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潮气呼吸肺功能联合支气管舒张试验在≤5岁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Mah 31(6)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1]。
儿童哮喘大多在3岁之前发生,如未能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可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继而对其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2]。
因此,采取科学、高效的检测手段为≤5岁哮喘患儿提供诊断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些年,潮气呼吸肺功能与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喘息类疾病中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但潮气呼吸肺功能联合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报道不多。
本研究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联合支气管舒张试验在≤5岁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A 组(急性发作期,64例)、B 组(慢性持续期,64例)。
A 组男中32例、女32例;年龄2~5(2.66±0.32)岁;体质量11~16(13.05±1.34)kg 。
B 组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1~5(2.71±0.35)岁;体质量10~17(13.25±1.55)kg 。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3]中诊断标准;年龄≤5岁;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支气管舒张剂严重过敏者;伴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器官病变者;免疫系统异常者;近期出现呼吸道感染者。
1.3方法两组均行潮气呼吸肺功能联合支气管舒张试验:使用德国Jaeger 公司Mast ercrine Paed 型肺功能仪(分辨率>0.1ml ,流速敏感度>0.5ml ,死腔容量2ml )检测患儿的肺功能。
检测前,对仪器压力传感器、呼吸流速予以零点定标处理,并将患儿鼻咽分泌物清除干净,确保上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使用8.6%水合氯醛(青岛宇龙海藻有限公司)1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5ml)灌肠。
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与评价

h j r yf co a r e il s o , u emi w y f ci ot u d T ema r i a nt nW vmbei rmiin b th nr r a nt ncni e .Co c so P l nr a i u o n n l in umoayf c o l u u i y
公司 P N X肺功能仪 , O YF 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检测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指标 , 并进行对 比分析 。结 果 急性发作期大 气道与小气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情 况 , 缓解期 大气道 阻塞可逆 性恢复 , 而小 气道持 续存在 功能障碍 。结论 尤其是小气道功能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 断 、 治疗 、 分级 疗效评估 和预后推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 关键词】 支气管哮 喘;L ; J 童 肺功能
等。所有参数 根据 实测 值与预计 值相 比所达到 的百分率情况 将肺 功能损害程度分为 四级 : 占预计值 > 0 为正 常 , 8% 占预计 值 6 % ~ 9 为轻 度损 害 , 0 7% 占预 计值 5 % 一4 %为 中度损 9 0 害, 占预计值 <4 %为重度损害 , 0 其中预计值根据患儿肺功能 预计 值方程式计算 J 。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1 月 第 1 01 1 6卷第 1 期 1
10 73
支气 管 哮 喘儿 童 肺 功 能检 测 与评 价
曹菊英 杨希晨 刘桂 华 李虎 华亚 军
采用意 大利科时迈
肺功 能检测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 中的重要性及其各项参数指标的意义。方法
测定 参 数 包 括 : 力 肺 活 量 ( V 、 一 秒 最 大 呼 气 量 用 F C) 第
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肺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肺 功 能测 定在 婴 幼 儿肺 部 喘息 性 疾 病 中的
应 用 研 究
杨 昭 慧
( 湖 南省 永 州市第 三人 民 医院 , 湖南 永州 4 2 5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肺 功 能 测 定 在 婴 幼 儿 肺部 喘 息 性 疾 病 中的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选择 3个 月 ~3岁的 哮 喘 惠 儿
喘息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 病 因很 多 , 临 床 诊 断 较 困难 , 客 观 的 肺 功 能 检 测 有 助 于 婴 幼 儿 喘 息 的 临 床诊 断 , 但 由于 婴 幼 儿 不 能 主动 与 医 师 进 行 配 合 , 使 得 传 统 的 用 力 呼 气 肺 功 能 检 测 根 本 无 法 顺 利 进 行 … 。 目前 , 临 床 上 普 遍 使 用 潮 气 呼 吸流 速 容 量 曲线 , 该 技 术 所 测 得 的 数 据 能 够 反 映 婴 幼 儿 肺 功 能 的真 实 情 况 。 本研 究采 用 潮 气 呼 吸 流 速 容 量 曲 线 检 测对 肺 部 喘息性 疾病 患 儿肺 功能 进行 检测 , 现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料 选 取 2 0 0 7年 8月 一 2 O 1 2年 8月人 住 我 院 的 肺 部 喘息 性 疾 病 婴 幼 儿 1 4 0例 作 为 观 察 组 , 其 中男 7 9例 , 女 6 1 例; 年龄( 1 . 2 4± 0 . 1 1 ) 岁( 3个 月 ~ 3岁 ) ; 哮喘患儿 4 0例 , 支 气 管 炎 患儿 5 2例 , 毛 细支气 管炎 患儿 4 8例 , 符合 2 0 0 4年
反 映肺 部 喘 息性 疾 病 患 儿发 病 的 重要 指 标 , 应 在 实际 应 用 中加 以 重视 。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及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

·111·□诊疗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呼出气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邸晓华,徐小娟,丁丽嫦,袁慧珍(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东莞 523059)摘要: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一氧化碳(eCO )及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6~14岁哮喘、鼻炎患儿67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单纯哮喘(A0)组16例、哮喘合并鼻炎(A+AR )组26例、鼻炎(AR )组25例,另选取正常同龄儿童(N )2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以前瞻性开展。
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联机检测方法测定FeNO 、eCO ,采用传统用力呼气肺通气功能法检查肺功能。
比较A0组、AR 组、A+AR 组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及N 组研究对象FeNO 、eCO 、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A0组、A+AR 组患儿不同时期FeNO 、eCO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 1/FVC )的变化;比较A0组、A+AR 组患儿不同时期肺功能异常例数;分析A0组、A+AR 组患儿FeNO 、eCO 、FEV 1/FVC 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急性期:A0组、AR 组及A+AR 组患儿FeNO 水平均显著高于N 组;A+AR 组患儿eCO 水平均显著低于N 组、A0组、AR 组;A0组患儿FEV 1显著低于N 组,FEV 1/FVC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75)均显著低于N 组、AR 组与A+AR 组(均P <0.05);缓解期:AR 组、A+AR 组患儿的FeNO 水平均显著高于N 组,A+AR 组患儿的eCO 水平显著高于N 组、A0组、AR 组(均P <0.05),4组研究对象eCO 、FEV 1、FEV 1/FVC 、MMEF 、FEF75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急性期与治疗1月A0组、A+AR 组患儿eCO 、FEV 1/FVC 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FeNO 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急性期与治疗1月A0组、A+AR 组患儿肺功能异常例数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均P <0.05);急性期与治疗1月肺功能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0组、A+AR 组患儿FeNO 与eCO 水平呈正相关;FeNO 与FEV 1/FVC 水平无相关性;eCO 与FEV 1/FVC 水平呈负相关。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污染环境的不断加剧,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成为了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肺功能检测的定义肺功能检测就是对肺部机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肺容积、流速和氧气的交换量等指标,来全面客观地评估肺部功能的健康程度。
主要包括测定肺活量、呼气流速、肺功能残量等指标。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儿童因为生长发育未完成,肺的发育尚未成熟,容易遭受各种疾病的侵害。
当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症状时,如咳嗽、哮喘等,需要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测,以便准确地诊断病因,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
肺功能检测对哮喘的意义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肺部炎症、气道变窄和光滑肌收缩等因素引起的。
肺功能检测能够判断儿童肺部的炎症反应,确定气道的梗阻程度和哮喘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区分哮喘和其他类似疾病,如肺气肿等。
这对于合理选择哮喘的治疗方法、实施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检测对肺炎的意义肺炎是一种以肺泡炎症为特征的疾病。
患儿在症状轻重不同的情况下,可出现肺部实质塌陷或水肿,引起肺功能下降。
肺功能检测可以发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减少,肺容积下降等症状,提供肺炎的诊断依据。
肺功能检测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意义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症状既有急性发作的咳嗽、喉咙痛等,也有慢性进行性的气短、咳嗽和咳痰等。
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和气道阻塞等症状。
肺功能检测可以全面评估慢性支气管炎患孩子的肺功能状况,包括气道的阻力、肺部弹性等指标,以便给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结语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不容忽视。
通过肺功能检测的指标和方法,医生可以客观反映患儿的肺部功能水平,以便对儿科呼吸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制定更加合理的管床方案。
肺功能检查与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与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杨蓉;谷丽;崔赛男;李呈媚;何凡【摘要】目的评估肺功能检查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哮喘门诊中未经规范化治疗的哮喘患儿68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给予规范化管理及治疗并于初始、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患儿肺功能及呼出气FeNO水平.结果轻度哮喘患儿仅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而中重度哮喘患儿同时存在大小气道功能异常;初始与一年后比较,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one second,FEV1)、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50% forcedexpiratory flow,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75% 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75)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一年后,哮喘患儿FeNO水平逐渐降低,与初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初始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肺功能与FeNO 两项客观指标联合应用于哮喘患儿的规范化管理中,将有助于提高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水平.【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哮喘;儿童【作者】杨蓉;谷丽;崔赛男;李呈媚;何凡【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可逆性的气流受限、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河北武安056300)【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fvc、pef、fev1、fev1%、mef25%、mef50%、mef75%值均低于缓解期患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发作期与缓解期之间的fev1%、mef25%、mef50%以及mef75%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功能测定能够客观反映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发展以及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为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标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儿;肺功能测定;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中国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49-01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了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目前,临床对小儿哮喘的评估只能依靠临床症状,由于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无法全面客观的反应炎症程度,无法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1]。
哮喘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应用肺功能检测可以客观反映哮喘及炎症的严重程度,可根据哮喘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现将本次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根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指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儿39例,女性24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2~5年,平均3.2年,哮喘急性发作期34例,哮喘缓解期29例。
1.2 测定方法:采用德国耶格(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型肺功能检测仪对患儿的肺功能进行测定。
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

Y N n-ig x i 眦 n Inr og l ei lcolfl t o i lb ah gadti icl iaed i A Gr gpn , UX— ne n o am dc ho a i e hs t s r ti n r ct a ds s i- i y M i as f a d p a e n i h d ri e v
【 关键词 】 支气管哮 喘; 肺功能 ; 哮喘控制测试 ; 管理
V l eo n u c o n s mac n r l et( T)i ema a e n fp t n t s ma WU R 一 , au f u g fn t n a d a t o to t l i h s AC n t n g me t a e  ̄ h o i hat h i 眦
n VC a c u td frt r d ci a e we e tse n p te t t a t ma d u a me tb f r a d F c o n e o e p e it e v u r e t d i a in swi sh r gte t n eo e ACT a p ia in a d a tru i g AC h v l h r p l t n fe sn T c o 6 mo t s n h .An tt e s metme ACT S O e wa se b e v n u c i n o a in su d ra t mame i ai n t ame t n T u i d a h a i C r st td t o s r el g f n t f te t n e sh d c t r t n d AC t e o u o p o e a — l a in,te t n o l n e a d a t ma c n r lrt t t e e d o n s i t z o r a me tc mp i c n h o to a e a h n f6 mo t ACT a p i ai n Re u t I ssi g o sn T e e a s h p lc to . s ls n it n u i g AC v r n y mo t s n 1 2 c e ,a d t e u i z t n r t s 9 n h Wa i 3 a s n h t iai ae wa 7% ;I ssi g o sn e u a r ame ti 2 a e ,a d t e rt f t ame t s l o n i n n u i g rg lr t t n n 1 8 c s n h ae o r t n t e s e c mp in e Wa 4 ;t e r t fs mpo n e o lt o t l s 7% ,a d r t fg o o to a 4. o l c s 9 % a h a e o y t ms u d rc mp ee c n r o wa 4 n ae o o d c n r lw s7 2% .Af r n h ’ t mo t s ACT e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的35例患儿,年龄(6.35±1.22)岁,病例均未接受正规吸入激素治疗。
入院后予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规范治疗,症状缓解后予舒利迭吸入治疗。
采用肺功能测定系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对35例患儿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同时比较不同时期肺功能指标异常率。
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经正规治疗1个月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在3个月的随诊过程中,肺功能指标得到持续改善。
反应大呼吸道功能指标:pef和fev1恢复较快;反应小呼吸道功能指标:fef25、fef50、fef75恢复较慢,治疗2个月仍未见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方有部分恢复。
结论:通过对儿童哮喘肺功能的监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判断病情,还可以动态观察气道功能恢复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治疗。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小呼吸道功能;大呼吸道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040-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尚不理想。
仅根据症状及体征不能全面反应炎症程度,肺功能检测不仅能明确哮喘诊断,判断病
情程度,还可以提供关于疾病病情自然演变过程的有价值信息[1],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
本文通过对5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儿肺功能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明确儿童哮喘与肺功能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的35例患儿,男21例,女14例,年龄(6.35±1.22)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及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分级标准[2],所有病例以往均未接受过正规的吸入激素治疗。
1.2 方法
仪器为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系列肺功能测定系统,由呼吸科专职人员操作。
依据患儿性别、年龄、身高查表得预计值,训练患儿能正常掌握吹气方法后,连续测定3次,取最高值。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记录常规肺通气功能,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呼吸流量(pef)占预计值百分比;25%用力呼气肺活量(fef25)、50%用力呼气肺活量(fef50)、75%用力呼气肺活量(fef75)占预计值百分比。
并将各项肺功能变化及异常率进行比较。
根据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
将患儿肺功能损害程度分为4度:>80%为正常;60%~80%为轻度损害;40%~60%为中度损害;<40%为重度损害。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记录控制水平(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gina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判断标准[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哮喘急性发作期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而反映小呼吸道功能的指标:fef25、fef50、fef75下降要比反映大呼吸道功能指标fev1、pef下降更明显,表明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以小呼吸道功能下降为主的大小呼吸道功能障碍。
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性,提示哮喘患者肺功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发作时加重,缓解时减轻[4]。
由于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急剧下降,要求临床医生必须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合理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以防止哮喘危重状态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1个月上述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在3个月的随诊过程中,上述过程得到持续改善,反映大呼吸道功能指标fev1、pef恢复较快,反映小呼吸道功能的指标:fef25、
fef50、fef75恢复较慢。
治疗2个月时仍没有1例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时方有部分恢复正常,证实了气道炎症的慢性持续性和可逆性。
治疗3个月时反映大呼吸道的肺功能均恢复正常,反映小呼吸道的肺功能只有部分恢复正常,而此时临床症状均已完全控制,提示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和临床症状程度不一致,仅根据症状常不能反映炎症程度,即使临床无症状尚存在小呼吸道功能障碍,而小呼吸道病变是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塞的主要部位,如果小呼吸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得不到有效治疗,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结构重塑,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
因此哮喘患者应坚持长期规范治疗[5]。
治疗过程中不能仅凭症状评估病情,而应结合肺功能客观评估病情进行减量治疗或维持治疗,才能防止哮喘复发,达到哮喘完全控制。
同时肺功能监测也为缓解期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小剂量β2受体激动剂(舒利迭)维持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6]。
总之本文通过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不同时期肺功能的监
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动态观察气道功能恢复情况,客观评价病情,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rasmussen f,taylor d r,flannery e m,et al.risk factor for airway remodeling in asthma manifested by a low postbronchodilator fev1/vitolcapacity ratio:a logitudinal population studa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11):1480-148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0.
[3]周新.支气管哮喘控制的评估方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66-168.
[4]郑劲平.肺功能学-基础临床[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43-345.
[5]o’byrne p m,pedersen s,busse w w,et al.effec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winth inhaled budesonide on lung function in newly diagnosed asthma[j].chest,2006,129(6):1478-1485.
[6]何金根,潘家华,计明红,等.支气管舒张试验在6-14岁儿童哮喘中的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4(2):106-109. (收稿日期:2013-02-11)(编辑:程旭然)。