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五病区眩晕的辨证施护 (1)

合集下载

眩晕的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眩晕是中医临床诊治的常见疾病,眩为眼目昏花[1],晕为头晕有旋转感。

其特点是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如坐舟车甚至出现跌倒[2],常伴有恶心呕吐。

眩晕除药物治疗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3]。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患者个体差异、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11月收治眩晕患者57例,男16例,女41例,其中脑供血不足42例,高血压8例,美尼尔综合征5例,低血压2例。

按中医辨证分4型,分别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气血亏虚,采用辨证施护。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避免噪音,空气流通,光线适宜。

让患者卧床休息,变动体位时动作宜缓慢;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靠摇床架和帮动头部;说话轻言细语,态度要温和;保证患者安静休息。

病情缓解后,指导其做适当运动。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患者眩晕发作时间、性质、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

辨证施护肝阳上亢型:患者多性情急躁,是阳盛之体。

若情志所伤,过度操劳,肝肾之阴耗伤,致使阳亢阴虚水不涵木,久之肝之阳气升而无制,阴不制阳,则见头痛目胀、眩晕耳鸣,每因烦劳或愤怒而面色潮红、头晕,急躁而怒,舌红苔黄,脉弦细。

施护:对此型患者情志护理尤为重要。

一方面应用说理开导法,解除患者忧虑悲观情绪,劝患者少生气动怒,否则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尽量让患者家属配合,避免“怒伤肝”“怒则气上”而加重眩晕。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嘱其定时测量血压,注意对患者肢体、神志、口眼活动情况等进行观察,以防风气内动,突发中风之变。

宜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食量不宜过饱。

食物性以偏凉为宜,忌烟酒。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紫菜、芝麻、冬瓜、萝卜等,并保持大便通畅。

少食油腻、厚味、辛辣刺激动火之品及动物内脏等,如葱、蒜、辣椒、公鸡肉。

眩晕的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援 道 ・ 临床 理
。 m _ , 0 n 。 妇
. 2 7 , v o . J 2
眩晕的辨证施 护
李 夏莲
甘肃省 中医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眩晕的护理效 果。 方法: 将 眩晕症 患者辨证 分型 , 根据不 同的证型进行辨
LI Xi i on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i a l Ho s p i t l a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 C h i n a A b 8 t z 。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s y n d r o me d i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c a r e o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证施 护。 结果: 本组病例 6 6 3 例, 治愈 2 5 8 例, 好转 3 5 7 例, 总有效率达 9 2 . 8 % 。 结论: 眩晕在不 同的时期可 出现
不 同的证 候 , 在 实施 辨 证 施 护 的 过程 中 , 必 须 遵循 同 病异 护 的原 则 , 辨 明证 型 再 施 护 , 才 能取 得 良好 的 效 果 。
e fe c t s .
Ke 】 _o r d 8 v e ti r g o ; s y n ro d me ; s nd y ro me d i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c a r e

眩晕的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吐 , 疼汗 出 , 则 昏倒 等症状 , 当 于现代 医学椎 一基底 动 头 甚 相
脉系统短暂性脑 缺 血发作 , 尼埃 氏综合 征 。 良性 阵发性 位 梅 置性眩晕 、 血压 , 动脉硬 化等 , 于西 医椎 ~基 底动脉 系 高 脑 属 统短暂性腑缺血发作 范畴。笔者在临床工 作 中对 眩晕患者 除 采用药物治疗和一 般护 理措 施外 , 还结 合 临床 常见分 型予 以
物模糊 语言 蹇涩 , 体麻木 或行动 不便 , 肢 血压 持续上 升时 , 应
立 即报告 医师 。中药汤剂宜饭后 服 , 观察 服药后 效果及反 应 。
眩 晕 伴 呕 吐 者 剂 量 宜 少 , 次 频 服 , 可 在 服 药 前 含 鲜 生 姜 多 并
片, 或服少许 姜汁或滴少许姜 汁于舌 面。加 强情志护理 , 关心
3 5 水气 上 逆 型 .
3 5 1 证候 .. 眩 晕欲 仆 , 耳鸣 , 痛且胀 , 头 面红 目赤 , 急躁 易
头晕 目眩 , 为振振 摇 , 身 心悸 气 短 , 胸胁 支满 ,
精神不振 , E懒睁 , 两 l 舌胖 大 , 苔 白滑 , 舌 脉弦滑 或沉弦 。治 以
温 补 肾 阳 , 水 下 行 ; 用 温 阳 化 水 汤 加 减 。 导 方 J
2 一 般 护 理
3 3 1 证候 ..
动则 尤甚 , 劳累则 发 , 神疲 懒 言 , 气短声 怯 , 心
悸怔 忡 , 忘 少 寐 , 谷 不 香 , 色 咣 白或 萎 黄 , 甲无 华 , 健 纳 面 唇 舌 质 淡 嫩 , 有 齿 痕 , 细 弱 。治 以健 脾 养 心 , 益 气 血 ; 用 归 边 脉 补 方
环 境 宜 安 静 舒 适 、 洁 、 度 适 宜 , 免 噪 音 干 扰 , 内 光 整 温 避 室

眩晕的辩证施护

眩晕的辩证施护

眩晕的辩证施护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证。

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可缓解;重者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

临床多见于美尼尔氏综合征、动脉硬化、贫血、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

眩晕的病变虽主要在肝,但亦可涉及肾和心脾,而且患者的情志失调、饮食偏嗜、虚体劳欲等因素常常影响到治疗效果。

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眩晕的辩证首辩证候虚实,实证有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虚证有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

眩晕病患者临床常见,临沭县中医院自2004-2008年共收治22例眩晕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7~78岁,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自觉头晕,昏沉或昏胀不适,且有反复发作史。

1 一般护理1.1 病室内环境宜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室内光线宜柔和稍暗,温湿度适宜。

1.2 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轻症者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重者坐轮椅,床铺避免晃动。

1.3 每日测血压1次,平稳后改为每周1~2次,或遵医嘱。

1.4 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问、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舌苔、脉象的变化,做好记录。

若见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立即报告医师。

1.5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眩晕伴呕吐者,服药宜少量频服。

1.6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物。

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半流食。

1.7 加强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给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辨证施护2.1 肝阳上亢型本组该型有8例。

患者素体阳盛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内动, 皆可上扰清空而致眩晕。

故临床多表现为眩晕、耳鸣、头胀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皆为肝阳上亢之证。

眩晕的辩证施护(1)教学内容

眩晕的辩证施护(1)教学内容
施护原则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4无虚不作眩-肾精不足型
病因病机 多见于先天不足或劳伤过度导致 的肾精亏耗。
患者表现 为眩晕,神疲健忘,遗精耳鸣, 失眠多梦。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阳痿,阴 冷,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 舌质红,脉细或尺弱。
施护原则 为偏阴虚者,补肾滋阴;偏阳虚者, 补肾助阳。
行改善循环(血塞通针)及营养神经 (神经节苷脂)等支持对症治疗。
护理问题
有受伤的危险
与眩晕无力有关
舒适改变
与视物旋转头晕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体虚无力视物改变有关
知识缺乏
与患者缺乏疾病知识有关
❖ 1病情观察 ❖ 2生活起居 ❖ 3饮食调护 ❖ 4精神调摄 ❖ 5用药护理 ❖ 6健康锻炼
一般护理
护理措施
2无痰不作眩---痰浊中阻
病因病机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 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
患者表现 除了头晕欲仆之外,头重如裹,多伴有 身体肥胖,有沉重感,经常感到胸闷,有白痰咯出, 吃东西不香,不想活动,老想睡眠。检查面色油光, 或长有粉刺,纳少,心悸舌苔厚腻,脉细滑等
❖ 它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障碍,是一种运 动幻觉,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 颤动,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 白、出冷汗及血压的改变。
辩证分型
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固有 “无风不作眩” “无痰不作眩” “无虚不作眩”
1肝阳上亢 2痰浊中阻 3气血亏虚 4肾精不足 5瘀血阻络
三、诊断要点
❖ 1、病史是眩晕诊断的最重要依据。 采集时应注意:眩晕发作的形式、发作的 时间过程、发作的次数及发作时的情况和伴 发症状。了解发病前的诱因以及患病的过去 史及家族史对眩晕的诊断有 重要意义。

眩晕的中医辩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辩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辩证施护发表时间:2013-03-01T14:32:08.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王晓丽[导读] 注意生活调摄,节制房事,少用脑,饮食富有营养,滋肾养阴为主,如甲鱼,银耳,蜂蜜,忌海腥羊肉,辛辣之物。

王晓丽(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吉林长春 13002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293-02 【摘要】眩晕是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为主证的一种病症,近几年,我科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将该病分为4个不同证型,并根据证型不同给予相应的辩证施护,同时加强整个住院过程中的健康宣教,对病人疾病的转归起到良好的作用,受到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眩晕辨证分型辩证施护眩晕是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为主证的一种病症。

多见于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扑到。

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偏嗜,久病体虚,虚体劳欲所致。

1.辨证分型1.1肝阳上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失眠多梦,面红耳赤,口苦,舌红,苔黄,脉玄滑。

施护原则为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清火熄风。

1.2痰浊中阻: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视物旋转,食少多寐,舌淡胖苔白厚腻,脉玄滑或儒缓。

施护原则为化湿祛痰,健脾和胃。

1.3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唇甲不华,发色不泽,饮食减少,舌淡嫩胖且边有齿痕,色苔薄白,脉弱。

施护原则为补气养血,健运脾胃。

1.4肝肾阴虚:头晕而空,健忘耳鸣,齿摇发脱,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心烦口干,偏于阴虚者,少寐多梦,颧红咽干,烦热行瘦,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施护原则为补益肾元,充养脑髓。

眩晕的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xx中医医院脑病科眩晕的辨证施护1.风痰上扰证(1)保持稳定情绪,使其心情舒畅。

(2)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避免噪音刺激。

(3)饮食以清淡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咸之品。

(4)按摩风池、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5)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阴虚阳亢证(1)保持稳定情绪,使其心情舒畅。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必须避免噪声。

(3)解除忧虑、恐慌、消极悲观等情绪,同时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以免影响心情,使疾病反复发作或加重。

(4)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作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眩晕。

3.肝火上炎证(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

(2)病员要有充分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4.痰瘀阻窍证(1)痰湿轿盛的患者应居住咋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2)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

如出现四周事物旋转,站立不稳并伴恶心呕吐,应通知医生。

(3)饮食宜清淡,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食。

5.气血亏虚证(1)注意保持病室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以免加重病情。

(2)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3)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红枣、山药等。

6.肾精不足证(1)根据证型安排病床。

阳虚者宜住温暖处,阳光充足,避免风寒;阴虚者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不可过强。

(2)使患者睡眠充足,睡眠时可遵医嘱进行耳穴压豆压皮质下、神门、心等穴位。

(3)中药早晚温服。

(4)饮食宜以补益作用的食物为主,如红枣、山药等。

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

中医护理:眩晕的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眩晕的辨证施护

2.眩晕病人的情志护理。

中医有“怒伤肝、悲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七情所伤之说。

如大怒之下常会引起头痛、头晕、面赤等肝阳上亢的症状。

所以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恐慌、消极悲观等情绪,同时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以免影响心情,使疾病反复发作或加重。

3.给眩晕病员作护理或其它操作时,动作宜轻而柔软,并应利索,注意不要摇动病床,增加病员不适。

4.眩晕病人的饮食,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

少吃多餐,多吃蔬菜、水果,禁烟酒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之品。

肝阳上亢、痰浊中阻型眩晕应控制肥甘厚味饮食,虚证眩晕应适当增加营养。

脾虚眩晕可常食红枣、赤豆等,肾虚眩晕可常食用黑芝麻、胡桃肉、山药等。

5.注意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诱发因素,严密观察病情的缓解和发展,精心护理。

护理人员要提高责任心,特别注意观察神志、血压、头痛、视力、抽搐、心率、呼吸、出汗、尿量、恶心、呕吐、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护理查房
眩晕的辨证施护
南通市中医院五病区 2015年04月14日
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 病史汇报 护理计划 健康教育
2
相关知识
概述
眩晕的辨证施护
眩晕是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的脑窍失养,脑髓
不充。临床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临床辨证分为虚 实两类: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为虚证,风阳上扰为本虚标实,痰 浊上蒙为实证。西医学中高血压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
• 本虚标实证,以虚证居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致脑髓失充,清窍 失养为本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淤血内阻,则为标实
相关知识
辨证分型
眩晕的辨证施护
肾精不足
痰浊中阻
肝阳上亢
气血亏虚
淤血内阻
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 病史汇报 护理计划 健康教育
病史汇报
资料收集
眩晕的辨证施护
姓名:薛扬福 职业:退休 文化:初中 籍贯:江苏南通
婚姻:已婚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年龄:78岁
入院时间: 2015-04-04
发病节气:春分 入院主诉:反复头昏、胸闷心慌八年,
加重一天
病史汇报
望诊 闻诊
四诊检查
眩晕的辨证施护
神色如常,面色欠荣,双目有神,白睛不黄,唇色淡红,四肢活 动自如,爪甲尚红润,关节无肿胀,舌质淡紫,苔薄白。
刻下:患者头晕明显,时有视物旋转,无恶心欲吐,伴有心悸、胸闷,纳谷不多,二便正常,夜寐安。
病史汇报
四诊检查
既往史:有"冠心病"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婚育史:23岁结婚,育有一子,儿子及配偶体健。 心理社会方面:家庭和睦,社会适应能力一般
眩晕的辨证施护
2020/5/21
护理计划
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3P:活动无耐力
I1:评估患者头晕乏力的程度,向病人解释发生眩晕的病因、诱因。 I2 :指导病人避免诱因: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卧床时上床栏,防坠床。 I3:向患者讲明在眩晕严重时,勉强自理生活可能发生的危险,以诚心服务和耐心的解释, 使
患者愿意接受护理。 I4:加强巡视,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病人之所需。 I5:给予患者生活护理,给予患者更衣,保持床单元清洁,做到三短六洁。
5、潜在跌扑——与血压升高导致头晕有关
6、潜在并发症——中风 与血脂过高有关
7、知识缺乏——与缺乏眩晕的饮食、药物的知识有关
护理计划
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1P:舒适的改变——头晕目眩
I1: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I2: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避免声光刺激,加重头晕。 I3: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I4:遵医嘱测血压每六小时一次,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 视 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I5:遵医嘱耳穴贴压神门、心、肾、交感等穴位每天一次。 I6:遵医嘱穴位按摩百会、风池、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护理计划
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2P:舒适的改变——胸闷心悸
I1 :观察胸闷心悸的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有关。 I2 :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I3 :胸闷心悸发作时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 I4 :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心、交感、神门、枕等穴。 I5 :遵医嘱予穴位按摩内关、通里等穴。
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动脉硬化等有上述表现时,可参照本病护理。
相关知识
病因病机
眩晕的辨证施护
病因 病位 病机 病理性质
• 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体虚、 久病、失血、劳倦过度
• 病位在清窍,病变脏腑在肝、脾、肾
• 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 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
身无异味,喉中无鸣响,气息平稳,无喘息、气促
切诊
虚里搏动应手,脉细弦,腹部柔软,按之不痛,未按之癥瘕积聚
病史汇报
四诊检查
眩晕的辨证施护
问诊
患者八年前反复出现头昏、胸闷心慌,平卧后能有好转,测血压明显偏高,最高达17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平时口 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一般,数月前因相同症状入住我科诊疗,查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区腔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血 脂中甘油三酯偏高;B超示:脂肪肝、前列腺增生,予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代谢等治疗后好转出院。昨日午后 患者又感头昏、胸闷心慌,较平时加重,时有视物旋转及恶心,遂至我院就诊,为方便治疗收住入院。
中药口服



耳穴埋籽

穴位按摩
西医—降压、调脂稳定斑块、改善代谢、 改善血供
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 病史汇报 护理计划 健康教育
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
眩晕与头重如蒙,脾失健运有关
2、舒适的改变——胸闷心悸
3、活动无耐力——与头晕目眩,动作失衡有关
4、饮食调养的需要——与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胃 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护理计划
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5P:潜在跌扑
I1:评估患者跌倒评分为7分,为危险度二级,容易发生。 I2:在床尾挂跌倒警示标识,将床栏拦起,指导患者切忌跨越床栏。 I3:指导患者头晕发作时卧床休息,闭目养神,避免头部转动,减少床单元晃动。 I4:加强巡视,提供生活帮助。 I5:指导患者从床上坐起动作宜缓慢,适当限制活动量,步行时注意避开脚下积水,防止跌倒。 I6:夜间起床,上厕所等生活活动时应有家属陪同。
病史汇报
本病当属祖国医学
“眩晕”范畴
辨证
眩晕的辨证施护
病因年过七旬,肝肾不足,阴不制阳 病机肝阳上亢,加之病久,痰瘀互结 病性本虚标实证
病位在脑、心,与肝、肾相关
病史汇报
入院诊断
眩晕的辨证施护 中医诊断:眩晕(肝阳夹痰) 西医诊断:1、高血压 2、腔隙性脑梗塞
病史汇报
治疗方案
眩晕的辨证施护
中医—以滋阴潜阳化痰为主
护理计划
辨证施护
眩晕的辨证施护
4P:饮食调养的需要
I1:饮食宜清淡,少油,少食油腻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如葱、蒜、辣椒、酒等。 I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I3:加强饮食调养,晚餐不宜过饱。 I4:指导患者多食平肝潜阳之品,如可食天麻炖鸡汤,枸杞百合羹。 I5:指导患者忌食硬固之品,可适当进食促进消化的食物,不适症状缓解后,适度运动,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