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抗菌谱.
抗微生物药物的选用—抗真菌药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兽医药理学课件)

甲砜霉素
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首选药。 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引起可逆性红细胞生成抑制作用比氯霉素更常见。 长期内服可引起消化机能混乱,出现维生家缺乏或二重 感染。 有胚胎毒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动物慎用。 与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林可胺类药物合用时产生 颉颃作用。 休药期:畜、禽28天;弃奶期7天。鱼类,15天。
2.小檗碱(黄连素)
盐酸小檗碱碱片:内服,一次量,马2-4g,牛 3-5g,羊、猪O.5-1g。 硫酸小檗碱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马、 牛0.15-0.4g,羊、猪0.05-1g。
对钩端螺旋体不敏感。
一般不单独作抗菌药使用,常与磺胺药组成 复方制剂,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 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蜂窝织炎、腹 膜炎、乳腺炎、创伤感染等。
易产生耐药性,不宜单独应用。
毒性低,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会引起骨髓造血机能抑制、孕畜和 初生仔畜的叶酸摄取障碍,应慎用。
与磺胺类药合用可显著增强抗菌作用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与庆大霉素、氟笨尼考、四环素、红霉素、黏菌素等也有增强抗菌 作用,常以1:5比例均磺胺药(如SMD、SMM、SMZ、SD)等)及某 些抗菌药联合应用。
甲砜霉素
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大肠杆菌、沙门 氏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巴氏杆菌、布鲁氏菌等高度 敏感,对炭疽杆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肺炎球菌、葡 萄球菌等敏感,对破伤风梭菌、放线菌等厌氧菌也有作用, 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不敏感。 对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敏感。
甲砜霉素
2.小檗碱(黄连素)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常见磺胺类药物简介及合理应用指导胡树罗浩万硕摘要: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
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
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的使用磺胺类药物就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关键字: 磺胺药应用指导引言磺胺类药就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
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既可注射用又可内服。
特别就是高效、长效、广谱的磺胺药与增效剂使磺胺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抗生素。
但磺胺类药品同时也存在用量大、不良反应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文1、常见的磺胺药1、1磺胺药的合成及结构1、1、1磺胺药的基本结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1、1、2磺胺药基本的合成方法磺胺药的生产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磺酸氯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与盐酸中与便得磺胺(SN)。
磺胺与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
磺胺与磺胺脒曾就是磺胺药常用品种,现在它们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
磺胺嘧啶与磺胺甲基异異塞唑的生产方法不同。
①磺胺嘧啶: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与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与磺胺脒在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与精制便得成品。
②磺胺甲基异異塞唑:草酸二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異塞唑-3-甲酸乙酯。
经氨水胺解与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异異塞唑。
后者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与精制便得成品。
1、2短效及中效磺胺1、2、1 磺胺噻唑(ST) 国内作为消炎片单独使用,也与SD、SM2!联合作为三磺合剂。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常见磺胺类药物简介及合理应用指导胡树罗浩万硕摘要: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
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
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的使用磺胺类药物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关键字:磺胺药应用指导引言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
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既可注射用又可内服。
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磺胺药和增效剂使磺胺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抗生素。
但磺胺类药品同时也存在用量大、不良反应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文1.常见的磺胺药1.1磺胺药的合成及结构1.1.1磺胺药的基本结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1.1.2磺胺药基本的合成方法磺胺药的生产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磺酸氯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和盐酸中和便得磺胺(SN)。
磺胺与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
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药常用品种,现在它们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異塞唑的生产方法不同。
①磺胺嘧啶: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与磺胺脒在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②磺胺甲基异異塞唑:草酸二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異塞唑-3-甲酸乙酯。
经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异異塞唑。
后者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1.2短效及中效磺胺1.2.1 磺胺噻唑(ST)国内作为消炎片单独使用,也和SD、SM2!联合作为三磺合剂。
药理学——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合成抗菌药一、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1962)第二代:吡哌酸(1974),仅适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疗效差、耐药性发展迅速、应用日趋减少第三代:氟喹诺酮类(1979)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口服有效、副作用小、耐药性还未大量产生、发展迅速、临床广泛使用第四代:新氟喹诺酮类格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对细菌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少。
(真核细胞不含有DNA回旋酶)【喹诺酮类共同特点】1.抗菌谱广、杀菌①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环丙沙星最强);②对部分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最强);③某些品种(环丙、左氧氟)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④新喹诺酮类抗革兰阳性菌作用增强,特别是对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莫西沙星还具有其他氟喹诺酮类所缺乏的抗厌氧菌活性。
阳盛阴不衰霸气抗厌氧2.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可进入骨、关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可进入脑脊液;血浆蛋白结合率低;t1/2较长;多数以原形经肾排泄,尿药浓度高;部分经肝脏代谢后,由肾排出;3.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1)消化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氧氟沙星可致伪膜性肠炎。
(2)过敏: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敏性皮炎(洛美沙星多见)等。
(3)中枢神经系统:头痛、眩晕等。
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尤其癫痫病史者。
(4)关节软骨损害:所有氟喹诺酮类在在儿童可引起关节痛及肿胀故不应用于青春期前儿童或妊娠期妇女。
4.适用于敏感病原菌所致感染——四条道路清干净!(1)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宫颈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也可有效治疗淋菌和衣原体感染所致尿道炎和宫颈炎;(2)肠道感染可以杀死多种导致腹泻、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的细菌;也可有效治疗伤寒耐药菌株、其他沙门菌属感染及肠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旅行性腹泻;(3)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治疗结核;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对衣原体、支原体和军团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有效;(4)其他…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氟哌酸)—☆第一个氟喹诺酮类药,抗菌作用在第三代中最低。
常见磺胺类药物

常见磺胺类药物磺胺类是合成得抑菌药,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
但个别菌种得菌株可能对其耐药。
1磺胺苯吡唑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2磺胺米隆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3磺胺嘧啶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4联磺甲氧苄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5磺胺贰甲异嘧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6碘胺异恶唑SIZ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7柳氮磺吡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8磺胺间甲氧嘧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9碘胺对甲氧嘧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0碘胺多辛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1磺胺脒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2磺胺嘧啶SD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3磺胺甲恶唑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4磺胺贰甲嘧啶〔典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5磺胺嘧啶锌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6磺胺林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7磺胺醋酰钠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8复方磺胺嘧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19磺胺贰甲嘧啶钠注射液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20磺胺对甲氧嘧啶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21酞磺胺噻唑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22磺胺异恶唑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23琥珀磺胺噻唑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24复方磺胺甲恶唑合成得抗菌药-磺胺类的使用指南磺胺类药物临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而且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又便于长期保存,故目前仍是仅次于抗生素的一大类药物,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新型磺胺和抗菌增效剂合成以后,使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广阔前途。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
对其高度敏感的细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
对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志贺氏杆菌、亚利桑那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危害家禽的某些原虫也有作用。
磺胺类药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繁殖,因有些细菌生长时,需利用对氨基苯甲酸。
氨基苯甲酸和二氢喋啶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又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再进一步形成活化型四氢叶酸,也就是辅酶F,它能传递一碳基团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
水貂应用磺胺类药物及注意事项

胱, 由于有 少量 的尿 液 , 在 切 口的膀 胱底 血 管较 少
步 态 不稳 , 后躯 强 拘 , 体 温 正 常 。感 觉 该 犬 后腹 部
疼痛 , 触诊后腹部抗 拒, 膀胱 紧张, 但 感 觉 尿 液 不
多 。 主诉 该犬 拒食 , 能 少量 饮水 , 犬 尿淋漓 , 但 尿液 颜色 基 本 正 常 , 已 注射 4天 消炎 针 , 但 症 状不 见 好
二 甲嘧 啶片 , 注射 针 剂 按 说 明书使 用 , 每 千 克体 重
用 量为0 . 2~ 0 . 5 m L 。
2 养貂常用磺胺类药物的种类
2 . 1 注射 针剂
5 磺胺类药物的排泄途径
磺 胺类 药 物主要 通 过肝脏 代谢 灭 活 , 经 肾脏 排 泄 。在代谢 过 程 中发生 乙酰化 , 形 成 乙酰 化物 后其 溶解 度也 低 。 乙酰化 的磺 胺 药 物 不 仅 没 有抗 菌 作 用, 而且 还具 有磺 胺强 毒 , 对肝脏、 肾脏及 泌 尿系统 有损害, 也 是水 貂形成 结 石 的主要 原 因。 由于尿 中
于磺胺 吸 收进 入血 液 后 能 迅 速 分 布 到全 身 组 织 及 体液 , 所 以可 用于 预 防全身感 染 。
( S M P ) 、 磺胺 甲氧 吡嗪 ( S MP Z ) 为长效药物, 时 间 长
达2 4小 时 以上 。
4 使 用量
粉 剂是 在 搅 拌 的饲 料 中添加 万 分 之 二 的磺 胺
意磺胺类药物 的使 用 , 避 免其影响胚 胎的生长发 育 。磺 胺类 药物 主要 作用 于动 物上 呼 吸道 、 消化道 和泌尿 系统 , 并 能穿 过血 脑屏 障 , 清 理脑 中的感染 ,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课件

治疗感染
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多 种细菌感染,如尿路感染、 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常与其他抗菌 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抗 菌效果。
磺胺类药物的给药方式与剂量
口服给药
磺胺类药物可以口服给药, 方便快捷,适用于轻症患 者。
注射给药
对于重症患者或不能口服 的患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方式,起效快。
氟喹诺酮类药物
这类抗菌药物可以与细菌的DNA回旋酶结合,抑制细菌DNA的复 制和转录,从而起到抗菌作用。常见的品种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 星等。
磺胺类药物
这类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常见的品种有磺胺嘧啶、磺 胺甲噁唑等。
抗菌增效剂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呼吸道感染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 抗菌药物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磺胺类药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衣原体、支原体等,因此在临床上 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磺胺类药物的种类与分类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磺胺类药物按照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类、磺胺嘧啶类、磺胺甲恶唑 类等。
按抗菌谱分类
根据抗菌谱的不同,磺胺类药物可分为窄谱和广谱两类。窄谱磺胺类药物主要针 对某些特定的细菌,而广谱磺胺类药物则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 效剂课件
目 录
• 磺胺类药物概述 • 磺胺类药物抗菌机理 •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抗菌增效剂的作用与种类 • 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的联合应用 •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01
磺胺类药物概述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与历史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1932年,德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化合物,并发现其对溶血 性链球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从而开启了磺胺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兽用磺胺类药物介绍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2、肠道感染
• 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药物,如SG、PST、SST 等为宜。可用于仔猪黄痢及畜禽白痢、大肠杆菌病 等的治疗,常与DVD合用以提高疗效。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3、泌尿道感染
• 选用抗菌作用强,尿中排泄快,尿中药物浓度高的 磺胺药物,如SMM、SMD、SMZ和SM2等,亦常 与TMP合用。
兽用磺胺类药物介绍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 兽用磺胺类药物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 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特 别是甲基苄啶和二甲氧苄啶等抗菌增效剂的发现, 使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后,抗菌作用大大 加强,疗效显著提高。因此,磺胺类药至今仍为兽 医用于畜禽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
德为本 能为用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4、排泄
• 内服肠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随粪便排出;肠道易吸 收的磺胺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同服碳酸氢钠 碱化尿液,可促进磺胺及其代谢物排出,少量由乳 汁、消化液及其他分泌液排出。
德为本 能为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湖路远 我们有缘相见
三、磺胺药物抗菌作用
• 磺胺类药物属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 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衣原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效。对 磺胺类药物高度敏感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 菌和化脓棒状杆菌等;次敏感菌的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 巴氏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李氏杆菌 和副鸡嗜血杆菌等,SMM、SMD还对球虫、卡氏白细胞原 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等有效。
• 磺胺类药物特点是较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对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