理7 孔口封闭法灌浆8.1 钻孔8.2 灌浆8.3 特殊情况处理8 沉管灌浆9 质量检查10 竣工资料与工程验收附录A 覆盖层灌浆工程钻孔注水试验检查方法附录B 覆盖层灌浆施工记录与成果图表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Contents1General rules2Terms3Design considerations3.1 General requirements3.2 Curtain grouting3.3 Consolidation grouting3.4 Trial grouting tests4 Grouting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grout mixing4.1 Grouting materials and grout4.2 Grouting equipment and tools4.3 Grout mixing4Execution5Sleeve grouting method6.1 Drilling6.2 Grouting filling material and installation of sleeve pipe6.3 Grouting6.4 Measures to be taken in special conditions7 Orifice-closed grouting method8.1 Drilling8.2 Grouting8.3 Measures to be taken in special conditions8 Grouting of casing pipe9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10 Works documentation and acceptanceAnnex A Inspection methods for water injecting test of overburden groutingAnnex B Construction records and charts for overburden grouting Explanations for wording in StandardsStandards referred toExplanatory notes1 总则1.0.1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检查方法,满足工程安全和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灌浆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灌浆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灌浆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 施工准备本工程有帷幕灌浆2280m,固结灌浆900m,在施工排序上遵循逐渐加密原则,在有地下水或有水头压力情况下,要先灌下游排,后灌上游排。

施工前修通进场道路。

清除工作面障碍物,做好通风准备工作,所使用机具全部运至施工现场,所使用库存原材料试验合格,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后续项目检验设备完好到位。

通风设置:在廊道的进出口处各设一台进风机和抽风机,以保证廊道内通风良好。

2 材料(1) 水泥1)应根据施工图纸,选用灌浆用的水泥品种。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PC42.5。

2)帷幕灌浆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µm 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5%或采用细水泥或超细水泥等特种水泥。

3)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已由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试验合格,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水泥不应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应使用。

(2) 水灌浆用水应符合有关规定,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

(3) 掺合料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黏性土、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时,各种掺合料质量应符合SL62-94 第2.1.6 条规定,其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后方可掺合。

(4) 外加剂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以及其他外加剂时,各种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SL62-94 第2.1.7 条规定,其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后方可掺加。

所有熔于水的外加剂应以水熔液状态加入。

3 设备(1) 钻孔设备1)使用气动钻孔设备时,带有消声器和除尘装置,不得使用内燃机驱动的钻孔设备。

钻机规格为XT100-1 型钻机。

2)钻机和钻头的选用,帷幕灌浆的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

3)取岩芯的各类灌浆孔、检查孔、抬动变形观测孔以及声波测试孔等的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按孔径要求采用金刚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不得使用碾砂钻头。

4)使用的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设备,水泵的工作压力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或施工规范选定,并应保证在所有压力下都有足够的供水量,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水泥注浆施工方法

水泥注浆施工方法

水泥注浆施工方法一、概述水泥注浆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土地基础加固、渗漏处理和混凝土结构修补等方面。

它通过将水泥浆料注入到土壤或混凝土中,形成坚固、密实的注浆体,以达到增强土体或结构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注浆施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水泥注浆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污垢,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如水泥、水、搅拌机、输送管等。

2. 浆料配制将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料。

一般来说,水泥和水的比例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整,但一般控制在水泥重量的30%~40%之间。

3. 注浆设备设置将搅拌机和输送管等注浆设备设置在施工现场合适的位置,确保能够顺利进行注浆作业。

同时,还需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注浆作业在施工现场选择适当的注浆点,将注浆管插入土壤或混凝土中。

然后,将浆料从搅拌机中输送到注浆管中,注入到土壤或混凝土中。

注浆时需要控制注浆速度和注浆压力,以确保注浆体的均匀分布和质量。

5. 检测和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注浆体进行检测和验收。

主要检测注浆体的强度、密实度和均匀性等指标,以确保注浆效果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1. 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了解土壤或混凝土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合适的注浆方案。

2. 在注浆作业中,需要注意控制注浆速度和注浆压力,避免因注浆过快或压力过大而导致不均匀或渗漏现象。

3. 注浆过程中要保持注浆体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浆体的堆积或空洞现象,影响注浆效果。

4.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注浆体的检测和验收,确保注浆效果符合要求。

5. 在注浆施工中,需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总结水泥注浆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方法,通过将水泥浆料注入到土壤或混凝土中,形成坚固、密实的注浆体,以达到加固、修补等目的。

水泥灌浆施工方案

水泥灌浆施工方案

水泥灌浆施工方案1. 引言水泥灌浆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注入水泥浆料来填充土壤中的空隙,加固土体,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水泥灌浆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

2. 基本原理水泥灌浆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泥浆料的黏性和硬化特性来填充土壤中的孔隙,并与土壤形成一体。

首先,在需要处理的区域打孔,并通过钢管或注浆管将水泥浆料注入孔隙,然后等待水泥浆料硬化。

硬化后的水泥灌浆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提高了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水泥灌浆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了解土壤的性质、孔隙分布和承载能力。

然后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施工孔的位置和深度,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水泥、水、搅拌设备、注浆管等。

3.2 孔洞打开根据勘测结果确定的孔隙位置,在施工区域进行孔洞的打开工作。

打开孔洞的方式可以使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如挖掘机。

打开的孔洞应保持整齐,直径和深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3 注浆施工注浆施工是水泥灌浆的核心环节。

首先将搅拌好的水泥浆料装入注浆设备,通过注浆管注入孔隙。

注浆管的位置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通常是自底向上进行注浆,保证整个孔隙都能被充分填充。

待水泥浆料注入孔隙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水泥浆料硬化。

硬化时间根据水泥的类型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

在硬化的过程中,施工区域应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水泥浆料的影响。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水泥灌浆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全第一: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材料质量:水泥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保证水泥浆料的硬化性能。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保证注浆的均匀性。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泥浆料污染环境。

•监测和验收:施工完成后,对灌浆区域进行监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 结论水泥灌浆施工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灌浆法的施工方法

灌浆法的施工方法

灌浆法的施工方法
一.灌浆法的施工方法
1. 灌浆前的准备
在施工灌浆之前,要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形状和线路,如果现场涉及到的构件较多,需要进行模板拼接和定位,以及检查构件的结合部位是否满足灌浆施工要求,最后再进行灌浆施工前的清理工作。

2. 灌浆施工
灌浆施工应根据灌浆材料的性质,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在灌浆前,应先按要求装设灌浆器具,并组织振捣、抹平、浇注等工作,使灌浆材料均匀的灌入构件中,灌浆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以避免混凝土的热变形,同时要拌和均匀,使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3. 灌浆后的处理
灌浆后,应采取措施保护混凝土灌浆层,避免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果是冬季施工,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温,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完成固化,普通灌浆应在灌浆完毕后1-2小时内进行面层修整,该修整是为了去除灌浆层表面渗水及其它异物,使混凝土灌浆层表面平整、光洁。

灌浆工程施工技术(3篇)

灌浆工程施工技术(3篇)

第1篇一、灌浆施工技术概述灌浆施工技术是指通过钻孔、注浆等方式,将浆液注入地基、岩体或土层中的缝隙、裂缝,以达到加固、防渗、堵漏等目的的一种施工技术。

灌浆施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适用范围广:灌浆施工技术适用于各种地基、岩体和土层,如砂土、粘土、岩溶等地基。

2. 施工速度快:灌浆施工技术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3. 质量可靠:灌浆施工技术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保证工程质量。

4. 施工成本低:灌浆施工技术采用普通水泥、石灰等材料,成本低。

二、灌浆施工工艺1.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进行钻孔作业。

钻孔深度、孔径、孔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清孔:钻孔完成后,清理孔内杂物,确保孔内干净。

3. 配制浆液:根据设计要求,配制符合要求的浆液。

浆液材料通常为水泥、石灰等。

4. 注浆:将配制好的浆液注入孔内,注浆压力、注浆速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封孔:注浆完成后,对孔口进行封堵,防止浆液外流。

6. 质量检查: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三、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浆液材料的质量,确保浆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质量检测: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孔位、孔深、孔径、注浆压力、注浆量等。

4. 质量验收: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实例1. 地基加固:在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利用灌浆施工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

2. 防渗堵漏: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等工程中,利用灌浆施工技术对地基、岩体进行防渗堵漏,提高工程安全性。

3. 提高结构稳定性:在边坡、滑坡等地质环境中,利用灌浆施工技术对土层、岩体进行加固,提高结构稳定性。

总之,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掌握灌浆施工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2篇一、灌浆工程施工技术原理灌浆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比例的浆液注入岩石、土壤等材料的缝隙中,使浆液在缝隙中扩散、凝固,形成新的固体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稳定性、防渗性能等。

水泥灌浆施工方案

水泥灌浆施工方案

水泥灌浆施工方案1. 引言水泥灌浆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用于填充饱和土壤、加固地基、密封管道等工程。

本文档将介绍水泥灌浆施工的方案及步骤。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水泥灌浆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材料准备•水泥: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砂: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砂子。

•水:清洁无杂质的水。

•减水剂: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使用减水剂。

2.2 设备准备•搅拌设备:使用搅拌机进行水泥的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输送设备:使用输送泵将灌浆材料输送至施工点。

2.3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设计水泥灌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步骤、施工参数等内容。

3. 施工步骤3.1 现场布置在施工场地确定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布置,包括搭建施工平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3.2 水泥配制按照设计要求准确称量水泥、砂和水的配比,使用搅拌设备将其混合搅拌,直至得到均匀的水泥浆料。

3.3 灌浆施工3.3.1 灌浆孔洞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需要进行水泥灌浆的区域钻孔,孔的直径和深度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而定。

3.3.2 灌浆材料输送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料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施工点,保证输送过程中的浆料不发生分离和沉淀。

3.3.3 灌浆施工过程使用灌浆设备将水泥浆料注入到预先钻好的孔洞中,注浆压力和流量需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调节。

3.3.4 灌浆孔加压养护在灌浆完成后,对灌浆孔进行加压养护,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水泥充分硬化。

3.4 清理与收尾在施工完成后,清理施工场地,将废弃物料及时清理干净,并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4. 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水泥灌浆施工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确保水泥、砂等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监控:对搅拌、输送、灌浆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施工参数和要求得到满足。

•施工现场检查: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5. 安全措施在进行水泥灌浆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施工人员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覆盖层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覆盖层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覆盖层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发表时间:2017-01-18T15:28:25.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2期作者:秦杰[导读] 覆盖层帷幕灌浆成孔比较困难,灌浆过程中容易形成跑浆通道,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高。

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摘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叶县段工程3标渠道防渗帷幕灌浆位于桩号206+411~206+815,根据先导孔揭露渠底下分布有卵砾石层(层厚1.3m~11m),卵砾石的渗透系数为2.3×10-2~2.2×10-4cm/s,地下水高于渠底板,其主要任务是延长渗径,减少两岸来水,便于渠道干地施工。

覆盖层帷幕灌浆成孔比较困难,灌浆过程中容易形成跑浆通道,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高。

关键词:南水北调;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叶县段工程3标渠道防渗帷幕灌浆位于桩号206+411~206+815,帷幕轴线为填方段堤脚线外2m沿渠道两岸平行于渠道轴线布置,设计为单排帷幕,垂直孔,孔距1m,分两序加密施工。

本工程共完成钻孔737个,共计进尺11817.3m,其中粘土层3685 m,砂砾卵石层8132.3m。

二、施工布置及工艺流程(1)场地整平本次施工在已填筑或开挖成型的渠堤外侧,用装载机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整平,浇筑20cm厚C10混凝土硬化场地,既保证了钻机平台稳固,利于钻孔垂直度控制,也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并且可以提高孔口段灌浆压力。

(2)制供浆系统在施工现场搭设1座集中制浆站,制浆站占地30m2,采用钢管结构水泥堆放平台,储灰能力为30t,配置2台NJ-600型的高速制浆机、2台1m3储浆桶和2台BW250/50泥浆泵制供浆。

制备水灰比(重量比)为0.5:1的水泥浆,供浆能力200L/min。

采用φ38mm输浆管路铺设至灌浆部位。

(3)水电布置1、施工用水采用水泵抽取附近倒虹吸蓄水,不足时洒水车运水至试验区附近的蓄水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盖层水泥灌浆施工技术
一、概述
♦1、可控性灌浆定义:目前水电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一般来讲,可控性灌浆是指在覆盖层中灌浆时,为了避免浆液的过多流失,而对灌浆材料和灌注工艺采取一定改进措施的一种灌浆方法,其目的是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

♦塑性浆液:塑性浆液是指在水泥混合浆液(掺加粉煤灰、粘土、膨润土等)中掺加了塑化剂而使浆液塑性屈服强度降低的一种混合浆液。

♦膏浆灌浆:水泥膏浆通常指的是在水泥浆中掺入大量的粘土、膨润土、粉煤灰等掺合料及少量外加剂而构成的低水灰比的膏状浆液,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将其定义为“抗剪屈服强度大于20Pa的混合浆液。

♦我国灌浆界著名专家孙钊在《大坝基岩灌浆》中将其定义为“膏状浆液是指抗剪屈服强度大于20Pa,塑性粘度也大的浆液,状似牙膏,流动性小”。

二、覆盖层水泥灌浆施工特点
♦1、对施工场地要求较低,施工资源均为常规配置,便于快速进行施工组织。

♦2、通过添加辅助胶凝材料、外加剂,改变普通浆液的配方,现场可根据不同的漏水量、漏水流速、漏水通道大小,经过现场试验选择不同浓度、不同凝结时间的膏浆进行灌注。

施工中对不同浓度、不同凝结时间的膏浆的变换应灵活掌握。

浆液凝固时间、扩散范围可控。

♦3、工艺操作与常规灌浆基本相同,仅需要添加部分搅拌设备。

可实现快速、高效施工。

♦4、在大块石架空地段进行水泥膏浆灌浆,与传统的高喷灌浆、普通水泥灌浆、混凝土防渗墙等工艺相比,前者更适合地层特点,能使浆液在架空层中自行堆积,避免了浆液的大量流失,技术先进、工艺新颖,质量可靠、造价低、经济效益明显。

三、覆盖层水泥灌浆适用范围
♦1、塑性浆液、稳定浆液适用于覆盖层堆填材料级配比较均匀,可灌性较好,地下动水水头低,灌浆压力要求不大于1.5MPa的覆盖层。

♦2、双液灌浆采于水头较高、空腔较小的覆盖层。

♦3、水泥膏状浆液适用于块石架空比较严重、一定流速、大流量的渗漏地层中。

在大块石架空地层中,采用速凝水泥膏浆灌注效果更佳。

四、工艺原理
五、小孔径水泥灌浆
♦1、工艺流程
♦1)钻杆法灌浆(孔口不封闭)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设备就位→一次钻孔至设计孔深→第一段灌浆→起拔钻杆→第二段灌浆→起拔钻杆→终孔段灌浆→结束灌浆→封孔。

♦2)孔口封闭法灌浆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设备就位→第一段钻孔→第一段灌浆→第二段钻孔→第二段灌浆→……→终孔段灌浆→结束灌浆→全孔封孔。

♦2、施工顺序和方法
♦采用钻杆法和孔口封闭法灌浆时一般采用地质钻机,小孔径钻进
♦按照先下游排→上游排→中间排的排序施工,同排内相邻先序孔施工完即可施工后序孔;采用一次钻孔到底,自下而上分段、孔内纯压式灌浆工艺时,灌浆分段长度一般为2.0~3.0m;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纯压式灌浆工艺时,第一段灌浆长度宜为2.0m,其余段一般为5.0m。

3、灌浆浆液经试验确定:
水固比=0.5:1;
粉煤灰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0%~30%;
膨润土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左右
塑化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0~1.2%。

♦4、灌浆结束标准
灌浆孔(段)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即可结束灌浆:
(1)孔口返浆并达到规定浓度,结束该段灌浆;
(2)当灌浆注入率不大于1.0L/min时,持续灌注10min;
(3)当每米耗灰量(水泥)达一定限度时,结束该段灌浆。

♦5、特殊情况处理
♦a.大吸浆量处理。

当注入率大于或等于30L/min时,采取降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加入速凝剂、改灌膏状浆液等措施处理。

当注入量大于1~3t/m时,可停灌待凝。

♦b.灌浆过程中,如普遍出现吸浆量过小,吸水不吸浆,应调整浆液配比,增加浆液流动性,确保灌浆效果。

♦c.尽量保持灌浆的连续性,不得随意中断,一旦中断,要及时恢复灌浆,如中断时间超过60min,则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d.灌浆过程中遇漏浆、串浆等现象,应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处理无效时,可停灌待凝。

♦6、质量控制要点:
(1)钻孔:孔位、孔斜
(2)自下而上方法灌浆:
浆比
孔口返浆或满足一定压力后方可提杆
每次提杆不超过一定的长度或按一定的条件
(3)孔口封闭法灌浆
浆比
埋孔口管:深度、待凝
段长、压力、结束标准
六、套管灌浆法
♦1、施工工艺流程:跟管钻孔→安装灌浆孔口装置→以纯水泥浆液灌注孔底→向上拔套管→灌注基岩段→达到结束标准后,向上拔套管……→灌注最上一段→封孔→下一孔。

♦膏浆灌浆示意图
♦2、套管法灌浆特点:
1)可灌浆液范围广:纯水泥浆、膏浆、速凝浆液、掺纤维料的膏浆、砂浆、混凝土2)适应各种地层,水泥浆可灌性好的地层、架空层
3)自下而上灌浆,无明显分段,保证灌注效果
4)
♦3、钻孔:
采用套管法灌浆时,一般采用冲击钻机冲击跟管钻进,孔径不小于110mm。

♦4、制浆、浆液配比
水泥膏浆根据架空大小和水流流量、流速等情况配制。

水泥
膨润土或粘土
速凝水泥或速凝外加剂
膏浆制浆站
♦5、灌浆设备及压力
以孔口进浆压力为标准,压力控制在0.2~0.5MPa。

灌膏浆采用挤压式螺杆泵。

♦6、灌浆结束标准
由于膏浆灌浆一般处于架空地层,没必要达到较高的灌浆标准。

一般规定为:在设计压力下,当灌浆注入率不大于10.0L/min时,该段灌浆结束。

如吸浆量很大,应采取降压、加浓浆液等措施处理;吸浆量较小时,则应采取加大灌浆压力等措施处理。

♦7、特殊情况处理:
♦(1)为使浆液扩散范围可控,对不同地层,选用不同配比的浆液。

对集中渗漏部位或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孔段,采用水泥+水玻璃(水泥重量的3~4%)混合浆液灌注及人工灌注粉细沙。

如遇大块石和孤石,地层架空,孔隙大,漏水严重时,在灌浆前,先回填骨料及速凝水泥砂浆,最后再采取调整浆液配比和反复灌浆等措施,采用水泥膏浆、速凝水泥膏浆灌注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2)如果受灌体内空腔大,一时难以灌注结束时,可在灌注膏浆的同时,掺速凝剂、惰性材料、瓜米石等填料灌浆法。

七、双液灌浆
♦作用机理:水泥浆和水玻璃溶液混合后立即发生反应,很快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

随着反应连续进行,结石体强度不断增加,早期强度主要是水玻璃反应的结果,后期强度主要是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

双液灌浆工艺流程图
双液灌浆装置示意图
♦施工工艺流程:孔位放样→设备就位→一次钻孔至设计孔深→安装→灌浆→封孔。

♦质量控制关键:
(1)针对不同的地层,选择适合配合比的浆液。

主要与地层的孔隙率和孔隙大小、水位高低、水流大小和流速等有关。

(2)灌注压力和压力控制:注浆压力大小影响注浆效果,其大小决定于涌水压力(开挖工作面静水压力、突水的动压力)、裂隙大小和粗糙程度、浆液的性质各浓度、要求的扩散半径等。

水泥—水玻璃注浆压力控制通常根据该段所需浆量,一开始就在短时间内浆压力升到最大允许压力,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

♦(3)灌浆结束标准:一般以两个指标表示,一是最终吸浆量;另一是达到预定设计压力或吸浆率时的持续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