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
磺胺类药物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 化学治疗药 药物化学课件

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或抗菌活性很弱,与其它抗菌药合用 可增强其它抗菌药的抗菌活性,如棒酸
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与其它抗菌药合用时通过影响其代 谢可增强其它抗菌药的抗菌活性,如丙磺舒
抗菌增效剂
TMP(甲氧苄啶):磺胺增效剂,使细菌生长受双重阻止作用; 丙磺舒:抑制有机酸排泄,增加药物在血中浓度,与β-内酰胺类 抗生 素合用有增效作用;
相关链接
临床常用抗菌增效剂的作用特点
棒酸(克拉维酸)本身抗菌活性很弱,但具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可显著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 如与头孢霉素、羟氨苄西林合用分别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2~8倍与130倍。
丙磺舒(增加尿酸排泄药)可抑制有机酸抗菌药物从 哺乳动物肾脏的排泄,因而可以抑制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及对氨基水杨酸等有机酸类抗菌药物的排泄。如与 青霉素合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排泄速度,提高其在血中的 浓度而增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吸电子基团可以是酰基,也可以是芳香杂环。N,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丧失活性。
(4)苯环若被其他芳环或芳杂环取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他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其他芳环或引入其他基团 活性降低或丧失
单取代活性增加, 杂环取代更好
游离氨基或潜在的游离氨基 是活性关键
本代谢物竞争性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 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抗代谢 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代谢拮抗概念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疟及抗癌 药物等设计中。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床 上 有 医 疗价 值 的仅 有 二 三 十
黑 种 。磺胺药存在着抗菌作用较弱 ,
用。但对螺旋体 、 结核杆菌 、 立克次体 、 病毒等完全无效。
4 磺 胺 类 药物 的吸 收
龙 不 良反应较多 、细菌易产生抗 药
如具有抗菌谱广 、 疗效确实 、 质 性 稳定 ,价格低廉 ,使用方便 等优 点 。特别是 甲氧苄 啶和二 甲氧苄 啶等抗菌增效剂 的使 用 ,其磺胺 药 与抗菌增 效剂 联合 使用 后 , 抗
菌 谱 增大 、 疗效 显 著 提 高 。更重 要 的是 磺 胺 类 药 物 能 同 时抵 抗 多种
维普资讯
兽 药 信 息
磺 胺 类 药 用 厦涯意事 须
进一步与嘌呤 、 嘧啶等其他物质一起合成 叶酸 。磺胺药能与
抗 微 生 物 药 。 13 庞 雅君 拉 9 2年德 国 克拉 , 刘 A 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从而阻断敏感细菌叶酸的合成 P伟 ,张继东,曲 河,李 B 敏, ( lrr和 米 奇 ( e sh 合 成 了 Kae) Mizc ) t 含 有 磺 胺 基 团 的 百 浪 多 息 (rn Po — 而发 王、 丑新,韩 明香 挥抑 菌作 用 。 玉梅,陶淑清 ,杨小丽 ,涂映霞,史
江 性、 用量 大 、 疗程偏长 等不 足。但
磺 胺类 药 由于有其 独特 的优 点 ;
临床上常用 的磺胺类药物 可分 两种 ,一类是肠道 吸收
的 , 一类 是 肠 道 难 吸 收 的 。 道 内易 吸 收 的磺 胺 药 , 要在 另 肠 主 小 肠 上段 吸 收 , 收 占内服 量 的 7 %~ 0 %。 同 时 胃也 能 吸 吸 0 10
磺胺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分析

从以上的推导可以看出,用△A作为定量的一句,可以消 除干扰组分的干扰;又由于在一定条件下,△E为一常数,所 以△A和浓度(C)有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对照品比较法测 定药物的含量。
COMPANY LOGO
为了防止长期服用磺胺可能造成 的结石,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 打片)也是不错的办法。加用碳酸 氢钠,不仅可以碱化尿液,加强磺 胺的疗效,还可以防止长期服用磺 胺可能发生的尿中磺胺药物结晶。
COMPANY LOGO
服用磺胺,除了可能在体内长成小石 头,药量上的一不小心还会让你中毒。 由于有的病人觉得磺胺疗效不错,常 常自作主张多吃两片,或者多吃两天, 认为这样可以巩固药效,但这样做的 后果却可能导致药物蓄积性中毒。因 此,病人在用药期间,切不可随意加 大药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延长疗程。 服药最好不要超过5天,以防加重药物 的毒副作用。
COMPANY LOGO
磺胺药物的研究
COMPANY LOGO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SAs)是 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 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 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SAs种类可达数千 种,其中应用较广并具有一定疗效的就有 几十种。 磺胺药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类 抗菌消炎药,其品种繁多,已成为一个庞 大的“家族”了。可是,最早的磺胺却是 染料中的一员。
COMPANY LOGO
A SMZ的紫外吸收光谱 1、TMP(2.0μg/ml) 2、SMZ(10.0μg/ml) 3、SMZ+TMP 4、辅料
B TMP的紫外吸收光谱 1、TMP(5.0μg/ml) 2、SMZ(25.0μg/ml) 3、SMZ+TMP 4、辅料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常见磺胺类药物简介及合理应用指导胡树罗浩万硕摘要: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
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
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的使用磺胺类药物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关键字:磺胺药应用指导引言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
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既可注射用又可内服。
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磺胺药和增效剂使磺胺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抗生素。
但磺胺类药品同时也存在用量大、不良反应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文1.常见的磺胺药1.1磺胺药的合成及结构1.1.1磺胺药的基本结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1.1.2磺胺药基本的合成方法磺胺药的生产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磺酸氯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和盐酸中和便得磺胺(SN)。
磺胺与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
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药常用品种,现在它们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異塞唑的生产方法不同。
①磺胺嘧啶: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与磺胺脒在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②磺胺甲基异異塞唑:草酸二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異塞唑-3-甲酸乙酯。
经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异異塞唑。
后者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1.2短效及中效磺胺1.2.1 磺胺噻唑(ST)国内作为消炎片单独使用,也和SD、SM2!联合作为三磺合剂。
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中的药物,它们具有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广泛应用于动物的治疗和预防。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家畜、家禽和宠物动物,对维护动物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并就其在不同动物种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磺胺类药物的作用原理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对于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菌DNA的合成和细菌的生长。
磺胺类药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虫的生长和繁殖,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抗原虫治疗。
二、磺胺类药物在家畜中的应用在家畜兽医临床中,磺胺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磺胺类药物在家畜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牛、猪、羊、马等多种家畜动物。
在牛群中,磺胺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疾病,比如肠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在猪场中,磺胺类药物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主要用于治疗猪瘟、伪狂犬病和猪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疾病。
磺胺类药物在羊驼和马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
四、磺胺类药物在宠物动物中的应用在宠物兽医临床中,磺胺类药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抗菌药物。
在犬、猫等宠物动物的医疗中,磺胺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磺胺类药物也可以被用于治疗宠物动物的原虫感染,比如犬疫原虫病、猫疫原虫病等。
五、磺胺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其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磺胺类药物对一些动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动物的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需要按照兽医医嘱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期限,以避免药物滥用导致的药物抗性增强等问题。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还需要留意其对人体的影响,避免因接触而对人体造成影响。
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抗菌活性。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合成必需的细菌物质,如核酸和蛋白质,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磺胺类药物主要适用于治疗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磺胺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对多种细菌感染有效。
磺胺类药物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病,如球虫病、心丝虫病等。
磺胺类药物有多种形式,包括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等。
不同形式的药物适用于不同动物和不同疾病的治疗。
片剂适用于大动物如牛、马的治疗,颗粒剂适用于小动物如猫、狗的治疗,而注射剂适用于严重感染疾病的快速治疗。
虽然磺胺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时仍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应根据疾病类型和病原体的敏感性进行药物选择。
不同的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需要进行药敏试验来确定最有效的药物。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磺胺类药物的剂量应根据动物的体重和病情来调整,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使用时间也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来调整。
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磺胺类药物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过敏反应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磺胺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多种疾病和感染病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和病原体的敏感性进行选择,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磺胺类药物,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疗效,保障动物的健康。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磺胺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它们以其杀菌效果快、用药方便、副作用小等优势,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药物。
本文将介绍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一、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磺胺类药物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它们的作用机理略有不同。
1.短效磺胺类药物短效磺胺类药物主要是以磺胺嘧啶为代表。
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抑制了细胞内的二氢叶酸的合成和生长所需的代谢。
二氢叶酸是细胞内的一种必须的代谢物质,参与多种代谢作用,如基因转录、DNA合成等。
由于细菌缺少二氢叶酸的合成能力,大量繁殖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它们的死亡。
因此,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主要是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实现对细菌的杀灭。
2.长效磺胺类药物长效磺胺类药物以甲氧苄氨基乙硫氧嘧啶为代表。
它的作用机理与短效磺胺类药物类似,也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但是,长效磺胺类药物的合成过程中,还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作用,将其代谢为活性成分,进入细胞内发挥药效。
因此,长效磺胺类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在体内的代谢作用较短效的磺胺嘧啶比靠后,效果更加稳定。
二、磺胺类药物的应用磺胺类药物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抗菌药物,能够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下面分为不同领域,介绍磺胺类药物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1.呼吸道感染对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磺胺类药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药物。
磺胺嘧啶和甲氧苄氨基乙硫氧嘧啶都是常用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减轻临床症状,有助于治愈疾病。
2.泌尿系统感染磺胺类药物也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类重要药物。
对于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细菌感染比较有效。
在临床上,磺胺嘧啶和复方磺胺甲噻唑都是常用的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
3.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磺胺类药物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磺胺类药物及其在猪病防治上的应用

磺胺类药物及其在猪病防治上的应用作者:赵清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8期赵清(黑龙江省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52400)1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及作用兽用磺胺类药物如下:磺胺脒,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喹恶啉钠,新诺明,水溶新诺明,TMP,乳酸TMP,敌菌净盐酸盐,磺胺氯吡嗪钠,磺胺氯哒嗪钠,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下面主要介绍在治疗猪病方面应用较多的药物。
①磺胺脒为白色的针状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
遇光渐变色,本品在沸水中溶解,在水、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几乎不溶。
本品系磺胺类药物,对治疗肠道感染,肠胃炎及腹泻等效用显著。
也可用于手术前的肠道消毒,还可用以控制伤寒及副伤寒细菌活动,亦可用作生产SM2,SM1,SD等的原料。
本品应于防潮遮光的包装物中密闭保存。
②磺胺二甲嘧啶钠为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性粉末,为广谱抑菌剂,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抗菌原理:与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阻碍二氢叶酸合成,从而影响核酸合成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本品内服后吸收快而排泄慢,体内乙酰化率低、血药浓度高且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
主要用于巴氏杆菌病、乳腺炎、子宫炎、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亦用于防治兔、禽球虫病和猪弓形虫病。
鱼的肠炎病、竖鳞病、烂鳃病、赤皮病、白皮病、鳗鲡细菌性肠炎、弧菌病、红点病等。
混饮:畜禽每1g本品加水15~20kg,混饲:每1g本品应拌料8~12kg。
水产药浴200ppm(重症加倍)。
连用5~7天。
干燥、密闭、通风阴凉处保存。
③新诺明主治由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葡萄球菌、鼻疽杆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巴氏杆菌、布氏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李氏杆菌等引起的畜禽疾病。
遮光,密封保存。
④磺胺对甲氧嘧啶竞争性阻碍细菌合成二氢叶酸,最终影响核酸、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合成抗菌药
其他合成类抗菌药 a.抗菌增效剂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TMP) 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按1:5比例制成的复方制剂称为复方磺胺甲噁唑 仍在临床广泛使用。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泌尿道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 肉芽肿荚膜杆菌→腹股沟肉芽肿 霍乱弧菌→霍乱 伤寒沙门菌→伤寒 志贺菌属→肠道感染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诺卡菌属→诺卡菌病。
人工合成抗菌药
c.外用类磺胺药 磺胺米隆(mafenide) 抗菌谱广 药物可迅速渗入创面和焦痂,适用于烧伤或大面积创伤后的创面感染。 能提高植皮成功率 用药局部有疼痛感及烧灼感 大面积应用其盐酸盐可能导致酸中毒,应选用其醋酸盐。
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 silver) 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显著强于磺胺米隆。 抗菌谱广,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特别该药的抗菌作用不受脓液PABA的影响。 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II度,III度烧伤或烫伤创面的感染,并对创面具有 促进干燥,结痂及愈合的作用。 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 其钠盐溶液呈中性,几乎无刺激性,穿透力强 适用于眼科的感染性疾患:如沙眼、角膜炎和结膜炎。
人工合成抗菌药
四、不良反应 1、泌尿系统损害 2、过敏反应 3、血液系统反应 4、黄疸 5、消化系统反应 6、神经系统反应
人工合成抗菌药
a、肠道易吸收类磺胺药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磺胺哒嗪) 中效磺胺药 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 可首选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可首选用于治疗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 使用时,增加饮水量,必要时同服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二、抗菌谱 1、对大数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有良好抗菌活性。 2、对沙眼衣原体、疟原虫、卡氏肺部孢子虫、弓形虫滋养体有抑制作 用。 3、对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无效,甚至可促进立克次体生长。 4、磺胺米隆和磺胺嘧啶银尚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三、耐药性 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反复接触磺胺药后,均可产生耐 药性。各磺胺药之间有交叉耐药。 1、固有耐药 2、获得性耐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
b.硝基呋喃类药物 呋喃妥因 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 半衰期 30分钟,药物在血液中快速破坏,尿中浓度高。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降低,不能与碳酸氢钠同服。
呋喃唑酮(痢特灵) 胃肠道不易吸收,口服后主要在肠道发挥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病。 尚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作用机制与抗幽门螺旋杆菌、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 黏膜有关。 栓剂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
silver)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体内过程 1、吸收 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小肠上段吸收 肠道感染的磺胺药 小肠下段及结肠内 2、分布 分布广泛 可透过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3、消除 主要从肾脏以原型药,乙酰化代谢产物、葡糖醛酸结合物3种形式排泄。 在碱性尿中溶解度高,在酸性尿中易结晶析出,结晶物可造成肾损害。
人工合成抗菌药
b.肠道难吸收类磺胺药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药物本身无抗菌活性,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 酸盐。 磺胺吡啶有较弱的抗菌作用,5-氨基水杨酸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肠道或泌尿 生殖道感染所致的反应性关节炎。 与甲氨蝶呤合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长期服用产生较多不良反应。
谢 谢
磺胺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
分类
• • • • •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肽类 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抗菌药 作用机制 常用磺胺类药物 a.肠道易吸收类磺胺药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磺胺哒嗪) 磺胺甲恶唑(sufamethoxazole,新诺明) 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b.肠道难吸收类磺胺药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c.外用类磺胺药 磺胺米隆(mafenide) 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 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
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甲恶唑(sufamethoxazole,新诺明) 中效类磺胺药 药物在脑脊液的浓度低于磺胺嘧啶,但仍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 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菌诱发的泌尿道感染。 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长效类磺胺药 抗菌活性优于磺胺甲恶唑 临床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用于疟 疾的预防和治疗。
人工合成抗菌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硝基咪唑类药物 甲硝唑(甲硝哒唑,灭滴灵) 替硝唑 奥硝唑 甲硝唑分子中硝基,在细胞内无氧环境中被还原成氨基,从而抑制病原体 DNA合成,发挥抗厌氧菌作用,对脆弱类杆菌尤为敏感。 对滴虫、阿米巴滋养体以及破伤风梭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对需氧和兼性需氧菌无效。 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女性生殖系统、下呼吸道、骨和关 节等部位的感染。 对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及四环素耐药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有 特殊疗效。 亦是治疗阿米巴病,滴虫病和破伤风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