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信息检索实验报告(6个)

实验一网上中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一、实验心得在电脑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品的现在,日常搜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俗话说,天天百度知识丰富。
当然,我国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除了百度,还有谷歌、雅虎、搜狗、网易、新浪。
一般来说,百度和谷歌是最多人用的。
不同的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方法,得到搜索结果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学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提高自己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
在这次实验当中,我们主要学习和掌握以下搜索技巧的运用。
「“”」的基本用法、「+」或「空格」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OR」的基本用法、「site」的基本用法、「inurl」的基本用法、「intitle」的基本用法、「filetype」的基本用法。
比起以前直接把整个问题打上去然后从网页中寻找满意的答案,灵活使用这些搜索技巧可以更快地找到准确率高的答案。
这些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二、实验结果(一)请使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完成以下知识测验:(请将检索结果复制到题干之后,并把所有有关的网页都下载到你的作业文件夹中,以作为本作业评分的依据。
)1.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 B )/b/7602599.htmlA.奥斯汀 B.威尔第 C.福楼拜2."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A )/question/25934693.html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3."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 )/question/1306083005651.htmlA.《血字的研究》B.《东方快车谋杀案》C.《尼罗河上的惨案》D.《难逃一生》4.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D ) /wenda/thread?tid=7c29ad4f072df739&hl=cnA.醉花阴B.一剪梅C.如梦令D.声声慢(二)请在网上寻找如下列图片。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 培养计算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① 开启电源,等待计算机自检。
② 进入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关闭计算机① 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② 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
③ 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使用鼠标① 按下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拖动等操作。
②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③ 滚动鼠标滚轮,实现页面滚动。
(4)使用键盘① 按下字母键,输入文字。
② 使用功能键,如Ctrl、Alt、Shift等,实现特殊功能。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①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② 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③ 保存、打开、关闭文档。
(2)电子表格①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② 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等。
③ 绘制图表,分析数据。
(3)演示文稿① 打开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② 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切换效果等。
③ 播放演示文稿,进行演示。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打开电源,进入操作系统。
(2)使用鼠标:选中文件,拖动到指定位置。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格式。
(4)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点击“关机”。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置格式。
(2)电子表格:打开Excel,输入数据,设置公式。
(3)演示文稿:打开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同时,我们还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 实验分析(1)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共3篇)篇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报告11 .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TEC-2000 十六位机监控命令的用法;2).学习和了解TEC-2000 十六位机的指令系统;3).学习简单的TEC-2000 十六位机汇编程序设计;2.实验内容:1).使用监控程序的R 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2).使用 A 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 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 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 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3、实验步骤1).关闭电源,将大板上的COM1 口与PC 机的串口相连;2).接通电源,在PC 机上运行PCEC.EXE 文件,设置所用PC 机的串口为“1”或“2”, 其它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3).置控制开关为00101(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16 位、联机),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
其它实验相同;4).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TEC-2000 CRT MONITOR Version 1.0 April 2001Computer Architectur Lab.,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med by He Jia >5).用R 命令查看寄存器内容或修改寄存器的内容a.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显示寄存器的内容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b.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 R0↙;修改寄存器R0 的内容,被修改的寄存器与所赋值之间可以无空格,也可有一个或数个空格主机显示:寄存器原值:_在该提示符下输入新的值,再用R 命令显示寄存器内容,则R0 的内容变为0036。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6).用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D 2000↙会显示从2000H 地址开始的连续128 个字的内容;连续使用不带参数的 D 命令,起始地址会自动加128(即80H)。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计算机信息检索实验报告(6个)

实验一网上中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一、实验心得在电脑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品的现在,日常搜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俗话说,天天百度知识丰富。
当然,我国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除了百度,还有谷歌、雅虎、搜狗、网易、新浪。
一般来说,百度和谷歌是最多人用的。
不同的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方法,得到搜索结果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学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提高自己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
在这次实验当中,我们主要学习和掌握以下搜索技巧的运用。
「“”」的基本用法、「+」或「空格」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OR」的基本用法、「site」的基本用法、「inurl」的基本用法、「intitle」的基本用法、「filetype」的基本用法。
比起以前直接把整个问题打上去然后从网页中寻找满意的答案,灵活使用这些搜索技巧可以更快地找到准确率高的答案。
这些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二、实验结果(一)请使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完成以下知识测验:(请将检索结果复制到题干之后,并把所有有关的网页都下载到你的作业文件夹中,以作为本作业评分的依据。
)1.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 B )/b/7602599.html A.奥斯汀B.威尔第C.福楼拜2."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A )/question/25934693.html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 3."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 ) /question/1306083005651.html A.《血字的研究》 B.《东方快车谋杀案》 C.《尼罗河上的惨案》D.《难逃一生》4.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D ) /wenda/thread?tid=7c29ad4f072df739&hl=cn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二)请在网上寻找如下列图片。
计算机实验报告实验反思(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实验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计算机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本次实验报告旨在对所进行的计算机实验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实验的开展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2)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维护方法;(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1)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网络拓扑、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2)熟悉网络配置方法,如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网络的基本功能。
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1)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2)掌握SQL语句的编写方法,如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更新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1)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如C、Python等;(2)掌握简单程序设计方法,如函数定义、循环、条件语句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篇1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_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_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一”折叠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3.建立树状目录。
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1.1.建WOrd并保存。
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
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5.复制、移动文件夹6.重命名、删除、恢复。
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8.设置共享文件。
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9.显示扩展名。
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
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10设置鼠标。
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11设置键盘。
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12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13设置输入法。
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1.计算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上学期《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姓名:# # #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实验一数通实验平台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数通实验模拟软件eNPS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的数通网络组网拓扑,并熟悉各数通设备的硬件,了解其功能。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eNPS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说明1、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了解数通设备的配置环境的搭建方法。
2、通过现场讲解让学习掌握数通设备的配置方法及常用命令。
3、让学习上机独立完成数通设备的环境搭建过程及熟悉相关命令。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说明1、eNPS软件介绍此处为设备类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终端、通信介质等。
2、以一台交换机和两台PC组建小型拓扑1.开启eNSP客户端。
2.向工作区中添加一台交换机和两台PC。
a.在设备类别区选择。
b.在设备型号区选择具体的型号“S5700”。
c.在工作区单击左健即完成,或者直接将设备拖至工作区。
参考以上步骤添加两台PC至工作区。
您还可以添加更多的设备,组建更大型的拓扑。
说明:每台设备都带有默认描述,通过工具栏的,可在拓扑中任意添加描述。
3、向工作区中添加两条网线,使两台PC分别与交换机相连a.在设备类别区选择。
b.在设备型号区选择具体的型号“Auto”。
c.在工作区依次单击交换机和一台PC。
类似步骤连接交换机和另一台PC。
4、完成拓扑图的绘制5、启动工作区的设备。
右键单击设备,选择“启动”。
您也可以在工作区中用鼠标选定一个区域,单击工具栏的,批量启动该区域的设备。
3、两主机数据通信实验1.配置两台PC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a.在工作区双击一台PC图标。
b.在“配置”界面,IP地址配置为“192.168.1.2”,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0”。
c.类似的步骤,配置另一台PC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192.168.1.3”和“255.255.255.0”。
2、由PC(CLIENT0)向另一台PC(CLIENT1)发送Ping报文a.在工作区双击PC(CLIENT0)图标。
b.单击“命令行”,进入“命令行”页签。
c.输入命令ping 192.168.1.3。
d.将“ping”的结果截图保存至实验结果中。
4、报文采集实验1、以在设备上指定端口启动报文采集为例,右键单击交换机图标,选择“数据抓包”,再选择端口,启动报文采集程序Wireshark。
2、从采集报文的PC向另一台PC发送Ping报文。
在Wireshark上查看获取的Ping报文,将报文截图保存至实验结果中,并分析此报文的构成。
3、停止报文采集。
右键单击正在采集报文的交换机图标,选择“数据抓包”,取消选择端口,则停止报文采集。
5、基本操作命令5.1 切换语言模式<Huawei> language-mode { chinese | english }5.2 进入系统视图界面使用system-view命令可以进入系统视图,这样才可以配置接口、协议等内容<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5.3 修改设备名称配置设备时,为了便于区分配置的设备,往往给设备定义不同的名称。
如下我们依照实验拓扑图,修改设备名称。
更改R1路由器的系统名称为R1,R2路由器的系统名称为R2[Huawei]sysname R1[R1][Huawei]sysname R2[R2]5.4 退出或返回用户视图[Huawei] quit (返回上一级)5.5 进入接口视图,设置接口IP地址[Huawei] interface Ethernet 1/0/1[Huawei -ethernet1/0/1] ip address 192.168.2.55.6 取消配置[Huawei] undo ip address(删除ip地址)5.7 保存当前配置< Huawei> save五、实验思考提高1、将步骤3中的交换机换为路由器,再将两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不同网段,如主机1的IP设置为192.168.1.2,主机2的IP设置为192.168.2.2,此时通过主机1 ping主机2,还能否ping通?为什么?该怎样修改设置?答:不能ping通;因为在不同的网站,主机与主机之间是不能是直接ping通的;修改方法:设置路由器的网关。
六、心得体会这次实验是计算机通信网的第一次实验,第一次用这种代码去配置一台PC,感觉好神奇,同时也有点不太适应,对于这些东西还是不太熟练,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数通实验模拟软件eNPS的基本操作,第一次画了实验拓扑图,觉得自己小有成就感。
实验二静态路由配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理解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eNPS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说明1、掌握路由器接口配置的方法2、掌握静态路由配置的方法3、掌握路由器逐跳转发的特性四、实验步骤及内容说明1、实验拓扑路由器HQ-R,B1-R和B2-R通过串行链路连接,Loopback0是路由器上的环回接口。
在所有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使全网能够互通。
2、实验步骤3、简要配置流程step1: 按拓扑图配置接口IP,并测试网络联通性。
配置HQ-R[HQ-R] interface Serial 1/0/0[HQ-R-Serial1/0/0]ip address 10.1.6.233 30[HQ-R-Serial1/0/0]quit[HQ-R]interface Serial 2/0/0[HQ-R- Serial2/0/0]ip address 10.1.6.237 30 配置B1-R[B1-R]interface Loopback 0 #配置环回端口,用于测试#[B1-R- Loopback0]ip address 10.1.6.212 32 #测试用地址#[B1-R- Loopback0]quit[B1-R]interface Serial 1/0/0[B1-R- Serial1/0/0]ip address 10.1.6.234 30 配置B2-R[B2-R]interface Loopback 0[B2-R- Loopback0]ip address 10.1.6.213 32[B2-R- Loopback0]quit[B2-R]interface Serial 2/0/0[B2-R- Serial2/0/0]ip address 10.1.6.238 30step2: 查看HQ-R的路由表[HQ-R] display ip routing-table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step3: 测试网段的连通性[B1-R]ping -a 10.1.6.212 10.1.6.233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step4: 配置静态路由配置HQ-R[HQ-R]ip route-static 10.1.6.212 32 10.1.6.234 [HQ-R] display ip routing-table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step5: 测试网段的连通性[B1-R]ping -a 10.1.6.212 10.1.6.233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思考:步骤3和步骤5的结果为什么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答:因为路由器上的环回接口Loopback0和其他路由器之间不能通信,即loopback0上没有去往10.1.6.233/30的路由表。
是由静态路由引起的。
step6: 配置静态路由配置HQ-R[HQ-R]ip route-static 10.1.6.213 32 10.1.6.238[HQ-R] display ip routing-table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配置B1-R[B1-R]ip route-static 10.1.6.213 32 10.1.6.233 [B1-R]display ip routing-table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B1-R]ping -a 10.1.6.212 10.1.6.213 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思考:能否ping通?若不能,为什么?答:不能ping通,因为B2-R的路由表还没有设置配置B2-R[B2-R]ip route-static 10.1.6.232 30 10.1.6.237[B2-R]ip route-static 10.1.6.212 32 10.1.6.237step7: 测试网段的连通性[B1-R]ping -a 10.1.6.212 10.1.6.213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step8: 查看3个路由器的路由表[HQ-R] display ip routing-table[B1-R]display ip routing-table[B2-R]display ip routing-table将截图结果保存于此思考:步骤7能否ping通?请根据步骤8中的路由表分析原因答:步骤七可以ping通,通过步骤8中可以看出10.1.6.212和10.1.6.234通过静态路由连在一起,然后又和10.1.6.237通过静态路由连在一起。
10.1.6.213和10.1.6.238通过静态路由连在一起,然后又和10.1.6.233通过静态路由连在一起。
10.1.6.232和10.1.6.237通过静态路由连在一起,于是所有网络实现了互通。
五、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理解了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此次试验要先配置接口IP,查看HQ-R路由表,测试网段连通性,配置静态路由。
这次试验有了上一次实验的基础,觉得轻松了好多,觉得这个实验并不是多难。
实验三OSPF单区域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在特定接口或网络启用OSPF的方法,掌握修改OSPF优先级的方法,理解OSPF在以太网上的DR/BDR选择过程。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eNPS仿真软件四、实验内容说明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它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OSPF 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链路状态(LSA)就是OSPF接口上的描述信息,例如接口上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类型,Cost值等等,OSPF路由器之间交换的并不是路由表,而是链路状态(LSA),OSPF通过获得网络中所有的链路状态信息,从而计算出到达每个目标精确的网络路径。
OSPF路由器会将自己所有的链路状态毫不保留地全部发给邻居,邻居将收到的链路状态全部放入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State Database),邻居再发给自己的所有邻居,并且在传递过程中,绝对不会有任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